第309章 太初元年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锦衣卫以及东西二厂,已经将屠刀高高举起。


    就只待皇帝一声令下,那上千名官吏,顿时便会人头落地。


    所有人都认为,皇帝要爆发雷霆怒火了。


    然而,事情的最终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曹操一时间不知所措,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脑海里也涌出了一句话:


    【不追究,才是大追究!】


    所谓法不责众,在皇权面前,就是一句屁话。


    陛下这一次不追究,不代表下一次不追究。


    从今以后,百官的命,当真就在陛下一言之间了。


    如若再有官员犯错,陛下便就能捡起屠刀,杀他个一干二净。


    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经此一役,能够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从此,再也不会有官吏去行不法之事,除非他不怕死。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揭过去,使满朝所有官吏,都变成忠臣。


    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而且...


    那上千名官吏与各国密探私自往来,透露出的讯息,对大秦没有丝毫影响。


    既如此,又何须从重处置?


    想到这里。


    曹操不由得再一次钦佩起嬴渊。


    虽然也不知道,这究竟是第几次了。


    总而言之,对于嬴渊这一朝来说,最大的案子,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至于那些密探,他也没有选择杀。


    而是就将他们关押在了牢笼里。


    使其难见天日。


    文武百官,知道皇帝这一系列的举措后,都很感激:


    “当初,俺压根就不知道,那商贾是敌国密探,如今想起,细思极恐啊!”


    “是啊,要不是陛下明察秋毫,我等只怕早已魂入九泉。”


    “是陛下,给了我们第二次新生的机会!我等...可要把握住啊!”


    “老李,你在三省当差,可向那些密探透露过什么重要消息?”


    “我要是透露了,还能活到现在?但话说回来,谁能想到,表面忠厚的商人,竟是他国密探!”筆趣庫


    “陛下...臣有罪啊!”


    “谢陛下不杀之恩!”


    “...”


    越来越多的官吏。


    都开始对嬴渊感恩戴德。


    他们或是在自己家中,或是在衙门里。


    听到圣旨的那一刻。


    都不约而同的朝向皇宫的位置跪拜着。


    这一刻,嬴渊在他们的心里,不


    止是仁君那么简单。


    更似神明:


    “请陛下放心,臣必痛改前非!经此一役,定为国朝鞠躬尽瘁,百死而无悔!”


    “臣幸逢仁君,谢陛下宽宏大量!从今日后,臣定竭心尽力,绝不行违法之事!”


    “人生三大喜事,幸逢盛世,得遇仁君,还活着...”


    “...”


    朝堂百官,似乎都决定要痛改前非了。


    腊月底。


    年关之前。


    国师张角,推算出新历法。


    此历法,不仅契合于秦国万民日常作息习惯。


    更重要的是,还适合在全天下推广。


    也就是说,张角开创出了独一无二的,适用于全天下的历法!


    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大秦举国上下,百姓们似乎都提前过年了一般。


    而所有的王公大臣乃至世族,都向嬴渊表示祝贺。


    这新历法一出,至少能使大秦兴旺百年!


    可见历法之重!


    朝殿里。


    百官面露微笑,都在兴高采烈地议论着历法之事。


    嬴渊听到他们的声音后,再一次有了想死的念头。


    当初,他让张角住在摘星楼,是想借着此楼与他在前世历史上的名头,昏庸败国来着。


    可现在...却帮自己创造了历法?


    换句话说,就是张角没有喊出那句脍炙人口的口号。


    反而还帮自己提升了国力?


    这...


    要不要那么扯淡啊!


    嬴渊欲哭无泪...


    幸好,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打击,不然,还真不好扛过去。


    腊月底。


    工部尚书司马懿带来一则消息,再一次振奋朝野。


    说是几年前,嬴渊让修的那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已经修建成功了。


    这些年来,因为种种战争之事,耽搁许久。


    如今,总算是竣工了。


    有了那条大运河,可谓利益无穷。


    总而言之,国运又提升了。


    而年关这一日。


    礼部尚书严嵩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随着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诞生,举国上下,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会因买不起书而不看书了。


    以往被炒出天价书籍的先贤典籍,如今仅需一文钱,就能买好几本。


    也就是说,将来的大秦,并不缺读书人了。筆趣庫


    有了读书种子,就会有人才的诞生。


    又过几日。


    兵部尚书赵括那里,也有


    个好消息。


    说是,大秦的兵部,已经与墨家,发展成为了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墨家研发出来的,最新战争武器,都可以提供给大秦。


    有了这些兵刃,大秦的军队,将无往而不利。


    换句话说,大秦的国力又又又提升了。


    而没过多久。


    曹操那边,再一次传来好消息。


    大秦第一支正规水师,已经训练完毕。


    从此以后,大秦即使在海上,也将再无不可抵抗的强敌。


    甚至是横推一切对手!


    这支水师的名字,叫做【梁山水师】


    一月中旬。


    诸葛亮带来了屯田制推广成功的消息,来到朝殿之上,向嬴渊汇报:


    “陛下,臣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谁知这句话刚说完。


    嬴渊的嗓子眼一下子便就提上来了,心脏急速跳动着。


    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好消息’这三个字。


    因为那对于他来说,都是坏到不能再坏的坏消息。


    于是,趁着诸葛亮还没说出下半句话,嬴渊连忙摆手道:


    “朕不想听,以后再有这种好消息,都别告诉朕了。”m.x.com


    索性就眼不见心不烦。


    其实,最近这半年来,嬴渊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秦的国力,似乎正处于井喷阶段。


    无论如何阻拦,都是无用之功。


    在很多人眼里,如今之大秦,已经中兴!


    史称:承平之治。


    诸葛亮听到嬴渊的话以后,明显一愣神。


    但旋即便就意识到。


    或许是三卫提前将此事告知了皇帝陛下。


    所以陛下才会让自己不用将屯田制成功细节再次讲出来了。


    陛下手中的三卫,实在是太恐怖了。


    想必陛下突然给我说那句话,也是想让我切勿做出点政绩,便就居功自傲吧?


    嗯...有提醒自己的可能性。


    一时间,诸葛亮不由得对嬴渊,多出了几分敬畏。


    又过去半个月。


    嬴渊行走在街道中,听到耳旁不少的百姓,都在议论着【承平之治】。


    这番话就像是一根根利箭一般,深深扎着他的心。


    回到皇宫之后。


    嬴渊召集百官,宣布准备要改年号一事。


    因为他再也不想听到承平之治这四个字了。


    而新的年号,就按照新的历法推行。


    其名曰:【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