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廉颇守城,燕军到来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四十九章:廉颇守城,燕军到来


    有了廉颇这句话,晋国群臣,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渐渐有了些许信心。


    但也有一些人,心里很清楚。


    晋国亡了,哪怕是大罗金仙下凡,也没用。


    但不管怎么说,由廉颇守城,最起码能给姬重耳一些安全感。


    散朝后。


    韩非子、申不害等人聚在一处,议论当前局势,


    “晋国怕是真要保不住了,就这两日,我打算离开太安,前往大奉,寻一个差事。”


    “我的家就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根太深,走不了。”


    “韩兄呢?欲往何处?”


    “...”


    一时间,众人目光都凝聚在了韩非身上。


    随后,只听他开口道:“我打算去一趟秦国。”


    去秦国?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片刻后,他们陆续指责起韩非,


    “我大晋若灭,皆因秦国,韩兄怎么能去那里呢?”


    “说难听的,这跟认贼作父有何区别?”


    “韩兄,你若是去了秦国,怕是名声就要臭了!”


    “...”


    闻言,韩非只是淡淡一笑,并未解释什么。


    众人散去之后。


    申不害才来到他的跟前,说道:“你此番赴秦,有多大把握?”


    韩非苦笑道:“哪有什么把握?尽可能试一试吧,但愿,太安城能够坚持到我回来。”


    申不害好奇道:“一旦真去了,你觉得,你还能回来吗?”


    韩非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若是回不来了,就证明我的计划失败了。”


    顿了顿,他又问道:“你呢?打算去何处?”


    申不害惆怅道:“去齐国吧,在稷下学宫待一段时间再说。”


    韩非点了点头:“也行,我有个师弟,刚好也在稷下学宫。”


    “不过听说他最近,有意要前往秦国,不知你们还能不能碰上面。”


    “还从未听说,你有个师弟呢。”申不害笑着说道。


    韩非道:“他叫李斯,平日里我二人关系说好也不好,说差也不差,故而没有向你们提及过。”


    “你打算何时动身前往齐国?”


    申不害直言道:“今晚就走,否则再晚几日,怕是连城都出不去了。”


    他们虽然是大晋的臣子。


    但是,他们不像姬重耳一样,只能留在晋国等死。


    因为他是晋国的皇帝。


    至于他们,大可以在大晋要亡国的时候,前往别处,自谋生路。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臣子,看到大晋即将亡国,但依旧不显慌乱。


    只有土生土长在晋国的人,才会想着,为这片土地去赴死。


    当日深夜,申不害还有很多大臣,都离开了太安城。


    可以预料到,明日的朝殿,必然是空荡荡的。


    廉颇站在城头上整整一日。


    看着那些不断出城而去的勋贵,心里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摇头不语。


    祖逖站在他的身后,问道:“将军,您就亲眼看着他们出城,不为所动?”


    廉颇道:“想走的人拦不住,不想走的人,不用拦。”


    祖逖又问道:“将军就不怕他们的出走,会影响军心?”


    廉颇道:“相较于动摇军心,本将军认为,他们离开朝堂,对我以及军队的帮助更大。”


    祖逖一愣,瞬间联想到很多,钦佩道:“将军高见。”


    廉颇似自顾自地说道:“其实,老夫我一直都很讨厌政治斗争。”


    “当年,在朝堂上没斗过蔺相如,所以有了负荆请罪。”


    “也是从那之后,朝堂之于老夫,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


    祖逖点了点头,将这些话记在了心中。


    翌日,一大早。


    韩非也走了。


    当廉颇撞到想要出城的韩非,也是微微一愣,“连你也要走?”


    闻言,后者应声道:“是去秦国。”


    廉颇有所释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陛下他能同意吗?”


    韩非道:“陛下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放我走,万一我真的投靠了秦国怎么办?”


    “先瞒着吧,等我回来。”


    廉颇微微颔首,命将士打开城门。


    韩非朝城门处走了两步,回首又向廉颇说道:


    “若是我回不来,晋国就拜托老将军了。”


    廉颇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目送韩非离去。


    大晋的未来,似乎就托付到这一老一少的头上了。


    朝殿内。


    姬重耳看着只有十余个大臣,还站在这里,便就勃然大怒起来。


    他其实想到,最近会有很多人离开。


    但没想到的是,申不害和韩非,居然也走了。


    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瞬间就感觉,什么是人走茶凉,兔死狐悲...


    “若我大晋,能从此难中活下来,朕要杀尽这些负心狗!”


    姬重耳大吼着。


    他也暗暗发誓。


    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只要大晋能活下来,他就还是皇帝,手上就还有权力!


    -------------------------------------


    翌日。


    秦军杀至太安城外。


    站在城头之上的廉颇,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写封信,交给赵括。


    信上内容,大概就是。


    公孙衍已经兵败了,死于乱战之中。


    而晋国的绝大部分武将,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再也无力阻止燕军的到来。


    不日,燕军就会打到太安城外。


    届时,秦军是要攻燕军还是太安城,需要好好拿捏一番。


    当赵括看了这封信之后,也是愁眉不展。


    不过很快,他就做出决定,命自己的大军,将太安城团团围住。


    至于燕军,他暂时不管。


    因为安禄山那边的军队,很快就能到来了。


    而且,武国也派出了十五万大军。


    足够暂时抵御燕军进攻。


    不管如何,太安城,必须得落到秦军的手里。


    当安禄山的军队赶来,双方会晤之后,他也将嬴渊的意思,带给赵括,


    “陛下的心意,和你所想差不多,就是如果燕国也来凑热闹,那就打!”


    有了这句话,赵括算是放下心来了,


    “燕国那边,还有有劳将军了。”


    安禄山看了一眼身旁的诸葛亮。


    见到对方点了点头。


    他瞬间就像是有了主意一般,大笑道:“好说!”


    “不就是燕国嘛,老子早就想领教领教他们的本领了!”


    又过两日。


    燕国的军队,距离太安城,只有百里之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