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我有一计

作品:《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崔司令员两顾茅庐,你为什么不答应呢?”


    第次会议结束之后,崔国胜还是希望陈晨能参与陆战无人化项目的探索。


    但陈晨始终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崔国胜:“行或者不行?”


    陈晨:“或者。”


    完全是已读乱回。


    张明瑞倒是有些摩拳擦掌,已经准备像陆上方向进发了。


    因为经过两次会议之后,他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大家踊跃的讨论画出了一张陆战无人化的大饼。


    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无人机,地面上协调统一的无人机、机器狗,再加上全套外骨骼装甲的士兵。


    想想都觉得刺激…


    “老陈,讲道理,如果以后真有那种遍地终结者的时代,要是我们晨风也参与了,死而无憾的。”


    陈晨看着车窗外:“那你现在就可以噶。”


    “你说话有点难听了。”


    “我说真的。”陈晨表情贼庄重。“遍地终结者,说难也不难,硬件上的能力我们基本都有,非要做,稍微集中一下力量就可以做得出来。”


    张明瑞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下,开始认真的思考,随后表情变的像陈晨一样凝重。


    讲真。


    遍地机器狗、机器人和外骨骼感觉很遥远。


    但已经是现实了。


    现在随便住个酒店,客房服务都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虽然品质差一些,但终归都是一个逻辑。


    类似的硬件厂商国内有的是,而且都已经开始内卷了。


    遍地终结者的时代看起来很远,其实大家已经身在此山中了。


    在他思考的同时,陈晨解释道:“单纯的要一只机器狗或者一群机器人,我可以答应,而且很快能做出来,但那没有意义。”


    “那什么有意义?”张明瑞下意识的搭茬。


    “真正困难的事怎么让无人化设备形成一个系统,彻彻底底的无人。”


    张明瑞不仅一阵头皮发麻:“伱再说下去我就要长脑子了。”


    不得不说。


    陈晨这波在大气层。


    他花了好久才能完全理解陈晨的深意。


    无人化的精髓不是由机器代替人类完成动作,而是由机器替人类完成思考。


    陈晨若有所思的道:“无人化的探索,顺风不能不算先驱吧?”


    “确实……”


    “可顺风,包括我们晨盾在内,都没有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


    “三体计划不算吗?”


    “三体计划只是末端中的末端。”陈晨摇头道。“只能算一个浅浅的尝试。”


    “至少这个尝试是成功的。”


    “不算失败只能说。某种意义上,陆战的无人化和顺风的无人化是一样的局面,硬件水平已经够了,但软件,跟准确的算力和大模型还远远不够。”


    听到这话。


    张敏锐在心里一遍遍的捋。


    顺风的愿景,是通过无人化提高送货的效率。


    承担这一任务的终端设备是各类无人载具。


    在A地的用户下单,货物从B地运输,中间还需要C、D甚至更多的环节进行转用协调。


    其中牵扯的载具多达四五种,站点少说也得三五个。


    这只是一个包裹的流程。


    而以顺风的业务量衡量,类似的流程会乘以千万次。


    这样会留下来一张巨大的网络。


    当然。


    双尾蝎的装备会让这个流程简化一些,但杯水车薪。


    因为这个庞大的网络,还是依靠着顺风之前的架构在运行,依靠着人类制定的最优机制。


    类比崔国胜想要的陆战无人化也是一样的。


    部队的装备在提升,但也只是终端的提升。


    再多的机器狗和终结者,终究还需要士兵操作,终究还需要联席参谋部指挥。


    这个量小还行。


    一旦无人设备放到天量,又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无人系统来指挥,弊端立刻显现。


    无人化可能无法提供便利,甚至会提供很多麻烦。


    “我明白了,在系统架构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你不愿意做无用功。”张明瑞开始理解陈晨的立场。


    “嗯。”陈晨话锋一转。“不过终端设备的探索也不能放弃,崔司令员提出的愿景,我们可以交到下面,让他们做探索,如果在全局上我们有突破,终端设备立刻可以投入生产线。”


    “靠谱,那下一步,我们的方向是真·无人化吗?”


