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命运(3)

作品:《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事情复杂了。”


    尚书省,左仆射署。


    萧靖眉头紧锁,表情复杂的紧盯所持书信,一旁站着的萧云逸,喉结上下蠕动,可犹豫了许久,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老爷,今下在虞都内外,对此事传的很大,宣宗纯皇帝……”


    讲到这里时,萧云逸停了下来。


    “这件事,不好处置了。”


    萧靖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书信,语气低沉道:“牵扯到皇家的事,尤其还是事关宣宗纯皇帝,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敢散布这等消息,真真是可恶至极!!”


    萧云逸没有接话。


    在大虞,如果有什么是禁忌的话,那必是宣宗纯皇帝骤崩一事,这件事透着的蹊跷实在太多了。


    宣宗纯皇帝正值壮年,身体是好好的,可毫无征兆下就驾崩了,别说是朝堂上,即便是在民间也是议论纷纷。


    只不过在新君克继大统后,大虞发生的事儿太多了,又是逆藩叛乱,又是强敌进犯,这使大虞上下动荡不休,再加上太皇太后有意压住,这使得此事议论的就少了。


    而在大虞内外皆定下,备受争议的天子,尤其是在那之前,还盛传太皇太后要废黜天子另立新君,借着逆藩镇压凯旋强势归宫,之后发生的事是此起彼伏,以至太多的人全都聚焦在天子及中枢上,这就更叫有些事会被淡忘。


    之后是太皇太后薨逝,皇太后被太皇太后废黜,这使得朝局陡然而变,连带着有很多人开始担心,离开了太皇太后的帮衬与庇护,表现得很强势的天子,是否能继续稳住朝纲,一时间大虞上下是人心惶惶,局势不定。


    为此有了正统五年的北伐。


    这次北伐,不止一雪前耻了,更让大虞扬威北疆,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凭借此役使天子威仪遍传天下。


    毕竟这场北伐,是天子乾纲独断下,调集中枢精锐之师主导发起的,这让所谓的担心、质疑全都消失不见了。


    可又有谁曾想到在今下这局势愈发复杂之下,宣宗纯皇帝骤崩的旧事,居然会再度被传播起来。


    关键此事牵扯的人还不少。


    萧靖沉吟片刻,冷声道:“这件事,要在暗中摸查一遍,看到底是谁散布的,切记,一定不要叫人盯上。”


    “老爷您放心,小的知道怎样做。”


    萧云逸当即抱拳应道。


    萧靖有些疲惫的倚着座椅,目光盯着萧云逸离去的背影上,他的脸上露出复杂表情,最让他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出现了。


    宣宗纯皇帝骤崩这件事,是会贯彻正统一朝的。


    即便是把真相公布出去,可依旧会有人会利用此事兴风作浪。


    没办法。


    谁叫今上是在宣宗纯皇帝之后继位的。


    哪怕在太皇太后薨逝前,为天子解决了一切麻烦,生母被封为皇太后,这从礼法上来讲,天子就不是庶出皇子了,而是嫡出,可这身份的转变,依旧无法抹去一些东西。


    毕竟今上为何被选为嗣皇帝,成为大虞新一任皇帝,知晓此事的不少,关键是在那段时期发生的事还不少。


    萧靖深知,时间的流逝难以掩埋所有的秘密,即便时过境迁,那些隐秘的线索仍如潜流暗涌,随时可能掀起波澜。


    萧靖暗自叹息,权力的博弈从未停歇,而真相往往成为棋局中最微妙的变数。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啊。


    ……


    “哗哗…”


    殿外的雨依旧在下,楚徽坐在锦凳上,可即便是到现在,他依旧没有想好到底要怎样开口。


    楚凌盘坐在罗汉床上,聚精会神的批阅着奏疏,似对楚徽的变化不了解一般。


    殿内的气氛,就如此刻殿外的天一样,阴沉压抑。


    “皇兄…”


    不知过了多久,楚徽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此间的平静。


    “有什么事就讲出来。”


    楚凌御览着奏疏,没有抬头,对楚徽说道:“别像个娘们儿,叽叽歪歪的。”


    “宣宗纯皇帝的死,真跟皇嫂有关吗?”


    咔嚓!!


