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拦路虎

作品:《穿越饥荒年代当板儿爷的日子

    “杨小子,你是个人物。瞧好吧!这小小的考试可难不倒你。”


    三公公不露声色地说了句吉祥话。


    “我陆红安也看好你。”


    陆红安轻拍了杨朝升肩头一下,给他打了打气。


    “借两位吉言,事儿成了,少不了请您们一顿酒。”


    驾驶员文化课考试对杨朝升来说,简直是手拿把攥,毫无难度。


    他刚搬来96号四合院,找个由头请大伙儿吃一顿,跟大伙儿联络联络感情,这么做很有必要。


    有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大多数人,还是会念一句好。


    “喝杯白酒,交个朋友。”


    上辈子,这一句话被水果台的当红炸子鸡汪大主持时常挂在嘴边。


    不得不说,其人已然深谙华夏酒桌文化。


    吃吃喝喝,就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样的买卖值得做。


    翌日,天才麻麻亮。


    杨朝升的二分半厅,响起了座钟报时的敲击声。


    这件从天桥西边福长街旧物市场,淘换来的老式实木铜机芯机械座钟,靠摆钟上弦链发条打点报时。


    铛铛铛——


    大座钟的声音沉稳有力,钟摆摆动发出深沉的嗒嗒声,它的钟铃声则倍添庄严感,清脆而长久,回荡在整个花厅。


    昨儿个,杨朝升在书房用功,歇在了书房的罗汉床上。


    听到钟声,他一个鲤鱼打挺,直愣愣地站在了榻上。


    得亏,这屋子的前身是一座王爷府,房间的高度均在5米以上,否则,吃瓜群众们就又有西洋景瞧了。


    今儿个,是杨朝升的大日子,他要去光明夜校参加驾驶员文化课考试。


    这回,杨朝升破天荒背上了陈雪茹特意给他缝制的书包。


    书包绛色的边儿,明黄色儿的丝绸面,上头还点缀着一株并蒂莲花的刺绣。


    好看是好看。


    杨朝升觉得这书包娘里娘气,不是个大老爷们该用的物件。


    有个“吃颗桃桃,好凉凉”的场面,在他脑海出现。


    怜惜陈雪茹那被针扎了几个针眼的白嫩小手,杨朝升很自觉地选择了闭嘴,还摘句抄典,不吝誉美之词将她好一通夸。


    这是一个充满情义,流血又流汗,才做出来的书包。


    今儿个,这场考试的时间是上午八点半。


    当光明夜校砖混结构的四层门字型教学楼映入眼帘,杨朝升瞅了瞅自个儿手上带着的永久“中立”国造手表。


    手表的指针正好落在了八点整,他提前了半小时。


    杨朝升决定先进入校园,找个角落待一会儿。


    这时,传来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


    “你叫杨朝升。”


    杨朝升又双叒叕被人堵半道上了。


    有七八个跟他年岁不相上下的小年轻,笔直地站在了他的面前。


    上回,在教学楼带人堵过他的小北风和矮骡子,也豁然在列。


    他们穿着没有领花标识的崭新军服。


    不用问,这几个人肯定都是部队里头的二代。


    开口说话的人,生生长了一副好皮囊。


    阔肩、窄腰、身姿挺拔,国字脸上一对深邃眸子,闪着睿智的光。


    “没错,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杨朝升。”


    杨朝升点点头,如实回答。


    “听人说,你就是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给哥几个交代一下吧!你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才混进了光明夜校学习。”


    人有好歹,物有高低。


    这一回,说话的是个鞋拔子脸,长了一脸的青春美丽痘,长相跟95号四合院的许大茂有的一拼。


    这人的语气不善,挑衅的意味很浓。


    杨朝升的眉头一蹙,决定不跟他一般见识。


    “对,我就是个拉黄包车的,靠着力气赚嚼谷,属于根正苗红的劳苦大众。”


    切——


    “都说四九城人的嘴巴子厉害,你倒是吹上了。笑话,扁担倒了,你能认出是个一字吗?一个用脚板儿测地球的主也来参加文化考试,等着烤糊吧你嘞!”


    如此接二连三的挑衅,对方的恶意已然明显,杨朝升也就不再客气了。


    “笑话?还真是喝松花江水长大的——你倒管得宽。”


    杨朝升迈开一双大长腿,就要绕过这几个挡道的憨憨。


    “哪里走?今儿个,你不把怎么混入光明夜校的问题交代清楚,就不许离开。”


    鞋拔子脸吵吵着伸开两只胳膊,拦住了杨朝升前进的去路。


    “你谁啊?大伙儿都得惯着你,还是趁早土豆搬家吧你嘞!”


    “啥意思?”


    “滚。”


    杨朝升用手一拨,鞋拔子脸就嘎嘣一下躺地上了。


    “怎么样?军哥。我说的没错把,这姓杨的是个高手。”


    一伙人七手八脚的去拉鞋拔子脸起来。


    跟杨朝升打过照面的矮骡子,往国字脸青年的身边凑了凑。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叫军子的年轻人,生在军营,长在军营。


    这小子打小就酷爱国术,忒喜欢拳拳到肉的那种感觉。


    军子的武学天赋很高,一点就透,一学会。


    他在部队里曾经师从多人,取众家之长,避其短融其精,小小年纪,就屡次夺得部队国术比赛的第一名。


    不用矮骡子多说,从见到杨朝升起,军子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是属于国手高手身上,才具备的特有气场。


    难得,能遇到一个年龄相当的国术高手,军子不由地见猎心喜。


    “好好的说话,怎么动起手了?”


    军子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也动起了手。


    他使出一招擒拿手,伸手想要拿住杨朝升。


    杨朝升听到背后有劲风袭来,使出一式撩腿踢裆应对,想要逼退偷袭他的人。


    拳曲儿口诀云——桥来桥上过,脚踢脚下消。


    “黑龙十八手?”


    “咏春鬼脚踢?”


    二人拳脚相加,一击之间,对了七八招。


    他俩都第一时间认出了彼此的所用的路数。


    “你们这些人在干什么?不知道今儿个是光明夜校结业考试的日子吗?嫌命长,想吃免费的花生米是不是?”


    发出这样灵魂三问的,是光明夜校的保卫科科长。


    今时不同往日,光明夜校前后门都加派了保卫科的同志,为学校组织的结业考试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保卫科牛掰,一小队荷枪实弹的保卫科干事,此刻,正用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杨朝升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