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楚凌熙狼心狗肺,顾丞相直接不救了

作品:《他宠妾我断财,侯府上下全慌了

    陆晏将她面前的汤碗盛满,“皇后和太子筹谋算计数年,却始终没有对端王下手,如今连楚清漪和姜璃都算进去了,想必是已经安排妥当,要将端王一党一网打尽了。”


    沈倾拿起汤匙轻轻在汤碗里搅了搅,“五皇子失踪,端王若是再出事,后宫里,大抵就又要变动一番了。”


    当下,朝堂之中虽然以太子、端王和五皇子的呼声最高,但并不意味着皇帝只有三位皇子。


    楚凌渊至今下落不明,若是楚凌熙再出事,那么皇帝必然是会再扶植一位皇子起来的。


    没成年不重要,多培养几年总会成气候的,最重要的是,皇帝身体如今硬朗得很。


    倏地,沈倾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陆晏,“我记得安嫔膝下的八皇子今年刚好十岁,而安嫔也是宫中老人,说起来也有好多年没晋位分了。”


    安嫔同已逝的陌挽笙有交情,之前陆晏暗查兰美人一事,就是安嫔帮的忙。


    陆晏点头,“没错,不过,安嫔的母族并不在盛京。”


    陆晏的意思很明确,安嫔的母族并不在盛京,就算想要争位也是有心无力,所以若是皇帝真的想要扶植八皇子,怕是就要费一番心思了。


    沈倾舀起一勺汤,轻轻吹了吹后送进嘴里,咽下后才应声道:“陛下如今,没有别的选择。”


    八皇子的母族出身不够是真,但和八皇子年岁相仿的皇子根本没有,再往下,就是年仅五岁的十一皇子了。


    见沈倾想要放下筷子,陆晏又给她夹了块南瓜饼,“多吃点,你最近又瘦了,万一岳父见到了以为我苛待你,我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沈倾笑笑,夹起碗中的南瓜饼咬了口,陆晏见状,才继续道:“安嫔没有夺位之心,就算陛下有心培养八皇子,最后也不过是为五皇子争取时间罢了。”


    陆晏知道,沈倾属意的帝王人选,一直都是楚凌渊。


    ……


    如陆晏和沈倾所想,皇后和太子这次来势汹汹,以至于顾丞相根本来不及应对。


    因为皇后留了人证在,所以大理寺很容易就查出了所谓的幕后黑手。


    被抓的黑衣人名为窦平,既是端王府上的一名侍卫,也是楚凌熙的心腹之一,且一口咬定事情都是楚凌熙指使的,愿以一死谢罪


    只求不要祸及他的家人。


    大理寺卿按照窦平提供的位置找到了他的家人窦家人皆言窦平已经为楚凌熙效力多年就算做错了什么也是奉了楚凌熙的命行事故而罪不至死。


    除此之外大理寺卿还在窦平的身上搜出了楚凌熙的亲笔信


    人证物证俱在楚凌熙百口莫辩。


    大理寺上报皇帝皇帝下令将楚凌熙禁足端王府并让大理寺将此事事无巨细一一查清。


    楚凌熙毕竟是皇子就算真的犯下大错也必须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再定罪。


    然端王府中处处都是漏洞所以大理寺卿只需要简单一询问再稍稍用些刑罚楚凌熙是如何算计刺杀皇后人又是从何处召集来的便瞬间清清楚楚。


    另外大理寺卿还搜查到了楚凌熙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一时间事情愈发复杂起来。


    仅仅一夜时间昨日还风光无限的大楚端王便成了危害大楚江山的国之蛀虫。


    看着眼前一沓沓记录详细的账本皇帝震怒当夜便将楚凌熙下了狱。


    一番折腾之下顾丞相那边也已经回过神来了。


    到底是筹谋多年的老狐狸一开始被皇后和太子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手段和城府却是毋庸置疑的于是翌日早朝顾丞相便携半数官员为楚凌熙请命言楚凌熙一向为人端正深明孝义断不可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请皇帝务必再查此事。


    同时自请参与重查端王一案势必要还端王一个公道。


    皇帝怒火满腔但到底还是没有驳了顾丞相的面子允了此事他倒是想看看顾丞相到底能查出来什么。


    顾丞相早就知道楚凌熙私下里有小动作可直到亲查楚凌熙一案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年楚凌熙究竟瞒着他做了多少事。


    不说别的就说大理寺卿上交给皇帝的那些账本顾丞相便一无所知。


    也就是说楚凌熙早有自立门户的心思最可笑的是这些赃款还都是借着他的名头捞上来的。


    再加上之前楚凌熙暗养下属一事顾丞相只觉得愈发心凉。


    他费尽心思想要扶植的皇子竟然妄想将他当做一枚棋子。


    除了赃款和私兵一事


    楚凌熙还曾偷偷联络顾丞相的下属,意图让其真正站在自己这一方,当然,明面上还是要假意继续听命于顾丞相的。


    顾丞相直接气笑了,此等狼心狗肺之人,救他何用?


