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刘彻悟道

作品:《大汉有活爹

    青藏计划距离真正的实施还差很多。


    但张骞必须把这个计划原原本本的告知皇帝陛下。


    刘彻闭着眼睛听着张骞的讲述,听完后抬起头:“你是说霍海说,这次战事,不会花朝廷的钱?就算你们在高原上养了很多马,等真正的开战的时候,又哪儿来的钱粮呢?”


    没有粮草,怎么进攻?


    张骞:“其他的臣都知道,这一点臣不知道,按照霍大人的说法,到时候有人会出这笔钱。”


    刘彻更疑惑了。


    张骞低头:“霍大人说,每一次开疆扩土,有功之人都会论功行赏,如果战时把所有的功劳都统计进去呢?如果提供钱粮也算立功呢?”


    说完之后张骞摆了摆头:“臣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张骞不懂,刘彻懂啊!


    听完这句话,刘彻腾的站了起来。


    在这一瞬间,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起源到王朝发展,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的想法,而往前反推重塑了一次。


    听到这句话,刘彻就想到了股份两个字。


    股份用在战争上?


    刘彻脑子里轰然炸响,在这一瞬间,他长久以来的价值观轰然改变。


    在明白了为什么之后,刘彻脑子里的地图上,一堆铜钱推着大汉帝国的边界疯狂的往西往南扩张,直至吞没整片陆地,来到大海之滨。


    随后,整片大地上,无数的车马,拖着黄金白银珠宝玛瑙朝着长安前进。


    可惜了,刘彻毕竟价值观改变了但世界观没改变,要不然那一堆铜钱又怎么会停在大海之滨?


    站直了的刘彻眼中,已经看到了未来。


    回过神来,刘彻:“去做吧,就按照你们商讨的计划去做,朕封你为……青藏都护府都护。”


    “给你时间,给朕推举一个南滇中郎将,朕要南、西南并驾齐驱,保证一定要让大汉的版图达到古蜀国取到贝壳的地方。”


    “有什么不懂的,直接跟霍海询问吧,朕只问结果。”


    张骞回来述职,蜀郡太守的身份改,还加官青藏都护府都护。


    不过张骞没有时间留在长安庆贺加官进爵的事情。


    他现在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是用一切手段包含武力在内,说服蜀郡西边的羌人效忠大汉,同意上高原牧马。


    要钱给钱要名给名要官吏给官吏,要什么都给,但必须要做。


    不做,那就死,然后换愿意来做的人做。


    任何人都不能挡住去往高原的路。


    第二件事情,在蜀郡寻找拥有语言天赋的人,迅速前往羌、滇等地,学习当地语言,如果当地有文字,那就要迅速学习当地文字。


    然后再在里面选拔有使臣和探子天赋的人,让他们往天竺探查,学习更多更远的文字语言。


    其余的人,在学成后,送到长安学习统一口音和新简体文字,学完后封官,经略南、西南。


    第三件事情,找一个能文能武有魄力又有使臣天赋的人,去做南滇中郎将。


    因为南滇背后,并没有一个和高原一样大的区域需要一个府衙,所以在打通之前需要一个中郎将坐镇。


    但这个人去哪儿找去?


    从未央宫出来,张骞坐的马车突然停住了。


    张骞:“怎么回事?”


    车夫:“大人,有人拦车。”


    张骞掀开门帘。


    门外寒风中,苏武笑眯眯的行礼:“博望侯张骞张大人,在下苏武。”


    张骞看着眼前敢拦自己车的年轻人:“胆子真大,拦朝廷命官的车?”


    苏武微笑:“别误会,家父平陵侯苏建,在下只是对西域感兴趣,之前大人在长安时,在下正在齐鲁游历,今天知道大人从蜀中归来长安,迫不及待前来,想要跟大人……聊聊。”


    张骞看着苏武,上下观察。


    在苏武一脸疑惑中,张骞朗声狂笑:“哈哈哈哈,细聊细聊!”


    苏武微笑,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说服张骞了。


    张骞拉着苏武的手:“我认识你爹,这么说来你与我子侄无异。信伯父一句话,西域于你不祥!你的志向应该在南方!”


    苏武疑惑:“是吗?张伯父还懂这个?”


    张骞笑眯眯:“东方朔知道吗?”


    “我徒弟!”


    此时张骞也不管会不会挨咒了,必须要先说服苏武。


    ……


    驰道边,军闾里。


    霍海坐在一条凳子上。


    前几天,霍氏家私推出了桌椅板凳。


    一开始,并没有引发什么动静。


    毕竟整个国家的人,跪坐都已经习惯了。


    很多人还去看热闹然后嘲讽:“这玩意儿有啥用啊!”


    “哈哈哈,展示大鸟吗?”


    “笑死我了,霍少尉每次推出什么大家都热捧,这一次这个是真没用啊。”


    但是,一位面馆老板因为自家生意没隔壁好,而深深的忧虑。


    他观察发现,隔壁生意好,是因为隔壁靠着很多大树还有土墩什么的,车夫买了面之后,就靠着土墩大树吃面了。


    难道车夫是因为站着吃太累,所以在隔壁吃?


    想到这一点后,他就想起了霍氏家私推出的没用的桌椅板凳。


    靠大树靠土墩,不如直接高坐?


    但是,真的会有车夫坐吗?这个动作也太不雅了吧?


    可是,面馆生意实在是没有别家好,这个面馆老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购买了一批条凳板凳。


    结果,当天面馆直接火爆!


    什么不雅?原来车夫们为了干活方便,早就穿上了刚刚流行开来的封档裤全档裤!


    他家生意一火,聪明人就去观察,很快就发现了他家的秘密。


    于是,一大批店开始拿出板凳条凳。????甚至,还有人知道了桌子的作用!


