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又是个好苗子

作品:《重生1988老婆我浪子回头了

    几兄弟正在吃烧烤的时候,湖边又来了几个人。


    两个老人,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加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


    是二嫂赵月萍的父母和哥哥一家人,穿得很朴素,衣服虽然整洁,但还有不少补丁。


    赵月萍的父亲叫赵文生,他哥叫赵勇,都是赵家乡本地的农民。


    严格算起来,往上倒几代他们家和赵山河也是亲戚,不过到他们这早已经出了五服,所以赵月萍和二哥结婚也不算近亲结婚。


    “新年快乐!”几人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新年快乐,爸妈来吃点烧烤啊!”赵山华招呼道。


    赵文生摆摆手:“你们吃,我们刚吃了饭,出门来溜达一下,听说山河回来了,好久没见着了,来打个招呼。”


    说着赵文生抽出自己的烟,给赵山河散了一根。


    “山河现在是大老板,也不知道抽不抽得惯我们这便宜的烟。”


    赵山河瞄了一眼,常德烟,3毛5一包,在低端品牌中已经算比较贵的了,还有更便宜的飞跃2毛7,沅水2毛,火炬1毛4。


    乡里还是不怎么富裕,农民基本都靠种东西卖钱,来源不仅单一而且十分微薄,抽的烟自然也不会太贵。


    抚远本地的香烟种类不少,19个卷烟厂,有一百多个品牌,光南城卷烟厂就有十多个品牌。不过比较荆城这边的卷烟厂更出名,芙蓉王就是他们的产品。


    除了本地烟之外,这会云贵地区的烟比较流行,红塔山、黄果树、阿诗玛。


    一般本地人求人办事,拮据点的,就送芙蓉,富裕点的,送红塔山。


    至于中华,只有赵山河这种真正的大老板才能拿得出手了。


    赵山河一点也不嫌弃这烟便宜,直接凑火边点燃,吸了一口,然后呼出烟气。


    “够劲儿!”


    苏婉有些嫌弃,不过逢年过节,难免遇到交际,她也能理解,扇了扇手,带着颜颜走到上风处。


    赵山河笑了笑,冲着赵文山他们解释道:“我媳妇和女儿都不太喜欢烟味,我在家里已经很少抽了。”


    赵文山的老伴拍了赵文山一巴掌,:“让你少抽少抽,就是不听,别人山河这么大个老板都知道顾惜老婆孩子呢!”


    赵文山也不争辩,这年头,农民没什么娱乐方式,抽烟不仅仅是为了放松,还是社交中的重要一环,很难避开。


    见赵山河没有嫌弃自己的烟,赵文生还是很开心的,咧开嘴笑了笑。


    聊了几句,赵文山挠挠头,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赵勇也跟他爸一样,犹犹豫豫的。


    赵山河也看出来了,他们有事想求自己帮忙,但人有点太老实巴交了,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直接扭头,看向了二嫂。


    赵月萍等了一会儿,有点无奈,自己父亲和大哥都是这种脾气,烧红的炭火落在脚背上,他们都能憋住不叫的,最后只好自己开口。


    她拉过大哥的孩子,向赵山河说道:“我这侄儿,赵平海,只比清宇小一岁,但成绩都差不多,在乡里是数一数二的,山河,你那边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把他也安排到南城去上学?”


    成绩和赵清宇差不多?


    那岂不又是一个名牌大学生的苗子?


    但前世他好像没听二嫂提过啊?


    现在不比二三十年后,能考上大学,哪怕是三本,在乡里都是稀罕事。


    赵山河有点疑惑,仔细想了想,除了清宇之外,前世确实没听说过赵家乡出过另一个名牌大学生。


    一向比较内向的赵清宇,这时拉了拉赵山河的衣角,小声说道:“三叔,能不能帮帮表弟,县里的高中教学条件不行,说不定就考不上大学了。”


    赵山河醒悟过来,前世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好苗子就被浪费了。


    他打量了两眼赵平海,这小孩跟赵清宇关系应该不错,不然清宇也不会帮他说话。


    不过就他沉默这几秒钟,却是让赵月萍误会了,“山河,要是这事太麻烦就算了,让平海去县城上高中也行。”


    赵山河连忙摆手:“没什么麻烦的,能安排,就是南城有点远,平时得住校,周末放了假还得来回跑,挺麻烦的。”


    赵勇立马说道:“不麻烦,而且不用每周都回来,到时候跟学校商量一下,放了假也应该让住吧?”


    赵月萍摇头:“小孩不像大人,太长时间见不到家人,心理容易出问题的,而且周末把他们一个人扔在学校也不好。”


    苏婉这时插话道:“我们家挺大的,周末可以让他们过来住。清宇和清成、平海都住进来都没问题。”


    没等赵山河开口,赵山华就立马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行不行!弟妹你现在有了孩子,正需要人照顾呢,哪能让你去照顾别人,而且年末生了小孩,那就更不能让人来打扰了。”


    赵玉婷提议道:“我们那弄个上下铺,挤一挤能住下,周末可以去我们那歇脚!”


    赵山河摇摇头:“一两次没事,但不是长久之计,上高中要三年呢,现在你也结婚了,以后要是和小王有了孩子,那就更不方便了。”


    听他这么说,赵月萍有点发愁,说道:“实在不行就让他每周坐车回来吧,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麻烦就麻烦点,总比在留在县里上高中好。”


    县里的高中,教育质量非常一般,而且坏学生不少。


    赵山河却是笑了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着是不是二哥你们也在南城那边买套房子,这样以后逢年过节聚会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而且,螃蟹养殖做大了之后肯定是要往省城卖的,到时候肯定要两头跑,在南城有套房子也方便一点。”


    听他这么一说,赵文生和赵勇都傻了,为了把孩子送过去读书,还要在南城买套房子?


    赵山华倒是觉得有道理,因为大闸蟹的销售,肯定是他和赵山贵负责,到时候肯定需要经常在南城逗留,老是去打扰赵山河也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