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计划很好,但是没...

作品:《红楼太妃要躺平

    《红楼太妃要躺平》全本免费阅读


    简王怪不怪罪还不好说,圣上却是个耳目灵通的。这宫里头,只有他不想知道的,没有他不能知道的。甚至这事,连甄贵妃都听说了。


    圣上原本白天挺开心,觉得自己是个好父亲,将谁都考虑到了,结果听说了这事,就觉得自己一番好意喂了狗。


    没错,圣上是打算将原本靖王的遗腹子过继给安王太妃。靖王是圣上曾经的宠妃仪妃所出,仪妃美貌动人,又善解人意,可惜的是天妒红颜,靖王十几岁的时候,仪妃就过世了。圣上将仪妃追封为皇贵妃,特许随葬皇陵,即便后来靖王谋逆,仪妃的棺椁也没有移出来。


    圣上原本对靖王就颇为宠爱,虽说比起义忠亲王差了许多,当初几个儿子赶在一块谋逆那档口,圣上也被气得厉害,除了义忠亲王,恨不得这几个儿子都没出生过。但时过境迁,圣上终究是年纪大了,愈发怀念从前。义忠亲王虽说算得上是“白月光”,可问题是,他气性大,当初一把火将东宫烧成了白地,一个孩子都没留下来,但其他儿子还是有儿女在世的。


    靖王行六,原本子女也不多,嫡长子还夭折了,他谋逆自尽的时候,他的王妃有孕还不满三个月,之后在宗人府大牢里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原靖王妃便一直缠绵病榻,宗人府那边虽然也给延医用药,但也只勉强撑了几年,去年的时候就过世了。圣上那会儿愤怒几个儿子竟敢谋逆,又伤心义忠亲王之死,自然不觉得有多少怜爱之心,但如今想起来,便觉得那个孩子可怜。其他孩子好歹还享受过皇家富贵,那孩子生下来就在狱中,之后也不曾有过半点自由。


    这次想着要叫安王太妃过继一个孩子,圣上就想到了这个孙子。在他看来,安王太妃无子,这个孙子没了母亲,也不曾参与过谋逆之事,正好叫他给安王太妃做个儿子,也算是一种弥补。


    他想得倒是很好,却没想到安王太妃是个不识抬举的,竟然宁可过继父母均在的简王府的侄子,简直是岂有此理!


    做皇帝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什么错误,只会觉得别人不能体察圣意,何况,他还自觉自己是一番好意,这番好意却被人给辜负了!


    当下,他便冷笑道:“既是不满意,那便罢了吧!”


    他一个做皇帝的,想要给心疼的小孙子一个前程,也未必就要过继


    ,哪怕这几年不行,但是多叫人私底下照应一些也没什么问题,等孩子大一些,找个借口恢复宗籍,赐个爵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对于安王太妃多半明知道自己的想法,却竟然异想天开,想要过继简王家的孩子,圣上可就不高兴了。别说什么一言九鼎,实际上,做皇帝的人,翻脸如翻书才是正常操作。他答应让你过继,可没答应让你什么时候过继。宗室里头以前也有过继的先例,那是太


    宗皇帝时期,太


    宗皇帝以自己一个弟弟瑞王无嫡子为由,在瑞王过世之后,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瑞王,继承了瑞王一系的王爵,瑞王庶子倒也没有吃亏,照旧是个镇国将军的爵位。


    所以说,安王太妃的挣扎那就是徒劳,还不如老老实实等着圣上下旨,如今反倒是惹怒了圣上,以皇帝的小心眼,安王太妃日后只怕日子就不好过了!


    万寿节期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异样,简王对于自家儿子能继承一个王府也很心动,因此,简王府和安王府如今走动得竟是密切了许多。安王太妃如今都是跟在简王妃后头,反倒是将素来同进同出的颖王太妃撇开了。


    颖王太妃也不是那等热脸去贴冷屁


    股的人,她也不乐意跟突然记到自己名下的庶子玩什么母慈子孝,大家照旧保持着表面上的礼貌,对于那位嗣颖王究竟孝顺哪个娘,她是不会多管的!横竖少了谁的,也不敢少了她的,她又不是那等缺爱的!