    更何况,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偏生楚凌熙还留下诸多漏洞,想要救人何其艰难?


    于是顾丞相也不折腾了,稍稍查了两日便上奏皇帝,言明大理寺所查都是事实,还揪了几个明面上站在自己一方实则已经被楚凌熙策反的大臣出来,也算是给皇帝交了差。


    至此,楚凌熙一案就此定案。


    皇帝稍稍思索一番,便定下了对楚凌熙的惩罚:五年间,楚凌熙共贪污白银三十万两,暗中拉拢官员十余人,再加上刺杀皇后,伤及公主太子妃,数罪并罚,最后直接贬为庶人,端王府一切财物上交国库,府中下人悉数流放。


    皇帝的圣旨传到后宫的时候,淑妃正准备去找皇帝求情。


    得知楚凌熙已经被贬为庶人,且即将被赶出盛京,淑妃一下子就慌了神。


    楚凌熙性子骄纵偏执,行事又极端,这些年可是得罪了不少人,若是让他就这般离开盛京,和直接赐死也没有区别了。


    之前穆子谦被赶出盛京最后惨遭灭杀的消息,淑妃自是听说了的,而饶是楚凌熙再不好,那也是她的儿子,所以她绝对不会让楚凌熙步穆子谦的后尘。


    淑妃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去了御书房,却被皇帝拒之门外。


    王淮劝淑妃回去,教子不严,皇帝没有迁怒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就已经很不错了,她却偏生还要在这种关头再来触皇帝的眉头,这不是纯纯的没事找事吗?


    淑妃却是不走,反而倔强的跪在了御书房门前,高声喊道:“陛下,臣妾知道熙儿犯下大错,而臣妾既身为他的母妃,便责无旁贷,臣妾自愿迁居冷宫,只求陛下将熙儿贬至封地!”


    御书房中鸦雀无声,好似没有人一般,可淑妃清楚的知道,皇帝就在里面。


    楚凌熙最后的希望,就在里面,所以她不能放弃。


    “陛下若是觉得迁居冷宫的惩罚还不够,臣妾愿一死替熙儿赎罪,陛下,熙儿是我们的儿子啊,是臣妾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臣妾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受此劫难啊陛下!”


    一字一句,淑妃喊得撕心裂肺,


    说到最后,眼泪已经将双眼彻底模糊。


    就在淑妃觉得自己的双腿已经失去知觉的时候,屋内终于传来那道熟悉的声音,“王淮,将她带进来吧。”


    ……


    八月二十四一早,靖安王府便得到了消息——


    淑妃代子受过,在御书房撞柱身亡,皇帝感念其慈母之心,收回对楚凌熙贬为庶人的惩处,改为将其遣往封地,此生不得回京。同时,封地也由原本富饶广阔的宁州改为贫瘠荒凉的西部犁州。


    沈倾眸中闪过几许意外,显然是没想到事情还会出现这般转机。


    蝉衣疑惑出声:“王妃,您说陛下,真的爱淑妃吗?”


    整个盛京皆知,皇帝宠爱淑妃,给其的权势只在皇后之下,可如今依旧将其逼到这般境地。


    沈倾回应出声:“爱自是爱的,否则也不会在楚凌熙犯下这般大错之时淑妃还能毫发无伤,更不会在圣旨已经下达的情况下收回成命,只不过,身为帝王,情爱,永远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


    而这,也是沈倾不希望陆晏去争那个位置的原因。


    她自是信陆晏对她的感情,可身为帝王,很多事情,都是无可奈何的。


    一旁的陆晏似有所感,悄悄捏了捏她的手心。


    沈倾转头,就见陆晏眉眼温柔的看着自己。


    虽然未发一言,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


    沈倾笑笑,回握住他的手。


    蝉衣见状,连忙识趣的退了出去,还不忘将门掩好。


    陆晏轻轻一拉,沈倾便落到了他的怀里,右手环住沈倾纤细的腰肢,陆晏说的认真,“皎皎,我从未想过要去争那个位置。”


    沈倾笑着点头,“我知道。”


    两人浓情蜜意之时,屋外倏然传来离泽的声音,“主子,王妃,宜宁侯府来信了,说是请你们到宜宁侯府一趟。”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底皆是一亮。


    至于去宜宁侯府做什么,两人不用问也知道,必然是容珩的解药做出来了!


    心中旖旎心思彻底消散,两人起身,稍稍收拾一番便出了府门,乘坐马车朝着宜宁侯府而去。


    然而,刚到宜宁侯府门口,就碰到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