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赵府设宴

作品:《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

    夏云在九王府内,留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


    分别在即,他和萧衍之间谈了不少事情,除了有关自身的事情以外,还谈到了大梁朝的内忧外患。


    外患自然就是北部边境和西部边境上的异族,内患则是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的倭寇之患。


    而对于这些问题,夏云全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直到走出九王府的大门时,一路送别的萧衍的脸上,仍旧带着意犹未尽的神色。


    “夏老弟,今日一别,各自珍重,来日到京之时,本王定要与你通宵达旦畅饮!”


    夏云关于当下时局的各种见解,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若不是明日他就领兵出征,他还真想将夏云直接留在府内。


    “就此别过,预祝王爷北疆一战,旗开得胜!”


    夏云双手一抱拳,做出了分别的礼仪。


    不多时,在昏暗的月色下,夏云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了九王府众人的视线当中。


    但在离开九王府以后,夏云却并没有直接回到夏府。


    在半路上,夏云遇到了正准备再次前往夏府报信的张春雷。


    原来是直隶总督赵公明,此刻也出了皇城,并且已经回到了在京城的府邸。


    夏云随即在张春雷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赵公明的府邸。


    好巧不巧,事实上赵府距离夏府,也只相隔了大约四五条街道。


    当夏云出现在赵府时,赵公明早就等待了多时。


    “夏大人。常山一别,别来无恙啊!”


    见到夏云的第一时间,赵公明主动上前,打起了招呼。


    “赵大人说笑了,区区数日时间不见,谈何风采。”


    夏云呵呵笑道。


    从二人在直隶最后一次见面算起,到今天为止,实际也就过了不到十天。


    “哈哈,夏大人,本督已经备下了酒水,你我赶快入席吧!”


    赵公明姿态豪迈,笑声洪亮。


    “夏某恭敬不如从命了。”


    夏云欣然应允。


    说实在的,一整天时间忙碌下来,他的肚子也有些饿了。


    于是乎,在赵府的大堂上,仆人立马端上了一桌子美味佳肴。


    “你们都下去吧。”


    为了更方便和夏云谈事情,赵公明支走了大堂内的所有下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公明的脸色,毫无预兆的阴沉了下来。


    夏云脸上也随之收敛了嬉笑的神情。


    “总督大人写给夏某的信,夏某已经看过了,多谢总督大人实言相告。”


    这一次,夏云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直隶刺杀一案,那些人做得很隐秘,夏大人走后,本督日夜追查,也只能最终到徐淼府中的管家身上。”


    “原本关押在总府地牢里的那一批死士,在夏大人走后没多久,全部在狱中中毒而亡,想来那些死士应该都服下了某种慢性毒药。”


    赵公明的话音十分阴沉,在他的眼眸之中,正流转着一股近乎实质化的杀气。


    闻言,夏云点了点。


    此时赵公明给他提及的这些,他已经在书信当中知晓。


    说起来,那徐淼的确是个狠人。


    当赵公明查到刺杀一案和徐淼府上的管家有关时,第二天,管家便直接身染重疾而亡。


    这样残酷的手段,足以印证徐淼的狠辣。


    “赵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事情已经过去了,夏某这不还活着呢么,日后夏某有的是时间陪小阁老玩。”


    或许是感受到场间的气氛太过压抑,夏云脸上忽然浮现出一抹笑容。


    “夏大人能有如此开阔胸襟,赵某佩服。”


    赵公明点了点头,脸上阴沉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缓和。


    当他将视线集中在夏云身上,眸子里也流露出了几分钦佩的神色。


    “哈哈,不过是冤有头债有主罢了。”


    夏云笑道。


    他很清楚,赵公明之所以如此认真的查案,主要还是想洗脱自己身上的嫌疑。


    毕竟当时刺杀案是在直隶发生,加之刺客数量足足有上百人。


    换做其他任何人,恐怕都会将矛头直接对准赵公明。


    但他夏云是心思何其老辣之人,自从离开常山城以后,他根本就没再怀疑过赵公明。


    “来,夏大人,赵某敬你一杯!”


    说话间,赵公明举起酒杯。


    “好!”


    夏云笑道。


    两人碰杯过后,同时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说起来,那徐淼号称小阁老,但实则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杯酒下肚后,赵公明说话的尺度,也逐渐大了起来、


    “哦?赵大人此话何意?”


    夏云挑了挑眉。


    从他现在对朝堂及直隶官场的了解来看,徐家在大梁朝可谓是权势滔天。


    朝廷内近乎一半的官员,全都是出自徐劲松门下。


    在京城外省民间,甚至流传着“徐半朝的说法。”


    “哼,徐淼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手段看似狠毒,但实则漏洞百出。”


    “真正的猛虎,说到底,还是徐阁老。”


    话语间提及徐阁老三个字的时候,赵公明眼中多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


    “夏大人以为徐阁老是什么样的人?”


    忽然,赵公明再次将视线转移到夏云身上,正好与夏云四目相对。


    “先帝托孤重臣,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夏云不确定赵公明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只能尽量说出自己对徐劲松的印象。


    虽然如此,此次进京之后,他甚至都还没看见过徐劲松一面。


    按照地方官员进京述职的规矩,他夏云本该在明日进入朝堂面圣。


    但鞑靼人突然入侵长春沈阳,这也间接导致他错过了看见徐劲松的机会。


    “夏大人所有不知啊。”


    赵公明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果说我大梁朝选出一位绝对忠心于陛下,绝对忠心于皇权之人。”


    “那么非是别人,一定是徐劲松徐阁老!”


    赵公明掷地有声,砰的一声,将酒杯放到了桌面上。


    “哦?”


    一听此话,夏云顿时来了精神。


    从他之前听到的说法来看,徐劲松的形象,无可争议是一名半忠半奸的权臣形象。


    赵公明对徐劲松的评价,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徐劲松稳坐内阁首辅之位二十年,凭的就是他对皇帝的绝对忠心,先帝时期如此,当今女帝时期依旧如此。”


    赵公明继续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