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悔不当初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八十二章:悔不当初


    阿青仗剑而立。


    前方数以几千计的燕国江湖侠客,便不敢妄动。


    四大尸祖如临大敌。


    因为他们能感觉到,在阿青的身上,透露出一股无比强大的剑意。


    不,应该说,阿青本人就是一柄剑,一柄早已出鞘,就只待见血封喉的利剑!


    她手中的那柄宝剑,在几日之内的时间,就已经染了上百名高手的血。


    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燕国天雷府。


    “阿青,大秦乃至全天下的,剑道奇才。”


    侯卿目露凝重。


    萤勾沉声问道:“我等合力,能否拿她?”


    侯卿没有回答。


    因为他也不清楚。


    四大尸祖认为,阿青的到来,是冲着他们来的。


    但是实际上,阿青并未将他们放在眼里。


    没错,阿青眼中的敌人,是数千名燕国江湖人。


    “在前来明台府的路上,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情,差点儿就导致我将蕴养数月之久的剑意倾泻而出。”


    “我本不喜欢打打杀杀,可是你们要找秦国的麻烦,就是找他的麻烦,我不能让你们如意。”


    “...”


    阿青自顾自地说着。


    所有人都是感到困惑,不清楚为何阿青突然说这些。


    更不明白,她想要做什么。


    就连四大尸祖,都是有些不明所以然。


    “没有人愿意听你这些废话,你来,也只不过是死罢了。”


    旱魃大声说着。


    然而,阿青并未理会他,而是打算直接出手。


    只见她话锋一转,双眼一寒,杀机毕露道:


    “我有一剑,可挡百万师。”


    随后。


    一道磅礴浩瀚无比的纯粹剑意,直冲云霄。


    甚至无端出现龙吟虎啸之声相伴。


    一道似可划破天际的剑芒横空出世。


    这一刻。


    时间与空气,都像是静止了一般。


    剑芒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仅一剑过后。


    上千名燕国江湖人,皆被拦腰斩断。


    太初四年五月初三。


    阿青一剑灭士一千六。


    天下皆惊!


    四大尸祖、幻音坊女帝、冥帝等存在,皆是负伤逃离。


    使出那惊天一剑的阿青,也就此晕厥了过去。


    扫地僧与十二峒之间的战役,也步入尾声。


    虽然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十二峒四位峒主。


    但是也并未落下风。


    以平局收手。


    除了燕国江湖势力的首脑人物之外。


    其余人,全部死于此役。


    此战,秦国阵亡人数两千余人。


    燕国伤亡人数,则达到了恐怖的四千左右。


    就此,上万人参与的明台府乱战,正式告终。


    引起这场大战的罪魁祸首蚩笠,当然不能幸免,被几位少林高僧,联手拍死。


    事后。


    不少人想到阿青那一剑的时候,仍旧是心有余悸。


    对此皆有议论:


    “阿青姑娘...还能称之为人吗?所谓的陆地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是啊,曾听说有人一剑灭甲上百,就已经是世上决定高手,可阿青姑娘却直接一剑杀了上千人!”


    “这太不可思议了,阿青姑娘可能是天上的大罗金仙或九天玄女下凡!”


    “...”


    她那一剑,简直太离谱了。


    简直就超越了‘人’的极限。


    阿青在使出那一剑时,才不管事后如何。


    当时她的脑袋里,只想着一件事。


    或许递出那一剑后,可能会帮助到他——嬴渊。


    不过话说回来,那一剑,绝对不是阿青的极限。


    阿青还年轻。


    在嬴渊前世一位大家手中的阿青。


    可是能够一剑破甲三千的存在。


    -------------------------------------


    就在大战即将结束时。


    一直与袁天罡对峙的张三丰,在见到阿青的那一剑之后,也是忍不住心向往之,


    “此生能见到此剑,当真是死而无憾。”


    “大帅,不知现在,你我是谁胜谁负?”


    前者负手而立,看着已经陷入昏睡的阿青,忍不住苦笑一声,道:


    “是本帅败了,不过张真人想要留下本帅,只怕也有难度。”


    话音落下之后。


    袁天罡头也不回的便走了。


    事后。


    武当七侠对此很是不解,便接连问向张三丰:


    “师尊,为何您不将袁天罡留下?”


    “难道那人功力,比师父您还要强?”


    “此战我大秦已胜出,若是将不良帅也留了下来,那么我武当,必然是第一大功臣啊。”


    “...”


    听到自家徒儿们的声音。


    张三丰只好直言道:“你们以为,为师不想将他留下?”


    “只是我二人如若真要一战,最坏的一种结果,怕是会两败俱伤。”


    “届时,袁天罡被擒,我武当,又该何去何从?”


    听到这番话后,武当弟子,皆是心中一凛。


    -------------------------------------


    明台府江湖一战的事情。


    被锦衣卫通告天下。


    当秦人知道此事后,都是由衷高兴。


    全国各地,都出现很多好事者,聚在一起,讨论此事:


    “燕国不过尔尔,在国力上败给我大秦,在江湖上,也不是我大秦的对手!”


    “此战,虽然我大秦江湖,也是损伤惨重,但不管怎么说,算是打出了我大秦之气魄!”


    “我提议,这杯酒,就敬一敬我大秦江湖!”


    “壮哉!”


    “...”


    对很多秦人来说,明台府两次战役,只说明了一件事。


    燕不如秦。


    当自己的国家愈发强大了。


    民族自信心,自然也就上去了。


    此刻。


    咸阳城内。


    朝殿中。


    百官一早便就接到明台府战役的消息,都显得很激动。


    他们纷纷表示,要嘉奖大秦的江湖势力:


    “这一次,那些江湖人,确实给咱们大秦长脸了。”


    “是啊,我建议,以后就不要太针对与压制那些江湖人了,只要他们行为做事,不犯国法,他们想做什么,就由他们去了。”


    “说的没错,只要他们不乱杀人,想做什么,就由他们去吧。”


    “早在秦楚第一次大战的时候,我大秦江湖人,便体现出了他们应有的大义,必须要赏。”


    “不止他们,锦衣卫以及东西二厂都出力了,都要赏。”


    “只是不知,陛下是否知道此事了?”


    “...”


    而此时。


    摘星楼里。


    曹操正向嬴渊汇报此事。


    后者了解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以及结果后,不知是喜是忧,总之面无表情。


    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对他来说,这种堪称打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已经麻木了。


    不就是大秦与大燕两国之间的江湖势力一战。


    大秦获胜了吗?


    没关系。


    朕可以承受。


    嬴渊深呼吸一口气,用着一种埋怨的眼神看向曹操,沉声道:


    “你这么一大早就来打扰朕,只是为了说这件事情?”


    闻言,曹操一愣,心想,难道陛下早就知道此事了?


    也对,毕竟陛下是手眼通天啊。


    “陛下,明台府一役过后,燕国的江湖势力,只怕很难动摇晋土民心,以坏我大秦根基了。”


    “只是现在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尚未捕捉,仍旧在暗处活动。”


    “例如,不良帅袁天罡,还有通文馆、幻音坊等几个燕国江湖势力的首脑人物。”


    “眼下,晋土依旧不太平静,仍然暗藏杀机。”


    “臣建议,可向晋土增兵。”


    曹操缓缓说着。


    听到这些话,嬴渊便就气不打一处来。


    早知道燕国想做这样的事情。


    那就让他们去做好了。


    何必还要鼓动秦国境内的江湖势力,去对付他们呢?


    嬴渊心里很清楚,酿成这样的后果,怨不得别人。


    毕竟,当初曹操正当向他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


    被他给忽视了。


    当真是悔不当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