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潜在的规矩

作品:《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民以种田为生,普通百姓一般不会轻易放弃田地。


    而土地兼并这事,偏偏还都是你情我愿,大部分还是普通百姓求着人家豪绅购买。


    这就特么很蛋疼,根本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


    弄成这样,都是被朝廷的政策所逼迫的。


    本地大族都是祖上当过官或者现在有人为官的,爵位很高,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刘氏宗亲就更不用说了,特权更是一大堆。


    每逢灾年,百姓颗粒无收,无粮缴税,被逼死者不计其数。


    手上的田地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求着本地乡绅豪杰购买,没了土地,自然也就不用交税。


    而这些大族本就不缺钱,也不缺粮,还有免税特权,可以毫无负担的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强买强卖,人家买你土地,你还得对人家感恩戴德。


    这事不仅在青州上演,全国各地都是这样。


    土地集中在各大家族手上,普通人只能给人家打工。


    一个县,登记在册田地上万亩,朝廷收税也是按这个数收。


    然后土地到了豪绅手上,免税还谎报实情,剩下的税只能由个体户平摊。


    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各地大族两头赚,不仅坑朝廷的钱,还要赚普通百姓的钱。


    百姓越来越穷,直到无法生存,也就有了矛盾,而黄巾起义,就是这个矛盾催发下的产物。


    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从而爆发起义战争。


    说白了,就是平下中农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


    晚上,刘誉喊来了毛阶,一同喝酒聊天,商议对策。


    毕竟是个文化人,总比两个政治盲懂得多。


    北海郡的情况介绍完毕,毛阶听完,激动的汗如雨下。


    “主公,你莫非想让我解决此事?”


    韩星河嘿嘿一笑:“你不解决谁解决啊,就你脑瓜子好使!”


    说起来,都好久没让他出谋划策了,再不动动脑子,都该生锈了。


    “主公既然公开支持孔融,就应该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切不可动武,此事还需另想它法!”


    韩星河眨了眨眼波,认真道:“是啊!那你想啊!”


    毛阶咽了口吐沫,支支吾吾:“我...呃...在想!”


    这种疑难杂症,几代皇帝都没解决,凭他一个小小书生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要么没问题,要么丢过来的都是超级大难题,毛阶都想说一句,主公,你高估我智商了。


    刘誉,韩星河谈笑风生,一杯接一杯,翘着二郎腿,和没事人一样。


    毛阶坐在旁边只能唉声叹气,隔了一会,开口说道:“青州的士族,主公不可得罪,要尽可能寻求合作机会!若是能让他们得利,出让一些土地也是可能的!”


    然而,这个提议不仅没能打动韩星河,反而被回怼了两句。


    “合作?我没抄他们家就不错了,一个个富得流油,我还得给他们好处,门都没有!”


    按照惯例,黄巾军每到一处,必定要搜刮一遍,抄家分田,发放钱粮。


    唯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太平道。


    而这些地主阶层,本就处于太平道的对立面,现在谈合作,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这个回答,给毛阶都愁坏了,只能语重心长的说道:“孔大人治理青州,离不开这些士族的支持,主公不可拆台啊!”


    韩星河不以为然:“这些人就是欠收拾,逼急了,我自领青州牧,全给他抄了!”


    要不是顾忌孔融面子,早动用武力了,何至于浪费这么长时间。


    这一说,给毛阶都急了,忙道:“不可!主公身份特殊,自领州牧,是犯了大忌,不得人心,更难以服众!”


    “若是人人都可自领州牧,朝廷威严荡然无存,定会派兵讨之,不留余力!”


    “青州大族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名下田产无数,主公强夺其基业,对他们来说,就是灭族之祸,怎能善罢甘休!”


    沉默片刻,毛阶难得赞许了一句:“主公挟持孔融治理青州,乃高明之举,这青州还就离不开他!没有朝廷认可,主公永远不可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刘誉都疑惑,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难办。


    一个州牧都不敢取代,这特么有点离谱了。


    按计划,以后可能是要慢慢渗透,将孔融架空的,让他这么一说,反而有种不自信的感觉。


    韩星河同样皱眉道:“为何?”


    “因为三互法与废史立牧...”


    毛阶坐直身子,从头开始梳理,像极了普法的张三老师。


    恒帝时期,士大夫,贵族由于对宦官乱政的不满而结党对抗,宦官们则以“结党”的罪名将这帮人予以禁锢终身,这就是党锢之祸的由来。


    为了防止结党营私,汉桓帝时期制定了“三互法”作为官员任职的回避规定。


    “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能在本地为官,县令,市长,省长都不行。


    而“废史立牧”是刘焉提出的,要求省长,也就是州牧必须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亲国戚。


    这两个加起来,缺一不可,还得不能是本地人。


    即便是皇亲国戚,是本地人也不可以。


    而且为了避讳,两家通婚也不能在两地交互为官。


    这么一套法律搞下来,冀州,幽州等边疆,常年选不到官员,也造成了现在战乱的局面。


    即便如此,几十年来都无人打破这规矩,天下士族,皇亲国戚都在遵守。


    也就是说,一个反贼,想自领州牧,先不说能笑掉大牙,即便成了,也是在破坏规矩,百分百被人群起攻之。


    毛阶的普法很成功,还真让人了解了一些潜在的规矩。


    刘誉反应快,点头附和道:“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公孙瓒在幽州那么牛逼,当不了州牧,孙策在江东那么叼,反被人刺杀!”


    “回想一下历史,即便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在遵守规矩,董卓这种人都没乱来,我们还是得谨慎啊!”


    韩星河撇了撇嘴,损道:“咋滴,听君一席话,你毛厕开了?”


    毛阶则是一脸懵逼,因为他连孙策是谁都不知道。


    喜欢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请大家收藏:()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