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何人击鼓?

作品:《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

    翌日清晨,知府衙门重新开门。


    在夏云的安排下,徐婉儿早已准备好了赈灾事宜。


    一大清早,负责赈灾的队伍,便朝着江宁城四个城门方向赶去。


    同时沿途贴出了告示,让江宁城内外所有流离失所的难民,每日早中晚前往粥棚吃饭。


    “大人,按照官场的惯例,新任知府到任,总该是得亲自上门,拜访当地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


    府衙大堂内,夏云正在查账,徐婉儿忽然提醒说道。


    闻言,夏云只是略微停顿了片刻。


    “本府台刚刚到任,车马劳顿,就不去拜访他们了。”


    夏云懒得理会。


    昨日他到江宁,总督和巡抚连一封公函都未曾发出,足以说明对方的心态。


    “江宁这些烂账完全不对,马上派人给我查,无论用什么手段,查清楚江宁这些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夏云眉心微微皱起。


    “是,大人。”


    徐婉儿默默点了点头。


    “马上发出通告,从今日起,江宁城内各项商业经营权全部收归知府衙门。”


    既然账册查不清,夏云一时间索性懒得理会。


    还是按照他在代县经营的办法,先把所有商业项目的经营权收归官府。


    然后再让一众豪绅商贾参与招标。


    这样做法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


    毕竟,以江宁城的富庶,各类商业项目何其繁多。


    再加上大量的豪绅商贾,根本不愁没人参与招标这件事。


    当然,这样做的坏处也是极其明显的。


    将所有商业项目的经营权收归官府,势必会引起本地士族的反抗。


    尤其是那些和当地豪绅有勾结的现任官员,一定会站出来阻止。


    当初在代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而那时候,夏云的做法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


    杀!


    不管有多少人站出来反对,统统杀掉!


    这就是夏云狠辣的一面。


    “确定全部收归官府吗?”


    对于夏云的决定,徐婉儿还是有些担心。


    江宁不比代县。


    例如众所周知的江宁盐商,在江南经营多年,可谓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其中不少家族世代为官,有的做官甚至做到了朝堂之上。


    想要从那些人手中收回经营权,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收,全部都收回来。”


    “另外你马上写个折子上报朝廷,将此事呈奏于陛下,我想陛下肯定会支持我们的。”


    夏云嘴角微微掀起一抹弧度。


    时至今日,他已经猜测到了女帝将他派到江宁来的用意。


    就是想让他来搅浑江淮省官场这一趟浑水!


    既是如此,只要他在江淮省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女帝毫无疑问都会支持他。


    “是,大人,我马上去办。”


    感受到夏云坚定的意志,徐婉儿不再迟疑,连忙转身下去办理夏云交代的事情。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已是日上三竿。


    夏云坐在知府衙门的大堂上,满脑子都在思索如何将江宁豪绅商贾吃干抹净。


    然而不曾想。


    一阵急促的敲鼓声,打断了夏云的思绪。


    “何人击鼓,带上府衙来!”


    夏云当即吩咐说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衙役便从知府大门外,带进来一个浑身褴褛,脏兮兮的中年男人。


    “堂下何人,何事要击鼓鸣冤?”


    夏云看了一眼此人的装束和相貌,明显有几分不相符合。


    “启禀知府大人,下官是江宁下属怀安县县令张远道,下关有天大冤情,万望知府大人明察!”


    男人说话间涕泗横流,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闻言,夏云先是挑了挑眉毛。


    怀安县县令?


    按理来说,在大梁朝当官,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穷困潦倒的地步。


    这张远道身上发生了什么?


    “有何冤情,速速从实讲来。”


    思索片刻后,夏云神色不变。


    “启禀大人,五日前下官正在怀安县发粮赈灾,不意深夜一伙盗贼强闯县衙,杀死我怀安县县衙二十三口人,还有抢走了我怀安县所有赈灾粮米。”


    “而后江淮省巡抚衙门派人缉拿下官,不由分说,给下官定下了勾结倭寇,屠戮衙役,私贩赈灾粮草的罪名!”


    “下官实有天大的冤情,还请知府大人明察,救下官一条生路!”


    张远道一边说着,眼泪愈发控制不住。


    此时的张远道看起来,饱经风霜,仿若真有天大的冤情一般。


    通倭?


    听完了张远道的诉说,夏云直接判断出了事情的重点。


    据他所知,江淮省福建沿海一带,的确不乏东洋倭寇的身影。


    而在大梁朝,通倭乃是诛九族的大罪。


    一旦被扣上了这个罪名,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你从何处来?”


    忽然,夏云又意识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张远道既然已经被巡抚衙门判了通倭的罪名,那他现在理应被关在巡抚衙门的地牢里。


    怎么会突然跑到他知府衙门来?


    “回禀大人,下官是在怀安县被巡抚衙门派去的人当场定罪的,昨夜被押送至江宁,途中又遇到一伙贼抢劫,下官方才趁乱逃脱。”


    “途中又从城外流民口中得知,江宁新任知府大人到任,故此冒死前来,还请大人明察下官冤案!”


    张远道回应道。


    闻言,夏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已然意识到了这个案子的不同寻常。


    从张远道的描述来看,此案确乎疑点重重。


    作为江淮省官场的一名县令,即便张远道真有通倭情事,也应由江淮省各级衙门严加查办,方可定罪。


    怎么会只由巡抚衙门派人到怀安县,直接就把人的罪名给定死了?


    这未免太过儿戏。


    而且押运过程中,又怎么会被盗匪抢劫,放走了张远道这样的通倭重犯?


    对方还莫名其妙的跑到了知府衙门来!


    一向危机意识颇高的夏云,从这种种事件当中,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味。


    “传令,立即将张远道收押监管,没有本知府的同意,任何人不得私下会见张远道!”


    思索之余,夏云沉声开口下令。


    事情既然落到了知府衙门透视,他便已经没有了退路。


    倘若他不理会此事,一旦张远道真有通倭情事,而他又将张远道给放了。


    保不齐这江淮省官场上,就会有人参他一个私放通倭罪犯的罪名!


    到那时,就算他是女帝亲自派来的,对方十有八九也会把他推出去当做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