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作品:《三国:霸业系统》 襄阳。
刘珏入蜀的这几个月里,以诸葛亮为首的荆楚群臣,将荆州治理地有条有理,除了要时刻警惕曹操和孙权,再也没有别的需要担心了。
尤其是刘珏取得益州的消息传来,更是令荆楚上下欢欣鼓舞,本以为这次伐蜀,需要一两年时间,谁知道如此之快,。
因为益州的取得,对荆楚集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在这令人振奋的气氛中,众人也没得意忘形,而是继续各司其职,维持着荆州的稳定局面。
此时正值开春,刚刚上任的农部尚书伏完,此时也是十分的忙碌,因为荆州各地都开始春耕,他这个农部尚书自然不能闲着。
如今蔡氏、蒯氏等荆襄大族,都被曹操带到了北方,这些大族留下来的土地,自然就落到了刘珏手上。
刘珏随即将这些土地,分发给少地无地的农民,使得很多百姓有地可种。
除此之外,刘珏还定下了一系列法律,来避免强买强卖这种现象,土地名义上是属于朝廷的,百姓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粮食,就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兼并,不过要彻底的避免,刘珏也知道十分困难,除非人没有了贪欲。
不过就目前的荆州,土地兼并几乎没有,毕竟在刘珏的铁腕治理下,那些小士族都很老实,没人敢去触刘珏的霉头。
如今荆州各地的春耕开始,伏完这个农部尚书,被闲置了许多年的他,终于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昨天伏完刚到襄阳城郊去巡视,同时也亲自拉了一批锄头、铁犁,去分发给城郊的那些农民。
当然这不是免费的,毕竟古代的铁是战略物资,何况现在是诸侯纷争,铁会优先用到军事上,用来铸造刀剑、箭矢、铁甲等。
不过自从开发五溪以后,加上荆州本身拥有的铁矿,目前钢铁也不算稀缺,加上刘珏在蜀地势如破竹,考虑到蜀地有大型铁矿,他就让诸葛亮铸造一批农具,然后以低价卖给那些农民。
荆州的百姓只需交一笔小钱,就能获得一把锄头或者铁犁,之后的数年之中,上缴的粮食则要多半成或一成,用来偿还购买农具的钱。
开始百姓买得很少,主要是那些士族买得多,不过刘珏也考虑到了,于是交给诸葛亮限购的办法。
由于刘珏在荆州的威信,购买农具的百姓渐渐多了,毕竟铁的要比木头好用,就算家里没这么多钱,几家人凑在一起,差不多也能买上一副。
此时,伏完已经整理好各个郡县报上来的情况,当即忍不住伸了个懒腰,许多年没这么忙碌了,他这把老骨头真有点不习惯。
此时伏完也有点感慨,本以为被刘珏掳掠来,就算能够保住性命,余生也是阶下之囚,谁知道刘珏会委以重任,让自己担任农部尚书。
和吏部、户部、兵部这些部门相比,农部尚书的确稍有不如,但这却是荆楚八大尚书之一,而且还能如中书省参事。
这在伏完看来实在难以想象,毕竟他还有一层身份,那就是皇后伏寿的父亲,当今天子的老丈人。
当然,这个天子如同摆设,但也没有人敢忽视,于是伏完的身份就有些敏感,谁知道伏完却能担任尚书。
见刘珏如此的信任自己,伏完自然也投桃报李,上任之后便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伏完看了一下天色,打算休息一会儿后,就将整理出来的情报送到中书省。
谁知道这个时候,伏完的主簿走了进来说道:“尚书大人,中书令派人送来消息,请您去中书省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知道了!”伏完点了点头,当即换上了朝服,拿着文件前往中书省衙门。
来到中书省衙门后,伏完恰好见到户部尚书蒋琬、刑部尚书张居正,当即上前打了声招呼,说道:“原来二位尚书也到了,不知中书令叫我等来,有什么重要的事。”
“必定是主公在蜀地有好消息了。”蒋琬微微一笑道。
“今日我在城中,见到冯习将军率军归来,似乎还押送着什么人,只怕是蜀地的重要人物!”张居正意味深长地一笑。
“是吗?”伏完不禁心中一动,说道:“我今日处理公务,倒是不知道这个。”
三人心里都了数,就见蒋琬说道:“咱们还是先进去吧,想起其他大人也到了。”
“说的也是!”
随即,三人一起走进中书省府衙,来到了大厅之中,就见伊籍、包拯、李珪都已到了,内务总管步渊、御史令向朗也都在场。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之后,随即各自坐了下来,等待着诸葛亮的到来。
没过多久,诸葛亮从大门走了进来,身旁还跟着一位武将,正是随刘珏大军入蜀,今日又率军归来的冯习。
“诸位大人,让你们久等了!”诸葛亮向众人一一拱手,随即安排冯习坐下,自己坐在了上首位。
虽然是上首位置,却没有像刘珏那般,将自己置于高台上,仍是和众人平起平坐,这也是诸葛亮谨慎的一面。
“献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冯习将军,先前随主公入蜀,今日先一步归来了,同时也带来了好消息。”诸葛亮笑呵呵地道。
冯习站起身来,向众人一一抱拳,在座的都是荆楚高层,这让他有些紧张。
“孔明,如今益州已经拿下,不知道还有什么好消息,说出来让我们听听。”蒋琬率先开口说道。
诸葛亮示意冯习坐下,随即拿出一本折子,说道:“主公整理蜀地的黑户、土地,如今也是进展顺利,那些士族都很识趣,大部分都乖乖地上交了,少部分冥顽不灵的,下场也都是不怎么好。”
“如今益州新得,应当铲除顽疾,大乱之后大治,如此益州才能作为荆州的后方。”蒋琬不由得点头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刘璋、张鲁投降,冯习将军这次回来,便是负责押送他们,主公已经吩咐了,将这两人安置在江夏,另外派人严加看管。”
“主公既然已经有了决断,我们只需照做就行了。”蒋琬点头微笑道。
众人心里都不免有些自豪,这种擒住一方诸侯,然后将其囚禁起来,当真让人十分的痛快。
“如今益州已经平定,却不知道主公何时归来?”张居正不由得问道。
“如今益州刚刚平定,主公肯定要花时间稳定,笼络各方的人心,估计还要几个月吧。”诸葛亮不确定地说道。
这次刘珏大军伐蜀,蜀地投降的人多不胜数,可见伐蜀乃民心所向,不过益州毕竟这么大个摊子,也要花点时间去稳定才行。
“既然如此,我们只需治理好荆州,等待主公凯旋归来!”蒋琬点头说道。
“话虽如此,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诸葛亮神色忽然凝重了起来。
“孔明,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蒋琬不由得问道。
“刚刚收到宛城方面的消息,有兵马押送粮草进入许昌,而且数目非常之大,恐怕曹操知晓了主公取得益州的消息。”诸葛亮缓缓说道。
伊籍不由得说道:“汉中和关中接壤,只怕是马腾察觉到了,然后告诉了曹操,让曹操坐不住了。”
“如此看来,曹操大规模调动粮草,接下来就应该出兵了,我们应当小心防备才是!”张居正严肃地说道。
“说的不错!”诸葛亮点了点头,随即皱眉说道:“现在我担心的不止曹操,就怕他联合江东孙权,一起向我们发难啊!”
“如此一来,江东防线必然有动静,估计庞统将军很快会传来消息的!”张居正沉吟着说道。
这个时候,一名小吏匆匆走了进来,大声叫道:“中书令大人,庞统将军从柴桑传来紧急军报。”
众人都是浑身一震,心想说来就来了,只怕大战将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