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朝(1)

作品:《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处在最高权力上的人,别管是谁,都必须要做到一件事,不管发生什么,面对什么,那都不能轻易下场。


    别管好的,坏的。


    亲自下场了,就代表与手下的人,那层若隐若现的神秘感被刺破,一旦有这种情况,有些东西就变了。


    赢了,你该赢。


    输了,你不行。


    作为上位者,在任何时期都要有物色的人选,来通过这些人去表明意志,这可以是嫡系,也可以是旁系,更可以是敌对,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意思要表达,事情要去做,但发起号角的不能是自己。


    不然就没有了缓冲余地,这样发生不可控之事时,就丧失了超然的地位,从而被人算计与掣肘。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叫所有人都猜不透你的真实想法。


    孙黎她们叫楚凌讲话,目的就在于此。


    而楚凌选择韩青,同样也是一样。


    诸王之乱这事太大了,特别是发起者,参与者,是太祖的两位嫡子,这是亲儿子砸亲爹创的基业,不论成败,伤害的都是大虞根基!


    “……”


    随着韩青将知道的,讲给殿内诸臣,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不少人的脸上露出震惊,难以置信的神情。


    “居~”


    而在这等境遇下,昌黎瞪大双眼,压着心头惊怒,就要从朝班中走出,但却被宗川一把拉住。


    嗯?!


    昌黎愤怒回首,但当看到是宗川时,昌黎皱起眉头,宗川微微摇头示意,可昌黎还想说些什么,但却被宗川瞪眼怒视。


    昌黎垂着的手紧攥。


    手背更是青筋暴起。


    但他明白宗川何意。


    反观宗川,此刻却皱眉看向御前,目光落在孙黎处,一切都解释通了,可宗川的目光此刻却无比复杂。


    主母,您可一定要挺住啊!


    主母,您可一定不要糊涂!


    宗川的手攥的更紧,发生这么大的事,如果天下皆知的话,那不知有多少人,在明里暗里盯着!!


    太祖的嫡子,太宗的亲兄弟,海王雄,靖王风,不好好做大虞宗藩,为大虞社稷分忧,相反却因为太祖之孙,太宗之子,宣宗之弟继位,选择以下犯上,造楚氏基业的反,这震动如何会不大。


    “这不可能吧!”


    沉寂许久的大殿内,突然响起一道声音,打破了此间平静,无数道目光齐刷刷汇聚过去。


    时任国子监祭酒的范辉,颤巍巍的从朝班中走出,八旬高龄的他,无法相信韩青讲的话是真。


    “范老卿家觉得这是假的?”


    一直在观察的楚凌,看着走出的范辉,语气平静道。


    “禀陛下,禀三后。”


    范辉的手颤抖抬起,朝御前作揖道:“臣不相信这是真的,臣早年为太祖诸子启蒙,第一课讲的就是宗法礼制,海、靖两王怎会做这等糊涂事啊!!”


    对这位老臣而言,他万不敢相信,他曾经启蒙授业的两位王爷,特别是在太宗身边,这二位是恪守礼制的,怎么现在……


    孙黎在听到这里时,被袖袍遮挡的手微颤。


    她又何尝不愿相信这是假的啊!!


    这世上,最不愿相信海、靖二王会反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这位亲娘啊!!


    可安东道刺史史钰,是她嫡长子生前最信赖的肱股重臣,此人又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这等栽赃陷害之事,别人或许会做,但叫史钰去做,这断无可能的。


    何况安东道的八百里加急,所呈内容是查明很多证据的,关键是这封急递奏疏,是血书!!!


    这叫孙黎怎样想?


    “这可不一定。”


    一人从朝班中走出,讲的话,让不少人看去,现任兵部尚书的武骏,脸色凝重道:“早在太宗朝时,二王就私下增扩护军!”


    “按虞制,就藩宗王的护军,是有明确建制的,亲王五千,郡王三千,可事后据朝廷所查,海、靖二王竟私下增扩护军达近万!!”


    还有这等事?


    楚凌眉头微挑,但看殿内诸臣表情不一,他就知此事不简单。


    “武大人,此事不能这样论。”


    武骏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了,“此事虽说海、靖二王僭越虞制,但也事出有因,那时北虏慕容……”


    “不管是否事出有因,但大虞宗法礼制,二王僭越是事实!!”


    武骏皱眉打断:“纵使北虏慕容野心勃勃,想对我朝边陲有犯,但中枢豢养的戍边军,也不是吃素的!!”


    作为大虞的兵部尚书,发生这等事,不管大都督府、勋院这边是何态度,兵部必须要有态度。


    如果此事是真,那真是开了很恶劣的先河!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倘若中枢在此事上,表现得犹豫不决,如果海、靖二王会同一些宗藩真造反了,这等于又给他们宝贵的时间。


    甚至于说,在此时此刻,他们聚在太极殿商榷此事,经安东道急递的诸王之乱,已在地方肆虐,这产生的影响太大了。


    各道府县怎么办?


    北疆会有什么震动?


    北虏慕容知晓了,会做什么事来?


    就因为这一件事,大虞地方乃至边疆会衍生出诸多的变数出来,可对今下的大虞而言,最不能有的就是变数啊。


    徐贞、王琇表情凝重,她们的目光,从眼前的朝班,无不默契的投向一处。


    太皇太后孙黎!


    出现这种事,是她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愿看到的。


    看看眼下的朝堂,因为诸王之乱一事,就已经产生分歧了,如果此事是真,那地方又会乱成什么样?


    这件事,但凡是别人急递的,或许她们还不会这样笃定,可偏偏就是安东道刺史史钰,这就不由得她们不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了。


    “怎么会出现这种事啊。”


    “是啊,为何要这样做啊。”


    “如果此事是真,那安东道必首当其冲啊。”


    “不止!安北道也安生不了。”


    “真要是这样,那北疆……”


    此刻的大殿内,开始出现议论声了。


    楚凌坐在宝座上,看着朝班中表情各异的诸臣,还有那些说话的人,他表现得很平静,这跟他预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