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宫中传信

作品:《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这一夜,京城教坊司客人暴涨,被“刺杀宣言”弄的神经兮兮,好几日无法安眠的官吏们,喜不自胜,展开报复性聚会。


    赵都安的风评,经此一事,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回转。


    喧闹的人群中,八方戏楼的新晋小生,匡扶社京城成员的吴伶默默起身离去。


    穿过夜幕下灯火热闹的街巷,没有返回戏楼,而是抵达了另外一座酒肆坐下。


    要了一壶酒,一碟盐煮花生。


    慢慢吃喝。


    终于,他身后的另外一张桌上,也坐下一名客人,二人背靠而坐,好似全然不相识。


    却用传音法门,低声交谈着。


    “新舵主真的落网了?”吴伶小声询问,脸色难看。


    背后那名匡扶社中年人“恩”了声,沉声道:


    “已知情报,是给那赵都安带人埋伏,朝廷鹰犬齐出,新舵主已被废,打入诏狱。”


    又是赵都安……吴伶拳头攥紧。


    想到了当初,他前往刺杀赵贼,却被“女帝”随手反杀的惨痛经历。


    定了定神,他问:“接下来怎么办?”


    中年逆党说道:


    “千面神君进城后,没有与我们太多联络,这是唯一的好处,他被捕,对我们的牵扯相对较小。


    但还是必须提防,我们很多人都转移了住处,换了身份,蛰伏下来,等待总坛的进一步指示。”


    总坛……吴伶苦涩:


    “连续两位新舵主,上任超不过半月,就……”


    中年人也沉默了下,说道:


    “越到这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我已启动紧急联络通道,将情况传回总坛,太傅会有安排。”


    顿了顿,他又哼道:


    “况且,新政颁布后,该急的并不是我们。我们的敌人只是伪帝,若新政能造福大虞,待我等扶持世子登基,也是好的。”


    吴伶心中一动:


    “你是说,真正着急的,是那几个蠢蠢欲动的亲王……”


    中年人借助喝酒的动作,掩饰道:


    “我们已连续折损两名天罡级高手,也该轮到那些王府密谍出力了。”


    吴伶心中一定,又说了两句话,起身结账离开。


    走出酒肆时,抬头只见乌云遮月,他不由打了个寒颤,心想:


    可是,靖王府的密谍,也曾栽在那个赵都安手中啊。


    ……


    ……


    京城以南,千里之外。


    庄孝成仰头,望着头顶乌云遮月,眉头紧锁。


    他身披儒袍,年约六旬,满头银发,皱纹深重的脸庞上,有一股高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的国士风范。


    作为曾经的“帝师”,三公九卿之一的太傅,也是二皇子门下极倚重的谋士,更是匡扶社中,座次排在第二位的反贼首脑。


    从数月前,离开京城后,他就返回了匡扶社如今的总坛。


    即,脚下这座建造在一座清净山峰之上,名为“紫禁山庄”的地方。


    也遥控着,大虞九道十八府各处匡扶社分舵的运转。


    其中,极重要的一个,自然是京师。


    然而,令庄孝成预想不到的是。


    自他离开后,京城的逆党网络却短时间内,遭到数次重创。


    派遣接替他的“寒霜剑”,更是入城后没几日,就身死道消。


    再之后,陆续从京中传来的情报,则一次次令这位花甲之年的帝师动容侧目。


    朝堂上,数位大臣接连倒台,女帝对朝堂的掌控不断增强。


    有“内阁”雏形的修文馆建立,进一步将权柄收束在女帝手中。


    当然,若只是这些,倒还并不真令他紧张。


    最要命的,乃是那所谓的“新政”。


    以庄孝成的智慧,在粗粗阅读那“黄金三策”后,大为悚然,当即判断:


    “若此三策推成,女帝之皇位,将固若金汤!”


    而更令他惊愕的是,那贯穿了几乎每一份情报中的名字。


    “赵都安!”


    庄孝成呢喃,脑海中,浮现出当日南郊竹林,细雨中,那名持刀破庙的纨绔走狗。


    眼神中,充满了困惑。


    庄孝成想不明白,为何那個之前怎么看,都瞧不出特殊的面首,会在他离京后,强势崛起,展示出如此手腕与才华。


    这令庄孝成无数次后悔。


    当日己方术士,为何不出手再重一些,将其彻底杀死。


    “已成大患呐……”


    庄孝成叹息一声,目光垂落,看向手中那封由鹰隼送来的信函。


    京城距离紫禁山庄太远,哪怕在这个有术士的世界,也难以远途传讯。


    故而,匡扶社布置了一套类似烽火台般的秘密传信法子。


    可以特殊镇物做法,以事先约定的“暗号”,传递一些简单情报。


    方才,山下鹰隼传来最新情报:


    千面神君被捕。


    “短短数月,折损我两员大将……”庄孝成手掌用力攥紧,手背青筋浮凸。


    显出,他内心远不如脸上这般平静。


    如何折损的?


    按理说,以千面的狡诈谨慎,又带了自己为其准备的“贴身”宝物。


    不该如此。


    可惜,信纸上无法传递复杂情报,只能再等一些日子,详细情报才能传回。


    “会不会,又是这个赵都安?”


