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洵眼皮子跳了跳。


    唐时锦这么看着他。


    他觉得他要倒霉是怎么回事?


    “你真的不考虑拜我为师吗?”她很认真的说,“我一定会好好教你的,让你从此告别厄运,人敬你,鬼怕你,没准儿你还能登上仙途!”


    “......”


    萧洵愣住了。


    好一会儿,他才说,“你是在给我画大饼吗?”


    唐时锦淡定,“不全是。”


    顶多画半个饼。


    “我觉得我与仙途无缘,本世子只想做个逍遥快活人。”萧世子哼笑。


    唐时锦叹气,拐徒弟失败。


    “阿锦妹妹要开学堂,怎么不通知我呢?这等好事,怎能少得了我。”


    这时,岑南舟来了。


    唐时锦眸光一亮,“小侯爷,想修道吗?我可以教你,只要你拜我为师!”


    岑南舟微愣。


    萧洵嘴角抽了抽,悄悄对岑南舟摇摇头。


    未来小皇婶现在是执着于收徒弟啊!


    “不瞒阿锦妹妹,国师曾说,我与修道无缘,你瞧我家中那些美人,我若修道,她们何辜呀。”岑南舟笑着说。


    哎,她想收个徒弟,怎么就这么难呢?


    唐时锦不禁怀疑自己。


    难道是她看起来,很不靠谱吗?


    “唐姑娘想收徒,我......我可以吗?”门口传来不确定的声音。


    唐时锦抬眸看去,是谢恒。


    谢恒挠挠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唐时锦看了他一眼,道,“你天分不高,学起来恐怕很难悟道。”


    谢恒反而很坚定,他不想放弃,“我知道我不太聪明,但我会努力学的,唐姑娘,我是真心想拜你为师的!”


    唐时锦歪了歪头,然后她抬起手指,掐指算了算,“我们之间,可以有师徒缘分,你虽天资不好,但你心地纯善,修道最重要的是道心,其他的,以后可以慢慢学。”


    谢恒被她夸得忍不住脸红。


    唐姑娘说他心地纯善。


    他在唐姑娘眼中,优点如此大吗。


    “唐姑娘答应收我为徒了?”他一脸激动。


    唐时锦勾唇,“现在就敬茶,拜师吧,不需那些繁文缛节,简单走个仪式,你就是我金皇观第三代弟子了。”


    “为什么是第三代?”看热闹的萧世子突然插话。


    “因为道观成立总共就收了两个弟子,我师父是第一代,我是第二代,我徒弟自然就是第三代了。”


    听起来,这个道观有点凋零。


    “你们道观收了两个弟子,除了你,还有一个是谁?”岑南舟又跟着问。


    唐时锦凉幽幽的瞥了眼他俩,不拜师哪来这么多问题?


    但,基于要收徒,总得让徒弟了解一下师门的历史。


    虽然这段历史并不长。


    “是我哥哥。”她说,“也是我师兄,萧凛。”


    那不是庆王府的小郡王吗?


    萧洵记得是有这么个人。


    这位小郡王,从小就不在京城,听说被庆王赶去道观,陪唐时锦修道。


    他不禁感叹,庆王夫妇是真疼爱小锦啊,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舍得赶去那深山道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