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桂国开战

作品:《明末逐鹿天下

    蜀国首相黎酒主持的吴桂两国调停工作,最终因为吴桂两国互不认错而失败。


    欧洲消息灵通的人,看到这个情况,他们已经意识到吴桂两国的战?,必定会爆发。


    这些国家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眉头紧皱。


    各国的商人更是让工厂三班倒,紧急生?大量的工业品。


    战?爆发之后,必然会导致各项物资价格的暴涨。


    吴国和桂国对於调停的?度,一向是无视。


    他们都以国家的力量,掌控舆论战场,宣传对於各自国家有利的信息。


    ……


    4357年,十月二十九日。


    桂王宫之中,秘密召开御前会议。


    桂王曲天表情凝重的说道:"本王最后问一句,军方是否做好战?的准备。


    这场战?的胜负,??著我国崛起还是衰落。


    这场战?就是在赌国运。


    我不想用赌这个字,但没有恰当的语言形容它。


    既然是在赌国运,我们必须把所有能动用的筹码,全部压在赌桌上。


    战?胜负已分,布局完全揭晓。


    手中即便留得筹码,那也毫无作用。"


    桂国大都督巴羿站起身,他先是敬了一个军礼,语气坚定地?认道:"王上,臣愿意立军令状。


    军队已经准备好一切,各军都已经借著救灾的名义,?合在抚平省。


    大都督府一声令下,军队就能冲入吴国的国境。


    我国与吴国漫长的边境线,少部分地方具备明显的山脉河流。


    大部分国境线,都处於平原地带。


    根本没有那种万夫莫挡的战略性关隘。


    这也是我国与吴国必然会发生?突的深层次原因。


    两国紧挨在一起,边境这么漫长,还没有可靠的地形用作防守。


    对於哪一国来说,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


    桂王曲天听到这里,他却摆摆手道:"巴爱卿只需要如实的陈述事实。


    局势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战?不可避免。


    本王哪怕是不想打,国内的百姓都不干。


    特别是抚平省受灾的百姓,他们的怨气必须要释放出来。


    这些人的怨气不让吴国承受,就是有我们来承受。"


    大都督巴羿脸色一红,但他的脸皮很厚,很快就恢?了正常。


    他刚才所说的话,?实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但他也是想办法,增加开战的筹码。


    军队已经准备太长时间,这一口气如果泄掉。


    他自己就是最佳的背锅人,必然会用来平息军队的怒火。


    大都督巴羿听到桂王曲天的话,他知道是自己多想了。


    他继续介绍军方的准备。


    "抚平省与吴国的边界,那是一马平川。


    抚平省刚刚爆发洪灾,道路桥?全部被洪水冲毁。


    吴国知道这个情况,他们肯定是加强其他方面的防守,对於抚平省方向的防守,不会太上心。


    我军集结两个八十辆战车,一百多门各式重型火炮。


    两万余兵力展开突袭,臣有信心把战场放在吴国打。


    只要我军先发制人,战?造成的破坏,全是吴国承受。


    这样一来,我国的作战潜力没有受到影响,军工厂可以生?大量的弹药。


    只要我军能守住边境线,哪怕是陷入楚国和宋国在殖民地那种拉锯战。


    两国真的打不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有限。


    一旦让吴国攻进来,我国损失多大,那都无法预料。


    最?惨的情况,很可能大半个国土都陷入战火。


    一旦到了这种程度,哪怕是最后我国取得胜利,那也是惨胜。"


    大都督巴羿如实陈述大都督府的准备。


    但他在这句话的末尾,依然忍不住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


    桂王曲天点头说道:"大都督府准备的不错,两万人?实是我国能调动的极限兵力。


    坐镇四方的兵力,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不能调动。


    要不然与我国接壤的其他国家,到时候可能会有想法。


    我国与吴国在这场战?,哪个国家折损的实力太厉害,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桂国首相童和贵看到大都督府?报完,他也?报内阁做好的准备。


    "大都督府只负责指挥作战就好,不用为物资的供应费心。


    内阁已经调动国内的工厂,全力生?武器弹药。


    我国还向帝国进口大量的武器弹药原材料和药品。


    只要军方在前线打出威势,必然会有很多人投资我国。


    我们就有充足的银?从帝国购买物资,前线不用担忧物资短缺。


    前线的战绩越好,前线的物资就会越充足。"


