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擒将
作品:《乱世离人歌》 朝阳升起,大地震颤,又一支军队踏着万丈晨光赶来。这是计无伤率领的朝廷军。
此正是墨川军攻城的时刻,后方应该无人警惕。然而计无伤却看见一个根本不该在此的人——唐阅。
广袤的战场上,两军相见。计无伤稍微一惊,立刻勒住缰绳。十几丈外的唐阅朗声笑道:“计将军果真料事如神,竟然猜出唐某身在此处。”
计无伤回道:“王爷足智多谋,才教在下佩服。既能舍墨川,还能在此迎接在下。”
唐阅道:“计将军这就猜错了,我若是能猜到你今日会来,就不会只带这点兵力。”
这是实话,他确实没料到计无伤能看透墨川军的动向。因而在菩云子告诉他,计无伤率兵赶来奉京时,他也是惊讶不已。
后路已断,他与墨川军再无退路。而朝廷恐怕也得知计无伤返回的消息,若计无伤与禁军联合,前后夹击,墨川必败无疑。
唐阅想了想,计无伤能这么快赶来,必定没带多少兵马。便将墨川军兵分两路,一路前去佯攻奉京皇城,将禁军堵在皇城里,一路在此阻拦计无伤。
墨川军攻势不退,禁军就无法出城。只要在这段时间内除掉计无伤,再等禁军出城迎敌,墨川军就能趁机攻入皇城,赢下这场战。但若是错过这段时间,拖到禁军出城,就是墨川大败。
想到这里,唐阅目光一沉,立刻挥兵迎敌。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军战鼓擂起,喊杀震天。似乎双方都明白了,这是决定双方生死的一战。两军交汇的一刻,血流成河。
这是计无伤与唐阅第一次交手,没有什么英雄惜英雄,有的只是想怎么杀死对方。他们每一招都极尽凶狠,说出来的话却带着万般好意。
“王爷若此刻罢手,无伤还可在陛下面前为王爷求情,保你妻儿无虞。但你若继续执迷不悟,只会祸及家人!”
计无伤刚说完,唐阅就一剑刺来,冷声说道:“执迷不悟者究竟是谁,将军亲自送玉窕入京,还不清楚吗?如今宫中皇子乃是假冒,我迎真正的龙子登帝,将军为何要阻止!”
“王爷是真心迎皇子归位,还是自己想要坐这个位子,又何必自欺欺人!”计无伤毫不留情戳穿他的假面。
唐阅不再掩饰,更直言道:“自欺欺人,也好过将军是非不分。原本以为将军出身草莽,应能体会苍生苦楚。却不料将军一飞冲天后,反忘了曾经的栖枝,一味助纣为虐。”
计无伤挥剑挡住他的招式,趁二人接近的片刻,不甘示弱道:“如今女帝已登基,王爷若肯臣服,天下无战,何来苍生苦楚。”
唐阅用力一推,甩脱计无伤后,又是一剑追去,朗声道:“倘若她女帝果真贤明,为何天下百姓都来我墨川!将军真以为没了我唐阅,天下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二人针锋相对,每一招都用尽全力下尽死手。几十招下来,都开始乏力。然而时间不等人,唐阅目光越发深邃,悄然握紧手中长剑。攻城的墨川军支撑不了多久,他必须在下来七招内,要么制服计无伤,要么杀死计无伤。
显然前一种是不可能了,那么就只剩下后一种。
唐阅提起长剑,正要行动之际,忽然闻到一股香味。他稍微一惊,就停在原地。计无伤不愿错过这个时机,举剑攻来。
可出人意料的是,唐阅一直不躲。时间刹那,使得计无伤没能留意到他眼中的惊讶与复杂。
就在剑尖快要触到唐阅的那一瞬,他骤然往边上一让,现出身后的公子。
不,应该是皇子。是计无伤曾经郑重承诺,会生死效忠的五皇子——慕容麒。
血与火的战场上,硝烟焦土,他却是一身月牙白的衣袍,上面纤尘不染。正如过去春阳绿柳下的公子,正笑盈盈地看着来人。
几乎是在见到他的第一眼,计无伤就乱了招式。一剑折于半路,人也因为失衡,跪倒在地。
下一瞬,一柄寒剑横在计无伤颈间,唐阅冷漠说道:“计将军,你输了。”
然而计无伤宁死不屈,正要起身反抗,却不料慕容麒一脚踩在他肩头,只一下就踩进地里。计无伤顿时喷出一口血。
这可不是个温润公子该有的力气,唐阅神色微惊,来句提醒:“道长,我记得你曾劝我不要杀计无伤来着。”
菩云子没听见,一心教训计无伤:“喂!输了就是输了,犟什么犟!”
计无伤心有不甘,咬牙说道:“你们竟然耍这种诡计......”