    楚徽这话刚落下,殿外骤然出现一道电闪,这使殿内随即亮了不少,可跟着又昏暗下来。


    “朕是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有些流言蜚语会影响到长寿你。”


    楚凌轻叹一声,放下所持奏疏,目光转向楚徽,“在皇兄没有诞下皇嗣前,皇嫂做毒害皇兄的事,对皇嫂到底有什么好处?”


    “臣弟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这事儿太过匪夷所思了。”


    楚徽听后立时起身,低垂着脑袋说道:“做一个假设,皇嫂真做这样的事,别的不说,皇祖母肯定会查到什么的,可事实上皇祖母在世时没有提及过此事。”


    “让臣弟受影响的,不是这流言蜚语怎样,而是这流言蜚语传播的太快了,明明锦衣卫才查到些蛛丝马迹,可似一夜之间,很多流言蜚语就传出去了。”


    “这其中传的最为广泛的,是宣宗纯皇帝在世时,想要废除宗藩,将就藩的宗藩,悉数回迁到虞都,因为此事,逆藩雄、逆藩风遂选择铤而走险,用一些把柄逼迫皇嫂就范,参与了这场谋害宣宗纯皇帝的事。”


    楚凌撩撩袍袖,倚着凭几道:“这个流言蜚语的后续,你怎么没有讲出来,本来嗣皇帝要从逆藩雄、逆藩风的子嗣中选一位的,毕竟是太祖的嫡出子孙,关键祖母那时还在世,从礼法上来讲是可行的。”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中间出现了意外。”


    “这个意外,是源自被祖母废黜的皇太后徐贞,最终是朕捡了个大便宜,仓促下成为了大虞嗣皇帝。”


    讲到这里时,楚凌露出嗤笑之意。


    这一则流言蜚语,背后蕴藏的深意太多了。


    皇家,宗藩牵扯其中,废除宗藩亦在其中,甚至还把他给牵扯其中了,这等于将他在位后所做种种,都归拢到了幸运。


    因为有了幸运,他所付出的,他所谋划的,全然就成了不值一提的。


    这是何等的可笑啊!!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则流言蜚语还颠倒了一个是非,即被废的皇太后徐贞,被塑造成一个有功于社稷的形象,可偏是这样反倒是被废黜了,还是在太皇太后孙黎薨逝前,就把此事给定下来了。


    这背后值得拉扯的就多了。


    如果徐贞是对的,是有功的,那死去的那些,活着的那些,与之相对的就是错的,就是在故意遮掩什么真相。


    这还不算完呢。


    牵扯到这样的事,是发生在今下局势动荡下,在此之前,朝中很多有司和重臣,被牵扯到了一场风暴之中,那与之相对的,是不是有些‘贼子’就是搅动是非的元凶?


    那么这些‘贼子’会是谁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右相国王睿!!


    如果毒害宣宗纯皇帝的假设成立,那么作为宣宗朝国丈的王睿,会对这件事毫不知情吗?


    “这定是徐黜老贼鼓捣的!!”


    在此等态势下,楚徽愤慨的声音响起,“除了他,臣弟实在想不到,还会有谁,会做出这样的事!!”


    “看,你又在意气用事。”


    楚凌情绪却很稳定,看向楚徽说道:“在没有直接证据下,基于发生的事态,你可以进行假设,但是却不能在愤怒下定决断。”


    “可是皇兄!!”


    楚徽急切道:“此事牵连甚广,若不早做决断,恐生变故。但话又说回来,这次发生的事,牵连的实在太多了,这又不是能轻易可以解决的。


    “臣弟讲一句不好听的,如果说在这期间,徐黜要是出现任何状况,那么……”


    急促的脚步声,此时在殿外响起。


    “臣…锦衣卫指挥使,臧浩,求见!!”


    跟着,一道带有焦急的声音响起。


    不可能吧!!


    楚徽猛然转过身去,此刻他的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心跳不由自主的加快不少,一个不好的念头在他心底生出。


    楚凌倚着凭几,拿起放在一旁的念珠。


    “进来吧。”


    不多时,楚凌的声音响起。


    臧浩疾步而入,面色凝重:“陛下,徐黜突发急症,死在庆国公府了!!”


    “你说什么?!”


    不等楚凌说话,楚徽快步上前,走到臧浩的跟前,一把拉起臧浩,难以置信的说道:“你再说一遍!!”