    她原本对顾晓也有些羡慕嫉妒,如今瞧着顾晓简直变成了妯娌里头的大赢家,愈发不愿意与顾晓亲近,至于雍王妃,那就更别提了,人家家庭圆满,儿女双全,只要凑近了,就能对比出自己的不幸来,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颖王太妃如今干脆独来独往起来。


    顾晓也懒得去理会几个不熟悉妯娌的心理健康状况,万寿节前两天,她还觉得有些新奇,等着到了第三天,她就开始身心俱疲了。


    宫里的娱乐活动的确许多,但是当娱乐变成了工作任务,那就没意思了!到了后头几天,顾晓已经懒得到处走动,除非是集体活动,否则的话直接就是找个僻静的地方坐一坐,雍王妃倒是没她那么自在,顾晓没了丈夫,就少了许多顾忌,可以躲清静,雍王妃却不好这样,也只能偶尔抽出点空来,跟顾晓坐一块喝一杯茶,算是喘口气。


    倒是府


    里几个孩子,都玩得挺开心。佳婉和佳姝认识了不少堂姐妹,顾晓也给了她们不少钱,小姐妹们在买卖街上闲逛,可是买了不少好看好玩的东西,每天都是满载而归,只叫周氏她们看得都有些胆战心惊。毕竟,这些东西,那都是钱啊!太妃娘娘一下子给了姐妹俩这么多钱,是不是要从之后的份例里头扣掉?


    顾晓还真没吝啬到这个地步,因着万寿节诸多藩国也要跟着进贡,隆安侯作为鸿胪寺卿,专门接待这些藩国使节,竟是将那些骨瓷,不,应该说是玉瓷给先销出去不少。


    中原的瓷器原本在藩国之中便受人追捧,但是以往那些官窑出来的好东西,哪里轮得到他们,便是民窑里头的精品,他们也是买不到的。至于指望圣上的赏赐,呵呵,那是要上交的,跟他们这些使节有毛关系!何况,圣上回赐给各个藩国的根本不是瓷器,而是各种绸缎最多加点银子。


    隆安侯只不过稍微给他们展示了一下玉瓷,表示这是新找到的一种瓷土配方做成的瓷器,因着不能够保证质量,所以不敢作为官窑进贡,只能用于民窑外销,问他们有没有兴趣。


    他们当然有兴趣啦!这些瓷器轻薄如玉不说,还颇为坚韧,并不像是普通瓷器一样易碎,上面的花样那是要明丽活泼有明丽活泼,要素淡雅致有素淡雅致,要浓艳华贵有浓艳华贵,只将这帮番邦使节看得目瞪口呆,当下直接就将自己夹带的诸多特产给抵了价,兴高采烈地捧着成套的玉瓷回去了。


    这些番邦使节常年往来于两国之间,最知道本国什么特产放在中原能卖的上价格。像是高丽的高丽参、高丽纸,安南的犀角象牙,暹罗的香料翠羽,茜香国的翡翠象牙……每每使团过来,除了固定的贡品之外,其他就是这些使节私下夹带的,横竖他们这一路上的花销都有朝廷报销,所以,便是江南那边有人肯出价,他们也是不肯贱卖的,只有到神京,才能卖出最高的利润来。


    这回发现了硬通货,这些番邦使节直接就私底下跟隆安侯达成了交易,想要常年采购这些玉瓷,隆安侯虽说不是奸商,但是跟着拿捏了一番,最后顺利拿下了一大笔订单,只要他们以后朝贡的时候,带上货物,然后去泉州港那边交易就行,还省了自己运输的功夫。


    自从顾晓流露出了想要移


    民的意思,隆安侯就开始计较起来


    。移往各个朝贡国显然是不方便的,你这么多人跑过去,人家到时候一状告到神京来,你怎么解释?


