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道生一”

作品:《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静待有缘人……汤饼铺外,赵都安眯起眼睛。


    视线透过桌上袅袅蒸腾的汤碗,氤氲出的白色水汽,仔细打量这名不速之客。


    确认自己从未见过。


    源自身体的本能,提醒他面前老叟绝不简单,但并没有感受到敌意。


    “敢问先生名讳?”


    赵都安明白,京城高手如云,庙堂官场,从来只是这方世界的一角。


    张衍一微笑摇头:


    “老朽名声不显,天师府内一散官罢了。”


    天师府!


    赵都安一怔,这神秘鬼祟的老登,是天师府的术士?


    至于“散官”二字,他倒也有所耳闻。


    天师府内,神官分为两类:


    一类乃“执事神官”,即,负责天师府日常运转,诸多实际事务。


    令一类,乃“散官”,即,只专注修行,身上不兼职务的神官。


    后者往往修为更高,虽手中无权,但地位崇高,金简便属于“散官”。


    “本官与天师府交集不多,却不知,先生来意?”赵都安疑惑。


    张衍一饶有兴趣打量他,说道:


    “老朽偶听朱点神官提及,京中出了个天生神魂强大的武夫,恰好,老朽走的路,对神魂要求苛刻,便来瞧瞧。”


    果然是金简,喜欢隐身偷窥,还大嘴巴……赵都安愣了下,脸色古怪道:


    “先生这话何意?总不会是,来收徒的吧。”


    说后半句时,他用了调侃的语气。


    但张衍一却只是微笑,静静看着他。


    “……”赵都安调侃神色渐渐收敛,脸色愈发古怪:


    “先生认真的?”


    张衍一笑道:“寻到好苗子,想收入麾下,莫非不该?”


    不是……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你这是公然挖皇室墙角啊……而且,这么草率的嘛?听人提一句,人就来了?


    赵都安无力吐槽,旋即意识,这似乎的确是“散官”风格。


    天师府作为“国教正统”,招生极苛刻,执事神官还好,但“散官”收徒极少。


    如传说中的“张天师”,数百年的寿数,也不过收下区区六个弟子。


    神龙寺也类似。


    也因此,当得知某处诞生修行天才,天师府神官,神龙寺僧人,会竞逐争抢。


    酷似清华北大争抢高考状元……


    越厉害的修士,越不守人间礼法,行事风格不拘一格。


    “多谢老先生看重,不过,晚辈已入皇族供奉,走了太祖帝武神传承。”赵都安婉拒。


    张衍一霸气侧漏:


    “大虞太祖都死了多少年,能教你什么,入老朽门下,亲自教授,岂不比观想什么破画强百倍?”


    卧槽……赵都安险些激出白毛汗,天师府的神官,都这么任性吗?


    啥话都敢说?


    他当然不可能猜到,眼前这个老头的真正身份。


    毕竟那太过匪夷所思,张天师乃是神仙般的人物,哪怕女帝都推崇备至。


    是哪怕袁立,李彦辅,都无缘一睹真容的世间绝顶强人。


    是百年前,便已鲜少踏足人世的陆地神仙。


    身为“穿越者”的他虽有独属的自信,但起码在当下,尚不认为,自己有求见张天师的资格。


    更何况,要张天师深夜堵人,开口要收他做徒弟?


    做梦都不敢想!


    在他看来,眼前的老叟大概在天师府中的确有些地位和本事,能与金简说得上话。


    但想仅凭几句话,挖他叛出皇室,未免太过离谱。


    “老先生慎言!”


    赵都安左右瞥了眼,确认交谈声够低,一脸正色道:


    “晚辈有幸得圣人垂爱,领入武神一道,已心满意足,收徒一事先生休要再提!”


    张衍一眼神古怪:


    “年轻人不要急着拒绝,何不问问,老朽所修的神明是哪位?”


    “……哪位?”


    面庞红润,双目狭长的老天师抬起手指,蘸了蘸面前汤碗,在桌上写下两個端正文字。


    “天道?”赵都安挑眉,问道:


    “是与神龙寺的‘世尊’对应的那个?”


    天子楼上,与女帝闲谈时,他旁敲侧击,得知少许秘闻。


    辟如此前开天眼,夜观天象时,天师府上空,那一片浩大青冥的“青天”,便是道门主修神明:天道。


    据女帝说,天道与世尊,乃不逊于“武神”的两条修行路。


    “据我所知,天师府里,修天道的神官不说为数众多,至少也是人手一个……老先生,您莫要欺晚辈不懂。”赵都安鄙夷。


    觉得这老头在扯大旗,忽悠他。


    张衍一莞尔,也不解释,反问:


    “天道不比武神强?”


    我哪知道……赵都安摇头,随口糊弄道:


    “天道或许厉害,但不巧,晚辈信奉人道。”


    他主要想找个由头,让这倔老头死心,别缠着他。


    张衍一失笑:“你这小小年纪,却喜说大话,却好似分得清天道与人道般。”


    若是平常,赵都安不会与他辩论。


    但今晚醉酒,头还有些晕乎,又给这陌生老头一阵说教,心头不悦,随口怼道:


    “有什么分不清?依我看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前两句几乎无人不知,但后一句却不很有名。


    赵都安前世为仕途钻研国学时,将老子五千言背的滚瓜烂熟。


    此刻酒醉下,随口抛出,心中本没有什么算计。


    却不想,落在倔老头耳中,却令其短暂怔神。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张衍一咀嚼片刻,略显惊异地看向对面少年。


    以他的境界,当然不会因这句见解而如何惊诧。


    他意外的,是这般凝练深刻的句子,竟出于这醉酒凡胎浪荡子口中。


    事情似乎变得有趣起来了。


    张衍一生出考校心思,问道:


    “哦?那依你之见,何谓‘道’?”


    赵都安随口背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张衍一起初还饶有兴趣听着,但渐渐的,老天师不再慵懒随性,狭长双眸也缓缓眯起。


    赵都安却不背了。


    “怎么不说了?”张衍一有种被断章般的难受。


    赵都安理所当然道:“我就只有这点看法,说完了啊。”


    张衍一想了想,摇头道:


    “你说的这些,过于玄虚,算不得真正体悟,若能凝练为一句,才算你明白。”


    一句?用一句话阐述道?


    赵都安呵了声,乘着醉意,模仿老天师,抬起一根手指,蘸了蘸醒酒汤。


    抵住朽木桌案,用拙劣字迹写下一个个笔画:


    “道生一……”


    就在他写出这三个字时,京师上空云层中,竟忽有电闪雷鸣。


    “轰隆!”


    狰狞蛛网般的电光撕裂暗夜。


    而后,噼里啪啦,豆大雨滴,毫无章法,砸落下来。


    一笔,惊天。


    ……


    明天有事,更新可能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