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番外

作品:《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林樾平日


    宋寻春还在一旁念念叨叨的,"也不知道家里收拾好没有,你们爹一个人在家,我都担心家里变狗窝。


    周问兰一听这话也面露赞同,沈家好歹只有沈正初一个人,林家那可是爷俩,最近又是春耕播种正忙的时候,她都不奢求多的,家里还能有个下脚的地方她就心满意足。


    林樾看她俩发愁,有心想说什么,刚叫了一声“娘”,就被门口敲门的动作打断了。


    与此同时,林樾敏锐地察觉到锣鼓声停下了,他下意识看了一眼沈淮之,迟疑道:“该不会是来


    沈淮之也愣住了,但最后还是摇头,“不会,应该是旁的事。


    他俩在这打哑谜,给周问兰急得不行,“说什么呢这是,怎么也不去开门,也不知道来的是谁,怎么好让客人在门口等。”


    说完她就要起身,被林樾拦住了,“娘,你坐着吧,我出去瞧瞧。”


    林樾总觉得他猜对了,出门的脚步都是轻快的,“唰”一下拉开门,定晴一看,门口站着的果然是个腰带上系着红布的男子。


    下一瞬,那个男了笑容满面地开口了,“敢问可是沈淮之沈老爷家?


    看林樾点了头,他脸上笑意更甚,余光扫了一眼旁边围观的街坊邻居,朗声道:“沈老爷此次会试高中贡士,我是特地来报喜的!


    林樾都快蹦起来了,他就知道沈淮之一定行的!


    “多谢这位大哥,快请进屋喝杯茶水。


    报喜人还要去乡里老家报喜的,此时自然不会走,不过推让了两句就跟着林樾进去了。


    院门一关,门外高高低低地议论声也被关在了外头。


    "听说沈老爷去年才中了举人呢,今年居然就是贡士了,我一个远房亲威在府学里做工,听他说,这中了贡士,接下来就要去京城拜见皇帝老爷了,说不定再回来就是官老爷了。


    "那咱们岂不是和官老爷做邻居了,这可是文曲星下凡,说不得我家那小子还能沾沾文气,来日也中个举人,也不知林夫郎他们办不办宴席,要是办,我可要厚着脸皮过来贺一贺。


    听说中举的时候是回老家办的,那个时候沈老爷一家还没搬过来呢,我估摸着,这回也是回老家办,衣锦还乡啊。


    报喜人嗓门极大,刚才说话的时候,屋里坐着吃饭的宋寻春几人就听见了,一时泡茶的泡茶,拿碗的拿碗,就等着人进来了。只有准之,端着个碗久久未动,,显然是还没反应过来,他对自己有几厅几两还是有很清晰的认知的,出发前,他和国坚白和里济还谈论过,他们仁都觉得此次只有崔济会中,他可能三年后取次有机会,屈坚白乡法时散了“孙山”,希望出不要渺茫些


    心里有了预期,考场上他甚至比乡试时还要放松,但再放松,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怎么会中呢?


    一直到林樾在身边站定,沈淮之才从一动不动的状态里出来,一抬头就是林樾的笑脸,“你考中啦!


    沈淮之也扯起嘴角跟着笑了,尽管很不可思议,但听到自己考中了,他还是十分惊喜的。


    等一家子缓过这个高兴劲儿,沈淮之才开口问报喜人他的名次。


    “沈老爷请看,我都详细写下来了。


    报喜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双手奉上,这是出发前特意从杏榜上抄的,上面记录了沈淮之的户籍,名次等。


    沈淮之伸手接过纸条,展开前特意往旁边挪了一点,让虚倚着他肩膀的林樾也能看见。


    沈淮之,梧州府游江县四方镇临水村人士,三百名。注:此次会试中者共三百名另:四月廿一日在保和殿应殿试,四月廿五放榜。


    沈淮之拿着纸条的手都有些僵,一时不知道该不该高兴,上回是屈兄做了“孙山”,这回竟是轮到他了。


    林樾却等不及了,也顾不上屋里还有人,一下就抱住了沈准之,“你真的考中了,会试,这可是会试,咱们县还没有出过责士呢,你是第一个,我要把这张纸条裱起来挂到墙上,和之前中举发的牌坊放到一起去。


    末寻春和周问兰听到是最后一名,也没有丝毫不满足的感觉,满心只觉得孩子出息,再就是老天保佑,老姐妹俩握着彼此的手,激动的都快哭了。


    尤其是宋寻春,说话都结巴了,“老天,老天保佑,我们今天不回去了,等会就去请香还愿,明天回去就去修坟,肯定是咱们两家的列祖列宗保佑啊。


    周问兰也被感染了,认真考虑起修坟的可能性,虽说淮之是儿婿,但也是家里人嘛,修个坟也不算什么,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银子。


    “修,明儿回去就修。


    眼看她俩手拉着手就要去准备还愿的东西了,林樾连忙拉住她们,“娘,早饭还没吃呢,去还愿也得先吃饭啊。


    好说歹说是把她俩拉住了,但也改了主意,明天再回,不过报喜人就不等明天了,吃过饭就动身,下午到临水村,给沈家报过喜后再去林家,而后就看沈家怎么安排了。


    “劳烦大哥了,临水村沈家,家里有人在,您留一晚,我们这里收拾完明天就回。林樾送报喜人出门的时候,给他塞了个大红包,


    李义连忙摆手,“林大郎您真是客气了,可不敢应,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赶到,让老太爷知道这个好消息。"


    送走李义,宋寻春和周问兰也大包小包地出门了,她俩得去好几个地方,文昌庙,土地庙,道场不早些出门该来不及了。


    这会儿是小惠儿睡觉的时候,吴奶娘也抱着患回屋了,灶房就只沈准之一个人略显呆滞的坐着,林樾回屋看见他这副模样,实在没忍住笑出声了,抬拾手提了提他的脸,“怎么还是呆呆的,考中不高兴吗?”


    沈淮之摇摇头,“没有,高兴的,就是很意外,没想过会有这样的运气。


    林树拉了个凳子在他面前坐下,认真道:"可能有运气在,但也有实力啊,不然那么多人,怎么偏是你占了这最后一个名额呢,你读书那么多年,无论严寒酷量从来没有服食过,要是设中那是时机设到,考中才是应该的。


    看林樾一如既往地相信他,沈淮之终于没再纠结,而是另起了个话头,“殿试在四月廿一,估计四月中旬就要出发,约莫半个月才能回来,你一个人在家行吗?


    说完沙准之顿了一下,问道:“你要和我一起去吗?这次回去给两边父母都青几个长工,把家里的农活交出去,这样等娘教能腾出空,可以请娘来帮忙照的孩子,还有奶娘和年去能在,前斗博子里徐洛他们两也能看顾,你想大京城吗?


    这回换林樾愣住了,京城?他也去吗:


    也有人照顾,刚好子我要去京城考试,殿试只一日就结束了,廿二到廿四三天我们刚好可以在京城四处看一看,听说京城有座樊楼,饭食茶酒都味道极好,我们可以去尝尝,沈淮之话还没怀着孩子没法出间很多点心铺子,你不想看看京城卖的点心和府城有什么不一样吗林她心动了,他从小就是个在家里待不住的,没成婚前他就会去镇上卖点心了,还带着林杨去看过戏,成婚后更是一路从临水村到梧州府,这段时间怀孕真是把他整很了,连门都没出过几回,更别说去玩了


    “那等娘她们回来就问问,要是成,我就跟你去。"


    “肯定行的,放心吧。


    沈淮之摸了摸他的头,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