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封赏

作品:《三国:霸业系统

    “目前成都境内,加上城中的降卒,一共有十一万大军,现在可都安稳?”刘珏先是看向了刘伯温。


    “启禀主公,现在不管是军心还是民心,都十分的安定,拿下成都之后,臣已经犒劳过三军了。”刘伯温肃然说道。


    “做的不错!多亏了有你们,孤征讨汉中这段时间,幸好有你们在。”刘珏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臣的分内之事。”刘伯温连忙说道。


    随即,刘珏看向了张松、法正等人,说道:“孤这次顺利入蜀,多亏了二位相助,你们两人当记头功。孝直晋封少将,担任师长,成都的三万降卒,其中两万交给你。”


    法正闻言心中一震,连忙说道:“臣刚入主公麾下,就窃据如此高位,只怕有些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这次若不是你们,孤入蜀的道路,起码要辛苦几倍,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刘珏直截了当地说道。


    “主公有命,臣不敢不从!”


    法正无比的激动,连忙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投靠刘珏,便是不满自己的际遇,如今终于获得高位,让他有种如愿以偿的感觉。


    而且让法正意外的是,刘珏居然让他担任军职,他原本以为,刘珏会让他担任文官呢。


    “这才对嘛!”


    刘珏爽朗地一笑,接着说道:“子乔,孤的楚侯府长史一职,目前还空缺着,我想让子乔来担任。”


    楚侯府长史,那可是刘珏的近臣,最亲近的人,地位也不低,不是谁都能担任的。


    张松也是吃了一惊,连忙拜道:“多谢主公信任。”


    刘珏不禁点头微笑,张松乃是益州派,让他担任自己的长史,也是向益州派示好,而先前提拔法正,也是同样的道理。


    “子乔就拜为大校,担任都尉,统领原先的兵马,和孝直一起拱卫成都。”刘珏又看向了孟达。


    “多谢主公!”孟达连忙拜谢道,他现在统兵一万,这是当初他去镇守德阳,刘璋临时调给他的。


    如今刘珏没有夺他的兵权,还加官进爵了,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一旁的吴懿却无比的惊讶,刘珏也太看重法正了吧,就算他有献城归顺之功,也不足以晋封少将啊。


    而且还和孟达一起,率领三万大军拱卫成都,张松也担任了长史,刘珏对这三个人也太信任了。


    不过俗话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珏真是深谙其中道理。


    就在吴懿暗自心想的时候,刘珏的目光忽然投了过来,让他不由得精神一振。


    “子远,孤封你为大校,担任都尉,剩下的一万降卒,孤就交给你统率,如何?”刘珏微微一笑说道。


    吴懿闻言惊喜万分,没想到张松、法正、孟达吃肉,他居然也有口汤和,而且他和这三人不同。


    可以说刘珏入蜀的过程中,张松三人是出了大力的,又是献上西川图,又是暗中作为内应,得到如此的厚位,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吴懿不过顺势而降,先前在刘璋的手下,也是担任中郎将,谁知道刘珏忽然让他统率一万大军,这个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转念一想,刘巴不也是顺势归顺的,如今已经是益州刺史了。


    “臣必定为主公效死!”吴懿还能够说什么,当即郑重地答应道。


    “很好,你和子敬两人,都受孝直节制,负责成都周边的防务。”刘珏欣慰地说道。


    “喏!”吴懿、孟达齐声应喏,法正更是心中一震,再次感受到了刘珏的重视。


    “对了,益州南部各郡的情况如何了?”刘珏再次看向刘伯温。


    “自从刘璋投降以后,越嶲郡、犍为属国、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全部都是传檄而定,各地的官员,仍然是各司其职。”刘伯温缓缓说道。


    “这些地方离得远,平时也不好掌控,先不要去动他们,接下来就先整治益州北部,各地士族的隐匿的人口,都调查清楚了吗?”刘珏再次问道。


    “都调查清楚了,只等主公发布命令。”刘伯温点头说道。


    “先私下给那些士族通个气,然后孤再正式发布命令,若是有人胆敢不尊,可就别怪孤不客气了。”刘珏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之前温和的样子,判若两人。


