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还是收着演吧

作品:《我不是精神病,我是千面影帝!

    此时此刻。


    李云来到了横城影视城里,属于《宝莲灯》的片场。


    在这里,只有‘天庭组’的人.


    这里不仅仅是分两批来拍摄,就连剧本的围读都分成了两批人。


    沉香组的和天庭组的。


    天庭组的人在横城围读拍摄。


    等到两边都做完准备之后再交汇。


    沉香组的人在乐山那边围读


    两边的戏份其实在最开始是分离开来的。


    以沉香为主的少年冒险故事。


    以杨戬为首的,天庭权谋与斗争的故事。


    宝莲灯还是有些野心的。


    想笼络的是‘青年’和‘少年’。


    当然最后还是选择一个侧重点,以少年之间的冒险故事为主。


    此时。


    李云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天庭组的诸位已经在讨论起剧本。


    天庭组的诸位都是老戏骨。


    都是刘本昌,谢宁,马卫国,柳晓庆。


    他们都是央视的戏骨级演员,都是领国家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


    都是带编制的。


    天庭组这边真的是豪华阵容,一个比一个厉害。


    特别是太上老君刘本昌,那是曾经的活佛济公。


    那是真的将浪迹红尘,济公活佛给演的淋漓尽致的演员。


    很厉害。


    算是里程碑式的演员了。


    之后也没人能塑造出比刘本昌老爷子更强的济公来了。


    他就是活佛济公本人。


    像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也有自己的独家角色。


    央视这一次真的把这些老戏骨都拿出来作配了


    “二郎神杨戬是吧,来,过来这里,还有些剧本未有完成,你先拿着这些进行围读先.”


    副导演杨辉给了李云一本剧本。


    剧本


    其实还挺厚实的。


    李云有些意外,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拿到那么.厚的剧本,翻开来看,包括表情,动作,神态,一切一切,很细致的微小变化都被标注在了里面。


    这编剧还真是面面俱到啊。


    “看来我们天庭组的成员也到齐了,我们有三天的时间进行围读,主要是给你们找找感觉,到时候就正式开始拍摄,同样也是先分开拍,将各自独自的戏份能拍完。”


    杨辉副导演安排的不算是面面俱到,起码也算是一个贴心了。


    多看了几眼李云,倒也没继续关注了。


    此时此刻。


    李云进入到这些老戏骨里面。


    其实就像是哈士奇混入了狼群里面。


    他们的演技,在围读的时候,呼唤出来的是浑然天成。


    上一次让李云有这种感觉,还是那位铁胆神侯朱无视。


    他们是真的在围读的时候,那种属于角色的气场就已经在身上了。


    马卫国的玉皇大帝,柳晓庆的王母娘娘。


    反而是刘本昌的气质不太明显,尽管他的演技也是天衣无缝,在这里面,表现出了太上老君的淡定,但从李云的视角来看,他依然还是脱离不出济公的感觉。


    这也许就是一种,之前演的角色上限太高了。


    导致视角有些偏差


    不是刘本昌的问题,而是他当年演的太好了,现在却没有超越当年的角色。


    对此其实刘本昌也从未有否定过,他是一名方法派混的沉浸派演员——当年的济公,就是他唯一沉浸进去的角色,其他角色都是用方法派的方法去演的。


    上限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这一次的围读剧情,是玉皇大帝命令二郎神去将人神结合的孽种沉香捉拿归来时。


    “天君,此行,你可将沉香捉拿归来?”


    马卫国饰演的玉皇大帝,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威严本色。


    高高在上的睥睨感觉.


    俯视一切的态度。


    在李云的视角来看。


    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曾经《三国演艺》的张辽,《西游记续集》的玉皇大帝。


    他突出的气质就是绝对的‘威严’感。


    之后,马卫国决定下调威严的感觉。


    毕竟《宝莲灯》的面对群体是青少年。


    整体基调至少表层基调,是要轻松些的。


    不能那么严肃。


    围读的意义就在这里。


    调整角色的感觉,气质,就算伱曾经演过类似的角色,但不同的剧集,基本的气质也不一样,角色的气质也要去做微调和变化。


    这些都是基本功夫了。


    对于戏骨级的演员来说,演技什么的是不在话下。


    重要的是微调角色的气质感觉。


    “但领法旨。”


    此时,李云单膝跪接下玉帝旨意,在气势方面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面对玉帝的时候,也没办法展现‘神性与人性’的互相依存。


    毕竟,自己也没完成‘二郎神’的塑造.


