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瓮中之鳖

作品:《三国:霸业系统

    孙权身旁的三人中,张昭对军事一知半解,孙韶又太过年轻,目前虽然统帅兵马,但作战经验还很欠缺。


    唯有贺齐多次征讨山越,作战经验丰富。


    贺齐当即说道:“如今城中有一万七千守军,其中一万是新兵,虽然训练了一段时间,但却是不堪大用,主公不如撤下全部新兵,交给末将继续训练,能训练多久就训练多久,总比开战时崩溃要好。”


    贺齐虽然刚到不久,但也知道这一万新军,若是直接放去守城,只怕会让秣陵的守军加速崩溃。


    荆州大军虽然势众,但有七千精兵守着,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在这段时间之中,贺齐有信心将这些新兵训练好。


    先前孙静训练一段时间,算是很不错的战力了,但要是就此上去守城,只怕比普通百姓好不了多少。


    还不如让他再训练一段时间,这样才可堪一战。


    “只留下七千人守城,是不是太少了些?”张昭忍不住说道,敌军可是有数万啊。


    “七千精兵确实不够,所以还请主公下令,让城中百姓帮助镇守。”贺齐接着提议道。


    让百姓帮助守城,是很常见的办法,七千精兵配上城中的壮丁,足够守上一段时间了。


    “此言大善!”


    张昭也忍不住点头,果然这个时候,要有大将坐镇才行,否则光靠他和孙权,此刻怕是两眼抓瞎。


    孙权这时早就没了主意,见到张昭赞同了,当即也连忙点头。


    “除此之外,主公当在城头督阵,敌军从哪里进攻,主公就站在哪里。如今危急存亡的关头,主公更当身先士卒,以此振奋全军士气。”贺齐又对着孙权道。


    “孤明白了。”


    孙权点了点头,看着江上的敌军,他当即又问道:“如今刘珏数万大军杀到,可见程普他们已败,长江的封锁也破了,刘珏手下的大军,就能源源不断地攻来,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张昭叹了口气,说道:“何止是荆州方向的大军,如今薛礼、陆逊杀到,就怕在不久之后,甘宁、太史慈收到消息,也会乘势进攻秣陵,如今只能看天意了。”


    张昭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只能困守秣陵,守得住一天是一天,至于能不能反败为胜,就看老天爷的心情了。


    贺齐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主公,臣倒是有一计下策。”


    孙权如闻天籁,尽管是下策,他还是连忙说道:“公苗请说!”


    “目前来说,只有请山越出山了。”贺齐凝重地说道,他征讨山越多年,对山越并无好感,如今局势糜烂,却翻过要求救于山越,实在是有些讽刺。


    但正因为常年和山越作战,面对艰难的局势,贺齐也只能想到山越人了。


    “山越人!”孙权的表情一下子就凝固了,这确实是下策了。


    山越人很桀骜不驯,孙氏割据江东十几年,他们就闹了十几年。


    江东内部不稳定,除了士族之外,山越就是最大的隐患。


    之前为了补充兵力,孙权大肆征讨山越,将山越人给打怕了,躲进了江东的山里。


    由于山中消息蔽塞,只怕现在山越人还不知道江东的情况,否则这个大好机会,他们必定出来为祸。


    可以说,请山越人帮忙作战,实在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伤人又伤己。


    只是现在敌军兵临城下,孙权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即咬牙说道:“好!就请山越人出战!但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请动他们?”


    江东与山越人连年交战,双方之间势成水火,江东人恨山越人,山越人也恨江东人。


    张昭却是有了主意,说道:“主公可以许以高官厚禄,同时派遣使者,带着金银财宝,前去说动那些山越人,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贺齐紧跟着道:“末将手下的几名副将,常年和山越打交道,主公可以派他们前去,说动丹阳的费栈,同时会稽的潘临,钱塘的彭式,也都可以拉拢一下,让他们牵制甘宁、太史慈。”


    “孤明白了!”


    孙权顿时眼睛一亮,点头说道:“孤这就准备好文书、印信,公苗你立即派人去联络山越。”


    “交给末将吧。”贺齐点头说道。


    孙权、贺齐却不知道,他们却是和全琮、张辽等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有了贺齐出谋划策,帮忙布置城防,孙权也安心了许多,信心也多了几分。


    他一面让张昭征召壮丁,发动百姓守城,一面将一万新军,尽数交给了贺齐训练。


    除此之外,孙权还派了一些军官,到城外去征召兵马。


    秣陵位于丹阳郡,甘宁、太史慈虽然攻占了吴郡、会稽,但势力还未进入丹阳,趁着他们还没杀到丹阳,孙权打算多募集一些士卒。


    至于穷兵黩武什么的,孙权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如今前方程普他们战败,东至水寨也被攻破,长江封锁线也被瓦解,现在孙权手里的地盘,就只剩下丹阳一郡了。


    现在孙权的期望是,拼命守住秣陵,打一场持久战,撑到局势出现转机。


    就在孙权布置着一切,做着最后的挣扎之时。


    薛仁贵、陆逊、狄青的大军,已经陆陆续续地登陆了。


    一般情况下,孙权应该趁这个时候,派一支精兵前去阻击,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可惜孙权现在兵少将寡,加上心中的惊惧,如何敢出城阻击?


    大军全部登陆之后,当即在城西十里处,扎下了大营。


    虽然他们手握五万多大军,可以说胜券在握,却没有丧失理智,仍旧老老实实,开始建立一座坚固大营。


    自信满满是好事,但狂妄却不行了,须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


    等到日落西山之时,大营总算有了雏形。


    中军大帐之中,薛仁贵、陆逊、狄青、丁奉等人,正聚在一起商议。


    “按照先前的情报,秣陵城的兵马不过两万,虽然我们兵力占优,但是我们舟车劳顿,还是等大营建造好,在攻打秣陵也不迟!”薛仁贵坐在主位上,说道。


    “将军说的有理,孙权已是瓮中之鳖,咱们想怎么捉,就怎么捉,不必急于这一时。”陆逊当即点头道。


    “等到大营建好,再休息一日,再去试探虚实。”狄青简单明了地道。


    三人的意见一致,都是休息充分,准备妥当之后,再攻打秣陵城,不然立刻就攻城,虽然可能获胜,但己方也会损失惨重。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汉臣安排防务。”薛仁贵朝着狄青说道。


    “遵命!”狄青点了点头,没有废话,起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