    首相童和贵知道火器时代的战?,除了拼将士们的作战意志,还拼武器弹药的数量。


    一场小规模战役,消耗几万发子弹,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他要给均方足够的定心丸,国内能正常供应军方的武器弹药消耗。


    首相童和贵话锋一转,介绍道:"我国已经与唐国、楚国、瑞国等国结盟。


    这些盟国在战?中只会给我们有限的帮助,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发战??。


    但吴国的盟友如果下场,他们也会下场。


    这些国家都不傻,他们绝不会坐视一个同盟逐步消灭欧洲其余国家,最终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


    瑞国这个国家很特殊,它还是吴国明面上的盟友。


    这种白眼狼盟友不值得信任,但我们不能把瑞国完全推向吴国那一边。


    瑞国的军工业比较发达,我们可以从瑞国进口一些便宜的武器。"


    桂王曲天摆摆手说道:"这种情况本王早已经有所预料。


    .,


    哪有忠诚的盟友,全都是骑墙派。


    瑞国只是表现的更加突出。


    无论是我国的盟友,还是吴国的盟友,谁胜他们帮谁。


    这些盟友只会锦上添花,绝对不会雪中送炭。"


    桂王曲天又听取其他官员的意见。


    桂国官员一致认为,两国之间的战?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先发制人的?度,可以有效减轻桂国的损失。


    首相童和贵看到桂王曲天?度已经非常明显,但他依然有一丝疑虑。


    桂王曲天这个?度,他也非常理解。


    桂国一招不慎,如果输掉这场战?。


    桂国除了紧抱帝国的大腿,维护帝国在欧洲地区的利益之外。


    其他的一切雄心壮志,全部都烟消云散。


    桂国做出的任何选择,那都能改变桂国未来的命运。


    选择一旦做出,绝对无法后悔。


    桂王曲天做出这样的选择,表现的再怎么慎重,那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首相童和贵却知道,桂国必须要?快把握时机。


    桂国在我国内有很多细作,吴国在桂国内的细作也不会少。


    现在有无线电报这种东西,传递情报的速度太快。


    一旦让吴国做好准备,桂国再下定决心,那需要付出数倍的伤亡。


    首相童和贵语气温和的说道:"吴国靠海,他们可以藉助地中海的优势,发展海贸。


    ?著非洲地区的开发,必定会?生更廉价的资源。


    吴国通过海运,藉助这些廉价的资源,国力增长会非常快速。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与吴国因为海贸的差距,国力会拉开更大的距离。


    现在我国与吴国已经结下仇怨。


    现在动手,还能宣泄百姓积攒的怨气,这个时期也是两国差距最小的时期。"


    大都督巴羿也忍不住站起身说道:"王上,这场战?已经不是我国一家就能决定。


    从吴国收集到的消息,吴国正在抓紧备战。


    无论是生?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是徵召大量的军队。


    这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吴国已经做好战?的投入,他们不可能让这笔投入打水漂。


    我国在犹豫下去,吴国很可能打我国一个措手不及。


    两国边界?实有很多防御工事。


    但久守必失,战?的主动权,一向是在进攻方手中。"


    大都督巴羿说吴国,他其实也在说桂国的情况。


    桂国现在准备开战,就已经投入了数十万两银?。


    这场战?没有开启,这笔大规模投入,一点作用都没有。


    吴国和桂国,都很难承受这笔损失。


    桂王曲天听到首相童和贵和大都督巴羿这样说,他也忍不住长?一声。


    铁路没有出现之前,绝大部分发达的地方,都是在河边和海边。


    哪怕是铁路已经出现,八成以上的百万人口级大型城市,依旧出现在海边。


    这其中的深刻原因,那就是海运的成本极低。


    一艘万吨巨轮所运输的货物,需要数十列重载列车才能追平。


    两种运输方式所需要的运费,那也相差极大。


    其他成本差不多的情况,运输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


    吴国的子弹哪怕是只比桂国便宜一文钱,最后胜出的一定是吴国。


    吴国和桂国已经为这场战?投入了很多资源。


    战?的机器已经开始转动,绝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


    强行停止运转的机器,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伤。


    桂王曲天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无论军队打得怎么样,此时此刻出兵,都不是错误的决定。