    庄孝成莫名生出预感,又自嘲一笑:


    “总不会重蹈覆辙……”


    身后,忽然传开踩踏楼梯的脚步声,很轻。


    “太傅,楼顶风大,可是山下又有什么变故?”一个女人的声音担忧传来。


    庄孝成将纸张缩进袖中,面带笑容地转身,借助山庄里这座白鹤楼悬挂的灯笼光芒,看向登楼的女人:


    “王妃怎么来了,没照看世子殿下?”


    二皇子名为徐简文,十岁时,便按照皇室的规矩,由先帝封了“文王”。


    只是一直住在京城,眼前的女人,便是二皇子的正妻,文王妃。


    气质柔弱,容貌动人的文王妃轻声道:


    “世子有下人照顾,我上来看看。”


    二人口中的世子,还只是个幼童,乃二皇子徐简文的骨血,也是匡扶社的旗帜。


    匡扶社对外打出的旗号,一直是推翻伪帝,扶持小世子登基。


    庄孝成笑着摇摇头:


    “王妃不必挂心,些许小事,老夫自会与社中诸将处理妥当。”


    气质柔弱的文王妃“恩”了声,好似才放下心,在庄孝成安抚后,才下了楼。


    目送女人离开,大儒模样的庄孝成负手而立,忽然说道:


    “将这个消息告知靖王府,还有其他那几个闲散王爷,哼,让他们自己掂量,看伪帝势大后,会不会拿他们几个叔叔开刀。”


    黑暗中,灯影轻轻摇曳,一道身影徐徐显出,抱拳道:


    “是!”


    而后,消失不见。


    ……


    ……


    赵都安骑马,哒哒哒返回家宅时,天已彻底黑了。


    古色古香的门楼,垂挂的灯笼旁蚊虫飞舞。


    搭配远处青冥的天色,赵都安恍惚有种走入画卷的感觉。


    进了宅子,有最近家里新添的下人殷勤上前牵马,喊着“老爷”回来了!


    家里只他一个男主人,赵都安年纪轻轻,就成了“赵老爷”。


    饭堂。


    尤金花与赵盼神色焦躁地迎接出来,继母眸子中带着忐忑:


    “如何了?姨娘在家,听邻居说,你去抓贼了?受伤了没有?”


    赵都安露出笑容,哈哈一笑,张开双臂,虚揽着二女回到饭堂。


    简略说了下贼人已伏法,之后不必紧张的话。


    至于中午时,在南城被伏击的事,他并未提及。


    只随口说,自己与尤展德一家见过了,之前的事作罢,两家不再联络。


    尤金花舒了口气,这才喜滋滋露出笑容,心头大石落下。


    赵盼隐隐觉得可能有事,但没有证据。


    ……


    饭后。


    酒足饭饱的赵都安,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因天气还有些闷热,便没进屋,蹲在房檐底下,取出“九易”面具摆弄。


    “这玩意,盖在脸上就能变?”


    赵都安好似得到新玩具,迫不及待要尝试。


    他将柔软的面具缓缓覆在脸上,只觉那面具自行吸附,缓缓融入他本身的脸皮。


    “变成谁好呢?”


    心中,一个个熟人脸孔接连闪过。


    最终,他沉默了下,想到了上辈子的自己。


    那个苦哈哈任劳任怨,却没放肆享受过一天权力,直到猝死的牛马。


    脸孔上,宛若水波扩散。


    “大哥,娘买的青提,在井水里冰过的……”


    回廊里,穿着轻薄小裙子的少女捧着一只装满了青提的铜盆走来,声音清脆。


    看到他蹲在地上,奇怪道:


    “大哥,你蹲在这作甚……啊!!”


    下一秒,少女看到了一个陌生的男子,扭头看过来。


    “咣当!”


    手中铜盆掉在地上,赵盼脑海中,霎时间联想起了京中盛传的反贼杀手。


    心想大哥不是说,对方已经被抓了吗?


    还是说,眼前之人并不是那个反贼?


    但还有谁,会无声无息,闯入家宅?


    “怎么了?”


    垂花门中,穿着薄薄女子汗衫长裙的尤金花听到动静,也跑了过来。


    恰好与女儿撞了个满怀,看清陌生男子后,也是花容失色:


    “你……你是谁?怎敢闯人家宅?大郎?”


    赵都安抬手,朝后捋了下头发,展示俊朗容颜,淡淡道:


    “莫慌,姨娘,是我。”


    咦……他发现,自己的声音也好像变了,变得与记忆中的前世相似。


    “你……你是大郎?”


    尤金花懵了,只觉眼前男子,身材,衣服,神态都与继子相同。


    但委实容貌太过平庸。


    “是我,我新学了一门易容本事。”


    赵都安神态自若,随口说了几个只有家人才知道的生活细节,以证明身份。


    母女二人这才相信,谨慎而好奇地盯着他看。


    赵盼嫌弃道:


    “大哥怎么换了张如此一般的脸,的确不容易给人注意了,扔到人堆里只怕也看不出。”


    尤金花替继子说话:


    “大郎易容,肯定要平庸些,才好行事。”


    赵盼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解释。


    觉得大哥真聪明,竟能捏出这般毫无记忆点的脸。


    “……”赵都安沉默了。


    这时,丫鬟棉桃急匆匆跑来,人未至,声先到:


    “老爷,宫里来人传话,说要您明日早上去宫中,陪陛下去天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