    所以,隆安侯瞄准的就是南洋那边相对比较偏僻的一些还没有跟中原建立朝贡关系的地方,那些地方连国家都没有,生活的还是一帮子土著。他们移


    民过去,也是为当地带来文明和教化嘛!自认一直是士大夫阶层的隆安侯对此丝毫没有困惑。


    不过,移


    民开发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光是鸡笼岛那边的开发,顾家就已经觉得够呛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明明能够一年三熟,树上还都长着甜蜜的果子,结果土人一个个都懒惰非常,根本不乐意耕种,只是靠天吃饭云云。等到开发鸡笼岛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这个样子!中原当年开发南方,废了多少年,五胡乱华那会儿,衣冠南渡,不知道多少北方世家士族拖家带口而来,还从山里头抓了不少蛮人修建水利,开垦农田,如此花费了几百年,到了唐宋那会儿,岭南依旧是穷山恶水,被人听而生畏。


    热带地区就更坑了,这里季节不分明,你辛辛苦苦开垦出一块地,可能好不容易洒了种子,雨季一下子来了,连绵的大雨直接冲垮了农田,地里的种子直接被泡烂了!最后获得的收获还不如你之前随便撒一把种子下去,若是这样,你干不干?


    也就是如今迁过去的都是刚刚受了灾的流民,这些人对于土地的渴望几近于偏执,为了不再挨饿,他们肯一起花费力气开挖水渠,修建水利,但如今只不过是一隅之地,就已经够费力了,若是地方再大一些,还不定要费多少力气!


    据说,越是往南,气候就越是湿热,而且台风天气还很多,也难怪当地的土著宁可摘树上的果子吃,也不想种地!在缺少人力和技术的情况下,种地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何必浪费力气!


    所以想要开发那里,需要的是大量的移


    民,而大批量移


    民需要的物资和财富,以顾家的实力,可撑不起来!想到自己女儿的理想主义,隆安侯不免有些头大。


    好在这事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一时半会儿顾家还撑得住,要是平王府这外销瓷的生意顺利,应该还能多撑一些年。只是这次顺利,无非倚仗的是今年的天灾,下面官府又报喜不报忧,以至于流民没有别的活路,但总不


    能指望以后年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吧!


    隆安侯哪怕是顾晓的亲爹,也是不好直接跑到平王府跟顾晓说话的,只得写了一封信,又叫自个夫人看望女儿的时候带过去。


    隆安侯夫人过来的时候带了大笔的银钱,又说道:“这都是那些玉瓷换来的,只是还有不少货物得慢慢变卖,要不然的话,也卖不出价钱来,等之后再给你送过来!”


    顾晓说道:“妈,这些你还是原样带回去吧,之前都说了,以后这玉瓷的利润,都用于移


    民!我虽说不知道外头的事情,但是想想也知道,迁移那许多流民,不知道要花销多少,如今我收了这个钱,我都成什么了!”


    隆安侯夫人劝道:“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这一开始也花不了这许多!还有,这里头不还有雍王府的份子嘛,你的可以不要,人家雍王府哪能不要!”


    顾晓想想也是,这才先答应了下来,然后隆安侯夫人便将信拿了出来,顾晓拆开一看,顿时愈发头疼。后世之人多半都是嘴强王者,键政大师,网络上挥斥方遒,但遇到实际问题,多半都要抓瞎。


    顾晓也就是如此,这的确是大航海时代,但问题是,她对于这个时代究竟该如何操作,地方上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那就是两眼一抹黑。这会儿只得叹道:“是我叫爹为难了!”


    隆安侯夫人忙说道:“哪里为难了,其实这两年咱们家也跟着做一些海贸生意,的确获益颇丰!原本族里头还说什么耕读为本,如今说的人也少了!顾家这么大的家族,又不是所有人都有读书的天份!咱们家的爵位再有个三代也就到头了,顾家那边近些年读书种子也不多,与其一门心思放在科举上头,还不如给族人找个别的出路!这移


    民之事,虽说初期困难一些,但等到之后,也就容易多了!”


    顾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