    中年文士,他依然还是中年文士。


    他的额头还没长出第三只眼来。


    和方法派们在围读的时候就将演技炉火纯青的运用和融入进去却是不太一样。


    不过。


    在进行了一部分剧本的围读之后。


    这些个老戏骨级的演员们,也对李云有了个基本的认识。


    此时,在进行一部分剧本围读的时候,到今天结束时,李云离开之后。


    混入哈士奇的狼群们,这些老戏骨们,也在审视着李云,也在讨论。


    “嗯确实挺年轻帅气的,而且演技嘛.怎么说呢,在年轻人里面,其实还算可以。”


    “确实是有几分英俊在里面的——但却绝对不是他能打败焦俊恩的理由啊。”谢宁小小的竖起大拇指说道:“只能说,背景是真的牛,太监类的角色能拿下李坚义那货,这一次的二郎神还拿下了焦俊恩和刘烨洪。”


    “对啊,为了选李云,咱们天庭组这边的戏份连带着他的那份都被砍给了刘烨洪呢.要说背景,还是那位刘烨洪比较厉害。”


    “那么厉害的话,不如让刘烨洪演这个二郎神,他也不错.”


    “让刘烨洪演的话,说不定就没咱们多少戏了。”


    “哈哈,说的也是。”


    几位老戏骨,要说没情绪,那也不是没的。


    毕竟因为李云的二郎神。


    天庭组的这一边被砍了戏份。


    本来从编剧成分侧重的角度来出发的话,分为青年组和少年组,现在因为青年组主要角色的咖位不足,出于风险的考虑,将更多的戏份空降给了少年组好吧,其实沉香那边的少年演员组还有一个刘烨洪混在里面。


    也是因为刘烨洪的关系,沾光了吧。


    马卫国笑了笑道。


    “好了好了,不管怎么样,咱们拍多拍少也不多一分工资,也不少一个子儿,没什么实质上的损失就是了且不说咱们到这年纪还能不能提升,少折腾点对咱们这老胳臂老腿的不也好吗。”


    “你也知道到了咱这年纪,可不就剩点艺术追求了么。”


    “我现在怕的是,这位小李演员接不住戏,要我们收着来演。”‘猪八戒’谢宁说道。


    这话倒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子里了。


    这些倒是次要的。


    导演要他们收着来演。


    那才是作为演员最难受的,要完全的向下兼容。


    比少发他们工资还难受


    “收也不用收太多,刚才围读的时候,再去熟练熟练角色,在拍戏的时候,应该还是不会有接不太住戏的情况发生的。”‘太上老君’刘本昌笑了笑道。


    “希望.如此吧。”


    其实。


    就连副导演杨辉,也觉得。


    李云混在这么些个老戏骨里面,略显得有些突兀了.


    太年轻了。


    和这些老戏骨,怎么比得了嘛。


    李云离开后,副导演杨辉则来和他们聊聊天。


    杨辉虽说是副导演,负责的是天庭组这边的拍摄和围读但他觉得,这些个老戏骨,自由发挥也挺好,没必要让他这个权利贼小的副导演在这里指导着了。


    此时,是以同圈子的朋友身份过来聊天的。


    “听说京圈的张大胡子为他做背书.难怪之前《天下第一》他能胜过李坚义呢.这背景可是有的.”


    其实当时三圈子合作闹得沸沸扬扬,李云在《天下第一》里面战胜了李坚义,拿下了他最擅长的厂公角色,就已经让央视圈子有些愕然了。


    李坚义啊。


    那可是公公的专业户。


    虽然类比不太准确,就像刘本昌在济公的试镜上败给了别人一样。


    这事本身就很值得让人推敲质询的.


    不过。


    目前王京的《八大豪侠》和《红拂女》二连扑街,也让人对目前延迟播出的《天下第一》的态度淡然了——三连扑就在眼前,角色抉择什么的,也就在业内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年轻人也不是没有优势,至少他在名气上可比我们这些混央圈的老家伙要好的多.说不定他收视率号召力也不比我们差呢。”马卫国笑了笑道:“除了咱们央圈,其他圈子或多或少也要将人气和当前知名度算在里面去的。”


    “不然怎么咱们都用‘戏骨’和证来划分,人家还能划出个三流四流来。”谢宁摸了摸肚子道。


    “所以咱们央视圈子算不算‘超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感觉了。”柳晓庆调侃道。


    “你这说话都像‘王母娘娘’了。”


    “那是.”


    “所以,咱们做好自己的就行,如果这位李云真的到开拍的时候差太远的话咱们就只能收着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