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五十九章

作品:《不唱情歌

    三十一号当天,何舟泽忙完其他工作后下午才到江临彩排。


    他一下飞机就给乔之发了条微信,动作自然好像已经报备过千万次。


    【H: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吗?学校应该放假了吧。】


    【Jo:下午有份稿子要看,晚点会和同事一起吃饭。】


    何舟泽在对话框里删了又打,迟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说辞。


    乔之大概是看他反复输入了很久,又发过来一句:【怎么了?】


    乔之皱皱眉,不知道何舟泽在那头捣鼓着什么。他向来是有话直说,犹犹豫豫的时候八成都与她有关。但是他今晚要录晚会,怎么也不可能让她立刻就兑现承诺。


    又等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结束漫长的斟酌:【今晚你要是有空的话,可以看一下我的舞台。大概在十点左右。】


    末了,像是强调一般,又加了三个字:【是直播。】


    乔之仿佛能看见他在她面前摇尾巴,一双渴求的眼睛亮晶晶的。


    她微扬了扬嘴角,回复:【你还缺我一个观众吗?】


    这话把何舟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却不想她很快又来了一句:【我会看的。】


    他心里的重石又放了下去。


    -


    晚上乔之和几个同事本来准备出去吃火锅,但跨年夜的生意实在太火爆,他们到处打电话,但评分靠前的餐厅一个也约不上。


    最后海洋地质所的徐沐拍板道:“要不咱们别出去吃了。我家里刚好有个鸳鸯锅,我们等会儿去超市买点食材,在我家吃。”


    徐沐也住教职工公寓,和乔之不是一幢楼,但离学校也很近。


    她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同意了。毕竟有对象、有家庭的都不在,一起跨年的只有他们这三五个单身人士,费不了多大事。


    到底是搞科研的,几人凑一块把要买的火锅食材分门别类,各领了一个部分,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一到超市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乔之领到了买蔬菜的任务。


    挨着元旦假期,超市里的人流量也不遑多让,到这个点更是摩肩接踵。好在这家超市够大,库存充足,乔之花了点时间还是将清单上的菜差不多找齐了。


    最后还差个土豆。


    乔之挑挑拣拣,最后看中了一个个头适中但圆润饱满的土豆,正准备拿起,却跟一个人的手撞到了一起——对方也想拿这块。


    那个人的手速比她快,乔之是后来者,所以她说了声“抱歉”就准备物色一个新的,光顾着低头挑选。


    “……乔之?”没想到对方叫出了她的名字。


    乔之抬头,看见了一个带细边眼镜的中年女人。她看起来不过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但头发却花白了。


    她的瞳孔微微一缩,惊讶道:“李老师?”


    这是她高一时的班主任李春燕,教数学。


    李春燕看清了她的脸,也很激动:“真是你呀?你现在和以前真是不一样了,我刚刚差点不敢认你。”


    她说着,又把刚刚两人共同看中的土豆塞进乔之的购物袋里:“这个给你吧,我已经挑了不少了。”


    乔之没推脱,小声地道了谢。


    李春燕继续说道:“听说你现在在江大当老师是吧?真厉害呀,我现在班里都不知道有几个能上江大呢。”


    乔之诧异地动了动眉。


    她就读的高中虽然排不上第一梯队,但也是重点,又有地域优势。她上学那会儿,一年能上江大的少说也有三四十。


    李春燕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解释说:“这几年学校都把我安排给普通班了,说是我会带班。哎呀,其实以前是你们听话,哪是我的功劳啊!”


    她这话说得很谦虚。


    李春燕当班主任确实很有一套,教育学生以严厉著称,以往的学生成绩都不错。乔之高一时在她的班里,分科后她选了全理,李春燕带了另一个史地组合的重点班。


    她很会抓成绩,但在乔之这儿不算是好老师。


    不过乔之还是像个成年人似的客套道:“李老师您很厉害。”


    这话引得李春燕一阵呵呵笑。


    乔之正准备寻个话头跟她告别,却又见她为难地开口:“说起来……有件事我一直放心上忘不掉,感觉很对不起你。”


    乔之心想,这又是哪一出?


    然后她听到李春燕说:“高一有一次我不是误会你抄作业嘛?现在想想真是口不择言,还好你后面理科学得好,现在又在江大当老师了……不然我真是后悔一辈子。”


    那是高一上学期的事情了。


    入学后第一次大考,乔之来例假。考数学的时候,她的肚子痛得受不了,整个脑子都是空白的,所以就考出了高中时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及格。


    八十八分——她现在都记得这个分数。这个数字好像在嘲讽她,这辈子你就和数学说“88”吧。


    李春燕是他们班的数学老师,很看重学科排名。出成绩的那个晚自习,她一个接一个地把末尾几个不及格的学生叫到讲台,苦心劝导大家“不懂就问”“多刷题”。


    然而等轮到乔之时,她的脸上先是露出了诧异,然后又是变幻莫测的神情:“乔之?你数学怎么会不及格?”


