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作品:《八十年代新一辈

    《八十年代新一辈》全本免费阅读


    沙厂长很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话,不知不觉间又摸出一根烟来,满意地点点头,说:“海州厂就需要你这样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小秦,我很看好你,希望你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海州厂争取利益!”


    沙厂长这句话的重心放在最后一句上,秦今朝自然明白沙厂长的意思。


    他笑了下,说:“但凡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


    “好,好!”沙厂长将那根烟又放下,站起来到靠墙的位置拿了暖壶,亲自给秦今朝倒了一杯水。


    秦今朝连忙站起来,双手捧着接过来,而后轻轻呷一口。


    沙厂长好似这会儿才觉出办公室里烟雾弥漫,走去窗户边,将窗子轻轻开了一条缝。


    也就在这个时候,秦今朝双腿微微抬起,往沙厂长办公桌里面看了一眼,果然看见压在一份红头文件下的,正是自己的个人履历表。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


    沙厂长很快走回来,又随意地闲聊几句,便让秦今朝离开,走前叮嘱说:“我也是搞技术出身,这些年一直关注着国内国际大化肥行业,你有什么意见、想法,可以随时来找我。”


    秦今朝自然表示感谢,说着:“您留步”,走出了厂长办公室。


    郭亮听到动静走了出来,“聊完了?”


    秦今朝点点头,笑着说:“我先走了。”


    “我送你”,郭亮说着。


    秦今朝猜测,作为沙厂长的秘书,处于厂长的职位上,有些话不好说,就得郭亮这个秘书替他说。


    两人沉默地走着,秦今朝往楼道的右侧瞄过去。


    虽然楼道很长很长,但依旧能看见书记办公室旁边的秘书室的门跟郭亮的办公室一般,都是大敞着的。


    秦今朝收回视线,两人走下三楼,郭亮便低声说:“你知道沙厂长和梅书记知道有些意见相左吧?”


    秦今朝语气惊讶:“是吗?我倒是未曾听说。”


    郭亮笑了笑,就当他是没听说,有些好哥俩背后说人是非的语气道:“咱们厂长是搞技术出身的干部,梅书记是搞政治出身的,不太懂咱们大化肥行业。同一件事情,内行人和外行人有不同的处理态度,当然,这都是为了工作。”


    秦今朝就认同地点点头,没有插话。


    郭亮:“厂长他一向偏向搞技术的--唉,你也知道,搞技术的人往往性格刚直……大家都是自家人,厂长多次在面前提起过你,非常欣赏你。”


    秦今朝:“谢谢厂长的青睐,我也很感谢厂长对我的照顾。”


    郭亮欣慰地笑了笑,话题到此结束。


    回去的路上,秦今朝想,沙厂长相对来说,确实算是“直”的,不用过多思考,便能明了他今天叫自己来的目的。


    第一,是探问是自己在化工部的关系还在不在。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沙厂长是外地官,对比部里的情况、动向并不能实时掌握,且真到了部里,虽然级别比那些小干部们高了一大截,但人家未必就会买账。


    这一点上,秦今朝没有任何隐瞒,他确实跟部里的同事们一直来往着,且上次去部里,被王建宏司长叫到办公室里,深入地交谈许久。


    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在化工部,他一个小小的工程师比沙厂长这个副厅级还要好办事。


    这是秦今朝的优势,他也想利用这个优势,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才好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沙厂长的目的之二,就是想拉拢自己的同时,给梅书记下蛆。


    根据海州厂这个风气,自己曾经去过梅书记家的事情肯定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自己“外来派”这个标签大概那个时候就已经订好了。


    沙厂长通过郭亮的口告诉自己,梅书记是个油滑的政客,外行指导内行,而沙厂长是正直的,受迫害的。自己是技术出身,应该回归到沙厂长这一阵营中来。


    秦今朝去梅书记家,是因为父亲的一个部下,以前在吉化厂工作过,曾经跟梅书记共事过,听说他要来海州厂,让帮着捎些东西过来。当然,父亲的部下是想帮助他,隐晦地让梅书记关照他。


    没来海州厂之前,秦今朝看了很多厂里的资料,但任何一个资料里都不会告诉他,一个成立才没几年的大厂内部斗争居然如此激烈。


    他对于梅书记的某些做法,并不认同。一个工厂里,生产技术和思想管理同样重要,正是因为梅书记和沙厂长彼此之间争权夺利,才让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般的大厂充满了腐朽气息。


    他并不想被打上某一派的标签,他也不倾向于哪一派,只想着真能干出实事来。但是想要干成事儿,光他一个小小的工程师是干不成的,必须得有领导的支持,所以,还是得靠着沙厂长和梅书记,他两边都不能得罪。


    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很快,梅书记会找他的。


    果然,只隔了一天,秦今朝就被邀请去梅书记家里吃晚饭。


    恰好赶上周末,秦今朝专门搭乘厂里后勤采购车去了趟市里,在百货大楼买了些礼物,这才去了梅书记家。


    梅书记家住在“小洋楼”区域,两层的小楼,有了大概六七十平米的院子。比家属院其他区域的条件好了许多,不光住房面积更大,附近的路面、绿化更好,还有有上下水,集体供暖等。


    家里只有梅书记,夫人还有保姆在。两口子有一儿一女,都还在吉化厂工作,梅书记调来海州厂主持工作之前,就分别成家了,梅书记调到这里来当一把手,没把他们调到身边来。


    梅书记的夫人没有外出工作,是个很慈祥的家庭妇女,长相、说话、处事风格都和梅书记很像,热情地招呼着秦今朝吃饭吃菜。


    梅书记肤色有些黑,瘦高型,谢顶,但从外貌来说,他倒更像是搞技术的,但他不管听谁说话,脸上都是面带笑容的,像个忠厚长者,从不大声训斥别人,但结合他干的那些事儿,便知道这人绝对是个心口不一的。


    “本土派”的同事背后叫他“笑面虎”,倒是蛮贴切的。那天秦今朝所见,沙厂长那慈和带笑的面容,像极了他。


    秦今朝觉得有些好笑,沙厂长这是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所以开始跟对手学习了吗?


    秦今朝陪着梅书记浅酌了一杯,喝的是全兴大曲,川省那边的酒,价位中等,用来招待秦今朝这个小辈儿倒也合适。


    梅书记不是个贪杯的人,秦今朝也不好此道,不过是应个景罢了。


    吃完了饭,梅书记带着秦今朝去了书房,拿了书房桌子上的茶叶罐准备沏茶,秦今朝便接过去,说:“您尝尝我泡茶的手艺。”


    梅书记笑呵呵地由他去弄。


    不一会儿,秦今朝将茶泡好,递到梅书记面前,将杯子把儿转了个方便抓的方向,说:“您尝尝。”


    梅书记惯爱喝绿茶,不过北方地区,更习惯喝茉莉花茶,绿茶不大好买,这些茶叶是上次秦今朝回京,专门跑去国营茶庄买的竹叶青,也是梅书记老家的特产,有股子特殊的香味。


    将自己送的茶叶摆在好取放的位置,说明经常会喝,说明很喜欢他送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