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去南疆采风(求收藏票票追读)

作品:《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还好,作协副主席杜鹏成走了进来,会议室立刻变得安静起来,方明华也赶紧从黄挎包里掏出本本准备记录。


    杜鹏成今年六十,秦省另一位文坛泰斗柳青三年前病逝后,他就是这一代仅存的硕果,在秦省文坛上威望很高。


    今天他穿着蓝色中山装,操着一口浓重的关中腔调:“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和大家说一件事。国家作协准备组织一次作家采风活动,给咱们西京分会分了一个指标。”


    作家采风?


    好事啊。


    出去走走,深入到城市企业农村,为写作积累素材,何况这可是国家作协组织的活动。


    一个指标有点少吧?


    大家在下面低声议论起来。


    但杜鹏成下面的话却让大家有些吃惊:“这次采风活动主要是到南疆部队,将深入到前线,了解战士们战斗和生活,发掘感人事迹,写出有质量的军旅作品。”


    军旅作品?


    这种题材大家都没写过啊?


    一个個面面相觑。


    还有要去南疆,南疆在打仗!


    “谁愿意报名前去?”杜鹏成问道。


    会场上一片沉默。


    杜鹏成看着大家暗暗有些着急。


    秦省作家群里缺少写军旅题材的作家。


    这或许与这些作家的经历有关,不同于燕京的刘心武、卢新华这样的带有知识分子特点的作家,秦省作家更多的带有工农作家的特点:他们基本上是农民和工人出身如陆遥、陈中时和贾平凹,写的都是描述农村故事。


    哎......


    自己年龄大了,怕给组织带来麻烦,要不然就想亲自去一趟南疆,深入到部队,就像当年写《保卫延安》那样,作为战地记者,转战在西北战场,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一定会写出感人的小说。


    可是老了啊。


    “我去吧。”


    突然一个青年站起来,杜鹏成一看,是刚刚加入作协的方明华。


    他当然认识,杂志社的门卫嘛,不过现在可是西京作协最年轻的作家。


    “杜主席,我年轻,还没经历过战争,我想去看看。”方明华说道。


    对于方明华的态度,杜鹏成大为赞赏,不过还是提醒道:“小方同志,这次下去采访并不是为了好玩或者新鲜,是要写出作品的!另外,南疆还在打仗,相对比较危险,你要考虑清楚。”


    “我考虑清楚了。”方明华神色淡然:“危险的事总要有人去做吧?再说毕竟我们是去采风不是真的去打仗,另外。”


    说到这里方明华顿了顿:“我没写过军旅作品,但我想试试。”


    “好!年轻人嘛,就是有冲劲!小方同志,那我们就推荐你去,我们会通知社里的领导,你呢,做好准备。”


    “好的。”


    会议又说了一些作协最近要做的事情,就宣告散会。


    “小方,你要去可真要注意安全,危险的地方千万别去啊。”李天芳叮嘱道。


    “放心,李姐,我会注意的,危险的地方我肯定不会去的。”方明华说着开起玩笑“我还年轻,没结婚呢。”


    这一下子又把李天芳逗笑了。


    “瞧瞧......还说不想找对象?这不,心里话出来了?”


    “小方,佩服!”这时候贾平娃也插话进来:“不过李姐说的也对,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回来还要一起喝酒呢。”


    哎呦....


    方明华有些哭笑不得,不就是去前线采风嘛,搞得生离死别似的。


    方明华要去南疆采风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杂志社,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人赞赏方明华的勇气,但有人暗地里骂他是瓜娃子。


    作家出去采风年年有,干嘛非要去那个地方?


    当然也有人分析这是他刚刚加入作协,想出风头。


    当然这些议论,方明华不在乎。


    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太多了,他很想亲眼看一看这场伟大的战争。


    回家后告诉家人后,这让老妈很是担心:“小华,你别去了吧,我听说那里很危险,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


    老爸方长河倒淡定:“只是去采风,又不是打仗,怕啥?”


    很快,去南疆采访的正式文件发放到了杂志社,黄社长大笔一挥表示同意,方明华立刻做起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其实也没啥好准备的,门卫工作自有单位领导进行调配,自己也就带一些换洗的衣服,当然还有一件事,就是要去西大,几个月没法上函授班要请假。


    周三就要出发,今天是周日要去西大上课,下课的时候,方明华找到负责他们班的是语文老师许老师,他自然认识方明华,也很欣赏这个认真上课,语文学的特别棒的学生。


    但当方明华拿出请假条以及单位开的函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什么?伱是作协成员?!那你还来上什么函授课?!”


    方明华很谦逊:“我刚刚加入作协。再说了,函授不只是学语文写作,还有英语、数学等,我想综合提高自己。”


    “哎.....我们班上竟然出了个作家,我这个语文老师就不知道怎么教了。”许老师感慨道。


    “瞧您说的.....许老师,这件事我还是请您保密,没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还想专心学习。”方明华提醒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行,你就去安心采风吧,注意安全!”


    回到教室,下课以后方明华又给赵红军叫出去,说了这事,让对方也吃了一惊。


    “明华,你采风干嘛去那地方?你知道吗?南疆在打仗!打仗!”


    “我知道。”方明华一脸轻松:“我只是采风又不是上战场,担心个啥?


    “你呀.....简直和宋棠棠一样!”赵红军叹口气。


    “咋了?”


    “棠棠明明可以不去南疆文工团,可她竟然自己报名要去,我听说现在正在前线慰问演出,而你呢,明明可以不去采风,竟然主动报名!”


    “我可没法和人家宋棠棠相比,我顶多呆两个月,人家可是呆了两年。”方明华笑道。


    “反正都一样!哎,明华你这次去南疆能见到宋棠棠不?”赵红军问道。


    “这个我不清楚。”方明华摇摇头。


    “见到她,代我向她问好,一定注意安全,别那么积极,老想下连队慰问演出,晒得跟泥鳅似的。”赵红军说到。


    “只要我能见到她,一定把你的话带到。”方明华说了句,又问道:“红军,你和宋棠棠很熟,你们是什么关系?”


    “那是我妹!”赵红军懒洋洋回答道:“我和他哥小学中学都是同学,家住的很近关系特好,她呢,比我们小几岁小的时候喜欢跟我们屁股后面跑。”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