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可控瘟疫,媚娘出兵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赵括说得容易,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且先不说,刘裕要穿行的那支山脉,地势有多么艰难。


    单单就论,倘若让乐毅提前有所察觉,在山脉尽头埋伏一支军队。


    待刘裕兵困马乏之际,突然出击,足以使赵括计划破产。


    而姚广孝,也是将这一点说了出来。


    赵括却笑道:“自古用兵者,素来不缺以奇胜之。”


    “我与刘裕将军已经商量过了,军队会呈阶梯式前行。”


    “倘若有一支军队遇到危机,便立即撤军,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不少损失。”


    “至于我们这边,梅雨时节,最忌灾病,本将军已请朱丹溪制造可控瘟疫。”


    “届时,大水一起,清灵关内瘟疫横行,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姚广孝懂点医理,听说过宫中有个御医,叫做朱丹溪,只是不知,他竟还会制毒,


    “可控瘟疫?世上还有这般奇特之事?”


    如果真的做到,能将瘟疫控制起来,那可就太不可思议了。


    这也将会成为大秦的一大杀器。


    赵括笑道:“军师有所不知,朱丹溪在没有做御医之前,是我大秦江湖有名的毒医。”


    “他的毒,世上能解者寥寥无几,至于可控瘟疫...”


    “说白了,就是让姚广孝提前准备好可以解决瘟疫的草药配方。”


    “待瘟疫一起,趁毒性尚未有太大变化之前,我军将士服下汤药,一举拿下清灵关。”


    姚广孝瞪大了双眼,惊讶道:“元帅是想让清灵关,变成一座死城?”


    瘟疫一旦横行。


    解决瘟疫最好的办法,不是靠着所谓的汤药。


    而是彻底隔离起来。


    秦军想要不染上变异之后的瘟疫,那就必须趁着瘟疫变异之前。


    朱丹溪研究的针对瘟疫的解药管用时。


    将清灵关拿下,然后火烧城关,迅速离开。


    否则,难免不会出现一些意外。


    只是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伤天和。


    赵括唉声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乐毅精通用兵之道。”


    “想要迅速解决掉他这个麻烦,只能不讲武德了。”


    “军师,更何况,你莫要忘了,我们这是打一场战争,而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个时候慈悲心泛滥,就是对我秦军将士的残忍。”


    刘裕附和道:“没错,这也是最快,最稳妥的方法。”


    “毕竟,燕国那边也出兵了,我们必须要赶在他们之前,拿下太安城。”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是乐毅的话,真到了那份上,也唯有出城一战一条办法了。”


    是啊,真到了那个时候。


    乐毅继续守城,只能是死路一条。


    而彻底杀出去,没准还能有条活路。


    不过到时候,滔天洪水,会将半座高的城墙,都给淹没。


    而秦军由于提前制造好了船只,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无论怎么着,乐毅都会败。


    但乐毅是谁?


    一代名将。


    他如何能够不知,孤军困守清灵关,非是长久之计。


    但他已退无可退,毕竟,他不只是与秦军作战,还有李牧那边应对的燕军。


    为了防止秦军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


    乐毅将十五万兵力,撤出了清灵关。


    命其驻扎在清灵与白虎的中间地带。


    这样的话,倒是能够进退有余。


    一旦白虎城那边,有任何情况,乐毅都能够及时回援。


    -------------------------------------


    秦燕向晋国发起的战争,在列国中影响很大。


    有人说,如果晋国被灭的话,那么,从此天下,将再无安宁。


    本来齐国是想凑凑热闹的。


    毕竟,对于姬发来说,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可是,偏偏大奉朝那边,却没有丝毫动静。


    这令齐国不敢有所行动。


    生怕他这边刚去找燕国或是晋国的麻烦。


    与齐国接壤的大奉朝,会毫不犹豫的朝他背后捅刀子。


    不得不说,齐国的地理位置,实在一言难尽。


    虽然是在东方。


    但是与各国都接壤。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各国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准备应对。


    所以,现在齐帝姬发,每天就看着堪舆图上晋国太安城的位置发呆。


    可谓望眼欲穿。


    灭国之战,怎么就没有齐国什么事呢?


    因为,灭晋国这件事情,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楚国境内,有不少人,想要趁此机会出兵。


    但是黄歇生怕将祸水引来,索性便一心闷头发展,不问外事。


    还别说,自从黄歇专政后,楚国的政治环境,确实好了很多。


    国力也在蒸蒸日上。


    但是相较于秦国来讲,提升的那点国力,实在是太不够看了。


    至于蜀国...


    因为与秦国交恶的缘故,也不敢擅自出兵。


    生怕被秦国找到一个顺道灭蜀国的合适理由。


    比如说,蜀国派兵,并非是要剿灭晋国,而是想援助晋国,主动与秦国作对。


    所以,蜀帝刘备,打算按兵不动。


    因为蜀国距离燕国较远,他们要出兵,大概率是要与秦军碰面的。


    但是。


    武国可就没这个顾虑了。


    京兆府。


    皇宫里。


    武媚娘正在劝说武士彠出兵,


    “父皇,如今这个机会,对我武国来说,可是天赐良机。”


    “我们武国,可以派出重兵,帮助秦国伐晋,我武国所占之土地,半数皆归于秦。”


    “相信只要我们摆出诚意,秦国一定会同意我们的参与。”


    闻言,武士彠不满道:“我们攻打下来的土地,要分给秦国半数?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武媚娘苦笑一声,摇头道:“父皇,请您看清局势。”


    “秦帝又向晋国增兵四十万,加上赵括率领的六十万,就是百万大军。”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去灭晋,何需外力相助?”


    “倘若秦国不愿我武国去掺和,父皇认为,我们武国能有这么一个捡便宜的机会吗?”


    武士彠听到此言,也是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


    是啊,人家秦国的实力,就摆在那里。


    压根就不需要武国的相助。


    是他们武国,想要去分一杯羹。


    正当武士彠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武媚娘又缓缓开口道:


    “为了防止秦国生疑或是不满,我们不仅要让出半数土地,甚至还要提供一部分粮草辎重。”


    “父皇,只有讨好秦国,我们武国,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否则迟早有一天,下场会跟晋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