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伏完的抉择
作品:《三国:霸业系统》 却说刘协带着穆顺等人,快速来到了伏皇后寝宫。
此时寝宫之中,伏皇后正在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见到刘协忽然到来,不由得连忙拜道:“臣妾见过陛下。”
“拜见父皇。”两个皇子也是连忙起身拜道。
刘协扫了一眼两个皇子,随即挥手说道:“你们先下去,我和你们母后有事商量。”
“喏!”两个皇子性格软弱,不敢违逆,立即都出去了。
刘协让人关上大门,只剩他和伏皇后,这才坐了下来说道:“皇后,朕忽然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找你商量的。”
伏皇后也坐了下来,顿时闻到一股酒气,不由得心里一叹,闻到:“不知道陛下有什么要紧事?”
刘协看着伏皇后,缓缓说道:“朕自从登基以来,就是他人手中的傀儡,如今刘珏晋封楚公,朕担心他不久之后,会杀了朕篡夺皇位,因此想先一步动手。”
伏皇后顿时满脸骇然,吓得花容失色,下意识看了一下大门,这才颤声地说道:“陛……陛下,为何又生出这种想法?”
刘协微微不快地道:“如今是大汉的天下,真身为大汉天子,执掌天下的大权,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伏皇后一时语噎,好一会儿才说道:“陛下怕是喝醉了,臣妾让人煮点醒酒汤,为陛下醒一醒酒吧。”
刘协本来有几分醉意,此时听到伏皇后的话,不由得勃然大怒道:“皇后,你莫非是在讽刺朕吗?”
伏皇后连忙说道:“臣妾不敢,只是……只是密谋之事,实在太过凶险,难道陛下忘了当年的衣带诏吗?”
刘协冷哼了一声,说道:“就是因为朕不敢忘了衣带诏,所以才不得不动手了!这次刘珏封了楚公,下次就要封楚王,再下次就要当皇帝了!趁着如今曹操、孙权进攻荆州,正是朕动手的好时机。如今国丈担任农部尚书,只需皇后修书一封,让国丈在暗中图谋,如此内外夹攻,自然大事可成矣!”
伏皇后张了张嘴,只觉得刘协想得太简单了,刘珏让自己的父亲担任农部尚书,难道就不会想到这一点?
很显然,刘珏不怕伏完耍什么花样,农部尚书只掌管农业,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陛下,我父亲他只掌管农业,手上并没有兵权,让他如何谋划啊?”伏皇后委婉地劝说道。
她实在不想父亲蹚这趟浑水,如今父亲担任农部尚书,伏氏一族也过得很不错,若是她让父亲密谋大事的话。
想到当年的衣带诏,伏皇后就不寒而栗,董贵人可是怀着孕,被曹操叫人绞死的。
若是这次密谋泄露了,对伏氏固然是毁灭性的打击,就连伏寿自己也有性命危险,甚至于两个皇子也逃不掉。
伏寿现在已经看清了,刘协是执掌不了大权的,但有天子这个身份,刘珏也不会对他怎么样,最后大不了让出皇位。
与其当个傀儡天子,每天担惊受怕的,倒不如当个闲散王侯,那样反倒还自在些。
“荆州之大,虽然大多是刘珏的人,但总有一两个人,还是忠心于朕的。”
刘协绞尽脑汁想了想,随即一拍巴掌说道:“比如刘皇叔那几名部将,如今也是手握重兵,难道不能引以为援助?”