    “睿王,徐黜突发急症死了。”


    对楚徽这等反应,臧浩一点都不奇怪。


    他在突知此事时也是震惊无比的。


    别看徐黜上了岁数,可身子骨是很硬朗的。


    突发急症,这怎么可能啊。


    “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啊!!”


    楚徽瞪大双眼,难以置信道:“他这一死,岂不是彻底乱套了!!!”


    “长寿!!!”


    在此等态势下,楚凌沉声喝道。


    这呵斥,叫楚徽从凌乱下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臧浩的衣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紧接着,楚徽转过身来,朝御前作揖拜道:“皇兄,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彻查。”


    “臣弟不相信,徐黜会突发急症,明明……”


    “盯着庆国公府的人,可曾发现有可疑行踪的?”楚凌目光锐利,看了眼楚徽后,遂看向臧浩开口询问。


    “禀陛下,没有发现。”


    臧浩作揖拜道:“不过在庆国公府的眼线,却传出一则消息,庆王嫡次子去找过徐黜。”


    “谁?”


    楚徽皱眉看向臧浩,“楚鹤!?”


    “正是。”


    臧浩低首道。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楚凌嘴角微扬,似笑非笑道:“看起来,接下来的事态又将有变了,呵呵…”


    楚徽心中一凛,暗自思忖:楚鹤与徐黜素无交集,此举必有蹊跷。他沉声道:“皇兄,此事透着的蹊跷太多了,必须要严查才行。”


    楚凌点点头没有说话。


    严查,肯定是要严查的。


    堂堂大虞左相国,突然发病死了,关键是死之前,虞都内外出现这等舆情,这要是不查清的话,那藏着的隐患太多了。


    楚凌是对徐黜没有好感,但他的死牵扯甚广,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甚至在楚凌的心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如果真像他猜想的那样,那他倒是真挺佩服徐黜的。


    “陛下,出事了!!”


    李忠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楚徽、臧浩眉头一皱,转身看向殿门处。


    “何事如此惊慌!!”


    见李忠如此,楚凌冷声喝道:“成何体统!!!”


    “奴婢有罪!!”


    李忠一听这话,立时跪倒在地上,以头抢地道:“大司马骠骑将军惊闻左相国突发急症故去,急赴庆国公府途中遭到了暗杀……”


    轰隆隆!!!


    李忠的话讲到这里时,天际骤响一道惊雷,打断了李忠。


    楚徽、臧浩惊愕的看向李忠。


    还有!!


    暗杀!?


    在天子脚下,发生这种事。


    刺杀的对象,还是当朝国丈,大司马骠骑将军。


    这……


    “人怎样?”


    楚凌脸色阴沉,探身对李忠道。


    “大司马骠骑将军断了一臂。”


    李忠颤声回道:“虽保住性命,但伤势极重。”楚凌眉宇紧锁,心中暗涌:此事绝非偶然,必有人暗中操控。


    想到这里,楚凌立时沉声喝道:“派人去给九门提督府传令,着定国公封锁诸门,把刺杀大司马骠骑将军的歹人,给朕挖出来!!”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爬起道。


    “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吗?”


    楚凌的冷眸,看向了臧浩。


    “臣知道。”


    臧浩立时单膝跪地,“臣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此事查清楚!!”


    “好好查,细细查。”


    楚凌双手按着御案,“不要把眼睛局限于当前发生的事,把先前掌握的,全都给朕认真梳理一遍,不要放过任何一处有嫌疑的。”


    “臣遵旨!!”


    臧浩沉声喝道。


    形势变化如此之快,要说这背后没有阴谋与猫腻,打死臧浩都是不相信的,臧浩心中暗自盘算,他这次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这要是查不出来,那锦衣卫就真成摆设了。


    “皇兄,臣弟先告退了。”


    臧浩离开没多久,楚徽跟着作揖拜道:“此事臣弟也会查的,这件事臣弟定会把一些人给挖出来!!”


    “身边多带些人。”


    楚凌平静的看向楚徽。


    “臣弟明白。”


    楚徽心中生出一股暖意。


    楚凌目送楚徽离去,可一股莫名怒意在心头生出,在他眼皮子底下,居然会发生这么多事,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真要是叫他查出了什么,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的,这分明就是一种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