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麻薯的吃法

作品:《沈记糖水铺

    《沈记糖水铺》全本免费阅读


    崔瑄走进沈记之前,还没反应过来。


    进店先未见人,也无其他食客,通往厨间和后院的门扉半掩着,厨房里涌动着饭菜的香气,昭告着此店主人正在用暮食。


    崔瑄自知来得不是时候,正准备退出去,沈朝盈已经听见门响动,从厨间冒出个头来,笑脸相迎,“客人要吃些什么?”


    崔瑄脚步一顿,见到主人脸,这才将那些杏酪、梨汤与冬瓜饮的主人联系起来。


    不免微微自悔,方才不该纵容一时嘴馋,陷入这尴尬境地。


    沈朝盈却当忘了上回的不愉快,将对方看作寻常客人:“天冷,莫若来盏热乎的赤豆沙牛乳吧?”


    不是沈朝盈喜新厌旧,是这人踩着打烊的点来,厨房也就剩些豆沙了,还是她单独留出来给阿翘做宵夜的。


    崔瑄闻着悠悠甜香,到底没舍得抬脚走,自挑了个位置坐下。


    夜宵没了,阿翘愀然不乐。


    沈朝盈哄她明日朝食吃双份,这才高兴。


    到底是名义上的旧主,沈朝盈去厨房时候,阿翘出来向他见礼。


    崔瑄淡淡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


    盛出来只剩大半碗豆沙,就这么端出去,未免被那位世家子觉得敷衍。沈朝盈琢磨着,圆子虽用完了,但江米粉还有,便和牛乳煮了些鲜奶麻薯出来。


    左右都动手了,干脆多煮些,小火炒到黏糊,一会儿浇上蔗浆,阿翘的宵夜就有了。


    崔瑄看着绛红豆沙里卧着乳白色不知何物,一团云似,勺子一碰,颤巍巍的。


    凑近了闻,奶甜味儿,大约是什么乳制品。


    他试图用勺子轻轻舀了下。


    没想到外表看着软嫩,实则是个韧的,吃软不吃硬,借着豆沙的遮掩,勺子一碰便从底下滑开了。若非用巧劲,轻易吃不上。


    一番试探,崔瑄终于得尝一小块。


    黏,糯,软韧耐嚼,乳香醇厚。


    倒是不腻,因甜味几乎完全来自于豆沙,本身不过吃个新奇口感,与那圆子是一个路数。


    只不过圆子更精致含蓄些,是严装少女,麻薯则大咧咧地将自己展露在食客眼前,大约是赤子真心。


    崔瑄饮一口热豆沙,浓郁顺滑,极偶尔还能碰上几粒完整不完整的赤豆,炖得粉酥,舌头一顶就化开。


    唇舌追逐的感觉颇有趣,不知不觉便把一整碗赤豆麻薯都吃光了。


    甜食最能抚慰人心,被甜饮子喂到半饱,心里没刚回来时那么憋闷了,也忘了起初进店的不自然。


    崔瑄放下勺,再打量这店。虽小,却不破旧。


    橘黄暖灯,粗陶摆件,温馨可爱。


    店内最显眼的装饰是一幅大字,“和”,是端庄的隶。


    和睦?和乐?和气?


    旁边的架子上又有一堆形态各异的狸奴摩喝乐,憨态可掬。


    崔瑄搜刮记忆,想起从前这儿似乎是家米粮店,收拾得混乱,想必沈氏女郎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在装潢上。


    ......


    时辰不早了,他起身,对沈朝盈颔首微笑。伸手去摸腰间,笑容微微凝固——没带钱袋。


    气氛有些尴尬。


    崔瑄歉然:“女郎稍候,某让下人送银钱来。”


    沈朝盈忙解围:“不碍事不碍事,下次给也无妨。”


    崔瑄走后没多久,果然叫他那个青衣仆从送钱来了。


    沈朝盈颠了颠远超应付价钱的钱袋子,笑道:“这是...?”


    阿青从旁笑道:“郎君说,这么晚,耽误小娘子休息了。”


    “那也用不着这么多。”沈朝盈笑笑,并从里面取了一小串出来,“这些尽够了。”


    阿青只好行礼道:“小娘子厚道。”


    心道,郎君是好意,人家还不领情呢,这小娘子倒有傲气。


    回了宅邸,崔瑄才沐浴完,方才被一碗豆沙勾起了食欲,这回正用着厨房送来的宵夜。


    阿青将事情回了,自恃亲近,还将方才心里的嘀咕一并说了出来,崔瑄只嗯了声表示知道,却没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出来。


    阿青也习惯了郎君的性子,郎君么,是最面冷心热的。


    ——


    瞧着崔县令对鲜奶麻薯那稀罕样,沈朝盈觉得,约莫是可以与江米圆子一较高下的。


    刚炒好的麻薯,分成小块,趁热浇上红糖水,温在蒸笼里保温,出餐时放一把剥壳的杏仁核桃仁等坚果点缀口感。


    或是配热牛乳,缀一圈芋圆,淋上蜜或蔗浆,耐嚼的芋圆、软糯拉丝的麻薯,浸在温热的甜牛乳里。芋圆拿胭脂和石青调的色,粉红嫩绿的,配上乳白的麻薯牛乳,又好看又好吃,最讨下午常来的那几位娘子欢心。


    还可以裹上炒熟的黄豆粉,就成了糯糍。外圈裹着的豆粉是糯糍的灵魂,微微焦香,趁热吃,黏软拉丝,稍放凉吃,口感则更筋道,累腮帮子。


    江米粉制成的吃食顶饱,来上这样一份,便是不吃其他的,能撑到午食不饿。


    也有人问了价后觉得贵不买的,这样的人多来几个,阿翘难免担心是自家定价太贵了,和沈朝盈嘀咕要不要降些价格。


    沈朝盈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