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捐款龙虎榜

作品:《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

    有了陛下的墨宝,以及名垂青史的忠义牌坊在前面吊着,一群有钱的驴……啊,不,是富户,开始回去扒拉钱了。


    对于很多商贾来说,他们不缺钱,几千上万两很轻松就能拿得出来,但陛下的亲笔墨宝,那是花十几万两都买不到的。


    只要有了陛下的墨宝,不但有面子,不但能传家,还能一下在同行里面脱颖而出,倍有面子。


    这件事对商贾来讲,不管怎么说都是不亏的。


    只是这敬王也没说捐多少钱才能得到陛下的墨宝,这让他们心里有点没底。


    万一捐了上万两都没得到墨宝,那可就划不来了。


    比起刻在忠义牌坊上的名字,他们更想要墨宝。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捐多少呢?


    这可把这些地主老财们给难为坏了。


    捐多了心疼,捐少了又怕被死对家给截胡了。


    一想到死对家拿着陛下的墨宝来跟自己炫耀嘚瑟的样子,那气现在就存脚板心往头顶窜了。


    不行,这种情况坚决不允许出现。


    于是一番权衡后,不少人都多带了一部分。


    先看看别人捐多少,要是死对头比自己多,那必然是要往上加码的。


    就这么的,午时过半,本来已经散的差不多的东市戏台子顿时又涌现了不少人。


    跟上午那些老百姓不同,这会儿有坐轿子来的,有坐马车来的,一个个满面红光衣着豪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看到这些人出现,敬王悬了一上午的心可算是下来了许多。


    敬王坐的位置的身后,多了一面墙,墙高一丈,上面已经糊了白纸,白纸的最上方写了三个字:龙虎榜。


    旁边还有一个梯子,看样子是为了登高书写做准备的。


    上面只有一行字,敬王捐款一万两。


    难道这期间没人捐?


    不是,是捐的太少的没资格上龙虎榜,只能上旁边的本子。


    这会儿来了不少人,大家都不想做第一个,既怕给太多亏,又怕给太少被人嘲笑。


    这可难为死人了。


    敬王摆着王爷的架子,目光扫射众人。


    但凡跟敬王目光对上的,立刻避开。


    终于,有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上前:“王爷……”


    后面的话还没说呢,敬王冷冰冰丢出一句话:“打算捐多少?”


    那人刚说了个三,后面的单位还没说呢就听敬王问:“三百两?”


    “不不不,是三……”


    这人的话再次被敬王给打断。


    就听敬王道:“本王刚才决定,谁第一个捐,并且捐的我满意的,本王不但要为他讨要陛下的墨宝,本王还附赠一幅本王的亲笔墨宝。”


    “你是做生意的吗?回头本王就给你提个‘日进斗金’。”


    听到敬王这么说,老头心中大喜,把千字吞了下去,“万,小老儿捐款三万,只希望城南百姓能早日脱离苦海,重建家园。”


    敬王猛的站起身,一拍桌子:“来人……”


    这一下给小老头吓一跳,第一反应就是敬王嫌自己捐少了。


    其他人一看敬王者态度,吓得都后退了好几步,小老头的对家则心中暗喜,看来死对头这次真要死了。


    小老头也吓得不轻,两股颤颤,可怜巴巴地道:“我,我,草民再、再拿一万……”


    四万真的是他能拿出的最多的了,还要的话就要卖宅子跟铺子了。


    小老头后悔做了这个出头鸟,果然,当官的就没好人。


    呜呜,这下要害死全家了。


    小老儿眼泪都下来了。


    结果就听敬王喊了一声好。


    敬王一个好字说出口,小老头瞬间就感觉自己花四万买了自己一条命,还有全家的。


    顿时也不心疼那四万两了。


    敬王亲自扶着小老头坐到旁边,轻声细语询问:“您老贵姓啊?”


    “小老儿姓汪,叫春山,做的是干货生意。”


    “老家哪里?”敬王问。


    “老家舒州的。”小老头有问必答。


    “好,来人,在龙虎榜上写上舒州汪春山,捐款四万两。”


    “是。”立刻有人拿着笔蘸了墨后爬上梯子,在敬王名字


    敬王拍了拍小老头的肩膀:“这位汪公,大义啊,一下子为城南穷苦百姓捐款四万两,我代表朝廷,感谢汪公。本王必定会为您求一幅陛下的墨宝,还有本王的。”


    看到这一幕,又听敬王这么说,刚才还暗自窃喜的人又开始懊悔起来,早知道他们就第一个上去了。


    汪春山的死对头更是气得不行,嫉妒的脸都要变形了。


    “多谢,多谢王爷。”汪春山也高兴坏了,刚才差点就觉得小命今日要交代在这里了。


    没想到一眨眼,小命不但保住了,还能同时获得陛下跟王爷的墨宝。


    这四万块花的值,值啊。


    “王爷,我,我,我要捐款五万两。”汪春山的死对头立刻掏出一沓银票,捏在手里挥舞着。


    “好好好,请这位义士上前来。”敬王立刻喊。


    这位义士被请到了敬王跟前。


    “王爷,我捐五万两,我能不能也要一份陛下跟您的墨宝?”


    敬王皱眉沉思,“刚才这位汪公是第一个上来捐款的,这是对第一个的奖励,至于后面的,本王不敢做保,这事得陛下来定夺。”


    “不过你们放心,陛下宅心仁厚,诸位对城南百姓的慷慨解囊陛下都知道,肯定不会亏待诸位的。”


    “之前陛下还说了,捐的最多的,还要封几个县候。”


    县侯,爵位的一种。


    听到敬王这么一说,众人更加心动了。


    要是能获得一个县侯的位置,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个爵位肯定就只有那么一两个,更知道是价高者得。


    众人顿时就不羡慕那位汪春山了。


    纷纷掉头回去拿钱。


    这可是合法买官,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有了这个爵位,还怕以后挣不到钱吗?


    这只是一种筹钱的手段,敬王可不想有人为此倾家荡产。


    所以他喊道:“诸位,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啊……”


    但没人听。


    这可是几辈子都遇不到的事!


    如果就这么错过改换门庭的机会,祖宗知道了都要爬起来给他们打一顿,还要骂他们不孝。


    尽力而为,得尽,不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