菩云子顶着慕容麒的脸,笑得特别灿烂,特别讨打:“计将军,你打了这么久的战,还不知道兵不厌诈吗?”
主将被俘,这场厮杀结束,朝廷军纷纷弃刃投降。唐阅还要去另一个战场,计无伤等降俘就交给了菩云子。
回营路上,菩云子悄然来到计无伤囚车边,望着前路说道:“你这么聪明,为何每一次都会被同一张假面迷惑?”
计无伤估计还在气头上,没有搭理她。
菩云子忽然想到另一个人,不禁摇头叹了又叹:“你们这些人呀,还真是奇怪,就喜欢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过去。要是困在一段好时光里也就算了,还偏偏挑自己最痛苦的过去不断回忆品尝。你说你们何必这么自我折磨呢?”
计无伤依旧一言不发。
过去会成为痛苦,正因它截断了此前所有的美好,只留下最深的遗憾与悔恨。困于其中的人何尝不知,往事不可追,故人不可寻。但要舍弃这份遗憾与悔恨,何其困难。
曾经的攸乐如此,现在的计无伤亦是如此。
......
奉京城下,墨川军终于坚持不住,开始鸣金收兵。城墙上的游敬目睹,不禁得意起来,终于轮到他们反击了。
就在墨川军退兵不久,朝廷禁军出城迎敌。然而此刻,正是计无伤战败的时候。唐阅率领墨川军反攻,打得禁军措手不及,仓皇逃入皇城。
墨川军紧追不舍,城门还没关牢实,他们就杀过来了。数百个人一齐撞向城门,里面的人根本拦不住,一下子就被人流冲破。
城门大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开,禁军后撤,皇城逐步沦陷。
消息传到皇宫,玉窈骤然跌坐在龙椅上。她怎么都没想到,计无伤都回来了,这场战还能输。
前来汇报战事的士兵说,墨川主将唐阅已生擒计将军,率领墨川军朝皇宫打来,禁军统领游敬正在长安街阻击敌军。
南宫听罢,立刻相劝:“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请陛下暂退皇城!”
玉窈缓缓摇头,原本无神的目光慢慢聚起焦点。她看向地上跪拜的小兵,平静说道:“去告诉游敬,让他回宫一趟,朕有事吩咐。”
小兵退下后,她又来到南宫面前,突然跪地一拜。惊得南宫连呼:“陛下万万不可!”
然而玉窈依旧跪在地上,双眸里泪光闪烁,只剩下最真挚的感激。她颤抖着声音,一字一句道:“玉窈这一生,只有先生一人真心待玉窈好。是玉窈无能,辜负先生之志。”
南宫重叹一声,扶起她道:“陛下何出此言。若无陛下,只怕南宫与徒儿现在还是城郊竹林的农夫。是南宫辜负了陛下的知遇之恩,未能助陛下成就大业!”
听到这话,刚才还悲凉凄惨的玉窈忽然笑起来,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人。这个人无条件支持她,为她劳心劳力,毫无怨言。她若要死,南宫定会相随。
但她怎么可以,怎么能毁掉这个唯一真心待自己的人。
于是,她说道:“先生一生所愿,便是辅佐一位圣明的君王。可惜玉窈没这个福分,而真正有这个福分的人,正在往这里走来——”
“陛下!”南宫神色骤惊,打断她的话说道,“您就是南宫所寻的圣明君主!”
玉窈勾起唇:“那朕说的话,你都听吗?”
南宫立即跪地,恭恭敬敬行一个大礼,郑重道:“臣一定不辱君命!”
“那好!”玉窈说完,转身坐回龙椅,开始提笔落字。
等到游敬来时,她把第一道圣旨扔到来人面前,正色说道:“游敬听旨!”
游敬跪地一拜:“末将在!”
“奉京世家大族,官官相护,把持朝政,欺上瞒下,贪污受贿残害乡里。朕命你即刻率兵清剿,不得有误!”
女帝说完,游敬当场愣在原地。这些人中,也有不少家族曾施惠于他。如今大厦将倾,新皇继位,世家恐会重新得势。自己也能巴结他们,得一份差事。
所以,他有些不想杀。
玉窈已经猜到了他的顾虑,马上举起第二道圣旨:“游敬,在这道圣旨里,朕命朝中大小官员,需尽心效命新朝。有了这道圣旨,你就可以正大光明投靠反王唐阅,而不用背上叛将之名,一辈子都遭人忌惮唾弃。”
游敬立马心动了,这可比巴结世家好太多。他震声说道:“末将领命!”
南宫却注意到了第三道圣旨,待游敬退下,立刻问道:“陛下的第三道圣旨又是写给谁的?”
玉窈微微一笑,抚摸着金光闪闪的龙椅,眼里透着无限不舍。
“这第三道圣旨,是给朕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