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真·自杀式无人机

作品:《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老总啊,郑主任是不是还是有点年轻了,镇不住场子了?”


    秘书刚看完直播的节目,觉得后劲有些大,有点翻小肠的找到了尚武的办公室。


    “你当这是黑社会打架呢,动不动镇不住场子的。”


    这话也就是私下里跟老总聊一聊。


    但凡有第三个人在场,秘书也不会用这种不规范用语。


    “我看了第一场节目,网友骂的挺凶的。”


    “都骂什么了,我看看。”


    “您就别看了,看了还生气。”秘书手拿手机有些犹豫。“主要说郑主任忽悠,然后屁股歪。”


    尚武不管那个,直接抢过了秘书手里的手机。


    郑宇村去上节目这个事儿是他拍板决定的。


    他寻思新时代了,抛头露面的活儿尽量让年轻人去,这样接受度广一点。


    但年轻也是双刃剑,缺一点老奸巨猾。


    最主要的是国防科普这个活儿还不好干,整个系统里能干好的摆着手指头能数得过来。


    你说的少了,达不到军事普及的效果。


    说的多了,容易在原则上犯错误。


    按理说郑宇村是这波年轻人里能力比较强,也比较聪明的,专业能力也很强。


    看节目的评论量,郑宇村的言论影响确实挺大的。


    不光局限在节目本身,还延伸出了其他圈层的讨论,多少有点出圈的意思。


    “大家挑理,无非是说小郑膝盖软了,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主要是人小郑说的也没错啊。”


    “天基武器这个话题,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儿。”


    仔细看了一遍回放之后,尚武还是决定力挺郑宇村。


    郑宇村的发言无非就是两部分。


    先是对重返星际的看法,他的表述没有问题。


    人鹰酱这方面就是强。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要重视对手。


    郑宇村只不过是客观的发表了看法。


    网友们期待的可能是反驳,所以有预期差,这不是郑宇村的问题。


    至于讨论度最高的天基武器,尚武也觉得郑宇村没说错,自己这边确实没什么消息。


    白头鹰那边却一本正经的开发布会谴责,说的跟真事儿似的,弄的老总都有些不自信了。


    “小关,咱们最近有没有和天基武器搭上边的项目?”


    关秘书摇摇头:“没有,别说立项的了,就连那种稍微搭点谱的想法都没有。”


    “那奇了怪了,他们都是哪儿得到的消息源?”


    “我去查查,既然他们言之凿凿的说,应该不能瞎编吧。”


    尚武同意了去追查的意见:“不好说,他们的嘴像放屁似的,你抛下跟,看看是谁先这么说的。”


    ……


    与此同时。


    晨盾本部。


    陈晨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王琦,看着他瘦了两圈,顿时感觉到有些心疼。


    “老王,你不说小手术吗?瘦脱相了都。”


    王琦听完直瘪嘴,还是熟悉的味道,小老板嘴里一句好话都没有。


    “我一百八十斤,你说瘦脱相了?”


    “咱不谈基数,只谈比例,手术顺利吗?”


    “还行,割下去个小瘤子,幸好发现的早。”


    王琦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修养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


    顺风投资的业务都是由沈欣和宋杰代为打理的。


    现在王琦病愈出山,再次接管顺风投资这个存钱罐,陈晨虽然嘴上损,但心里很舒服。


    因为王琦是那种话少钱多干活利索的,性别一换就是个完美富婆,保准能迷得小伙嗷嗷叫。


    说话间,其他几个一把手陆续来到了会议室。


    看到大病初愈的王琦,大家都送上了祝福。


    这几个管人管权的实权派比其他那些高技术的情商高了很多,两句话说的王琦燥热的不行,觉得自己缺席工作一年,欠公司太多。


    陈晨看着齐全的会议阵容,也有些感慨:“几位老总日理万机,凑到一起不容易啊。”


    “可说呢,我结婚都不一定请到这么齐全的阵容。”


    张明瑞也跟着感慨。


    他进入晨盾系是最晚的,和现场的这几位基本上都是一面之缘的关系。


    这也是晨盾独特的企业文化。


    有事儿基本上线上见面,没用的会基本不开。


    大家见面的次数很自然就少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魏修才觉得有些奇怪:“小老板是有大事吧?”


    “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来神掌就差临门一脚了,但最近内外局势都不太稳定,我寻思大家碰个头,打通一下脉络。”


    一言至此。


    大家都认真了一些。


    如来神掌项目是陈晨赌上了身家性命的战略,进行的还算顺利。


    不巧的是。


    临到快发射的时候,外部环境突然动荡,陈晨隐隐觉得有些不安,所以想和几个一把手交交心。


    说起动荡,没有人比魏修更有资格发言了。


    他立刻开腔:


    “过去这一年,飞牛的业务巨量增长,比去年涨了164%,我后怕的很。”


    王琦还以为魏修是当年那个老实巴交的小年轻,所以不太理解的问道:“你是不是在凡尔赛?业务增长你怕啥?”


