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颜看向姜宣,“你是怎么照顾我阿姐的,别忘了你答应过我阿姐,要生同穴死同寝的,是不是你家人还在为难我阿姐!”


    姜宣为难。


    拓跋笙见丈夫自责,她为丈夫说话道,“阿颜,你姐夫将我照顾的很好,是我自己身子没养好,你姐夫的家人也是我的长辈,你眼里若还有我这个阿姐,说话客气些可以吗?”


    拓跋颜冷着脸。


    明显不高兴。


    “还有贵客在呢,阿颜,别闹脾气,乖。”拓跋笙耐心哄着。


    拓跋颜没吱声了。


    但气氛有那么一丝尴尬。


    “拓跋笙见过君上,皇后娘娘。”


    姜宣的妻子,竟然是北疆公主?


    眉眼间瞧着,与拓跋颜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拓跋颜更为烈性些。


    拓跋笙瞧着更为温柔些。


    萧宴颔首,“姜夫人乃北疆公主?不必多礼。”


    “谢君上。”拓跋笙笑容带着一丝虚弱,“我与夫君是在关外认识的,后来君上开放两国互通商贸的政策,我们就更熟悉的走到了一起。”


    “君上面前,就不要谈你们的小情小爱了!”这时,沉稳而年迈的声音传来。


    老太太杵着拐杖,满头白发,盘的一丝不苟,在另一个妇人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姜家宗妇柯氏,参拜君上。”


    “姜家主母殷氏,参见君上。”


    很明显,这两位是婆媳关系。


    “母亲,祖母。”姜宣行礼。


    老太太柯氏,是姜宣的祖母。


    殷氏则是姜宣的母亲。


    拓跋笙欲行礼,被老太太拒绝,“不必行礼了,这些虚礼有什么好行的,身子弱就仔细养着。”


    老太太很板正。


    看都没看拓跋笙这个孙媳妇一眼。


    从语气能听出,老太太与殷氏,似乎并不喜欢拓跋笙。


    唐时锦注意到,拓跋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但对上拓跋笙的眼色,她还是忍了下来。


    按理说,娶了北疆公主,应该挺荣光的。


    萧宴并不钻研别人家的后院关系,他只是虚虚抬手,“不必多礼,起身说话。”


    姜老太太对萧宴,态度却是大转弯,发自内心的敬意,“君上莅临我姜家,姜家蓬荜生辉,听闻君上一路自塞北而来,若不嫌弃,就请在姜家歇歇脚吧。”


    萧宴看了眼唐时锦,老实说,姜家这复杂的后宅,他不太想呆。


    唐时锦看出了他不乐意,便说,“老夫人的好意,我与君上心领了,只是我们人多,不便打扰姜家,镇上有驿站吗,我们可以住驿站。”


    明眼人都能看出,姜家的气氛不对劲。


    不等老太太开口,拓跋颜却说,“不住驿站,驿站还不如姜家大,小锦,你和君上一路劳累,就在我姐夫家里解解乏吧。”


    拓跋颜直直的望着她。


    唐时锦从她眼中看出一丝恳求。


    她是想让自己留在姜家?


    老太太虽不高兴拓跋颜抢话,但也没发作,“君上,我姜家也曾是臣子,对君上只有敬畏,理当款待好君上才是。”


    有道是盛情难却。


    唐时锦与萧宴对视一眼,萧宴勉强接受,“那便叨扰姜家了。”


    “来人,带君上和皇后,还有两位贵客去东厢房。”老夫人吩咐。


    便有丫鬟来带路。


    主人家有话要说,客人当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