    陈晨点头:“我们的方向一直是这个。”


    “软件算法什么的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一点,这玩意可烧钱啊。”


    没见过猪跑,猪肉他总是吃过的。


    市场上商用的大模型,动不动就是几百亿的规模。????这还仅仅是研发阶段。


    后续还要喂数据,做验证,耗时耗力还费钱。


    有些世界前十的公司转向AI大模型,来的时候开的是劳儿,项目做到一半就已经骑自行车了。


    陈晨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做硬件已经很烧钱了,连抱好几根大腿,才能顺利过关。


    软件这玩意儿,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周期长还是吞金巨兽。


    目前陈晨的金主无非就是顺风。


    可张明瑞想来想去,觉得和顺风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不一定有用。


    因为非要开展项目,可能就是破釜沉舟。


    非得是血缘关系,才能让真·无人化的愿景落地。


    于是他举手道:“我有一计,你们领证吧?”


    “????”陈晨脸上写着‘你有病吧’。


    “你听我分析,你俩只要领了证,你就能入住顺风,然后才能调动更大的资源,甚至调动华卫,要动这个项目,我们都得赌上未来。”


    “你赌我不说啥,你凭什么拿人家的未来赌?”


    “呀,你还不愿意了。”张明瑞不屑道。“卫总但凡进相亲市场流通,你都想不到队能排多长。”


    陈晨没有说话,他能想到。


    只是他不愿意想。


    洋娃娃凭什么要进入流通市场?


    不过,和张明瑞的这番交流让陈晨心里有了涟漪。


    真·无人化的事项他一直在考虑,但没有下定过决心。


    直到今天。


    他被动的梳理了目前的资源和所处的大背景,觉得真·无人化似乎得提上台面了。


    资源能不能找到再说。


    但自己的能力先得跟上去。


    于是在回去的飞机上,陈晨眯上了眼睛,假寐开启了系统。


    【战颅】


    看着闪闪发光的蓝字,陈晨心里馋的不行。


    【这是一款基于工程思想研发的智慧系统,融合知识推理、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集成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一系列方法构建智能决策模型,充分利用人人对抗产生的优质数据和机机自打产生的大数据对智能体进行训练,实现了各要素协同密切、信息处理高效、决策精准快速,解决了兵棋推演中的传统任务规划专家经验依赖性强、应对不完整信息的能力弱、动态临机调整困难等难题……】


    按照统子哥的惯例。


    介绍的文字越多,价格越贵,能力也越强。


    一个指挥系统的兑换积分,几乎和一支航母编队的积分等同。


    因此。


    当陈晨看到这个售价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攒钱买它,心水的不行。


    陈晨曾经无数次的研究过这个素材,动不动就闭上眼睛给自己画画饼。


    以至于现在这套系统的介绍已经被他盘的包浆了,几乎可以默写出来。


    顾名思义。


    这套系统的核心功用是智能指挥。


    相比军方目前所使用的千手观音,属于PRO MAX版,超大杯的那种。


    千手观音更多的是信息整合,为决策提供辅助。


    而战颅能在收集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自主的提供决策。


    比如简单的拔点作战。


    战颅首先会通过各类终端收集战场情报,以沙盘形式构建态势图,并且总结出最优方案。


    如果在拥有足够多的权限下,战颅不需要额外操作。


    就能在一秒内对各单位下达指令。


    每一个参战单位因为作战职能的不同,收到的命令也不尽相同。


    火力掩护、战术穿插、后勤保障……


    时间都会精确到秒级,地点都会精确到米级。


    每一条繁杂的命令背后,战术意图却是高度统一的。


    以前执行类似的操作,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有了战颅,只是弹指一挥间。


    之前陈晨没有下手,一来是因为积分不够;二来是因为战颅对于现实条件的依赖太高,信息获取、信息研判、战术操作都需要硬件设备来执行。


    可现在家里的情况日新月异,硬件的难度都在逐一的解决,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做饼的能力。


    至于积分。


    由于晨盾的人才储备提升迅速,能够在技术上提供一定的支持,让陈晨能像貔貅一样只出不进,前几个项目攒下了很多家底。


    想来想去,现在似乎就是最好的时机。


    “买他!”


    【提示:您将使用大额积分,兑换后无法撤销操作,且该素材对现实条件依赖极高,存在较大失败风险,请三思。】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提示:该素材仍然存在民用领域限制,请确认。】


    “知道了,我毕生致力于保障民生。”


    陈晨脑海中想起清脆的提示音,巨量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