“陛下说的是关羽、张飞、赵云他们吧,刘皇叔死了之后,他们归顺于刘珏,如今受到了重用,只怕不会反叛的。”伏皇后勉强笑道。
刘协冷冷地说道:“你又怎么会知道?当年衣带诏的事情,国丈也是有参与的,只是曹操没发现罢了,相信国丈还是忠于朕的。皇后只需修书一封,朕自会派人送过去,其他的事朕心里有计较。”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妾只好从命了。”伏皇后苦笑了一声,见拗不过刘协,当即拿来笔墨,写好了一封书信,然后交给了刘协。
刘协拿着书信,仿佛拿着至宝,两眼都在放光,当即欣喜地道:“今日有皇后相助,他日朕执掌大权,定与皇后共享尊荣。”
“臣妾多谢陛下!”伏皇后拜了一拜,挤出一丝笑容,一颗心却沉到谷底,寻思自己只怕命不久矣。
自己死了倒也罢了,倒是自己两个孩子,大的不过才十岁,若是东窗事发了,只怕刘珏也不会饶了他们。
伏皇后想到此处,忍不住心中大悲,对于丈夫刘协,也多出了几分埋怨。
刘协却不管这么多,等到墨迹干了,便将书信藏好,随即离开了这里,满心欢喜地返回自己寝宫。
刘协回到寝宫之后,将书信给华妃看了,就听华妃说道:“有了皇后这封书信,伏大人焉能不助陛下?陛下执掌大权,指日可待了!”
“多亏爱妃出谋划策,他日朕君临天下,必定封你为贵妃。”刘协哈哈大笑,想起刚才伏皇后的表情,他心里一阵不喜。
刘协寻思,等到朕掌握朝政,定要废了伏氏,立华妃为皇后才是。
随即,刘协吩咐穆顺,说道:“刘珏早晚必行篡夺之事,朕将书信交付与你,你尽快送到国丈那里,不要辜负朕的嘱托。”
“臣感激陛下大恩,必定以死相报!”穆顺朝
着刘协一拜,随即将书信藏在头发里,悄悄地出了行宫,径直来到伏完的府邸。
伏完此时恰巧在府邸,听到下人来报,说穆顺在外求见,心里不由得一惊,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将穆顺请了进来。
书房之中,穆顺见到了伏完,见左右没有人,当即呈上书信,说到:“伏大人,这是皇后的亲笔信,陛下派我送过来,还请大人过目。”
伏完眼皮一跳,心里越加不安,当即接过了书信,打开阅读了起来,字迹的确是伏皇后的,但是这信的内容,却让他胆战心惊。
要自己趁曹操、孙权来攻,联络朝中的武将,密谋起兵举大事,这刘协是不是疯了?
伏完见字迹飘忽,有些地方还有些扭曲,显然伏皇后写信之时,心里也是担惊受怕。
伏完很快看完了书信,但却是面不改色地道:“刘珏的心腹众多,如今曹操、孙权联合进攻,的确是个好机会。我身为汉朝的大臣,又是陛下的国丈,自当为陛下图谋,在荆州联络忠心之士,为陛下扫清叛臣。”
穆顺当即拜道:“伏大人的忠心可昭日月,请大人修书一封,小人好去回复陛下。”
“请稍等!”伏完点了点头,立即修书一封,交到穆顺手中。
穆顺一如之前那样,将书信藏于头发中,然后拜别了伏完,径直返回了行宫。
但是穆顺离开之后,伏完却像泄了气一样,额头上满是冷汗,脸色也有些苍白。
伏完歇了好一会儿,等到心情平静下来,才对下人吩咐道:“立即准备马车,我要去见中书令。”
“喏!”下人应喏一声,立即出去了。
“刘协啊刘协!真是差点被你害死了,如今的形势,难道你还看不清楚吗?这一次我可不能帮你了。”伏完哀叹了一声。
伏完的确是忠心汉室,但刘珏和曹操不同,刘珏可是汉室宗亲,就算他真的篡夺皇位,伏完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如今荆楚鼎盛,刘珏刚刚平定了益州,如今江东也要快了,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刘珏必定能克定祸乱,平定天下。
伏完再如何的糊涂,也不会这个时候背叛刘珏,那样只会让战乱继续下去,遭殃的只能是百姓。
先不说密谋能不能成功,让刘协坐在这个位置上,他能有刘珏这么出色?
何况荆州是刘珏的根基,被他经营得如同铁桶,想在这里密谋举大事,怕不是在白日做梦吧。
现在伏完受刘珏重用,自然是投桃报李,更加不会背叛了,因此读完书信的一刻,他就决定禀报给诸葛亮。
这样不仅能保住自己,保住宗族,更加能保住伏寿。
不一会儿,伏完就坐上了马车,朝着中书省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