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嬴渊的布局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九十八章:嬴渊的布局


    听到诸葛亮所言,曹操与和珅二人,都感到了困惑,


    “陛下在布局?不知这局,究竟是什么?”


    “孔明啊,你有话,不妨直言。”


    闻声,诸葛亮莞尔一笑,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眼下我等已知,陛下派徐晃将军出海,名义上是想追求长生之道,以此来麻痹列国。”


    “实际上,是要与海上诸国,签订贸易往来,使我大秦获得海上利益。”


    “而海上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成为我大秦经济上的一大支柱。”


    “随后,陛下又决定,要出巡晋土,然后将那里的百姓赋税全免,可却要增加商人税务。”


    “陛下这样做,其实就是想以晋土为试点,是否能使得在将来某一日,可以将大秦百姓的赋税也免了。”


    “不过,商人的利益,受到巨大冲击,难免会对朝廷心生怨恨,所以,陛下鼓励他们下海经商。”


    “用海上的一部分利益,来抵去他们所缴纳的高额赋税。”


    “更何况,商人赋税提高之后,一些形同摆设的赋税,自然也就可以取消了。”


    “...”


    这里形同摆设的赋税,是指过税等。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说,曹操与和珅二人再一深思。


    瞬间就清晰的看到了,嬴渊所下的一整盘‘棋局’。


    “原来,从发展海上贸易那一刻开始,陛下就已经想好,该怎么做了。”


    “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如此惊天一局,像是陛下才能做出来的手笔。”


    二人由衷感慨起来。


    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嬴渊,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免去百姓赋税,说白了,这就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而增加商人赋税之后的大秦,必然每日进斗金。


    用不了多久,秦国所累积的财力,将会远超各国。


    说白了,此刻,在他们眼里看来,这就是一场,从未有过的改革。


    但凡改革,必有风险。


    “如若真的让陛下做成此事,百姓们少去的那部分赋税,会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且,以后也无人会造反,他们会愈加的拥戴朝廷,只是,此事在一开始做时,将会面临着无人理解的险境。”


    “怕就怕在,晋土的勋贵们,会为陛下带去一定的麻烦啊!”


    曹操忍不住忧心的说道。


    诸葛亮应声道:“陛下是何许人也?杀伐果断,千古一帝!”


    “陛下为何要选择,以晋土为试点,就是因为,生活在那里的勋贵,对陛下以及我大秦来说,都是前朝遗民。”


    “以陛下的魄力来说,他们若是真敢跳出来反对,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刻,曹操与和珅,算是彻底明白,为何陛下要去晋土,以晋土为试点了。


    大秦的勋贵们,可不是前朝遗民,杀起来有顾虑。


    但是,对待晋土的世家商贾,完全无需考虑太多。


    顿了顿,曹操对诸葛亮称赞起来,


    “有人说你孔明是智近乎于妖,一开始,本相还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但今日,听到孔明你说了这么多,本相才明白过来,那并非虚言。”


    “依你之见,眼下,我们该如何帮助陛下?”


    曹操经常听到旁人说,诸葛亮擅长揣摩人性。


    如今一瞧,不止是会揣摩寻常人之心,甚至就连皇帝的心思,都能猜透。


    试问,普天之下,除了诸葛亮之外,谁还能看透,嬴渊所下的这盘,环环相扣的棋局?


    只怕,便就没有了吧?


    嗯...是没有人能够看透,因为就连嬴渊自己都未曾看透,他居然下了这么一大盘棋...


    闻言,诸葛亮先是拱了拱手,说道:“丞相言重了。”


    随后,他针对当前局势,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前不久,徐晃将军传信来,说是已经与不少的海上诸国,签订贸易往来,而且还互换了国书。”


    “如今我大秦境内,很多的商贾,都瞅准了这次机会,要前往海上诸国做生意。”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陛下在海上的布局完整化,利益巨大化。”


    曹操何许人也?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说,他就知道,眼下究竟该怎么办了,


    “本相这就以朝廷的命令,告知境内所有世家商贾乃至靠海百姓,让他们踊跃的前往海上诸国,去发展生意往来。”


    “同时,朝廷会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让利与帮助,大力建设临海城镇。”


    “相信以朝廷现在雄厚的实力,用不了多久,那些靠海的地方,都会变成这列国数一数二的大城。”


    诸葛亮笑着抱拳道:“丞相英明。”


    曹操连忙摆手,神情肃穆道:“本相所做的这些,算得了什么?陛下才是真的英明啊!”


    和珅也是为嬴渊的布局,而感到细思极恐,忍不住附和道:


    “是啊,陛下轻描淡写间,便是布了一场,瞒过世上所有人的天大棋局,当真是令人生畏。”


    “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却丝毫没有任何察觉...这实在太失败了。”


    “本官忽然想到,陛下是不是从改革土地的时候,就已经想好,未来该怎么做了?”


    “包括后来的去平定晋国,也是在计划之中,否则,这一切的发生,都当真是太巧了。”


    “可如果,真是从土地改革开始的时候,陛下就已经想好了这盘事关千百年的经济大局...”


    “那么,陛下简直就是将天下人,都玩弄于股掌当中了!”


    土地改革——引诱晋国来犯——灭晋——海上贸易——以晋土为试点...


    这一切,好像还真的是一种天衣无缝的巧合。


    就像是有人在写一本书,将所有的剧情,提前给设计好了。


    不然,这么顺畅的事情,在现实中,该是怎样一位胸怀天地的大人物,才能做出来?


    环环相扣,一步一步的,有条不紊,使大秦愈发强盛,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也太令人感到惊恐!


    曹操甚至都有些心悸了,他也做出了一些大胆的猜测,


    “你们说...陛下将朝中大权暂时交给本相,然后陛下躲在摘星楼里,毫不掩饰的向众人说,陛下在修道。”


    “那时,陛下甚至连早朝都不上了,然后,又突然冒出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徐福,紧接着就去追求所谓的长生之道...”


    “而陛下所做的,这一切的目的,是不是逐渐麻痹各国,让列国都相信,陛下是真的昏庸了?”


    “以此来掩盖天下人的耳目?如此精妙绝伦的层层布局,陛下他还是人吗?”


    “本相的意思是说,陛下只怕是神仙吧?比如道家中记载的那种可以肆意运转乾坤的大罗金仙?”


    “否则,这一连串的惊天布局,岂是人力所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