    她在不经意间抬高了声音,引得台下其他同学都看了过来。


    乔之想开口解释,但班上坐着那么多同学,全都在正悄悄打量着她。在全班面前被叫上讲台本就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更何况她那会儿年纪小,不好意思把痛经说出口,只能咬着唇沉默。


    于是李春燕开始自我发挥:“我看你平时作业还有小测都很好啊,该不会是抄的吧……”


    听到这话,乔之怔了怔,半天就憋出了一个“没有”。


    她的反应让李春燕更加验证了心中的猜想,再一琢磨,数学课代表不就坐乔之边上吗?那作业和小测的答案可是唾手可得……


    所以她只能叹了口气,想将眼前的女孩拉回正途:“唉,抄作业是学不到知识的。你以后有不懂的直接来问老师。”


    “抄袭”的罪名被无故按在了她头上,乔之仿佛被羞辱般涨红了脸,大声说了句:“老师,我真的没有。”


    可是李春燕似乎并不在意,挥挥手就让她回座位,忙着教育下一个学生。


    至今乔之都忘不了那天的委屈和留下的心理阴影。后来她咬着牙拼命学,数学连着几次都考了班上第一。在学选考和高考之类的重要考试前,她甚至会提前吃药避开经期。


    李春燕渐渐把她当作心头肉,再也没说过“抄袭”或是“作弊”之类的话。李春燕现在夸她理科学得好,似乎是忘了她曾经劝过乔之选文史套餐。


    时间到了高一下学期,他们就要准备选科分班。新高考模式下,每个人面对的选择比以往更多,不过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更擅长的。


    乔之的各科成绩都很平均,所以她在选科前犹豫了很久,最后报了物化生这个全理科套餐。


    那天,李春燕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乔之,你怎么报了物化生?”


    乔之不明白她的意思,只说自己还没想好大学要选什么专业,所以想预留更多退路。毕竟物化生是专业选择最多的一个套餐。


    李春燕听后,叹道:“哎呀,但是成绩不好的话也白搭!成绩好才有选择。我跟你说呀,女生学理科后劲不足。你看你政史地三门的成绩比物理稳定,我建议你把物理换了,之后上好大学更有把握……”


    乔之不理解,为什么女生学理科后劲不足?


    李春燕一副为她考虑的样子,但乔之真的烦透了这样的说辞。班上有些不学无术的男生经常叫嚷着“我只是没好好学,不然成绩肯定比xx好”,乔之每回听见都觉得他们在放屁。


    于是她冷冷道:“李老师,高二高三年级的第一名都是选了物理的学姐。我看她们的后劲挺足的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她的语气不算好,震得李春燕一时说不出话。


    后来她再也没私下找过乔之,到分班后,两人更是没了交集。


    高中那会儿,乔之每每考上年级前十的时候,就会想:李老师一定会看见吧?那些说女生没后劲的人一定都能看见吧?女生也能学好数学,也有资格选理科。


    但时隔多年,李春燕忽然提起这件事还是让乔之有些猝不及防。


    说真的,若不是那两次刺激,她或许不会学得那么拼。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谢谢李春燕曾经误解她、看轻她。


    乔之笑说:“这么多年了,我都已经忘了。”


    李春燕上了年纪,情绪倒比以前更敏感了。她忍住泪花,又提了件事:“过段时间选考结束,你有没有空回学校做个演讲?我想请你给学弟学妹们当个榜样。”


    乔之一愣,没答应也没说拒绝:“我再看看吧,学期末事情确实有点多。”


    最后李春燕拉她加了个微信才放人走。


    这么耽误了一会儿,等乔之结完账去门口集合点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在了。


    徐沐玩笑道:“我们还以为你舍不得出来了,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


    乔之应道:“不好意思,刚刚碰见个熟人,随便聊了两句。”


    转眼天色就暗了下来,一行人赶紧到徐沐家准备起来。


    他们准备了麻辣和番茄两个锅底,鸳鸯锅的两侧都冒着红色的泡泡。一缕缕白雾从锅中飘出来,整个屋子都是香味。


    徐沐开了个电视,问道:“我充了好几个会员,你们有什么想看的?”


    一个男老师举手要看一部新上的悬疑片,但立刻被人否决了:“吃饭的时候哪有脑子看这个。”


    另一个女老师提议道:“干脆就看跨年晚会吧,听听歌看看舞蹈。江临台今晚刚好有个我喜欢的女明星。”


    大家讨论不出个结果,最后都同意了。反正就当个背景音,看什么并不重要。


    乔之答应了何舟泽要看他直播,本来还准备到点找个借口偷溜,这下反而能光明正大地跟大家一起看了。


    今天一起跨年的都是海院的年轻老师,年纪最大的也就三十五,个个都单身。


    徐沐一边涮着肉,一边吐槽自己的相亲经历:“上次有人给我介绍了隔壁院校一个教文学的男老师,一开口就是诗词歌赋,跟讲课似的,我差点听睡着。”


    有人赞同道:“我说咱搞科研的,真不能也找大学老师。三天两头的就是你住实验室,我跑项目,平时压根儿见不了面。”


    这话引得大家纷纷点头。


    乔之对这种事情一向不感兴趣,她暂时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所以也没跟上说几句。


    徐沐戳戳她:“乔老师,你有喜欢的类型吗?”


    这话问得乔之的动作一顿。


    另一个女老师跟着插科打诨:“乔老师的要求肯定高。首先得帅,其次要会照顾人,最好还要聪明、有才华,不能是空花瓶。”


    “叶老师,我看这是你的要求吧。”徐沐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作一团。


    乔之缓过神,也跟着笑说:“那我等叶老师给我安排了。”


    不动声色地把话题给应付过去了。


    长得帅、会照顾人、聪明有才华……这几个关键词一叠加,乔之的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何舟泽的身影,然后她便想起了更多事情。


    她想起他说“我可以在身后做你最忠实的影子”;想起他掌心漂动的最爱的紫色水母;想起他写下“何舟泽永远乔之”的纸条;想起他的拥抱和他看向她时的深情眼。


    电视中的跨年晚会终于播到了何舟泽的舞台。


    乔之看见屏幕左下方的歌曲信息里,他的名字占了好几行。


    演唱、作词、作曲……他今晚唱的是《不唱情歌》。


    在旧年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乔之不得不承认了一件事:她还喜欢何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