    面碗带汤,多烫手啊,放高桌子上吃不就好了吗?


    跪坐的时候配桌案,高坐的时候配高桌啊!高!实在是高!


    “二公子真的是太高了,真的高!”


    “起码有摘星台那么高!”


    一家两家还则罢了,这么多家都换了桌椅板凳后生意变好了,再笨的人也都发现了。


    于是,囤了这些天货的霍氏家私,直接吃掉了第一批市场。


    当然了,别的木匠也不是傻子,立刻去观察桌椅板凳的样子,开始自己仿造。


    不过,霍氏家私的制作精良,规格高,材料好,品质高,大家更喜欢。


    桌椅板凳在面馆等店面流行开来后,运输工人们也发现了华点。


    自己平时送了一天货回家,累得要死,又不能坐在床榻上,毕竟身上脏。


    所以回去后只能坐在地上,坐在石头上,树墩上。


    这些东西又不能搬到家里面去,坐久了被寒风吹得还挺难受的。


    现在直接把条凳买回家,不就解决了吗?


    目前整个长安,光是职业送货工人就要超过四万,这些人中流传开的东西,迅速在整个长安都火爆了起来。


    “霍二公子的确聪明,咱还以为他这次搞的东西没用,结果比我以为的有用还有用一百倍。”


    但凡是送货累成狗后回家,屁股一沾凳子,他们就知道自己这辈子再也离不开凳子椅子了。


    虽然以前跪坐习惯了,但累成狗的时候谁跪谁知道。


    桌椅板凳这种霍海没有花功夫力推的东西,迅速席卷长安县,甚至陵邑那边的人都开始大规模定制更高级的桌椅板凳了,而万年县这边的人也都有很多开始自己做桌椅板凳这门生意了。


    但霍海力推的养猪之法,却无人问津。


    虽然公告牌上把养猪的好处,吃猪肉的好处,避免猪肉产生腥臊味等都写了一遍。


    但长安猪仔市场,一点动静都没有,根本没看出火爆的样子。


    不过,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之前最先发现桌椅板凳好处的人,可是吃第一波红利吃的满嘴流油!


    甚至不少人跟着做桌椅板凳生意,都暴富了。


    甚至因为产量太低,都开始接预定了,预定都接到年关后去了。


    现在养猪的红利呢?


    但聪明归聪明,你再聪明也没霍二公子聪明,霍二公子想得到的,你就想不到。


    再聪明,还得找关系,找个能找到霍二公子的人,搞清楚猪肉的秘密。


    这样的聪明人不少,但是能有关系找到霍海的真不多。


    基本都在军闾里里面。


    这些人合在一起合计,最后让赵破虏的老婆去找霍海。


    赵破虏带着那么多人给霍海的煤矿当小股东呢,他们找到赵破虏再找到霍海,霍海当然还是给面子的。


    绝对是因为赵破虏的面子,不是因为听说军闾里养猪都是用粮食养的所以来白吃白喝来了。


    绝不是因为赵破虏的老婆赵陈氏把炉子架好了,肉串串好了才来的!


    赵破虏的老婆赵陈氏也学了认字,也学了音标的普通话口音,此时拿着一张纸:“二公子,我代表大家,总结了一些有关养猪的问题,请解答。”


    霍海笑着:“没问题,问吧。”


    赵破虏的老婆赵陈氏:“请问,煽猪后,猪肉就真的没有腥臊味了吗?”


    霍海点头:“不只是腥臊味少了,甚至臊味比羊都小。而且,阉割后的猪性情变得温顺,减少了猪群间的争斗,从而减少了因争斗造成的能量消耗和体重下降,使猪能够更专注于生长,进而促进脂肪的沉淀速度加快,使得肉质更加鲜美。”


    赵陈氏记录着:“长得更快,长得更胖,肉质更好,还腥臊味少。”


    “二公子,为什么呢?”


    霍海:“猪之所以有腥味是因为它们身体产生的发情发春的东西,让它们的肉变味了,那玩意儿没了,也就不臭了。”


    围观的都是妇女,不过这些妇女可都是骄兵悍将们更骄悍的老婆,可不会害羞什么的。


    有人甚至哈哈大笑:“我感觉男人身上也有腥臊味,是不是割了之后就不臭了?”


    霍海哈哈大笑:“以我的经验,那他们会变得更臭。”


    毕竟尿分叉,不想点变法,很难尿准,这办法嘛,就是人工疏导,用布。


    这布总不能一次性吧?刘彻都没这么豪横。


    所以身上带一块这种布,味儿就不小。


    这还是汉朝,要是到了清朝整根切,部分人工疏导变成全人工,那才叫一个腥臭。


    赵陈氏是个比较年轻的少妇,虽然没有害羞,但也觉得来来往往这么多人看着不好:“你们别打岔,我问问正事儿。”


    “二公子,养猪之后杀一头猪杀完一顿吃不完,怎么办?卖了?”


    如果是卖了……那吃的时候是不是得去买?


    如果是买,那干嘛要养,现在不一样买?


    虽然霍海在公告牌宣布长安县地界内不再限制吃猪肉,就算不是官员家庭也可以吃猪肉,但也只是有人开始试着买,并没有人养。


    一就是猪肉实在是太臭了!


    二就是,一头猪,实在是一顿吃不完。


    霍海:“这个简单,用盐嘛。”


    赵陈氏小声:“二公子,用盐腌制我们知道,但是冬天最多七天,夏天不过两天,就得臭。”


    那就不是腥臭了,而是食物腐败的臭味。


    霍海一边烤串一边道:“哦,更久?简单。”


    ————


    求支持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