    他表情凝重的下达命令道:"本王会传令前线的军队,向吴国发起进攻。


    大都督府负责这场战?,一定要把我军的实力发挥出来。


    吴国从此时此刻开始,正式进入战?状?。"


    大都督巴羿立刻站起身,激动的敬礼道:"臣遵命。"


    首相童和贵同样激动的站起身说道:"王上请放心,臣一定会处理好相关事务。"


    桂王宫的电报机高速运转,电话不断响起。


    一名金毛小太监拿著话筒,恭敬的递了过来。


    "王上,蓝?将军的电话已经接通。"


    桂王曲天拿过话筒。


    "喂,蓝?将军,我是曲天。"


    "臣蓝?听从王上的吩咐。"


    "我命令前线的军队,向吴国发起进攻。"


    "臣遵守王上的命令,向吴国发起进攻。"


    桂王曲天笑著说道:"本王在玄京,等待蓝?将军凯旋。"


    "臣必不负王上的信任。"


    桂王曲天?断电话,他看著地图发呆。


    他能做的事情已经做完,现在只能等待前线将领的发挥。


    桂王曲天作为一线将领出身,他知道前线作战的一线将军,最厌恶高层遥控指挥。


    远离战场的人,对於战场的了解,肯定不能和亲临战场,有著丰富作战经验的前线将领相比。


    后方胡乱指挥的下场,通常会导致军队战败。


    桂王曲天选定好前线的将领,他就给予充分的信任。


    不出现致命的错误,他绝对不会插手将领的指挥。


    ……


    抚平省河源府,这里是抚平省少数受灾较轻的地方。


    他同时也是桂军屯兵的所在地。


    蓝?将军放下手中的电话,他心中激动不已。


    这个电话直接通往桂王宫,桂王曲天的声音,他也能分辨得很清楚。


    桂军现在得道命令,可以向吴国发起进攻。


    蓝?将军这段时间,一直期待这个命令下达。


    军中的作战意志高昂,他们都想进攻吴国,为受灾的同胞?仇。


    他手下的军队,绝大部分都参与抚平省的救灾工作。


    他们看到灾区同胞的惨状,心中的怒火早已经熊熊燃烧。


    大都督府又通过各种办法,维持军中的怒火。


    蓝?将军心中都有些害怕,一旦朝廷取消进攻吴国的准备。


    他非常担心军中出现营啸或是叛乱。


    蓝?大声吩咐道:"通知各支军队的武将,?快来指挥部开会。"


    他只等了一小会儿,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就在帐篷外响起。


    徐晋升军长下车之后,他的大嗓门就响起。


    "蓝将军,朝廷到底是什么?度?


    我手下的棒小伙,看到吴国巡逻的军队,都忍不住想要?过去。


    再这么等下去,擦枪走火的概率很大。


    河源府这里的情况,一旦出现擦枪走火,会引动各支军队下场。


    有序的作战计划,我们能控制住。


    这种无序的情况,很难进行有效的指挥。"


    蓝?将军笑呵呵的说道:"你小子别拿话点我。


    你小子这么积极,主攻的任务就交给你。


    在吴国的军队支援之前,拿不下吴国的乌龟壳。


    本将军撤了你的职。"


    蓝?将军直接下达命令,没有?论作战的计划。


    他们这段时间,反覆?论作战计划。


    每一名参与的人,几乎能把作战计划倒背如流。


    蓝?将军只需要下达作战的命令。


    徐晋升军长愣了一下,他?后反应过来。


    "蓝将军,您的命令没错,朝廷已经下达进攻的命令。"


    蓝?将军直接拿过来,刚刚接收的电报,递给?人观看。


    "王上亲自通过电话,给本将下达开战的命令。


    ?后又通过电报补发了开战的命令。"


    徐晋升军长激动的说道:"卑职领命。"


    桂国前线准备的军队,他们得到作战命令,解除了?装,大军开始进攻吴国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