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李牧之死,秦军不讲武德!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四十六章:李牧之死,秦军不讲武德!


    李牧已是筋疲力尽。


    按照他现在的状态,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名士卒,都可以将其轻易斩杀。


    但是,李道宗与侯君集二人,并没有打算这么做。


    而是给足了李牧礼遇。


    “老将军要不要吃饱喝足之后再上路?”


    侯君集一屁股坐在对方身前。


    丝毫不在乎地面已是血流成河。


    李道宗也坐在了他的旁边。


    即使李牧败了,他们也不会用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俯视对方。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李牧之败,不在于用兵,而在于两国实力差距。


    那是人力无可挽回的。


    李牧笑道:“有酒就行。”


    李道宗点点头,迅速让人拿来一坛好酒。


    李牧一饮而尽,笑呵呵说道:“当真是好酒。”


    侯君集缓缓起身,抱拳道:“送将军。”


    而后转过身去。


    李道宗同样如此。


    一众将士见到自己的主帅都这么做了。


    自然也是转身闭上双眼。


    李牧仰天长叹,“听信谗言,自毁长城,何至于此?”


    这番话,大概是向姬重耳说的。


    随后,他用着最后的力气,拔出镇岳剑,自刎当场。


    李道宗不由得深呼吸一口气,感慨良多,


    “厚葬。”


    -------------------------------------


    清灵关那边。


    秦军也正按照赵括的部署。


    准备开闸泄洪。


    而与此同时,刘裕也已经抵达白虎城附近。


    但是不幸遇到了乐毅在城外驻扎的军队。


    双方当即便就对峙起来。


    但并未急于开战。


    而是都纷纷将此间情况,汇报给自家主帅。


    首先是乐毅知晓后,下令按兵不动。


    秦军出动的那支队伍,主要是想攻陷白虎城。


    所以,只要刘裕方攻不下那座城,那么秦军的计划,就算失败。


    而赵括知道这件事情后,显得很是淡定,


    “只要刘裕将军,能够将乐毅的那支军队拖住即可。”


    是啊,只需要拖住就行。


    毕竟,刘裕兵行险路,已经阻断了白虎城通往清灵关的粮道。


    只要他能在敌军夹击态势下,坚持半个月左右,就可以为赵括创造攻打清灵关的机会。


    所谓夹击,是指白虎城的护城军队与乐毅派遣到城外的那支军队。


    这对于刘裕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翌日。


    秦军放水淹城。


    势不可挡的洪水,犹如铺天盖地一般,朝清灵关汹涌而去。


    好比巨龙甩尾,抽打在城关之上。


    一时间,所有的守城将士,都慌了神。


    “洪水来了!大家快跑啊!”


    “是洪水!”


    “龙王爷动怒了!”


    “...”


    城墙之上,无数将士,乱成一锅粥。


    他们可以战死沙场。


    但是,面对无力反抗的天灾人祸,他们实在是提不起反抗的心思。


    于是,都纷纷朝向城下走去,希望可以离开清灵关。


    这时,有几名将领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第一时间安抚军心:


    “不要乱!不要乱!洪水进不了城!”


    “都站好,不要乱!”


    “...”


    可是,任凭他们如何呼喊,那些将士们,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魰斈叁4


    急的四处乱窜。


    当洪水的态势,稍稍弱下去以后,他们才淡定下来。


    纷纷心有余悸。


    乐毅早就算到,赵括可能会水淹清灵关。


    毕竟当初,秦军伐晋时,就这样做过。


    显然,故技重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他向众将士说道:“洪水淹不了城关,待几日后,便可退去。”


    这时,扈辄开口道:“元帅,敌将刘裕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阻断了我城关粮道。”


    “城中粮草,目前只能坚持十余日左右,再这样下去,怕是会影响士气。”


    乐毅思虑再三,缓缓开口道:


    “待洪水退去之后,扈辄你亲自率领三万骑兵,与驻扎在白虎城一带的将士,先将粮道夺回来再说。”


    然而,秦军却趁着洪水还没褪去的时候。


    往洪水里投入了很多早就腐烂不堪的尸体。


    有人的,也有动物的。


    弥漫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味。


    并且,赵括还在水中,放置了很多有毒之物。


    这都是按照朱丹溪的指示所做。


    后来,有史家人物,再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并未将朱丹溪研制瘟疫一事说出。


    因为,朱丹溪与赵括有言在先,不可让旁人知道,他做了这样的事情。


    但是,令朱丹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史没写,野史却写了他制作瘟疫的详细过程。


    清灵关城头上。


    先是有几名眼力极好的晋军将士,看到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


    远处,还有着滚滚浓烟生起。


    顷刻间,有熊熊大火升起。


    将城关远处的树木,全部燃烧。


    浓烟飘荡而来,使很多将士的眼睛都酸痛起来。


    有人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乐毅。


    他亲自登上城门。


    先是看了一眼漂浮在水面上的各种尸体,又看了看远处的山林燃起得大火。


    不由得感到困惑,喃喃道:


    “秦军这是要搞什么鬼?这么远的距离,焚烧山林有何用?”


    最多也就是有烟雾飘荡在城关上方而已。


    至于水面上的那些尸体,乐毅也没过多关注。


    只要将士们不喝城外的那些洪水,就没啥问题。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当烟雾中蕴藏的毒素与水上漂浮的尸体配合起来。


    就能够产生传染力极强的瘟疫。


    两日后。


    洪水渐渐退去。


    可是,这时,晋军将士中,有人开始高烧不退了。


    又过两日。


    已经有上千名士卒,都出现了发烧的情况。


    然而,又只过去半日。


    最早出现发烧状态的将士,皮肤竟开始溃烂。


    而且生起了脓包。


    当日夜晚。


    第一名感染瘟疫的将士死去了。


    这时,乐毅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将所有的军医,都叫了过来,询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几个军医面面相觑。


    在乐毅的逼问下。


    他们才尝试性的,说出一个回答:


    “元帅,我们怀疑...这很有可能,是瘟疫!”


    瘟疫!


    当听到这两个字后。


    乐毅脸色一变。


    他瞬间想到了前几日的大雾与尸体。


    不由得急火攻心,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忍不住喃喃大骂道:


    “秦军...秦军...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