    魏修可一点都没说反话:“业务越好,说明战场越多。去年我们卖出去的无人机,连起来能绕赤道一圈,这要是都挂上手榴弹,你寻思,能有好吗?”


    军火这行业就是这么回事。


    卖的越多,世界越乱。


    飞牛业务增长50%,魏修一点都不带担心的,笑嘻嘻的在家数钱。


    可要是接近200%,他就笑不出来了。


    天知道哪一天战火会烧到自己头上。


    陈晨在手机上做着算数,算来算去也对不上数,于是抬头问道:“你去年卖了多少机器?”


    “140万多一点。”


    “那不对啊,我手头有一份郑宇村送来的资料,说飞牛在战场上机器数量是100万架,剩下40万被狗吃了?”陈晨怀疑魏修在开大报表。


    “你还别说,真被狗吃了。”魏修坦然点头:“郑主任只能获得朋友的数据,说白了,统计的是和我们关系好的派别和国家,敌对那边的没算。”


    王琦有些惊讶的插嘴:“你说的鹰酱啊?你两头吃?”


    魏修无奈耸肩:“我也不想两头吃,问题他们摁要啊,你防不胜防。”


    “有一部分机器,是他们拿到的二手机。”


    “无人机这玩意儿在战场上紧俏着呢。”


    “不信你今天在咸鱼上挂一架试试,个把月之后定位就能去中东。”


    陈晨追问道:“另一部分呢?”


    “他们耍心眼儿,用各种中间商来我们这买,根本甄别不了。”


    魏修也很头疼。


    他们花花肠子多得很。


    装成是毫不相干的公司,哭着喊着要买民用无人机。


    订单一交付,他们立马喷上星条旗,送到战场上对付老乡。


    “所以140万,100万卖给了自己人,40万卖给了对面。”


    王琦听着这话直发愣。


    他出走时魏修还是个少年,归来时这货已经成为了黑白通吃的枭雄。


    等于说战场上都是左手打右手,互搏呗?


    就这。


    魏修还说局势动荡,心里难受什么的。


    局势因为什么动荡,你心里没逼数吗?


    张明瑞对于两头赚钱本身没什么意见。


    但站在战略角度上考虑。


    此消彼长,卖给敌人的子弹,有一部分也会打在自己人身上。


    自己人虽然不是亲的,但给打疼了也不好。


    所以他有些担忧:“你这四十万架无人机,不会对局势形成什么影响吧?我们的立场还是要坚持的。”


    魏修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张主任你高看我了,我一盲流子,还能影响局势?”


    “你影响不了,40万台高机动火力能影响。”


    “不存在。那四十万台是正经八百的民用执行标准,严格遵守各种国家公约和法则,设立了禁飞区的。”


    王琦问道:“禁飞区?”


    “嗯啊,民用无人机在东欧、中东这些地区都有保险机制,一旦定位在这些地方,飞机在起飞十分钟后会立刻返航。”


    “那么问题来了,这四十万架飞机输出到哪里了,你知道吗?”张明瑞追问。


    “中东啊。”


    魏修风轻云淡的点头,给其他几位老总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狠害得是你狠。


    赚钱狠,做事也狠。


    张明瑞甚至都能想象得到画面。


    无人机被鹰酱送到中东,分配给各种自己的小弟干儿子。


    小弟拿着无人机挂上弹药,心满意足的遥控器飞,等着给老乡一坨大的。


    然后自动返航启动,无人机带弹返回…


    “你这是真自杀式无人机啊。”


    “我的产品说明说只有两个字——民用。他们非要买回去瞎闹,作死这玩意儿拦不住的。”


    张明瑞只感觉魏修的嘴脸有些熟悉:“你这一套老六说辞算是把小老板偷明白了。”


    陈晨躺着也中枪,但他觉得魏修说的没毛病。


    自己当初看重魏修的,就是他身上赚钱的能力,也不能既要又要。


    事实上。


    要不是去年飞牛大放异彩,晨盾系的资金链有可能都会出问题。


    “算了,鹰酱偷买我们无人机这个事儿,就原谅了,也不找他们麻烦了。”陈晨说完看向这场会议的主角——管钱的王琦。“王总,你那颗瘤子长哪儿了?”


    “咽部啊。”


    “医生是不是下错刀给你把舌头割了,你怎么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