    “主公暂时不动益州南部,是怕南部的那些士族,和南蛮联合起来作乱?”房玄龄不由得问道。


    “是啊!益州南部山高皇帝远,刘璋统治的时候,就对他们无可奈何,如今孤也要小心应对。益州的南北两部,孤要分开来处理,这样就算真的乱起来,只有益州南部的话,孤也可以从容应对。”刘珏不禁点头说道。


    益州南部士族稀少,但蛮人却很多,而且这些士族和南蛮,关系大多都很好。


    北部虽然没有蛮人,但士族却多很多,若是刘珏同时对整个益州动手,就怕南北士族联合,伙同南边的蛮子作乱,到时候才是真的麻烦。


    如今益州北部的诸郡,已经在刘珏的掌控中,南部却是名义上的臣服。


    等到处理好了北部,再转过来收拾南部,若是南方士族胆敢举兵作乱,汉中士族就是他们的下场。


    “主公心思缜密,考虑得很周到,在处理北部诸郡的时候,可惜先安抚南方,不至于打草惊蛇。”法正跟着建议道。


    “说得有道理,总之南方先不急,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也要勤练兵马,将来讨伐南中,诸位有的是机会。”刘珏微微一笑道。


    法正、孟达、吴懿,都是露出了微笑,打仗就意味着军功,意味着能向上晋升,他们怎么会拒绝呢。


    “主公放心,成都的这三万降卒,本来就是蜀地精兵,只要经过数月的训练,必定能成为精锐。”法正自信地答道。


    “孝直说的话,孤当然相信,何况还有子敬和子远,孤就更放心了。”


    刘珏笑了一笑,随即问道:“对了,刘璋现在怎么样了?”


    张松此时回答道:“被臣安置在一处大宅中,而且有重兵看守,主公是否要去见他?”


    “当然要去,就现在吧,子乔为孤带路,其他人都去休息吧!”刘珏点了点头,去见一见刘璋,还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如此,请主公跟我来。”张松说着,站了起来。


    随即,众人纷纷向刘珏告辞,然后走出了刺史府。


    大门外,吴懿看着法正,连忙走上前去,叫道:“孝直,先且慢走。”


    法正闻言,回过身来,问道:“子远,有什么事情吗?”


    吴懿看了一眼孟达,又看了看周围,这才低声说道:“方才我听人说,主公在汉中的时候,纳了张鲁的女儿。”


    “是有这么回事。”法正点了点头,随即轻笑说道:“张鲁投降主公以后,担心自己的小命,于是就献出了女儿,以此来讨好主公。”


    “张鲁动作倒是快,居然被他占据了先机!”吴懿闻言,摇头叹气地说道。


    “子远,你这是什么意思?”孟达不由得问道。


    “孝直、子敬,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想请你们参考一下。”吴懿说着,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给了法正、孟达听。


    两人听了吴懿的话,一时间哑口无言,都是露出惊讶之色。


    片刻之后,法正才开口说道:“子远,你还真是敢想啊,不过主公血气方刚,入蜀征讨数个月,身边没有女子服侍,说起来也的确不妥。”


    “主公不是纳了张鲁的女儿吗?”孟达不解地说道。


    “哎,这可不一样啊!此事不仅关系着主公,也关系着我们!若是主公和我妹妹成了好事,那我们东州士这边,才算真正地放下心来。”吴懿一脸凝重地道。


    法正刚想摇头,笑话吴懿几句,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么做的话,的确对东州士有不小的好处。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们多找几个人商量,稍后我去找李严、费观他们,看一看他们的意见。”法正立即改口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可得尽快啊,可别让益州派赶在了前边。”吴懿很是急切地道。


    “那好,我们尽快行动吧!”法正摇头一笑,随即向吴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